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任松斌 《科技资讯》2014,12(23):94-95
随着朔黄铁路运量的加大及万吨列车的增加,钢轨磨耗严重,钢轨伤损日益增加,提高重载铁路钢轨探伤质量已成为一项保证铁路畅通运行的重要措施.本文通过对管内近一年来钢轨探伤B显的应用及伤损B显图谱的分析,归纳总结了一些需要重视的伤损B显图,以此提高在B显回放过程中对伤损的准确分析判断,减少伤损的漏检,保障运输安全.  相似文献   

2.
刘涛 《广东科技》2014,(18):126-127
目前,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人流与物流的交换越来越多越快,安全是其中重点关注的问题,而铁路在非正常情况下的行车安全问题一直是铁路运输实际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为此,对于非正常情况铁路车站接发列车情况一定要密切关注,并且采取安全而有效的控制措施,以防非正常情况下不良后果的发生。通过对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发生问题的原因分析,并对确保非正常情况下接发列车安全提出了应对措施。  相似文献   

3.
对于树枝状铁路专用线直达列车取送车问题,为了尽可能缩短车辆在站停留时间,本文就调机送后等取或单送和送后再取分别研究。通过建立图论和排序论数学模型,给出了树枝状铁路专用线取送车问题的上述两种情况下的简单快速算法。  相似文献   

4.
铁路接发列车作业是车站重点工作之一,是影响列车安全运行的关键。因此,为确保铁路接发列车的安全,降低接发列车事故发生的概率,本文从影响铁路接发车作业安全的人员、管理、设备和环境四个方面入手,对影响铁路接发列车安全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各个影响因素,分别提出了与之相应的防控措施和对策,希望能在铁路接发列车作业安全防控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根据重载铁路货物列车-轨道系统(FTT系统)横向振动稳定性分析方法,提出基于货物列车抗脱轨安全度的重载铁路轨道结构强化措施评价方法,分析并量化提高钢轨等级、采用III型轨枕、强化扣件及道床等轨道强化措施对货物列车抗脱轨安全度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与提高钢轨等级相比,采用III型轨枕对列车抗脱轨能力、临界车速及容许极限车速的影响更大;强化扣件或道床均可大幅度提高列车抗脱轨能力、临界车速及容许极限车速,但当扣件和道床的横向刚度分别大于120 MN/m和15 MN/m时,货物列车抗脱轨安全度提升幅度较小;上述轨道强化措施均能改善行车平稳性,但强化道床对行车平稳性影响较小。轨道强化措施具有提高货物列车抗脱轨安全度的功能,且本文提出的评价方法能够反映列车抗脱轨信息,可为轨道强化措施的评价和制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长钢轨在运输过程中,经过曲线轨道时,对运输平车的立柱产生很大的侧向压力。本文讨论了侧向压力的计算方法。根据列车通过圆曲线部分时长钢轨的弯曲变形,选用几种铁路缓和曲线来近似过渡段曲线,提出了侧向力的理论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7.
为确保列车的行车安全,针对攀钢钢轨通长轨高波动进行原因分析,优化了轧辊加工工艺,提高了轧辊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保证里钢轨尺寸精度,增强了攀钢钢轨的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列车的平稳、安全运行是铁路运输的基本要求,列车的舒适、高速、重载是铁路发展对铁路技术装备提出的更高要求,为铁路运输提供优良的技术装备是铁路工务部门的基本职责。线路晃车轻则影响乘客的舒适度,重则危及线路行车安全,从而直接降低了铁路运输的质量,也影响到铁路运输的效益。本文针对线路晃车病害整治中一些做法进行了探讨研究,为提高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提供了预防及整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列车曲线通过安全性问题,设计了一种电磁增粘装置,通过增大轮轨间的垂向电磁吸力来增加轴重,从而改善列车曲线运行过程中的轮轨粘着关系,保障列车安全运行。在SIMPACK中建立CRH2型车动力学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发现随着励磁电流的增加,列车曲线通过性明显改善。励磁电流的增大可以明显降低四个车轮的脱轨系数与轮轨垂向力和横向力,降低对钢轨的冲击力。在速度250~300 km·h~(-1)的高速运行工况情况下,装有电磁增粘装置的转向架对脱轨系数的改善效果明显,脱轨系数降低6%左右。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列车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铁路道岔晃车是常见的问题,对道岔晃车的整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道岔晃车主要原因分析和道岔晃车整治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随着我国铁路建设的发展,列车的速度也不断提高,安全问题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铁路道岔晃车是常见的问题,对道岔晃车的整治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本文从道岔晃车主要原因分析和道岔晃车整治措施两方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2.
中国恶劣风环境下铁路安全行车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介绍我国铁路恶劣风环境下正在开展的铁路安全行车方面的研究以及进一步开展的研究,主要包括:风环境下铁路安全行车综合研究方法,如数值计算、风洞试验、在线实车试验、理论分析等;大风环境下列车空气动力特性规律,如列车空气阻力特性、空气升力特性、空气横向动力特性、列车交会空气压力波、风-车-路-局域地貌环境耦合列车空气动力特性等;风环境下列车临界运行速度,如风特性、空气动力、机械动力作用下车辆倾覆稳定性、特殊风环境下的列车临界运行速度;恶劣风环境下铁路安全行车措施,如实施限速(即对风速-路况-车外型与载重不同组合下的列车安全运行速度限值)或停轮,设计合理的列车外形,设置挡风墙,建立铁路大风监测预警与行车指挥系统等.  相似文献   

