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將远距离輸电綫連接起来,首先建立苏联欧洲部分統一电力系統,然后建立全苏联統一电力系統,这类电力系統的发展,向科学提出了大量的科学——技术和經济方面的問題。这些問題首先是:提高复杂电力系統的稳定性,联合电力系統电压和頻率的自动調节,提高远距离輸电的輸送能力,继电保护,过电压  相似文献   

2.
錢皋韻 《科学通报》1959,4(5):165-165
拿燃烧煤或石油作为动力来源与从鈾的裂变中取得动力相比較,看来不久以后优势就会屬于后者。不过用鈾来发电,除了选择厂址的地理条件上和灵活性上有其独有的优点以外,它也不能无穷地发展下去。因为鈾在地球上的储藏量也是有限的,何况众所周知的原子能发电站的放射性废物积聚將会变成一个很严重的问題。因此,在地球上实现可控制热核反应,以热核能来发电,这个課題就吸引着许多科学工程研究人員的注意了。热核反应的研究虽然已有了至少八九年以上的历史,但世界各国迄今为止还沒有一个实验室能証明得到了真正肯定是从热核反应所产生的中子。諸如高溫等离子体的建立和約束,稳定問題以及杂質問題等  相似文献   

3.
关于物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世骧 《科学通报》1957,2(2):33-33
物种是生物科学的基本問題之一。近年來,自从李森科院士發表了“科学中关于生物种的新見解”的論文以后,苏联学術界針对这个問題展开了廣泛热烈的时論。到目前为止,發表的論文已不下一、二百篇,对于問題的研讨提出了許多可貴的材料和創见。由于李森枓的学說在我國已經传播很廣,所以苏联的讨論引起了國內学術界的极大兴趣和密切注意,我國出版界正在把有关文献陸續地翻譯出版,我國学者並已  相似文献   

4.
《科学通报》1957,2(1):29-29
1956年10月26日,苏联科学院主席团决定成立一个苏联科学院汉学研究所。它的任务是: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社会主义建設的經驗;研究中国的国家建設、經济建設、文化建設、历史、語言、文学和国际关系等問題;翻譯中国历史学和文学名著,翻譯中国現代史、經济、語言和社会政治等方面的著作。汉学研究所所長由П.А.斯切潘諾維奇担任。研究所將分設下列各組:(1)中国历史組;(2)中国經济组;(3)中国国家建設組;(4)中国各民族語言研究組;(5)中国各民族文学与文化組;(6)中国文化著作和社会政治書籍發表組;(7)科学情报处;(8)  相似文献   

5.
短訊     
《科学通报》1958,3(9):288-288
苏联科学院副院长、西伯利亚总分院院长、著名的数学力学家M.A.拉甫連捷夫院士应郭沫若院长的邀請,于4月7日到达我国訪問講学。在北京期間,曾在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数学研究所、計算技术研究所等单位做了有关聚能炸藥及其工作原则以及拟保角变換的学术报告。著名苏联理論物理学家达曼院士4月初来我国講学。在北京期間,會做了有关核子結构問題、弱相互作用問題、基本粒子理論和遺传物質問題的学术  相似文献   

6.
一引言 產生可控制的核反应的問題在科学技術上有着極其重大的意义,因为这个問題的解决將会給人类打开利用新的能源的道路,而这种新的能源在实际上是用之不竭的。在热核反应中被利用的是輕元素原子核融合过程中放出的能量,而这些輕元素在自然界中  相似文献   

7.
關於中國歷史上奴隸制和封建制的分期問題,是史學界十分關心和迫切要求解决的重要問題之一。二十多年來,國內歷史学者在這一問題上曾做了許多有益的工作,蘇聯的學者也做出了不少的貢献。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五年來,國內  相似文献   

8.
目前在苏联,为了解决国民經济問題,提出了关于建立統一的电力系統問題,这是苏联国家电气化的进一步發展,也是国家电气化的最高形式。在苏維埃政权建立以后的最初几个月里,列宁就特别注意工業、农業和运輸業的电气化,在1918年4月的“科学技术工作計划草案”中,就曾经建議科学院編制一个关于工業改组和苏維埃俄罗斯經济高潮的計划。电气化的思想很快地开始付諸实現——在苏联建  相似文献   

