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7 毫秒
1.
分娩时的全力以赴会不会让眼睛受到损伤?戴惯了的隐形眼镜在孕期还能不能戴?自己的近视会不会遗传给将要出生的宝宝?近视的准妈妈们,你是否有这些担忧?  相似文献   

2.
近视怎样早知道 人们一直认为,近视眼不红不痛,悄悄地使我们的眼睛视力下降。等患者发现视物模糊的时候,已失去了早期防治的大好时机。其实情况并非如此,近视眼的发生,在视力减退之前是有预兆的,只是人们大意,没有觉察出来罢了。那么,近视眼的先期征兆是什么呢?在这里,我们向大家做一简单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1)眼疲劳症状。有些学生看书时间一长,字迹就会重叠、串行;再看前面的物体会出现若即若离、浮动不稳的感觉。或者,长时间远望移向近处物体(长时间近看移向远处物体)时,眼前会出现短暂的模糊不清现象。这些都是眼疲劳所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正河北石家庄的张女士问:早听人说,近视眼的人到老都不会老花,真是这样,近视者老了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吗?@专家解答:近视患者的眼睛,在年老之后同样要发生老化,也会出现老花眼,只不过近视眼患者的老花度数恰好被近视度数所中和,所以老花眼比正常眼睛的人表现得晚,一般可以不戴老花镜或者只戴一副低度数的老花镜就可以。但并不是所有人都是这样,也有一部分近视患者看近处不戴老花镜还是不行,需要配戴一副老花镜才能看书写字。  相似文献   

4.
近视——一个社会问题 据资料统计,世界上已有数亿人患近视病。中国青少年在校生中,有30%~40%的人患近视病。近视,已经成为一个现代文明病,成为一个社会病,不仅影响到患者的健康,而且制约着社会工业、高科技、军事等领域的发展。 专家认为,青少年近视患者中80%以上将发展成为真性近视,使患者成为终生近视,影响青少年的升学、就业、参军等,而且会发展成为严重的眼疾,甚至导致失明。高度近视引起的失明率是健康人的几倍。 古今中外,对防治近视都作了很大努力。中国医学早在《黄帝内经》中,就对近视病及治疗有所记载,历代医家都有所建树,多见于历代医学名著中。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也许已经熟知飞机模拟驾驶舱,人们在里面可以学习驾驶飞机。在模拟舱的电子屏幕上播放的能以假乱真的空中图像,甚至使真正的飞行员也有身临其境的感受。 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现在人们又利用电子技术发明了一种设备,叫做虚拟现实装置,它能由电脑产生出逼真的、使用者和物体可在其中互相作用的立体世界。只要你戴上特殊的装置,你就能有如同置身其中、在太空中任意遨游的感受。但是,要真正使虚拟现实装置实  相似文献   

6.
猫头鹰的眼睛 猫头鹰是夜间活动的动物,它的眼睛又圆又大,而且已经大到不能在眼眶里自由转动.为了观看一个移动的物体,它必须转动它的整个头部.猫头鹰的眼睛非常敏锐,在离地2m的高度上飞行时,能在微弱光线下看到地面上的老鼠.它的两眼都长在头部的前面,靠得又近,所以能得到立体感很强的图像.从猫头鹰的案例是否能推断夜间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大,而白天活动的动物眼睛就小呢?恐怕不能这么说,因为,眼睛的大小并不是唯一的判别依据.  相似文献   

7.
宏剑 《科学之友》2007,(3):16-17
他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农民,眼睛先天性近视超过3000度.令人称奇的是,他却是一个"夜视人",有着不同于常人的夜视能力,能够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环境中读书看报.人类会不会像猫头鹰一样,有着特别的夜视奇能?他的眼睛到底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他是不是经过特殊的训练?夜视奇能到底是怎么回事……  相似文献   

8.
陈晰 《科学之友》2006,(7):65-65
近视眼镜怎样矫正视力 眼睛近视,是由于病症或者持续近距离注视物体,晶状体由之前的平面镜成为凸秀状的结果。近视眼镜是凹透镜。佩戴合适的近视眼镜,可以使眼睛与眼镜的凸凹相结合,恢复之前的平面效果,这也就是近视眼镜为何要有度数的原因。因为人眼近视程度不同,也就是说,晶状体的凸出程度不同,佩戴相应的近视眼镜,则可以解决近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武夫 《科学之友》2005,(7):77-78
疾病控制的因素人类整个进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疾病战斗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病治愈了就好,其实,很多病毒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彻底消灭它们的灵药,因此病毒已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每患一次病毒性疾病,就可能在体内埋下一  相似文献   

