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张东庆 《科技信息》2011,(17):I0230-I0230,I0257
本文以分析煤矿井下触电为主线,着重介绍了触电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影响触电危害程度的因素,以及煤矿井下触电的预防,使读者对煤矿井下触电有一个总体的了解。  相似文献   

2.
煤矿井下的高压供电系统若产生过电压,将对煤矿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因此,为了有效避免煤矿井下的高压供电系统产生过电压,提高煤矿的人员安全及生产安全,该文主要针对引发煤矿井下的高压供电系统产生过电压的因素,以及由此带来的危害进行分析,然后结合相关的工作经验,制定出科学合理的预防措施,从而达到有效控制因过电压而导致的煤矿安全事故.  相似文献   

3.
基于瓦斯危害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眭广瑞 《山西科技》2009,(4):104-104,106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由于井下自然条件比较复杂,劳动条件比较恶劣,客观上存在着许多不安全因素,加之从业者操作、管理技术水平等因素决定了煤矿发生某些灾害的可能性。历史上所发生的煤矿事故触目惊心,损失惨重。因此,瓦斯危害的预防值得我们思考。  相似文献   

4.
在煤矿井下复杂地质条件下穿层钻孔施工中,采用压风钻进,经常出现喷孔、塌孔、煤尘大等状况,容易造成瓦斯超限以及影响环境危害职工健康,我们通过研制一套降尘、防喷装置,防止抽放钻孔施工过程中喷孔造成瓦斯超限及煤尘危害职工身体健康,提高钻机施工中的安全系数,及最大限度的降低煤尘对巷道的污染,通过实践并取得很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煤矿井下发生爆炸后因通风系统受损停风而造成的危害,分析了爆炸冲击波对井下巷道、电气设备、风门管道等通风系统的具体损毁情况,探讨了防爆井盖被冲开后导致风流短路的危害,研究了因停风而导致井下烟流紊乱、有害气体和瓦斯浓度升高、灾害区域扩散蔓延、氧气浓度下降、甚至引发二次爆炸等各种危险因素及灾害后果.结果表明:在煤矿发生爆炸后人员未全部安全升井前应保持持续通风,应开发出必要的设备防止井下风流短路,从而减少爆炸事故造成的伤亡人数,降低灾害后果.  相似文献   

6.
张改利 《科技信息》2011,(9):326-326,321
粉尘是煤矿五大灾害之一,不仅给井下安全生产带来极大的威胁,并严重地危害井下工人的身体健康。采用合理的防尘技术,可以有效地预防因粉尘而造成的煤矿事故。本文分析了矿井粉尘的危害,介绍了掘进头防尘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7.
赵新奇 《科技信息》2010,(20):329-329
漏电保护是煤矿井下供电"三大保护"之一,在安全生产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煤矿井下供电系统发生漏电可能引起火灾、瓦斯煤尘爆炸以及雷管提前引爆等重大事故,也会造成人体触电,以致危害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本文重点分析了煤矿井下供电系统漏电故障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和漏电保护装置的原理,最后介绍了预防漏电、触电的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8.
刘培福 《科技信息》2012,(14):366-366
本文简要介绍了煤矿井下低压电网漏电的原因以及漏电的危害,重点指出了几点预防煤矿井下低压电网漏电的措施。对实际工作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根据煤矿井下采掘粉尘的特性及其危害和对井下空气污染的状况,详细分析了煤矿井下德主要尘源和尘量分布,提出针对井下采掘各产尘源的治理措施。并对煤矿井下的防尘管理做了科学的展望,通过对粉尘污染的治理,改善煤矿工人的作业环境,实现清洁生产,降低矿工职业病发病率,提高煤矿生产效益和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煤矿井下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还会酿成火灾、煤尘及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本文主要介绍了煤矿井下漏电产生的原因、危害及漏电防治对策等。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煤矿井下供配电系统越级跳闸现象的危害进行了阐述,并且结合自己的具体工作实践,细致深入地探讨了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为提高煤矿井下供电系统运行的可靠性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浅谈煤矿井下漏电保护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井下漏电,不仅会引起人身触电,还会酿成火灾、煤尘及瓦斯爆炸等恶性事故。介绍了煤矿井下漏电产生的原因及危害、漏电保护的重要性及漏电保护措施等。  相似文献   

13.
景西照  房召兵 《科技信息》2010,(22):I0278-I0278
煤矿井下,由于巷道窄小、潮湿,有滴水、接触电气设备的机会多,因此很容易引发漏电、触电事故。本文重点讲述了漏电产生的原因以及危害,并介绍了预防煤矿井下触电事故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刘建峰 《科技资讯》2014,(4):137-137,139
近几年,我国的煤矿常发生瓦斯气体爆炸事故,给煤矿井下的安全生产造成了一定的安全隐患。而矿井内的通风措施主要是将地面的空气吸入到矿井内,这样增大了井下空气中的氧气,很大程度上稀释了矿井内的有害易燃气体,从而有效的保障了井下工人的安全采掘工作。文章主要结合煤矿井下的通风设计系统,以防治瓦斯气体危害与矿井通风做简要的阐述。  相似文献   

15.
在煤矿井下工作中,井下避灾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笔者结合在煤矿井下工作管理中的一些心得体会,通过对对井下避灾基本原则的分析阐述,明确了井下避灾的影响因素,详细介绍了井下灾害自救的保证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在井下低压电网供电系统中,存在漏电电流问题,该文从煤矿井下漏电的原因分析入手,根据煤矿生产的环境特点,结合现场实际,阐明漏电的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7.
陈景振  沈兆振 《科技信息》2011,(28):308-308,307
本文首先对煤矿井下杂散电流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然后指出杂散电流对煤矿生产系统的危害,并提出了相应的治理方案。  相似文献   

18.
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安全性关系着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意义重大。根据影响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因素建立了其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三角模糊数确定各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层次分析法对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技术装备水平是影响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的最主要因素,其次是安全管理水平,最后是煤矿自然条件。以淮北市某煤矿为例,利用模糊层次分析法对其紧避险系统安全性能进行评价,结果为"安全",与实际相符,验证此算法可行。  相似文献   

19.
由于煤矿井下环境的特殊性,发生漏电与人身触电的几率远比一般地面工业高,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这类电气事故的发生。本文从煤矿井下供电系统中发生漏电的原因以及漏电的危害进行简要分析,并进一步提出了预防漏电、触电的措施。  相似文献   

20.
张刚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0):3964-3971
为有效评估煤油资源重叠区废弃油井对井下煤矿工作面开采造成的影响,以双马煤矿为具体研究对象,在分析废弃油井对煤炭开采的潜在危险基础上,综合考虑了油井因素、煤油水地层位置关系以及油井伴生气体因素三个方面,构建了8个废弃油井风险等级评价指标.采用层次分析法确定了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并建立了煤矿废弃油井风险等级分类模糊综合评价模型.针对不同风险等级的废弃油井制定了相应的防治方法和安全技术措施,在双马煤矿井下安全揭露了马探31、马探20等8口废弃油井.实际工程应用表明,所建立的废弃油井危害分类评价方法正确,相应的灾害防治技术得当,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后期双马煤矿井田范围其他废弃油井的风险评价及制定防治技术措施提供了工程技术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