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 毫秒
1.
脱水蛋白在逆境下的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脱水蛋白属于LEA(late embryogenesis abundant protein)Ⅱ蛋白家族,均含有K片段(EKKGIMDKIKEKLPG).根据聚类分析和脱水蛋白的保守区域可将其分为5亚类:YnSK2,Kn, KnS,SKn和YnK.碱性YnSK2型脱水蛋白主要受干旱和脱落酸诱导表达;Kn型由低温和寒冷诱导; KnS和SKn型等酸性脱水蛋白则优先受低温诱导;Y2Kn型与植物抗寒和抗旱有关.最近的研究表明脱水蛋白在逆境下保护细胞免受伤害的作用机制主要包括:防止细胞免受脱水的作用;聚集在膜附近,稳定生物膜的结构;在低温下起防冻剂的作用;结合金属离子和清除自由基的活性等.  相似文献   

2.
细胞对不良环境的耐受性属于复杂表型,往往由多个基因控制,且有着严格的调控机制,难以通过操作单个基因来提升耐受性。利用全局转录调控因子来提升细胞对不良环境耐受性成为一种重要的策略。耐辐射奇球菌(Deinococcus radiodurans)的全局转录调控蛋白IrrE(或PprI),其分子大小为3.5×104,对重组修复系统具有去阻遏和激活作用,与细胞的耐辐射性能直接相关。此后,在多项研究中发现,IrrE可以作为极端应激反应的全局调控因子,提高了外源宿主的应激能力。irrE在大肠杆菌、酿酒酵母、运动单胞菌等菌株中的异源表达可以导致宿主的转录组发生显著变化,激发宿主菌对抗抑制物、高渗透压、高温、溶剂等不良环境胁迫。IrrE及其突变体作为抗逆元件,已经在燃料乙醇、有机酸、生物聚合物、微生物燃料电池以及生物修复等领域进行了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植物抗逆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20,自引:0,他引:20  
随着分子生物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植物抗逆性机制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对植物适应逆境机制的研究从生理水平步入分子水平,研究的目的在于从分子水平上解释植物适应逆境的机制及获得各种抗逆基因,用于作物的抗逆育种。在各种非生物胁迫逆境中,干旱胁迫、盐胁迫、低温胁迫对植物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就植物在抵御干旱、盐、低温胁迫等三方面的分子机制研究进展作以概述。  相似文献   

4.
本文利用基于生物光色材料细菌视紫红质(bacteriorhodopsin,bR)膜的“光子晶体管”模型进行了光学信息处理方面的应用研究--在单膜片器件上实现并行非相干光图象相减。  相似文献   

5.
通过考察萃取时间、高渗液与低渗液的摩尔比以及总的渗透液体积对细胞质苹果酸脱氢酶的比活性(相对于细胞蛋白质总量)的影响,建立选择性提取Acidithiobacillus ferrooxidans ATCC23270周质蛋白的渗透休克实验方法;结合透射电镜和双向电泳实验方法,分析渗透处理前后细胞的形态和不同生长期的细胞周质空间蛋白表达差异.研究结果表明,合适的渗透休克实验条件为:细胞质量为0.1 g(湿重),渗透液的总体积为10 mL,渗透液的作用时间为15 min,高渗液与低渗液的摩尔比为1:1;在高渗环境下,细胞收缩,周质空间变小;在低渗液环境下,细胞周质空间膨胀,外膜被胀破,周质空间内蛋白释放出来;双向电泳显示周质蛋白总体上以小相对分子质量蛋白为主,在不同的生长时期内的周质蛋白表达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6.
热激蛋白与生物环境适应及进化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热激蛋白的表达和调控系统是有机体对多种内外环境胁迫条件产生应激反应达到自我保护的物质基础. 目前这一领域的研究已在探讨生物的遗传、进化和环境适应等宏观问题上得到应用. 文中综述了相关的研究进展,提出了热激反应产生的胁迫抗性使生物具有一定的环境适应性和进化可塑性的观点. 由于对环境变化敏感的热激反应机制也是长期适应的结果,因此热激蛋白的分子进化研究也许能为探讨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物种进化及所经历的环境变迁等科学问题提供一定的线索.  相似文献   

7.
丝素蛋白作为生物材料的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研究丝素蛋白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和生物材料对于细胞生长的促进作用,探索丝素薄膜性能的进一步优化。通过细胞计数和噻唑蓝(MTT)法实验表明,丝素薄膜上猪髋动脉内皮细胞生长的密度是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42.01%,细胞在薄膜上的贴壁率为在普通基质上的238%。经由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处理后,薄膜上的细胞生长密度是未经处理薄膜上的115.98%,细胞的贴壁率为在普通细胞培养基质上的269%。因此,丝素蛋白薄膜可作为动物细胞生长基质,经aFGF处理的薄膜显示更优越的细胞亲和性。  相似文献   

8.
雅安地震与汶川地震是国内近年来发生的较为严重的突发自然灾害事件,本文分别构建地震灾害脆弱性与应急抗逆力评价模型,根据模糊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汶川和雅安地区脆弱性和抗逆性进行评估,认为两地区的脆弱性和抗逆性略有差异,并探究差异性产生的原因,有助于地区提高综合减灾能力。  相似文献   