10.
武夫 《科学之友》2005,(13):77-78
疾病控制的因素 人类整个进化发展的历史实际上就是一个与疾病战斗的历史.长期以来,人们一直以为病治愈了就好,其实,很多病毒会对人体产生伤害.由于目前世界上还没有能彻底消灭它们的灵药,因此病毒已成为吞噬人体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每患一次病毒性疾病,就可能在体内埋下一次"折寿"的慢性毒药.  相似文献   

11.
记忆之谜     
有一个40来岁的女病人葛露利亚得了一次脑病毒感染后,完全丧失了记忆力。凡是她刚读过、看过的东西,很快就忘得一干二净;刚见过面的熟人,人一走,就忘了;刚发过脾气或遇到激动人心的事情,不到一分钟的工夫,什么都忘了。使科学家们感到奇怪的是,她依然能够学会把数据输入到电子计算机中去的成百条程序和条例。 记忆到底是什么?它储存在大脑的哪一部分?为什么印度门格洛尔的拉嘉·斯里尼瓦森·默哈德温  相似文献   

12.
健康人能从夜里一觉睡到早晨,但白天就睡不了那么长时间。人在夜间的长时间睡眠是人的主睡眠。主睡眠包括非眼快动睡眠和眼快动睡眠。 非眼快动睡眠是指刚睡着时的深睡,它能使大脑得到休息,而身体的肌肉却不太松弛,这时打呼噜的人会发出呼噜声。相反,眼快动睡眠  相似文献   

13.
小知识所谓人体冷藏,指的是把那些患了绝症的病人冷藏起来,等到将来治愈这种病的技术出现后,再对冷藏人进行解冻处理,使其复活接受治疗。到现在为止,人体冷藏仍然是一种设想,虽然有一些身患绝症的病人自愿将自己的身体冷藏起来,但是,人类在冷藏之后,到底还能不能复苏,仍然是一个迷。  相似文献   

14.
眼睛复明术     
三千多年前已有了眼科手术。印度,走方郎中用将混浊的晶体推到眼球的里面的方法治白内障。现代眼外科则更加可靠和细致。以下我们介绍近视的整形手术,修复撕裂的视网膜和白内障新疗法。  相似文献   

15.
在不久前的一次国际汽车博览会上,一辆凯迪拉克帝威2000型轿车引人注目,在介绍新车的录像片中,只见司机在夜幕下闭灯驾车如有神助,原来此车装有红外传感器,可探测车前数百米内的物体所散出的热能并形成图像,图像被投影到司机挡风玻璃的下方,使司机将前方公路及路旁的一切都尽收眼底,这辆使司机在黑夜如同长了神眼的汽车,就装有红外热成像夜视系统。  相似文献   

16.
天文学家们在美国新墨西哥州天文台用27台射电望远镜观察银河系的中心,希望能探索到神秘的高能物体。他们用巨大而又排列整齐的一批射电望远镜进行观察,发现一物体及其射电图像。在靠近人马座——A区域有一个黑洞。这一未知的物体已变成巨大有力、像人马座——A本身一样多的能量。这一物体在银河  相似文献   

17.
一个朋友到笔者的办公室,看见桌上摆放的一块晶形完好的石英晶体(图1),不解地发问:你为什么把这块石头磨成这个样子啊?其实,所有矿物晶体都有一定的几何多面体外形,这是矿物学中一条最基本的原理。不同矿物的外形各异,不乏精彩纷呈、使人流连忘返者,观赏这些五颜六色矿物晶体的外形,我们会在为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感叹之余,也得  相似文献   

18.
彭娟 《科学之友》2001,(9):41-41
日本印刷股份有限公司最近开发出一种用指尖来虚拟体验计算机制图所描绘的物体的触感的系统.将手指插入控制装置中,便能感觉到立体图像上描绘的物体表面的凹凸,以及光滑等微妙的手感.可以说,这是一种虚拟现实感的应用系统.  相似文献   

19.
黑洞可能是最能激起我们好奇心的宇宙天体,然而,黑洞究竟是什么呢?我们不妨做一个比喻,如果你将一根棒球棒戳在充气垫上,会导致什么结果?它会产生一个波状窝。质量巨大的物体,无论它有豌豆大,有人大,还是有一颗行星那么大,都会像棒球棒弯曲充气垫一样使周围的空间大大被弯曲。一  相似文献   

20.
正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它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质量。对于近视患者而言,一双厚厚的镜片带来了很多生活的不便,想摘掉眼镜,又有很多疑问。缺乏专业眼科知识的公众,面对网上的种种传言,却不知如何进行判断,容易走入误区。看看下面这几个谣言,你信了几个?谣言:裸眼视力和近视度数是一回事真相:其实,同一近视度数的人,其裸眼视力也可能并不相同。在近视发生后,远处的光线聚焦在视网膜前,视网膜上的成像就不再是一个焦点,而会变成一个模糊的光斑。然而每个人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对这个模糊光斑的解析能力有所不同,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