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针对铸铁表面化学镀层由于石墨的存在而产生孔隙多、致密度低的问题,研究了铸铁表面敏活化工艺对镀层孔隙率的影响.同时,采用全浸泡腐蚀试验,系统研究了经敏活化处理后Ni-P化学镀层在NaOH、NaCl、HCl、H2SO4和HNO3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结果表明:敏活化处理可以大大降低铸铁表面Ni-P化学镀层的孔隙率,提高其致密性;敏活化处理后的Ni-P化学镀层比未经过敏活化处理的Ni-P镀层具有更优异的耐酸、耐碱、耐盐腐蚀性能,并且镀层在盐和碱性腐蚀液中的耐腐蚀性优于酸性腐蚀液.  相似文献   

2.
化学镀Fe-Zn合金镀层的耐腐蚀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化学镀Fe-Zn合金镀层在10%的NaOH溶液与3.5%的NaCl溶液中的耐腐蚀性能.研究表明,在碱性环境中,镀层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在NaCl中的耐腐蚀性能.镀层中Zn含量比较高时,镀层在NaCl中的耐腐蚀性较好,而Fe含量较高时,镀层在NaOH中的耐腐蚀性较好.Fe-Zn镀层在这两种腐蚀液中的耐腐蚀性能明显优于其它Fe基镀层.  相似文献   

3.
用聚氨酯胶粘剂和铝片制备胶接试样并在NaCl溶液中浸泡,考察了NaCl溶液的温度、NaCl的质量分数以及应力对胶粘剂粘结强度的影响。采用拉伸实验法测试胶接试样的拉伸剪切强度,分别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图、红外光谱图分析浸泡前后胶层的表面形貌和胶粘剂分子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胶粘剂的粘结强度随载荷的增加而急剧下降,失效所需时间从1000N 的150h 快速降至2000N下的30h以下;在恒载荷时,失效所需时间从NaCl的质量分数为5%的60h上升至15%时的160h。温度的作用主要表现为在浸泡初期能加速聚氨酯胶粘剂的降解和粘结强度的下降,粘结强度从35℃的93.5%下降到70℃的65.0%左右;但是在浸泡中后期,则其作用变小,剪切强度维持在35℃时的64.0%、70℃时的63.0%和50℃时的44.0%。  相似文献   

4.
运用SEM、AES和XPS分析了Ni-P-PTFE的镀层结构、表面形貌及镀层组成.研究表明,Ni-P-PTFE镀层在镀态下为非晶态结构,外观呈亮黑色,表面光滑、均匀,有很好的憎水性,其相对原子百分数为Ni 53.01%、P 29.38%、C 1.51%、F 2.88%、O 0.75%和Fe 10.08%.镀层厚度约为3.32*!μm,镀层耐10% NaCl溶液和1% H2S气体腐蚀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行设计的活化促进剂制备了不同机械镀镀层,即锌(325目与500目)及锌铝(5%)复合镀层,对镀层进行了5% NaCl溶液喷雾加速腐蚀试验、镀层的附着力性能检测与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和截面结构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下,500目锌粉镀层耐蚀性优于325目锌粉镀层,锌铝复合镀层耐蚀性优于镀锌层,钝化后的镀层耐腐蚀性明显强于未钝化镀层;制备的机械镀锌、锌铝镀层附着力均符合标准.同时对耐蚀性的原因作了推测分析.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采用水蒸气蒸馏法对牛扁挥发油进行了提取.在不同提取条件下,牛扁挥发油的产率不同,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筛选出了牛扁挥发油提取的最佳条件:浸泡时间1.5 h,液料比10∶1,NaCl浓度9%,蒸馏时间2 h.  相似文献   

