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陈水扁:沦为“台湾之耻”台湾当局领导人陈水扁的女婿赵建铭因涉嫌操作股票内线交易非法得利等重大弊案,于5月25日被台北检方羁押禁见。赵建铭戴着手铐、押上囚车,解送台北看守所。赵建铭成为首位遭收押的“第一家庭”成员。当时现场一片混乱,媒体争相拍摄这一“历史镜头”。台北地方法院认为,他不只涉及股票内线交易,还有违法联贷、卖官,及向药商索回扣等弊端,估计敛财达到新台币1.7亿元(折合人民币4000多万元)。这是继陈水扁妻子吴淑珍接连爆出炒股及收受SO GO百货巨额礼券后的又一大丑闻。从去年高捷弊案起,涉嫌陈水扁亲信、家人的弊案…  相似文献   

2.
成为普通囚犯 2010年11月11日,台“最高法院”针对陈水扁夫妇所涉系列弊案中的“龙潭购地案”、“陈敏薰买官案”做出终审判决,分别判决陈水扁夫妇有期徒刑11年和8年,并随后裁定合并执行17年半。12月2日下午,台“高检署”正式将陈水扁从台北土城看守所移送到桃园龟山的台北监狱。由此,陈水扁结束了他在看守所700多天的羁押日子,正式开始了他的牢狱生活。  相似文献   

3.
徐青 《世界知识》2013,(20):45-47
2013年9月初,台湾“立法院长”王金平为民进党“立院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的弊案,“关说”“法务部长”、“检查总长”的弊案彼媒体曝光,马英九在第一时间祭出开除其党籍、撤换“立法院长”的重手。这是马英九与王金平继2005年国民党主席选举、2008年“总统”选举党内提名竞逐之后,两人第三次开战。  相似文献   

4.
“罢免”声一浪高过一浪,泛蓝内部想法不一,泛绿反而一致“对外”;风雨飘摇中——自5月30日国民党“立委”丁守中提出“罢免陈水扁案”(以下称“罢扁案”)以来,泛蓝阵营要求陈水扁下台的声音一浪高过一浪。6月10日,国民党、亲民党在“总统府”对面的凯达格兰大道上集会,马英九呼吁陈水扁主动下台,“否则会死得很难看”。13日,“罢扁案”正式交付“立法院”委员会审查,台湾“立法院”对现任领导人史无前例的罢免程序正式启动。18日,国、亲两党及泛蓝支持者直捣黄龙,在泛绿势力占优势的彰化县组织“罢扁”集会,50万人签名支持泛蓝推动的“全民…  相似文献   

5.
李立 《世界知识》2012,(15):51-53
陈水扁,一个台湾年轻人曾经的偶像,一个台湾年轻人曾经的楷模,从一个一贫如洗的穷小子爬到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高位,又从一个自诩的"台湾之子"沦为人们眼中的"台湾之耻"。陈水扁到底是个怎样的人,让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6.
美国对陈水扁“废统”立场前后不一致,前硬后软明显。美国现行的战略危机、现阶段需要台海稳定、陈水扁“废统论”严重冲创美国的台海政策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论”的态度强硬原因;美国的全球战略及其对中国的崛起态度、台湾问题持久存在对中国的危害、美国对于大陆的所谓台湾态度及有限利用台独是美国对陈水扁“废统”行为的态度转软原因。  相似文献   

7.
近日来陈水扁在接受日本媒体专访和见美国人时一再叫嚷要以“反并吞法”对抗我全国人大将在今年3月审议通过的《反分裂国家法》。这再次表明陈水扁坚持“台独”的顽固立场。其实陈水扁制定“反并吞法”根本挽救不了他的命运,其所作所为只能更加激起普遍的强烈反对。陈水扁叫嚷说,《反分裂国家法》是要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然而,事实恰恰戳穿了陈水扁这种贼喊捉贼的拙劣伎俩。谁都看得清“台独”势力近几年来不择手段地加快了把台湾从祖国分裂出去的步伐,大搞所谓的“公投”、“去中国化”、“正名”等活动,处心积虑地改变台湾是中国固有领土…  相似文献   

