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由于设计理论不够完善,RC框架是历次大地震中出现破坏的倒塌比例最高的一种结构形式,结合震害调查 ,指出了RC框架抗震设计中的分析方法,安全度,填充墙的影响及破坏模式和适应高度等几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建筑工程框架柱的钢筋焊接,钢筋搭接,箍筋,钢筋弯钩和钢筋代换及填充墙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研究带节能砌体填充墙的RC框架抗震性能,本试验设计了两个两层单跨的RC框架结构模型,分别为带填充墙的RC框架和不带填充墙的空框架,并对其进行了拟静力试验.对带填充墙的RC框架的裂缝开展进行了描述,研究了试件的滞回特性、骨架曲线、刚度退化和强度退化,并和空框架进行了对比分析.分析结果表明:填充墙能够提高框架的承载能力和抗侧刚度,但是相应地降低了框架结构的延性;填充墙的存在使得框架结构的强度和刚度退化加快,然而,带填充墙框架的极限刚度仍然较大,表现出较强的抗倒塌能力. 相似文献
4.
腋撑是设置于梁柱节点区域的短斜撑,用于提高结构抗水平力作用性能。与普通框架支撑相比,腋撑能提高建筑的有效使用空间,提高建筑的使用功能。腋撑可采用钢支撑、混凝土支撑以及耗能支撑等形式。钢管混凝土腋撑相比于钢腋撑,其轴向承载力较高;相比于混凝土腋撑和耗能腋撑,其施工更为方便。以新沂市某中学教学楼为背景工程,分别构建RC框架和RC框架-钢管混凝土腋撑结构模型,计算两种结构的振型、自振周期、能力曲线以及刚度退化速率等动力性能指标,通过对比分析,探讨增加钢管混凝土腋撑后对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增设钢管混凝土腋撑后,结构的水平极限承载力和初始刚度大幅提高,层间位移明显减小,RC框架-钢管混凝土腋撑结构是一种抗震性能较好的新型结构。 相似文献
5.
系统地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在长期环境侵蚀作用下强度,动弹性模量的变化规律,指出了现行混凝土设计规范中可靠度分析模型的缺陷,并利用动态可靠度模型以及变形破坏准则研究了时间因素对RC框架结构抗震可靠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7.
文章就女儿墙在抗震设计中几个容易忽视的问题-女儿墙高度的取值,女儿墙的抗震锚固以及女儿墙构造短柱平面布置,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作了有益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以结构工程分析中常见的三维空间杆系有限元为基础,利用钢筋混凝土构件(RC)火灾后的截面余抗弯刚度统计公式,对火灾后钢筋混凝土空间框架结构进行三维抗震分析。可对灾后结构的剩余整体强度作出诊断,并为加固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
10.
为研究纤维布(Fiber-Reinforced Polymer, FRP)加固对填充墙钢筋混凝土(RC)框架抗震性能水准的影响,利用数值模拟验证后的有限元建模方法,分别对未加固及FRP加固后的1000个随机结构模型进行了Pushover分析,最终基于各极限状态下层间位移角的统计分析结果,建立了FRP加固前后填充墙RC框架针对不同极限状态的量化划分准则。不同加固方案的分析结果表明:FRP仅加固框架梁、柱对框架轻微破坏状态影响不大,但会大幅度提高框架中等、严重和倒塌破坏的延性水平,且提高幅度随着框架柱包裹FRP层数的增加而增加;FRP仅加固填充墙并不能改善填充墙在轻微和中等状态的延性水平,但可以明显改善填充墙在严重和倒塌状态下的延性水平;FRP同时加固框架和填充墙可以提高各自的延性水平。 相似文献
11.