7.
利用统计学方法分析了在NaCl胁迫下电化学处理后的小麦种子发芽势、发芽率,同时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了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和丙二醛含量.结果表明:经过电化学方法处理的小麦种子在NaCl胁迫下其发芽率、发芽势和酶活性等生理指标均明显高于清水浸泡和Na2SO4溶液浸泡的小麦,而丙二醛含量则明显低于清水浸泡和Na2SO4溶液浸泡的小麦.其中,在相同浓度的NaCl胁迫下,相比于清水浸种和Na2SO4溶液浸种,电化学方法处理过的小麦种子的发芽势、发芽率、淀粉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分别提高了6.00%~14.67%、4.66%~11.33%、8.95~11.42 U、23.38~29.20 U,而丙二醛含量则降低了0.45~1.07μmol/L.该结果表明,电化学方法对小麦种子萌发生长的抗NaCl能力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紫铜为基体,采用化学镀制备了非晶态Ni-P,Ni-Sn-P镀层.采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X射线能谱(EDS)等对镀层的结构、微观形貌及元素组成进行分析.通过Tafel极化曲线、电化学阻抗谱(EIS)、开路电位监测及室内加速腐蚀试验,研究两种镀层在pH=5.5,w_(NaCl)=3.5%,以及pH=5.5,wS=20%的土壤介质中的耐蚀性能.结果表明,化学镀非晶态Ni-P及Ni-Sn-P镀层的自腐蚀电流密度是裸铜的4.5%和1.2%,两种镀层在酸性腐蚀介质中具有比金属铜更好的耐蚀性,并且化学镀Ni-Sn-P镀层耐蚀性优于Ni-P镀层.两种镀层的自腐蚀电位均负于铜.  相似文献   

9.
采用脉冲电镀法在黄铜表面制备出具有(111)、(200)和(220)晶面择优生长织构的纳米晶纯镍镀层.采用扫描电镜对镀层的显微形貌进行观察,采用X射线衍射对不同晶面织构的择优性进行表征,并对镀层在3.5% NaCl溶液中的动电位极化曲线和交流阻抗谱进行了测试,研究不同织构镀层的耐蚀性能.不同织构镀层的耐蚀性能存在显著差异:具有(220)强织构的镀层耐蚀性最差,其自腐蚀电流密度最大,为1.23μA·cm-2,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为2.09 kΩ·cm2;具有(200)强织构的镀层耐蚀性能最佳,镀层的电荷转移电阻为27.32 kΩ·cm2,自腐蚀电流密度为0.15 μA·cm-2;具有(111)织构镀层的耐蚀性居中.认为织构引起的表面胞状物的差别是造成纯镍镀层耐蚀性能不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10.
用电镀的方法制备出了Ni-TiO2纳米复合电镀层,讨论了表面活性剂、阴极电流密度、搅拌速率等对复合镀层硬度的影响,并分析了纳米TiO2的加入对复合镀层硬度、耐蚀性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与纯镍镀层相比,NI-纳米TiO2复合电镀层的硬度可提高90~190HV;添加阳离子表面活性剂分散纳米TiO2所得复合镀层硬度最高,说明阳离子表面活性剂有利于纳米TiO2-Ni复合电沉积.浸泡试验表明,在硝酸溶液中复合镀层的腐蚀速率高于纯镍镀层的腐蚀速率,但远低于未镀覆钢板的腐蚀速率,极化曲线表明,与纯镍镀层相比,复合镀层的自腐蚀电位没有显著提高.说明在复合镀层中添加纳米TiO2不能改善其耐蚀性.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镀液组成、PH值、温度、时间、装载量对镀速及Ni—P合金中磷含量的影响。对化学镍镀波的循环利用作了系统的考察。结果表明:镀液再生后完全可以循环利用。  相似文献   

12.
玻璃镀件通过碱洗、酸洗除去油污及其杂质,再用HF酸进行表面腐蚀,使镀件具有一定的粗糙度.然后控制一定的温度和时间,进行敏化、活化处理.使玻璃基体表面具有催化活性中心,最后将玻璃镀件放入镀镍溶液中进行化学镀镍,控制温度和pH值,进行玻璃的化学镀镍.实验研究了玻璃化学镀镍的操作方法、工艺条件及各种因素对镀层的影响,通过多次试验,确定了玻璃化学镀镍的最佳工艺条件(PH=5.38,温度为85℃)和实验方法.  相似文献   

