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自工业革命以来,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就成为人类生产生活最主要的能源.大量使用化石能源在推动生产力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导致温室气体大量排放,加剧全球变暖.随着碳排放总量逐年增长,气候变化已引起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碳中和"概念继而被提出. 碳中和指净碳足迹为零,即实现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净零排放.由于温室气体中二氧化碳比重最高、温室效应最显著,因此二氧化碳减排成为实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与中国能源发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百年间全球变暖趋势非常明显 ,对社会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二氧化碳浓度与全球变暖有着密切关系 ,而矿物能源燃烧是人类活动中二氧化碳中排放的主要来源。为了改善全球气候环境 ,国际社会对二氧化碳减排的呼声很高。我国虽然没有承担二氧化碳国际减排任务 ,但是也需要有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长远战略。要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 ,应该提高国家总体能源效率 ,以低碳排放的能源去替代高碳排放的能源 ,最终建立我国的非碳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3.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2007年发布的第四次评估报告认为,全球变暖主要是由于人类活动引起的,发展中国家既是未来温室气体排放增长的主要来源,也是减排潜力最大的对象。该报告增加了我国减排温室气体的压力,也增加了我国与国际社会的合作机遇,为国内的节能减排提供了科学指导,为我国走低碳经济之路提供了契机。  相似文献   

4.
《科学大观园》2021,(10):40-43
欧洲是人类发展指数较高及适宜居住的大洲之一,也是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减少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的有力倡导者,在能源转型上走在全球前列. 2019年12月欧盟委员会正式发布的《欧洲绿色协议》明确指出,要在2050年前建成全球首个"气候中和"的大洲. 丹麦和瑞典更是放出豪言,要在一代人之内实现无化石能源社会.欧洲社会为何能够对能源转型达成如此广泛的社会共识?他们又将如何实现这些目标?  相似文献   

5.
云覆盖地球表面约60%的区域。云通过反射太阳辐射造成地气系统变冷和通过吸收地表与云下大气的长波辐射使地气系统变暖,这两种效应显著地影响着地气系统的辐射收支平衡。同时,云通过影响大气水分输送和降水调节大气水循环,是大气中重要的水汽调节器。然而,历次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评估报告和很多研究都指出,云是迄今为止影响气候变化和气候预测诸多因子中非常重要却又不确定性最大的因子。低云增加4%即可抵消二氧化碳浓度加倍引起的2~3℃增温,反之会扩大相应的增温效应。东亚地区处于亚洲季风区,又是温室气体和大气污染物高排放区,使得该地区的云-辐射-降水具有鲜明的区域特征。目前对东亚地区气候模拟的偏差和不确定性均与云辐射过程及其反馈有关。因此,极有必要研究东亚地区云对于辐射收支和温度的影响、揭示其与降水的关系及机制,为准确预估全球增暖情景提供科学基础。进而为国家制定保护环境和减缓全球变化的各项政策、进行国际气候变化外交谈判提供科学支撑。  相似文献   

6.
化石能源渐趋枯竭、温室气体效应导致全球变暖、人类生存环境日益恶化是当今世界各国必须面对的严酷事实.为应对日益突出的能源危机和气候变化,世界各国高度重视生物质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在实现我国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背景下,大力发展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以甜高粱生产乙醇为代表的可再生清洁能源产业,对调整我国农业种植结构、增强粮食...  相似文献   

7.
工业革命以来,由于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导致大气中温室气体CO2浓度持续增加,全球气温也随之不断上升,这种人为造成的“温室效应”已成为各国政府和人类社会所共同关注的焦点之一。同时,它也给地球科学家们提出了一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如果继续维持这样的状态,全球气候甚至地球系统将会发生哪些相应的变化?为更好地理解现今和未来气候变化,对地球历史中曾经发生过的快速气候变化进行追踪,综合分析地质历史中气候变化的原因、过程以及对环境和生物的影响等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研究途径。在地质历史中,白垩纪是极端温室气候的典型时期,它已被国际地…  相似文献   

