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作为一种符码,服饰关涉能指与所指。服饰符码的编码与解码都与身体相关,关于服饰的审美知觉与经验是基于服饰符码的。在后现代语境中,服饰符码在本性上是一种能指的游戏。服饰的文本化与符码能指的游戏,相关于身体的话语建构。同时,也正是在服饰符码的游戏中,身体的美才能得以诱惑般的显现,身体美学也才得以生成。  相似文献   

2.
从面料、图案、色彩、服饰佩件、美感神韵等元素着手,论述了《红楼梦》服饰对现代服饰的深远影响,指出:现代服装设计师在传承传统时,需融入自己的创作思想,用现代生活的理念和时代精神重塑传统,使其既展现出中国传统服饰的文化精神和民族神韵,又别具现代风尚。  相似文献   

3.
金若佳 《科技资讯》2006,(19):177-177
由于经济的发展和审美观念的提高,现代人的服饰日益追求缤纷多彩,即使以中国来说,近十多年来由于改革开放,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饰的需求日益提高,人们的服饰观也逐步改变,不再以廉价、耐穿为首选,而更多地追求高档、美观,可以说现代中国成为服饰的百花园了。总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服饰发展,有几个显著标志,构成现代服饰发展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魏、唐、宋之服饰风格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魏晋南北朝、唐代、宋代的服饰风格进行了总结比较,指出从服饰风格演变中,便可体味出一个时代的艺术成就和历史的变迁,传统服饰的精华是现代时装设计的灵感来源。  相似文献   

5.
论福建客家服饰的文化特征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服装的款式和材质、服饰色彩、妇女的下装、发型和缠足等方面入手,将客家服饰和闽南服饰、畲族服饰进行对比研究,发现客家服饰与畲族服饰有许多颇类似之处,而与闽南妇女服饰上的差异主要表现在发型和是否缠足上,同时客家服饰还展示出其简朴的民族特性。  相似文献   

6.
解读《红楼梦》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红楼梦》服饰是清代服饰文化的缩影。为了探究清代服饰的社会制约因素,文章从《红楼梦》服饰的外在表现形式入手,分析了对清代服饰产生影响的各项社会因素,从而得出——清代服饰同时受到服饰政策、文学政策、等级制度、传统戏曲服饰、清代家族排场以及社会礼仪制度等多方面因素制约的结论。  相似文献   

7.
赵雰雰 《科技信息》2010,(27):144-144,47
在女性主义的早期阶段,"服饰"被看作是和觉醒了的女性密切相关的重要因素。某种意义上,服饰可以被看作是自我的身体的一种扩展,女性与服饰的关系如果被置于这样的层面来进行解读,就能把握到女性隐藏于服饰背后的那种主体建构的潜在要求。本文从凯特.肖邦和张爱玲笔下的人物出发,分析了东西方服饰在文学作品中的象征意义和其改变在女性觉醒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本丈简要的阐述了唐朝服饰的基本形制,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和初步探讨,旨在探求中国传统的历史服饰丈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述了西藏传统服饰习俗文化的发展演变,对西藏传统服饰做了两个大的分类,即传统常用服饰或节气性服饰、以及节日服饰或盛装。引用了前人所做的相关研究成果和民俗学有关的知识体系,对上述两大类西藏传统服饰习俗文化进行了初步的梳理,对正在变化当中的西藏服饰习俗文化的基本内容及其特征做出了简要的分析。  相似文献   

10.
对襟服饰作为中国传统的服饰形制之一,在中国服饰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从目前的文物资料来看,早在商代就有对襟服饰,另外,在楚墓也发现了对襟服饰的实物。商楚时期可看作是对襟服饰的萌芽期。随后经汉、魏晋南北朝、隋,对襟服饰得到进一步发展。到唐宋时期,在各类绘画作品上,可发现大量穿着对襟服饰的人物形象,穿着对象广泛,款式多样,对襟服饰得到普及。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通过对186名普通高校一二年级大学生体脂状况的实验测试和分析。研究表明:大学一二年级学生腹部肥胖、体脂率水平接近正常水平下限,二年级女生腹部肥胖水平位于皮下型,男生体脂率处于偏瘦等级;二年级腹部肥胖、体脂率、身体质量指数均低于一年级;对于一二年级大学生而言,体重不足问题远比肥胖更严重;体脂率与身体质量指数的相关系数男生为0.858,女生为0.787,表明采用身体质量指数描述高校学生身体充实度效度较高;男生各年级身体年龄处于正常状态,女生偏"衰老化",尤其是二年级女生;各年级的男生、女生体重均低于标准体重。  相似文献   

