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01年5月至6月间,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就饲养密度和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密度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对各组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饵料密度条件下,饲养密度小,仔稚鱼生长快,个体大,但成活率较低;饲养密度大,仔稚鱼成活率较高,但生长慢,个体小。在相同饲养密度条件下,饵料密度大,仔稚鱼生长快,个体大,但成活率较低;饵料密度小,成活率较高,但生长慢,个体小。饵料密度为0.5~1个/mL和1~2个/mL,成活率较高。饵料密度为2~4个 /mL,仔稚鱼个体长得快又大,但成活率较低。综合生长和成活率两项指标,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饲养密度和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分别以10尾/L和1~2个/m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2.
2001年5月至6月间,在集美大学水产学院水产试验场,就饲养密度和饵料(卤虫无节幼体)密度对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生长及存活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并对各组间的差异性进行了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同等饵料密度条件下,饲养密度小,仔稚鱼生长快,个体大,但成活率较低;饲养密度大,仔稚鱼成活率较高,但生长慢,个体小,在相同饲养密度条件下,饵料密度大,仔稚鱼生长快,个体大,但成活率较低;饵料密度小,成活率较高,但生长慢,个体小,饵料密度为0.5—1个/mL和1—2个/mL,成活率较高。饵料密度为2—4个/mL,仔稚鱼个体长得快又大,但成活率较低,综合生长和成活率两项指标。花尾胡椒鲷仔稚鱼的饲养密度和卤虫无节幼体的密度分别以10尾/L和1—2个/mL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3.
不同饵料对花鲈稚鱼生长发育及存活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2001年12月20日至2002年1月23日期间,用经营养强化的轮虫和桡足类、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以及人工配合饲料等5种不同饵料投喂30日龄花鲈稚鱼,经34d培育,测定其生长和存活率.结果表明:投喂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花鲈稚鱼的生长率和存活率均较高,捕苗操作后1d的死亡率则较低.投喂未经营养强化的卤虫无节幼体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较低;投喂人工配合饲料的实验组,花鲈稚鱼生长及成活率等各项指标均最低.可以认为:桡足类和经营养强化的轮虫是花鲈稚鱼的优质饵料;卤虫无节幼体也是花鲈稚鱼较好的饵料,但使用前应经营养强化.  相似文献   

4.
研究了几种生态因子(温度、盐度、饵料密度和放养密度)对花尾胡椒鲷早期仔鱼(4日龄)存活与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花尾胡椒鲷仔鱼的最适温度为(28±1)℃,仔鱼存活率为84 0%,生长最快.最适盐度为30,仔鱼存活率为86 2%.升高或降低盐度,仔鱼的存活率均下降.最适饵料密度为20~30个·mL-1,仔鱼存活率为78 5%,此时仔鱼的摄食量较大并且均达到饱和状态,体长增长率大.最适放养密度为5~10尾·L-1,仔鱼存活率为81 0%.  相似文献   

5.
实验用泽陆蛙蝌蚪为模型动物检验食物水平充足的环境中密度对其生长、变态和存活率的影响.密度水平设置为30只/L、60只/L和120只/L.研究发现,蝌蚪的体长、尾长和体重的增长速率随密度的增大而减小;高密度显著降低早期的存活率,但随后的存活率不受影响;高密度显著降低蝌蚪的变态率,表明高密度抑制了蝌蚪的发育从而延长变态时间;变态体重不受密度影响.该研究推测高密度环境降低蝌蚪生长速率是导致其变态率降低的主要原因,变态体重不受密度影响可能是实验动物在水体稳定且食物充足的生境中对高密度导致的变态延迟代价的一种补偿;泽陆蛙蝌蚪生长发育的适宜密度环境可能需低于30只/L.  相似文献   