王学军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0(5):42-42,44
简述了建筑抗震设计的重要性,并对抗震设计提出了几点建议,一是在民用建筑中停止使用空心板。二是建筑方案要满足抗震规范的要求,三是确实处理建筑的的地基,四是对建筑物薄弱部位采取构造加强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前钢筋混凝土(reinforced concrete,RC)框架隔震体系在设计分析过程中均将填充墙作为非结构构件,未充分考虑填充墙不同布置方式对隔震体系和隔震设计的影响规律。以8层RC框架填充墙隔震体系为研究对象,考虑填充墙平、立面不同分布的10种模型,建立RC框架隔震结构非线性分析有限元模型,探讨填充墙对RC框架隔震体系性能及相应隔震设计方法的影响。结果表明:填充墙的不同布置方式对结构前3阶影响较小,对高阶振型影响显著;现有不考虑填充墙影响的纯框架隔震设计方法得到的减震系数偏小,夸大了减震效果,进行上部结构设计会导致其偏于不安全;填充墙竖向不均匀的隔震结构,在未布置填充墙的楼层会发生刚度突变,尤其是靠近隔震层的下部楼层地震反应突变尤为明显,在强震作用下容易发生破坏;填充墙水平不均匀的隔震结构,X或Y向未布置填充墙时变形突变较明显。因此,建议在隔震设计时要充分考虑填充墙的布置,隔震层以上1~3层尽量布置填充墙,避免出现底部薄弱层而对整个隔震体系安全性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文在分析总结国内外关于填充墙框架抗侧力性能资料的基础上,提出采用“等效斜撑框架模型”对砖填充墙钢筋砼框架进行抗震设计,并用可行方向法对此类结构进行抗震优化设计,编制了相应的计算机程序IFOSD-88(Fortran77),对于一般多层填充墙框架结构,经2~3次迭代即可获得稳定的结果。文末给出一个工程设计实例,计算结果表明,与现行设计方法相比,工程造价可降低8%左右。 相似文献
14.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中有关问题的讨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Push-over分析中计算模型的选择、塑性铰出现的位置、不同加载模式的影响以及新旧混凝土设计规范对Push-over分析结果的影响等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15.
16.
砖混结构整体式外套框架加层的抗震概念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抗震概念设计原理出发 ,针对整体式外套框架加层设计中影响结构抗震安全性能和技术经济的几个主要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以期在方案制定中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7.
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静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8):255-256
针对多层砖房抗震设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多层砌体结构抗震设计的技术措施,包括抗震概念设计、抗震计算、抗震措施等。 相似文献
18.
底层框架砖房是一种混合结构形式,底部一层全部或部分采用钢筋混凝土框架承重,上部多层采用砖墙承重,在我国城镇地区应用非常广泛,通常具有"上刚下柔"的结构特性。512汶川地震中不同烈度地区均有大量该类建筑严重破坏甚至倒塌,也有部分位于极震区的底框砖房表现出很好的抗震性能。地震发生后,四川大学组织了考察队,对地震灾区建筑物的震害情况进行了广泛深入的科学调查。在介绍和总结了汶川地震中底框砖房的表现——底层过大的水平侧移、过渡层严重破坏或完全坍塌、底层严重破坏或房屋完全倒塌、上部砌体整体发生侧移、以及设计和施工质量良好的底层抗震墙砖房"大震不倒"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在抗震设防地区应禁止使用部分底框砖房,地震中过渡层的实际受力情况与设计所采用的受力状态有明显的区别,规范应考虑砌体和钢筋混凝土材料的不同力学性质来制定上下层刚度比要求,明确对过渡层的延性和强度要求,明确该类结构抗震概念设计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沈志敏 《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6,16(5):289-290
针对目前房屋建筑砖砌体结构在抗震设计中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如平面不规则和楼板不连续、总高度和总层数超限、错层砖砌体结构和纵墙墙体布置较弱、局部尺寸不满足要求等,提出了有效的解决办法,以增强建筑物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Timoshenko梁理论的研究和分析,将其引入抗震建筑设计.结合有限元方法,建立抗震建筑简化模型的质量和刚度矩阵,并通过Matlab仿真进行检验,保证简化模型的有效性.研究结果为抗震建筑设计奠定一些基础.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