8.
台湾“3.20大选”在即,陈水扁原以为可以在选战中“一剑封喉”的“公投牌”一时几乎成了“烂牌”。国际社会并不相信陈水扁打“公投牌”仅仅是作为胜选的工具,强烈质疑陈水扁借“公投”启动“切腊肠效应”,即是由2006年“公投制宪”改变现状,达到2008年“台独建国”目标。没想到陈水扁却无视国际社会的主流声音,硬说“公投”有其必要性与神圣性,一意孤行,并抛出所谓“和平公投”,正式走向其宣称为“圣战”的“台湾历史上的第一次公投”。“潘多拉盒子”一旦打开,谁都不敢担保会不会有一个政党会孤注一掷,把两岸推向战争的深渊。本刊记者特地…  相似文献   

9.
时事点评     
中国台湾:台独丑剧又一幕8月3日,多次大放厥词的陈水扁再次声称,台湾与对岸的中国是“一边一国”,应通过“全民公投”来决定台湾的前途。这种说法与李登辉的“两国论”可谓是一脉相承。陈水扁这种置台湾广大民众利益于不顾的做法理所当然地遭到了岛内和国际舆论的谴责。据调查显示,陈水扁的支持率已降至41%的新低。可见,陈中国台湾:台独丑剧又一幕  相似文献   

10.
从2000年“总统”大选上台,到2004年竞选连任,陈水扁为维持其政权的稳定采取了诸多举措,其中最重要一点就是想方设法加强对曾经长期接受国民党教育、具有很深“反独”烙印的台湾军队的掌控程度。经过刻意安排的人士调整和对军队实施“独化”教育,陈水扁全面控制台军的企图已经见到了成效,台军的政治立场发生明显改变,对台当局“俯首帖耳”程度也越来越高。  相似文献   

11.
王建民 《世界知识》2008,(21):55-58
从党内之星到民进党之痛,陈水扁与民进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与渊源;一个党被一个人绑架的奇闻是因为陈水扁、民进党、“台独”之闻早已形成“生物链”,谁也离不开谁。  相似文献   

12.
吕存诚 《世界知识》2011,(15):56-57
前台湾地区领导人、“台独教父”李登辉涉嫌侵吞高达779万余美元的“国安密账”,于6月30日被台湾“最高法院检察署”特侦组起诉。在2012年台湾“总统”竞选日趋激烈之际,李登辉涉弊案件被涂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绿营大肆污蔑马英九当局在搞“政治追杀”,蓝营贝《强烈呼吁尊重司法独立空间。未来,“李案”的任何进展都将可能给本已激烈的蓝绿政争火上浇油,进而影响马英九与蔡英文的“大位”之争。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陈水扁公布挑衅和平的“320公投”议题1月16日台湾“总统”陈水扁公布所谓“320和平公投”的两个题目。一,“如果中共不撤除瞄准台湾的飞弹,不放弃对台湾使用武力,你是否赞成‘政府’增加购置反飞弹装备,以强化台湾自我防卫能力?”二,“你是否同意‘政府’与中共展开协商,推动建立两岸和平稳定的互动架构,以谋求两岸的共识与人民的福祉?”据台媒体报道,此“公投”内容,已与美方沟通过。为此,我外交部发言人孔泉进行严厉批驳。他说,“陈水扁罔顾台湾人民的切身利益和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打着和平与民主的幌子,一意孤行地推行挑动两岸民众对立…  相似文献   