6.
饥饿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2年7月24日至8月23日在福建省海水鱼类苗种繁育科研中试基地室内水泥池进行了继饥饿补偿生长和不同日间隔停饵对花鲈生长效果的比较实验研究.实验结果显示,对体重16.2g、体长10.1cm左右的花鲈在一个月的实验期内,与连续每日喂食相比,无论饥饿处理5d或10d再恢复喂食,花鲈均表现出明显的超补偿生长,不仅生长速度高于所有对比组,而且饵料系数有显著降低;而每日增加喂食次数虽能使生长有所加快,但饵料系数显著提高,结果表明:继饥饿补偿生长现象在花鲈养殖生产中具有较高的参考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萼花臂尾轮虫(Brachionus calyciflorus)是淡水仔鱼的理想开口饵料,许多环境因子对其生长繁殖都有影响.研究了不同接种密度、不同食物量、不同温度对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生长的影响.接种密度选择5、15、20、35个/mL等4个梯度;食物量选择每日每百万只1、5、10 g酵母3个梯度;温度选择20、25、30、35 ℃等4个梯度.结果表明:1)利用干酵母培养萼花臂尾轮虫时,接种密度每20个/mL左右为宜:密度过低时,种群很难适应新环境;密度过高时,平均增长率低下;2)每日每百万只5 g酵母比其它食物量更适合萼花臂尾轮虫种群的增殖:食物量过低,生长慢,个体小;食物量过高时,水体污染严重;3)30 ℃萼花臂尾轮虫大量快速增殖:温度低于30 ℃繁殖缓慢;温度高于30 ℃无法生存.  相似文献   

8.
开展了放养密度对花(魚骨)增重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在水库采用5 m×5 m×3 m大小的网箱进行花(魚骨)养殖,相同规格鱼种同一生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放养密度其增重效果差异显著,鱼种规格为116尾/500 g、37尾/500 g、15尾/500 g时的合理放养密度分别为800尾/m2、280尾/m2和100尾/m2.  相似文献   

9.
选用南方鲍养殖业中常用的4种大型海藻细基江蓠、菊花江蓠、龙须菜和海带,研究在单一饵料、混合饵料、轮流饵料3种不同的投喂方式下共12个饵料处理组对杂色鲍(Haliotis diversicolor)幼鲍生长、存活的影响.实验进行40 d,结果表明:1)不同饵料处理组幼鲍均保持较高的存活率,其中细基江蓠组的存活率最低;2)不同饵料处理组的生长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单一饵料组中,海带组的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3种单一饵料组(p0.05).在混合饵料组和轮流饵料组中,细基江蓠和菊花江蓠饵料组合的特定生长率明显低于其他的饵料组合(p0.05).而相同的饵料组合在混合、轮流两种投喂方式下特定生长率无明显差异(p0.05).另外常用的表征生长速度的指标如壳长日增长、日增重、壳长增长率、增重率均具有相似的趋势;3)海带组的日摄食率和体质量壳长比显著大于细基江蓠组(p0.05),各饵料处理组的食物转化率无显著差异(p0.05).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混合饵料和轮流饵料与单一饵料的投喂方式相比,可明显提高鲍的生长速度.  相似文献   

10.
饵料密度对紫彩血蛤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四种单胞藻分别以三个不同的密度投喂紫彩血蛤幼虫,据幼虫生长发育速度、存活率和变态率,比较不同饵料密度的效果。培养初期饵料密度控制在2.5万个/mL,两天后密度逐渐增加至5万个/mL,后期则以10万个/mL为好。四种饵料中球等鞭金藻的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1.
本文用极分解法给出概率密度流和能量密度流的显式,得到混合量子体系的薛定格方程的等价方程,并讨论概率密度流和能量密度流的性质。  相似文献   

12.
USDBL的双互协方差及双互谱密度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计算出了上次对角双线性时序模型的输入序列与输出序列的互协方差函数和双互协方差函数,获得了该模型的互谱密度函数的双互谱密度函数,得到了一些良好的性质。  相似文献   