13.
张卫兵 《科技资讯》2009,(20):60-60
我国已进入高速铁路时代,高速铁路轨道的检测与维护,直接关系着高速列车的安全运行。本文从利用钢轨探伤车进行伤损管理,利用轨道检查车指导线路维修两个方面探讨了高速铁路的轨道维护及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随着铁路的发展,货运系统的提速,货车运输过程中有可能出现包装松懈、偏载,给列车形成安全造成隐患,这需要我们应用摄像系统来帮助我们及时检查,发现存在隐患并及时处理。本文介绍一种利用摄像系统监测铁路货运过程中的包装松懈,偏载造成的安全隐患,用快传输图像的方法及时发现处理隐患车厢的技术。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铁路上,曲线轨道占有很大比重,特别是山区铁路比重更大,山区铁路限制坡度大,曲线多且多为小半径曲线,最小曲线半径200米,曲线长占总长的40%左右。近来年,由于工务成本严重不足,线路欠修,钢轨磨耗、擦伤、等日益增多。因此,对线路养护工作提出减少曲线故障,加强曲线维护,以提高整体线路的养护质量,对保证列车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长轨车是我公司研发的一款用于国内铁路铺架长钢轨的列车。其重要配件"滚道托架组成",是制约整体生产进度的关键配件之一。而且,当前长轨车的订单量不断上涨,此配件的需求量也随之不断增加,原先一系列生产工艺、工装已经不能与需求量之间形成正比,远远低于市场需求量,为此就需要设计一套可以符合速度与质量并存要求的装备,以满足此配件的市场需求量。该文介绍了长轨车滚道托架组成的结构特点,着重阐述了设计和制造滚道托架组成工艺装备的方法过程,对于自动化生产线给予了详细说明。  相似文献   

17.
在铁路散堆装货物运输工作中,保证散堆装货物不超载、不偏载,对铁路运输安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该文通过对国家能源集团下属的准能大准铁路公司现阶段散堆装货物装车作业方式和环节进行了调研分析,从设备和人为两个方面找出导致超偏载问题的各种因素,并综合各种情况对散堆装货物发生超载的根本原因进行解析,提出通过运用科学管理手段及计量检测设备投入等控制措施与对策并运用是治理散堆装货物超偏载,保证铁路货物运输安全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单开道岔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12号合金钢组合辙叉单开道岔静、动力学分析模型;基于列车直、侧向过岔的动力仿真结果,确定岔区钢轨疲劳敏感区域,并提取敏感区域疲劳荷载谱;采用静力分析模型研究单位荷载下各敏感区域钢轨内部应力分布情况;基于Miner线性累积法则对岔区钢轨疲劳裂纹萌生寿命进行预测;研究列车轴重、速度对钢轨裂纹萌生寿命的影响;给出不同轴重、不同速度列车通过时岔区钢轨疲劳敏感区域裂纹萌生寿命的预测公式.结果表明:道岔不同敏感区域钢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相差很大,列车轴重及侧向通过速度对钢轨的疲劳裂纹萌生寿命有很大影响,疲劳裂纹萌生寿命随列车轴重的增加而大幅降低,随列车侧向通过速度的增加也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19.
张杰 《甘肃科技》2013,29(1):56-59
无缝线路钢轨焊接接头断裂或线路钢轨断裂后,严重影响行车安全和正常运输组织.针对断裂的钢轨接头处理难度大的问题,研制了式结构的新型急救装置——无缝线路桥式急救器.该急救器能够对断缝起到“搭桥”作用,并允许列车可以120km/h的速度安全通过,有效地保证列车正常运营组织.  相似文献   

20.
张韬  洪春龙 《科技资讯》2013,(13):57-57
在鲁通的铁路线路上。钢轨接头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质量,钢轨接头是线路三大薄弱环节之一,列车通过接头时产生强大的冲击力,接头部位受到很大的冲击附加动力作用,使接头的破坏较其它部位严重。钢轨接头病害严重影响线路质量。给安全行车带来危害,消除钢轨接头病害是线路堆修工作的重点之一。根据小半径曲线常见病害及成因分析,提出了小半径曲线日常养护中,在几何尺寸调整、加强技术防范和重点病害整治方面应采取的措施,并对各项措施持续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