8.
气候科学已经证实,为了避免不可逆转的气候变化,大气中的温室气体量只能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气候正义关注可排放的温室气体量在全球范围如何分配才算公平的问题,其中人均排放原则因平等主义立场而得到一些人的支持。人均排放原则面临的最大挑战就是忽视历史责任。不过,以人均排放原则为基础可以设计出全球大气基金,这一方案既坚持了人人平等的排放权,也可以迎合历史责任。  相似文献   

9.
由多个国家委托的一份报告称,如果无法有效解决气候变化问题,到2030年将有超过1亿人失去生命,且全球经济增长将削减3.2%.人道组织DARA在这份报告中称,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平均气温上升,引发冰盖融化、极端天气、干旱和海平面上升,这种全球性影响将会危及人类生命和生活.据估计,每年有500万人死于由气候变化及碳过度排放引起的空气污染、饥荒和疾病.如果当前的化石燃料消费模式不发生改变,到2030年死亡人数将会上升到600万人.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14,(1):20-21
气候变化,特别是全球变暧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高度关注的问题,中国的情况亦不例外。地球气候变化的原因可以归为自然和人为两大类。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报告(IPCCAR4)认为,对大部分观测到的20世纪中叶以来的全球温度上升来说,很可能是人为大气CO2等温室气体浓度增加引起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正面临着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多重威胁,其结构与功能性状是反映森林生态系统碳固存等功能与状况的关键要素。受观测手段的限制,森林结构和功能性状调控森林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对全球变化的响应与适应机制仍不清晰,影响全球变化下我国森林生态系统固碳能力预测的精度。针对上述科学问题,通过遥感观测系统研发、野外联网观测、数据采集分析、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在建立森林结构和功能性状数据集、解析其耦合机制对森林生产力调控作用的基础上,优化生态系统模型、预测未来气候变化情境下我国典型森林生态系统的固碳能力。研究结果既能够为我国森林生态系统联网监测与研究提供技术支撑,也能够为制定固碳减排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基础科学》2009,11(5):F0002-F0002
进入21世纪,随着石油、天然气等化石资源日渐枯竭带来的对发展的挑战以及污染和温室气体排放等带来的对生存环境的压力,人类亟需寻求化石资源的替代资源。可再生的生物资源可能是必然的选择,与其它可再生能源相比,它不仅可以提供部分替代能源,还可以提供人类对化工材料和化工产品的需求,而且有望减轻氮、磷、硫等污染物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对生存环境的压力。  相似文献   

13.
使用包括棕榈油在内的生物柴油是欧盟治理气候变化的举措之一。印尼焚烧泥炭沼泽森林来开辟棕榈种植园,以满足日益扩大的市场。在此过程中,对欧盟而言有助温室气体减排的棕榈油却在印尼引发大量温室气体排放和其他严重的生态问题,引起国际社会关切。欧盟基于棕榈油的理化生性质和可持续标准来论证棕榈油的清洁低碳,同时印尼进行生产和供给,可视为是哈贝马斯所言的"系统"(由非诠释性的功能逻辑统帅的工具类型)对"生活世界"(由自然语言构成的具整体性的社会文化系统)的凌替。治理气候变化等全球环境问题,是在联合不同的生活世界,纳入"生活世界"观,同时负载本体论、方法论和伦理意义。  相似文献   

14.
当前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和重视.臭氧层遭到破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森林火灾、沙尘暴频频发生.二氧化氮因为闪电和地面上的微生物而自然形成,也会经由发电站、重工业设施和交通工具燃烧化石燃料而释放到大气层中去,二氧化氮浓度过高会导致呼吸疾病和肺部损伤,还会在近地面造成有害的臭氧形成.因此,臭氧及大气痕量气体监测和保护非常迫切和必要.  相似文献   

