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由塞曼效应实验结果去确定原子的总角动量量子数J值和朗德因子g值,近而去确定原子总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和总自旋量子数S的数值.此方法的运用,对知识巩固和加深的同时,训练学生由实验结果得到理论结论,实现物理学理论指导实践、实践反作用理论的宗旨.这无疑对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有巨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2.
从磁场的强弱、朗德g因子取值、量子力学微扰论等三个方面对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进行了比较,揭示了正常塞曼效应和反常塞曼效应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相似文献   

3.
史特恩——盖拉赫实验可测出原子束的分裂数和朗德因子g.本文对实验测定的各种g因子进行了分析,系统地给出了由g和原子分裂束数来确定碱土金属、锌族元素原子态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4.
原子磁矩决定原子的磁性,求出原子磁矩的关键是朗德g因子的计算。在量子力学中,原子磁矩的计算是比较复杂的。本文提出一种简单的、利用原子矢量模型计算多价电子原子朗德g因子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塞曼效应中分裂后的光谱线是偏振的。当与之相应的两能级所对应原子态的朗德g因数为负值时,其偏振状态将随之变化。通过分析两能级对应的原子态的朗德g因数的4种可能的组合形式,说明了分裂后光谱线的偏振状态。  相似文献   

6.
有人提出了一种从塞曼效应实验确定原子所处态的S、L、J及朗德因子g的方法,但他仅从谱线的条数和相邻间隔出发,不但求解时比较复杂,而且对问题的讨论也不够全面.如果把σ~ 线组相对于σ~-线组的波数移动(例如:波数最低的σ~ 线相对于波数最低的σ~-线的波数移动.)也作为一个条件使用,求解起来就简便多了,讨论也全面些.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光磁共振实验原理及采用扫场法测量铷原子朗德因子的实验方法.通过对磁共振原理的研究与分析,发现实验中正常磁共振信号的产生受到有关实验条件的限制,并且实验条件改变时会遵循一定的规律,而干扰信号则不具备这些特征.提出了辨别干扰峰的3种方法,即去射频场法、变频法和差值法,并对这3种方法的原理与应用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8.
用一种简单的半经典方法推导出了交流塞曼效应中的能级移动公式。从这一公式得到的结果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一致的,而且从理论上预言了交流塞曼效应的2个重要性质:原子交流塞曼效应中的能级移动是与跃迁同时发生的瞬态过程;能级移动具有饱和性。  相似文献   

9.
本从LS耦合下朗德因子的表达式出发,给出理论上原子朗德因子的取值范围。  相似文献   

10.
用3个量子数L,S,J来判定原子态在外磁场中能级是否分裂.分析了原子态在弱磁场中不发生分裂的根本原因,比通过计算朗德因子g的判定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