9.
绿色荧光蛋白的结构,发光机机制及其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源自水母的绿色荧光蛋白作为生物标记物有其独特优点,近年来的研究揭示了其结构,发光特性和发光机制,并使之广泛应用于生物学的各个领域。  相似文献   

10.
水杨酸参与生物学过程的交谈机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新型植物激素和信号分子水杨酸广泛参与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各个过程,介导植物体对生物和非生物逆境胁迫的应答。外源施加水杨酸可改变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模式,不同环境胁迫可动态调节内源水杨酸水平。外源水杨酸处理或改变内源水杨酸水平或信号转导途径的操作可导致植物体对不同环境胁迫的交叉应答。水杨酸介导植物对不同环境因子应答的交谈机制体现在生理生化、基因表达和蛋白质修饰等多个层面。综述了水杨酸在植物生物学各个方面可能的作用及其机理,重点强调交谈机制。  相似文献   

11.
在分析混凝土结构所受主要环境作用的基础上,借鉴国外环境作用在空间尺度上的划分方法,针对中国的气候环境,建立了混凝土结构的空间多尺度环境作用模型框架,包括全局环境、地区环境、工程环境、构件表面环境和构件内部环境五个尺度,并得到了空间多尺度环境作用数学模型.以环境作用中的大气温度为例,在考虑各尺度上不同环境条件影响的基础上,由全局环境尺度上的环境作用值开始,通过地区环境、工程环境以及构件表面环境尺度上的逐步调整,最终计算得到混凝土内部的环境作用值,为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评估和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针对近年来图书馆的读者到馆率与借阅率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分析了图书馆空间重构的理念,并对现有的图书馆空间、环境调整与改进以及学习空间与公共空间的扩大进行了阐述,并以山东科技大学济南校区图书馆为例,详细说明了具体的实施办法,证明读者对图书馆空间及环境的要求也是提高读者到馆率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3.
纳米细菌是一种超微粒子,已发现其与肾结石、心脏病、癌症等许多疾病有关。纳米细菌具有独特的生物矿化作用。该过程中,他们能形成纳米级的磷灰石晶体外壳来保护自己。纳米细菌的生物矿化作用与致病性间的关系已经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14.
叶绿体是最重要的质体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对机体进行非常重要的光合作用.叶绿体90%以上的蛋白由核基因组编码,由于叶绿体由双层膜所包围,因此这些蛋白在细胞质中合成后需要在外膜易位子(TOC)和内膜易位子(TIC)的帮助下进行跨膜运输,分别穿越叶绿体外膜与内膜进入叶绿体后发挥其正常功能.本文对叶绿体蛋白跨膜运输的过程及其分子机制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评述.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抗逆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 Schreb)新品种-黔草1号的育种过程及其优良特性.在贵州省及四川、广西、新疆等地种植的种子平均产量比对照品种凌志和原始群体高出20%以上.返青期比引进品种凌志提前7d,枯黄期晚3d;目前是我国育成的自主知识产权优良抗逆草坪型新品种,是运动场草坪、环境绿化、生态治理和改良天然草场的理想草种之一.适宜我国长江中下游低山、丘陵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6.
江海涛 《科技信息》2009,(29):170-170,169
只有了解空间,才能够更好的认识公共环境雕塑,才能更好的理解公共环境雕塑的视觉空间;公共环境雕塑与公共空间的关系;公共环境雕塑与建筑的综合性空间;公共环境雕塑与人的心理空间。  相似文献   

17.
浅谈城市雕塑与环境空间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城市建设需要环境艺术,城市广场更离不开环境艺术的内容,特别是雕塑艺术的介入。环境中的雕塑作品是环境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与环境空间形成一定对应关系的环境载体,环境与雕塑的关系在现代景观艺术中成为不可分割的有机组合体。  相似文献   

18.
LEA基因及Lea蛋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有关LEA基因及Lea蛋白的研究进展:LEA基因与Lea蛋白的结构和功能;LEA基因表达和Lea蛋白积累与环境胁迫的关系;一种LEA基因即HVA1基因及其转基因研究  相似文献   

19.
通过旅游城市的复合型交通的不同阶段特征和特点的分析,对国内外旅游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组织的作用机制及开发模式进行综述,从而得出未来旅游城市空间与城市交通组织的开发模式发展趋势将是通过时空耦合动力系统发展机制和动态耦合动力系统发展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一株淡水溶藻细菌的分离及初步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从武汉市东湖附近一个发生水华现象的池塘中分离出一株溶藻细菌,编号为M14,在液体培养基中对鱼腥藻(Anabaena PCC 7120)、鱼腥藻(Anabaena sp.595)、鲍氏织线藻(Plectonemaboryanum IU594)、坑形席藻(Phormidium foueolarum IU427)、伪枝藻(Scytonema hofmanni IUl581)、念珠藻(Nostoc sp.96)等丝状蓝藻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经过多项形态、生理、生化特性测试,初步鉴定为一株欧文氏菌(Erwinia.sp.),细菌培养物的滤液对宿主蓝藻仍具有强烈的溶解作用,这表明菌株M14是通过分泌细胞外物质的方式进行溶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