15.
CO2地下封存的地质学问题及其对减缓气候变化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本文论述了因人类活动引起的温室气体尤其是CO2浓度的显著增加所导致的气候变化对全球环境的影响以及开展CO2地质封存的重要性;介绍了CO2捕获与封存的技术手段;并着重阐述了CO2地质封存的原理、原则、基本地质问题及动态监测;提出了当前我国应妥善安排科研和试验工作,运用地质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海洋地质学的理论,研究CO2分离、富集、输送、封存过程的科技问题,阐明碳隔离的机制,确定封存CO2及可能利用的方案,同时开展广泛的国际合作,逐步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碳隔离技术体系的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16.
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中资源化利用的科学问题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工业和人类生活过程中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日益增加,由此导致的空气污染和温室效应正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温室气体中CO2气体占65%以上,控制CO2排放已经成为国际行动。实行CO2高效利用与地质埋存相结合的技术思路是缓解环境污染压力、提高石油采收率的有效途径。在分析温室气体排放和资源化利用发展现状和趋势的基础上,本文针对我国大多数油田非均质性强、渗透率低、原油粘度和含蜡量高、原油与CO2的混相压力高等对CO2提高石油采收率具有挑战性的理论和技术难点,提出了温室气体在石油开采资源化利用技术体系中的几个关键科学问题:(1)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及利用评价体系问题;(2)适合中国地质特点的CO2埋存的基本地质理论问题;(3)注CO2混相采油过程中的物理化学理论问题;(4)注CO2驱动过程中的渗流力学问题;(5)CO2分离、运输与防腐的相关科学问题。本文对每个问题所包含的内容作了分析,并指出了在研究问题过程中需遵循的思路、对策与途径,为温室气体提高石油采收率与地质埋存一体化技术思路体系的研究和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17.
《科学大观园》2020,(8):32-35
正由于温室气体排放,全球平均气温已经比工业化前升高了1℃,并正在给包括海洋和冰冻圈在内的生态,乃至人类自身造成严重后果。随着全球气候变暖的加剧,极端酷热的天气现象会越来越频繁。事实上,在酷暑中煎熬的不仅仅是人类,许多地球生物也在与不断变暖的气候做斗争。  相似文献   

18.
平流层位于对流层之上,约占大气总质量的15%,拥有地球生命紫外保护伞的大气臭氧层;该大气层自上受到太阳辐射的作用,自下受到对流层大气波动上传的作用,还受到自然过程和人类活动所产生物质向上输送的作用,产生了本质上不同于对流层的动力学、物理学和化学过程。这些过程在以下三个方面对我国国家重大需求有重要作用:①科学预测气候变化,为可持续发展规划与环境外交提供科学依据。平流层大气成分分布与状态,对于驱动对流层气候变化的关键因子--对流层顶辐射强迫的强度与变化具有重大的控制作用。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与化学反应活性气体,通过平流层化学-辐射过程对于对流层气候的辐射控制以及通过动力与物质输送的影响,是预测全球和区域气候变化的国际公认的缺失环节之一;②为建立和改善区域性天气气候的中长期预报途径与方法提供科学基础。天气气候的中长期预报对于防灾减灾工作具有极大的重要性,目前大气科学界尚缺乏有效的预报理论与方法。已有研究表明,平流层过程对于许多天气气候过程存在着超前一周以上的“先兆”信号,在作用机制上亦有一定的理论依据。加强我国研究平流层过程在中长期天气预报中的作用,提出预测理论与方法十分迫切;③为我国临近空间高技术国防活动的平流层环境保障建立基础。目前,20~100公里大气层已成为国防和人类活动新的制高点。平流层大气动力、化学成分和辐射环境及其变化的预测预报方法的建立即将成为重大的应用需求。  相似文献   

19.
正过去20年,全球甲烷排放量增加了近10%,这种强大的温室气体在大气中的浓度达到了创纪录的高水平。追踪温室气体变化的全球碳项目科学家称,2017年是有全面数据可查的最近一年,全球年碳排放量达5.96亿吨。科学家在7月14日发表的两篇关于全球甲烷预算的论文中指出,与2000—2006年的平均水平相比,甲烷年排放量增加了约5000万吨,这主要由农业和天然气工业推动所致。现在大气中甲  相似文献   

20.
调整能源结构,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缓解环境污染,加强能源安全已成为全国关注的一个热点,对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特别是风能开发利用给予了高度的重视.风能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风力发电是风能利用的主要形式,也是目前可再生能源中技术最成熟、最具有规模化开发条件和商业化发展前景的发电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