9.
周明鎮 《科学通报》1959,4(3):85-85
1959年將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更大跃进的一年。苏联人造卫星的发射成功,为人类和科学的历史开創了一个新的紀元,国內和国际上这种新的形势,給每一門科学帶来了新的希望和远景。苏联宇宙火箭的发射成功,已經把天文古生物学从純粹理论性的臆測阶段推进到了接近于具体化的时代。通过对月球进行的探测,如果能够从月球的“地层”中找到生命的化石遺骸,那末將会是月球上过去存庄“月球大气层”的最有力的証明。最近十年来,由于一些基础科学,特別是物理学和化学上新的进展,和由此而引起的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某些观念的改变,使我们对古生物学上一些根本問題的了解和研究方法有了改变。例如,由海相地层中貝类介壳的氧间位素O~(16)和O~(18)的研究来了解古  相似文献   

10.
郑作新 《科学通报》1957,2(19):605-605
国际自然保护会議。系由民主德国农業科学院于7月1—5日在东柏林召开。参加人員,除民主德国以外,还有中国、苏联、保加利亚、捷克、南斯拉夫、苏兰、波兰、匈牙利及西德等的代表三十余人。会中由各国代表提出关于各国自然保护的設施概况及在工作中所發生的各种科学問題。我在会中亦被邀作中国动物地理区划及国内自然保护初步計划拟議的报告。各国代表以我国地大人多,物产富饒,均热  相似文献   

11.
刘承烈 《科学通报》1959,4(21):734-734
減少机械的摩擦和摩损是个十分重要的問題。不必要的摩擦減低了机械效率,消耗了許多动能;摩損則影响了机械的精密度,消耗了許多金属。摩擦理論虽然早在1699年就有人研究,但至今各国的理論还沒有取得完全一致。就摩擦系数而論,最早认为是不变的,后来經过許多学者的研究,已予以推翻,特別是近年苏联学者們在理論上論証了压力、粗糙度、滑动速度、溫度等对于摩擦系数的关系,并可以通过适当地改变这些因素来控制摩擦过程。苏联学者提出分子机械理論,认为摩擦表面最常見的破坏方式有以下几种:(1)由于摩擦表面上接触凸部压入,发生金属小碎片的抓伤或刺伤;(2)由于材料表面层状态不均匀,在重复机械作用或加热的影响下,发生金  相似文献   

12.
貝时璋 《科学通报》1959,4(3):84-84
工农業生产大跃进的出現和社会主义建設高潮的到来,为科学增加了不少的新的研究題材。在这样新的形势下,对于正在开始成長的生物物理学今后应如何开展工作的問題,值得仔細商討。下面提出个人的一些肤浅意見,供大家参考。为了支援农業走向更高的生产和保証人民生活得更好,在生物物理学方面,宜首先发展能量問題的研究。这里包括各种能对生物的效应、能的轉移、能的利用、对强烈的能的防护等。在原子能与生物的关系,特别是与人的关系問题上,目前已从各方面展开了一些工作,而对其它的能,例如光能、电能和热能等与机体的关系,現在还沒有給以足够的重视,有計划地发展这方面的研究,在实际上和理论上都將有巨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大地构造学是一門高度綜合性和理論性的科学。它往往涉及地貭科学中的一些带根本性的問題,因而与哲学問題具有特別密切的关系,而尤以表現在关于地壳发展規律問題上,最为明显。由于地壳发展規律問題既是大地构造学的基本問題,又是涉及其他各  相似文献   