12.
利用水槽实验对三角洲分流河道与朵叶体的发育过程进行模拟,以期认识其形成特点。研究发现,实验过程中砂体的长宽比先减小后增大,并且由于砂体厚度从正前方往两侧逐渐减小,而且不同位置处的水流条件和泥沙供应的不同,从而导致了朵叶体发育机制不同。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朵叶体和片流是交互出现的。河道的类型主要分为4种,分别是顺直型、微弯型、分叉型、交汇型,其中交汇型还可分为Ⅰ型和Ⅱ型。顺直型河道在砂体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发育,微弯型河道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中期和末期,而分叉型和交汇型两种河道则主要出现在砂体发育的末期。  相似文献   

13.
武术作为一种有意识的人类实践活动,它的作用对象就是身体,身体的内涵不仅包括具有解剖意义的皮肉筋骨等,还包括中国文化中独特的思想,如气脉等.小乘佛教中"身念处"的修行方式也是以身体为活动对象.从身体的角度出发,对两者进行比较研究,可以更清晰地认识到武术的本质.本文尝试从三个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对身体的关注方式、身体的训练方式及身体训练的精神性.  相似文献   

14.
中西文化中存在着蔑视身体和遮蔽身体经验的传统,它导致了文学身体的两种倾向:一是作为载体的反身体倾向;二是被简化成肉体的崇拜身体倾向。为此,我们有必要倡导一种身体在场的写作理念,梅洛·庞蒂的“身心统一体”论和身体表现说正是从哲学和实践的两个层面为这一理念奠定了基础,使身体在文学中获得了它的合法地位,进一步拓宽了身体正常品质的存在与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5.
凸体迷向条件的等价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设K是Rn中体积为1,质心在原点的凸体,若K对任意轴都有相同的惯量矩,则称K为迷向体.该文给出了判定K为迷向体的4个条件的等价性证明.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方法,从身体技术理论视角,就学校武术教育中的宏观思想意识与微观教学实践之间的勾连进行探究.研究认为,学校武术教育是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相互作用养成身体技术的场域,在学生的年龄、性别、民族等维度上通过符号隐喻身体、话语形塑身体、姿态规训身体等途径,在"学校-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背景下,在武术展演与生活实践的相互促进中,建构起贯通微观实践与宏观意识的学校武术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7.
汽车车身工程是汽车工业中最年轻而又发展最迅速的一个分支.本文从汽车车身特点的几个侧面(如:车身的涉及面、车身辅助设计与制造、车身工艺、车身的“三化”和车身材料等)论述车身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当前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8.
[摘要]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客车车身结构进行静力分析,根据计算的变形及应力分布情况对客车车身结构的布置、构件截面形状进行改进,在满足全承载式车身刚度和局部变形分布合理的基础上,同时达到降低车身质量的目的.静态载荷实验结果表明:改进后的客车车身骨架方案能满足车身骨架刚强度要求,车身骨架轻量化方案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9.
身体权作为一种独立的人格权,包括了维护身体形式上和实质上的完整性和有限制自由支配身体的排他性权利。对于胎儿已戚人形的身体,应由其出生后获得权利能力的自然人来追溯行使身体权;对‘于尸体则认为是身体权客体的延续利益,不应再尊有身体权。对于侵害身体权的赔偿应以精神损害赔偿为主,财产损害赔偿为辅,以达到维护民亨主体人格尊严,保障其人格利益的终极目的。  相似文献   

20.
系泊多浮体系统波浪运动响应的动力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介绍了用势流理论和刚体动力学方程 ,分析系泊单浮体波浪运动响应的频域理论。对于铰联结系泊多浮体系统 ,将其作为铰联结无根树系统 ,用多刚体力学 Huston方法进行了运动学分析。选定广义速率后用其表达出多浮体系统的各种有关运动量。进而使用多刚体力学的 Kane方程 ,并补充以必要的运动学约束关系 ,导出了求解系泊多浮体系统各浮体质心位移和摇荡角位移的动力学方程组。最后归结为可求解各项位移、角位移幅值和相位的复数线性代数方程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