13.
碳化硼颗粒表面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非金属B4CP表面化学镀镍前的活化工艺进行了研究,提出了NaCl活化工艺,在B4CP表面制备了镀镍层.镀层能谱分析及扫描电镜图片表明:在B4CP表面上得到了均匀、致密的镍包覆层,镀覆层含镍和磷元素.  相似文献   

14.
AM60镁合金上两种化学镀镍方法及镀层耐蚀性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两种在AM60镁合金上化学镀镍的方法,结果表明,在硫酸镍为主盐的溶液中和在碱式碳酸镍为主盐的溶液中,在AM60镁合金表面均可沉积出化学镀镍层.从硫酸镍溶液中沉积出的Ni-P合金镀层与从碱式碳酸镍溶液中沉积的镀层相比,磷含量更高,晶粒更为细小,镀层更均匀致密.动电位极化曲线测试结果表明,两种镀层自腐蚀电位均接近-0.4V(SCE),硫酸镍体系化学镀镍层钝化区间更为明显,耐蚀性能更为优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SBS-g-AA阳膜表面无钯活化的化学镀镍方法,化学镀镍条件:活化时间为20~30 min,还原时间为15~25 min,施镀时间20~30 min.SEM图说明Ni原子以球状微粒沉积于SBS-g-AA阳膜表面.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参阅大量的文献,初步确定了镍磷合金化学镀液的基本成分和工艺参数,在此基础上,改变化学镀液中还原剂、络合剂的浓度,研究化学镀液的沉积速度及稳定性所受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次亚磷酸钠与乳酸的浓度对化学镀液的沉积速度和稳定性都有显著的影响.由此,确定了镍磷合金化学镀液的优化成分,主要成分的浓度如下:硫酸镍为26.85 g/L、次亚磷酸钠为27 g/L、乳酸为28 mL/L、无水乙酸钠为20 g/L、Pb(CH3COO)2·3H2O为0.002 g/L.  相似文献   

17.
对导电塑料沙丁镍镀层的耐腐蚀性进行分析,通过电化学试验,分析了不同工艺的沙丁镍镀层在3.5%NaCl溶液中的腐蚀行为.结果表明:沙丁镍由于其工艺特性,镀层表面存在有机膜,膜对耐腐蚀性有一定影响,随着沙剂用量增加,沙丁镍镀层色度降低,镀层微观表面变得较粗糙,耐腐蚀性随之降低.  相似文献   

18.
肖冰 《河南科学》2010,28(10):1254-1256
研究了普通棕刚玉磨料采用硝酸镍和矿化剂为镀液进行镀附处理制备镀镍磨料的工艺,对影响镀镍磨料质量的镀液浓度,热处理温度进行了讨论.通过对该工艺方法制备的镀镍磨料性能测试表明,镀镍磨料在群体抗压强度,磨料亲水性等性能得到了改进,磨削实验结果表明,镀镍磨料在磨削量、脱砂量和磨削效果等磨削指标上优于普通磨料.  相似文献   

19.
铝合金中温直接化学镀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铝合金在中温(70℃)条件下直接化学镀镍,在化学镀液中加入活化剂(含氟化合物),并对主配合剂进行调整.适宜浓度的活化剂可以加快化学沉积镍的速度,改善镀层的综合性能;氨基乙酸为主配合剂,能明显改善镀层的耐蚀性能,提高了镀层腐蚀电势,降低腐蚀电流,增强镀层的抗色变性能;在含有2g.dm-3 KF和8g.dm-3氨基乙酸的镀液中化学镀镍,能得到综合性能良好的Ni-P镀层.  相似文献   

20.
化学镀镍的工艺及应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化学镀作为一种优良的表面处理技术 ,几乎在所有的工业部门都得到了一定范围的应用。文章首先介绍了化学镀镍层的应用领域 ,然后用正交试验方法优化了 Si C粒子表面化学镀镍工艺 ,测定了 Si C粒子的增重百分率以及镀液的 p H值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 ,Ni2 的浓度以及其与 H2 PO2 -浓度比值对镀速的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