14.
现代自然科学正經历着科学史上未曾有过的蓬勃发展的时期。从二十世紀初起,自然科学由許多巨大的发现和理論丰富起来,建立了众多的新学科和新的知識领域。苏联科学家在这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旧的理论和概念的彻底改变、当代自然科学所經历的空前未有的进展,都非常尖銳地提出了重大而复杂的哲学問題,并且更加令人信服地証明,自然科学没有相应的哲学概括和总结是不行的。列宁还在自然科学中的革命的初期阶段就曾指出,只有辯証唯物主义才能对现代科学提出的哲学問題作出正确的答案。苏联哲学家和自然科学家根据列宁所发展的基本原理,近几年来,进行了有关从哲学上概括现代自然科学成就和揭穿自然科学中唯心主义曲解的若干工作。然而也应当指出,我們思想陣綫上从事现代自然科学哲学問題的研究仍然只有很小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5.
刘湧泉 《科学通报》1959,4(17):563-563
我国科学工作者注意机器翻譯这个問題是从1956年开始的。不过当时注意这个問題的人还不很多,从事研究的人更是寥寥无几。只是在苏联英俄机器翻譯的实驗成果传到中国之后,机器翻譯这个問題才引起更多人的兴趣。 1958年起,机器翻譯研究工作开始正式进行。最初的工作是分散地进行的。1958年8月在中国科学院計算技术研究所成立了机器翻譯研究組,該組在与語言研究所的密切合作下专門进行俄汉机器翻译。同年11月在中国科学院語言研究所正式成立了专門的研究小組,該組与計算技术研究所合作研究俄汉机器翻譯,与外国語学院合作研究英汉机器翻譯。同年  相似文献   

16.
賀溥 《科学通报》1959,4(7):219-219
我国紙漿年产一百多万吨,生产每吨紙漿的废液約有8立方米,其中木質素的含量約有半吨,即每年有数十万吨的木质素生成。此外,水解木材工業也有大量副产木质素。目前,世界各国不但不能很好地利用木质素,而且作廢料处理也有困难,如將废液放入河中,对漁业等是有害的。如果能把这样大量的废物用作有机合成的原枓,其重要性將可能与煤焦油相比。而且煤在地壳中储量一定,愈用愈少,而木質素則来自不断生長的植物,用之不尽。现在工业上由木質素制得的产率最高的單一的化合物是香草(?),它可以作香料或用于制防腐剂、医药等,但需要量都不大,远不能解决木質素的利用問題。高分子工業需要大量有机原料,如从木質素能合成性能优良的高分子,则对木質素的利用会有很大意  相似文献   

17.
乐光禹 《科学通报》1959,4(3):87-87
苏联宇宙火箭的发射成功,揭示了地质科学行將步入一个新的紀元。正如苏联多罗德尼秦院士所說:“已經揭开的时代不仅是行星际交通的时代,而且是行星际地质学的时代”。同时,在生产力发展的迫切要求下,在用近代科学技术武装地质科学的基础上,我們可以預料,地质科学的各个分科,包括一些“古典”分科,也將要向更深入的方面发展。 1.行星地质学在若干年后將成为地質学的主流。行星地质学將分別研究太阳系各个行星及其卫星,还將把它們作为一个整体来研究,比較它們的構造和发展;并和天体物理学相結合,使地球和太阳系的起源问題得到根本的解决。在最近的將来“月球地质学”是最值得注意的。现在已經有一些地质学家对月球进行了研究,由于月球上外力作用微弱,又沒有水圈的复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个中国科学工作者,很自然地是極願意帮助创造条件,以保証我們中国的科学迅速地、健康地發展起来为社会主义建設服务。在思想上对科学的誤解,特别是現在流行的認为有一种与“苏联科学”对立的“資产阶级科学”的那种看法,如果不是阻塞我国科学的生長的話,也可能严重地阻碍它的进步。在尝試澄清这一个問題时,我觉得我必須对有关科学發展史、科学的社会根源以及科学的功能等等一系列問題  相似文献   

19.
一 過渡時期杂粮增产的重要性 學習總路綫后,深深體會到糧食問題是祖國社會主義建設中農業生產上一個最突出的問題。雜糧在糧食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因此,雜糧問題的重要性是很明顯的。  相似文献   

20.
吴汝康 《科学通报》1963,8(7):40-40
科学通报今年5月号发表了安志敏同志对我著的“巨猿下頜骨和牙齿化石”一书的評論,对巨猿的系統地位等問題提出了不同的意見。他认为巨猿不是前人,而前人根本不能列入人的系統。因而問題的中心不是巨猿究竟是否属于前人阶段,而是关于人的概念問題,人的整个系統的問題。不是我所建議的“生物人”和“社会人”的名称是否合适的問題,而是在人的分类系統上有沒有“前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