14.
今年6月,台湾“国防部”官员宣布,台湾生产的新型“防空40快炮”计划2007年向国外推销;台湾方面还试射“雄风-Ⅲ”型反舰导弹,还高调声称,该导弹在速度、射程等各方面,都超过我从俄罗斯购入的日炙反舰导弹。那么——为了“以武拒统”,陈水扁之流除了花费巨资大肆购买武器外,还通过各种手段培植岛内军工生产能力。经过一番打造,目前台湾军工生产规模已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国防工业的能力。军工生产从无到有从上世纪40年代末到60年代,台军装备基本仰赖军援或外购。1969年台湾“中科院”成立,台湾开始自行研制部分装备,重点是武器系统的基础研究…  相似文献   

15.
陈水扁当选台湾新一任领导人后 ,面对岛内外压力 ,已不得不将其原来的“显性台独”暂时转化为“隐性台独” ,台湾新政府目前大陆政策的基本思路是“以拖待变” ,并设法将两岸问题进一步国际化。未来几年 ,台湾新政府的大陆政策走向由于受到各种内外因素制约 ,将会维持给岛内民众有交代、美国及国际社会能接受 ,大陆虽不满意 ,但也找不到动武的借口 ,无论“统”方面还是“独”方面都难以有大的突破。但暗地里 ,陈水扁强化台独的岛内社会基础及寻求国际支持的动作则只会强化 ,绝不会减弱。因此 ,解决国家统一问题 ,我们将面临更为艰巨复杂的斗争  相似文献   

16.
被台湾岛内媒体称之为对马英九和陈水扁进行“信任投票”的台北、高雄市长选举,终于在2006年12月9日尘埃落定。国民党籍的郝龙斌以压倒性优势当选台北市长,为马英九守住了台北“大票仓”。民进党籍的陈菊也在一片争议声中以1114票的些微差距当选高雄市长,替民进党守住了南台湾的半壁江山。“北蓝南绿”的选举结果不但使陈水扁暂时从下台危机中脱困,也使民进党得以遏止“三合一”败选以来的颓势,而且使泛蓝发展势头受阻,马英九“总统”之路布满荆棘。选举结果:蓝小输,绿大赢表面上看,国民党在台北、高雄市长、市议员选举中的表现尚可;郝龙斌…  相似文献   

17.
李贺 《世界知识》2008,(7):38-39
2月14日,台湾媒体披露,民进党当局密设“鐽震”公司,涉嫌主导军火交易,并与民进党高层有不当利益关系,引发政坛轩然大波。 瞒天过海:秘密成立“军备局”的“太上皇” 旱在2005年7月,民进党当局就计划成立一家军火公司,以规避“立法院”监督,并获陈水扁同意。“国防部”从2006年起持续研究该案。  相似文献   

18.
新事 新言     
“我也是球迷!……中国有很大的球迷队伍,他们会十分关注这场世界杯,肯定有很多人半夜起来看球赛,我也会是其中一个。”——在和来访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共同会见记者时,温家宝总理“侃”起了自己对世界杯足球赛的兴趣。“马永成的辞职只是陈水扁在‘断尾求生’,他想‘断小马保扁嫂’,但是切割不了,来不及了,只怪他们为什么这么贪。”——台湾“曝料天王”、国民党籍“立委”邱毅在得悉陈水扁亲信马永成辞职获准后说,陈水扁核心幕僚的请辞,看似牺牲自己人,其实意味着台湾反腐追查动作已经“火烧官邸”。“请将哈马斯放在一边,我现在是以代表所…  相似文献   

19.
台湾政局最大的看点就在于,它总是给你提供多得永远也数不清的惊奇。百万群众掀起“倒扁”狂潮如此,而他们突然调转枪口围攻在野党主席马英九亦是如此。近日,台湾调查机关以不容辩驳的事实证明陈水扁夫妇涉嫌贪污,但陈水扁顶着各方压力拒不下台,再次书写台北政坛的一段新“传奇  相似文献   

20.
赵正平 《世界知识》2008,(11):52-53
5月20日,马英九正式接替陈水扁成为台湾地区最高领导人,并发表题为“人民奋起,台湾新生”的就职演说。虽然基本内容并无新鲜之处,但总体看,该演说基本做到了“让台湾民众满意、让美国基本放心、让大陆稍为宽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