13.
从提升被评价对象竞争优势的角度对密度算子进行拓展研究,提出了竞争性密度算子的概念.首先,简要地介绍了密度算子,并给出了密度算子的具体表达式;基于此,给出了一种竞争规则,该规则分别从待集结信息的聚类和密度权重的确定两方面保证了被评价对象的竞争优势.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竞争性密度算子的应用作了说明,并将其集结值与相应的已有集结算子的集结值进行比较,指出竞争性密度算子尤其适用于"偏才"或"怪才"的选取.  相似文献   

14.
硬壁狭缝中流体密度分布的密度泛函理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密度泛函展开理论对位于两硬壁之间的硬球流体有Lennard-Jones(J-J)流体密度分布进行了研究,并与计算机模拟结果进行了比较。对于硬球流体,理论值与模拟值相吻合,只有密度较高时在壁面附近略有差别;而对于L-J流体,当T^*很高时,理论计算和模拟的吻合程度接近于硬球流体,而当T^*偏代时,理论计算与模拟有较大差别。  相似文献   

15.
采用光谱分析方法,阐述了密度测量的物理实质与光谱特征。论述了配色的物理过程和密度配色原理,并建立了密度配色的数学模型。  相似文献   

16.
本文证明了存在可数的一维密度族,其中每一个密度函数f具有任意阶的有界导函数,但不存在f(o)的基于任何有限样本的无偏估计。同时本文也证明了,如果一个密度族只有有限个密度,且个数为n,则存在f(o)的基于大小为n,的样本的无偏估计。  相似文献   

17.
利用密度演化方法,提出了随机变量概率分布估计的一个新方法.在此方法中,构造一个与基本随机变量相关的虚拟随机过程,使得基本随机变量成为该随机过程的截口随机变量.利用独立随机抽样的样本值,即可获取虚拟随机过程的瞬时概率密度函数,进而获得随机变量的概率密度函数估计.以约束混凝土极限应变的试验与理论预测值之比值为例,进行了概率密度函数估计.  相似文献   

18.
针对群体评价中专家信息的集结问题,从利益相关者协商的视角对密度算子进行拓展并将其用于解决该问题.协商的基本思想是使协商值与单个协商参与者(或利益集团)给出的协商信息偏差最小.在此基础上,基于密度算子信息集结的过程,结合着组内和组间信息的特征,分别给出了组内和组间协商的两种模型,以此实现信息的集结.最后,通过一个算例对该方法的应用进行了说明.该方法的研究可进一步完善密度算子的理论体系并拓展其实际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Magnetic coupling constants J for the complete structures of rare earth\|transition metal compounds:LGdCu(NO\-3)\-3·Me\-2CO(1,Gd(Ⅲ)Cu(Ⅱ)) and [Ce(C\-4H\-7ON)\-4(H\-2O)\-3][Cr(CN)\-6]·2H\-2O(2, Ce(Ⅲ)Cr(Ⅲ)) have been calculated by the combination of the broken\|symmetry approach with the spin project method under the DFT framework.The J value for 1 is a small number in absolute value -2 4cm -1 for calculation,3 5cm -1 for experimental measurement.The spin density distributions are in detail discussed on the basis of Mulliken population analysis,taking into account the coexistence of spin delocalization and spin polarization mechanisms.For 1,the spin distribution in the ground state may be understood as a result of the competition between two mechanisms:a spin delocalization from Cu(Ⅱ) and a spin polarization of Gd(Ⅲ),and the former is dominant.In the case of 2,both transition metal Cr(Ⅲ) and rare earth Ce(Ⅲ) display a spin polarization effect on the surrounding atoms,where a counteraction of the opposite polarization effects leads a low spin density on the bridging ligand C1N1.In the ground state of 2,the stronger polarization effect of Cr(Ⅲ) even causes the positive spin density on the adjacent bridging atom N1.  相似文献   

20.
若半环S有忠实既约S-半模M,叫S为本原半环,证明了本原半环具有稠密性,然后在此基础上证明了名的Kaplansky定理,即PI-本原半环是单的,在其中民上是有限维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