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对接收信号的调制类型进行自动识别,是实现软件无线电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软件无线电信号通用调制模型原理,采用决策理论通过分析信号的特征参数来自动识别信号.  相似文献   

2.
软件无线电通过由软件编程实现通信功能的方式能够兼容各种不同频段,不同调制方式,不同信道多址方式的硬件平台,进而保证各种通信系统的无缝连接.本研究论文以FPGA为硬件构件平台技术,对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进行了设计开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完成了方案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软件无线电的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强云鹏 《科学之友》2009,(8):150-151
软件无线电通过由软件编程实现通信功能的方式能够兼容各种不同频段,不同调制方式,不同信道多址方式的硬件平台,进而保证各种通信系统的无缝连接。本研究论文以FPGA为硬件构件平台技术,对软件无线电通信平台进行了设计开发。从硬件和软件两个角度完成了方案设计,对于进一步提高软件无线电的研究水平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虽然PCM-IM调制方式的光纤通信技术已日趋完善并已开始广泛地应用于各通信领域,但人们仍然期待着能实现相干光纤通信技术,而且在多路通信的复用技术中,人们也提出了偏振复用的设想,在无线电、微波技术中要求产生一个频率单一、幅度及偏振态稳定的载波,然后才能将信号对其进行调幅、调频、调相以及采用相应的检测及解调技术,即使是采用PCM调制方式,也可以采用PGM-PSK,PCM-  相似文献   

5.
黑洞大合照     
正这张由天文学家花费数年时间对射电望远镜所采集信息进行处理而得到的图片,记录的是银河系中心区域的黑洞分布。图中有2.5万个白点,其中每一个都代表一个活跃的超质量黑洞。黑洞虽然不释放可见光,但会发射超低频无线电,天文学家可以借助无线电信号探测到黑洞。通过超低频无线电探测黑洞的最大挑战,是必须摆脱大气电离层对无线电信号的干扰。为此,科学家利用超级计算机,每隔四秒对接收到的无线电信号进行一次电离层干扰校正。  相似文献   

6.
科技传真     
可以吞服的无线电药丸 不久的将来就会流行无线电药丸。你可以在早晨吞下枣核大小的无线电药丸,然后你又可以从事任何事情。装有传感器的药丸会在你的体内“旅行”,同时测量它所经过的每一器官的压力、酸性和温度,医院的专门装置测出和接收这些信号,然后由专家破译信号并做出诊断。如发现你体内某器官内部压力或温度值有所偏差,医生会建议你  相似文献   

7.
假如确有地外文明存在的话,我们怎样与他们取得联系呢?各个领域的专家提出过不少方案。最为切实可行的办法不外两种:一是监听地外文明发出的信号:二是向地外文明发送无线电信号。地球人类在这两方面都已做过尝试。1960年和1972年实施了监听邻近两颗恒星无线电信号的“奥兹玛”计划;1974年向武仙座拍发了一份简短电报。  相似文献   

8.
从1960年起,美国康奈尔大学的弗兰克·德雷克开始进行“奥兹玛计划”(Project Ozma),监听两颗邻近的太阳型恒星——波江座ε星和鲸鱼座τ星有无智慧生物发来的无线电信号;此后,美国、苏联和加拿大又进行了其他几次努力,监听几个邻近星系和近千颗恒星的无线电信号,但结果都是否定的.这使探索地球外智慧生命的工作中断了好几年.然而去年在这方面出现了一些新进展.  相似文献   

9.
谢懿 《世界科学》2010,(12):24-25
<正>人类对地外文明(SETI)的搜寻大部分都集中在对宇宙中无线电信号的扫描。但如果外星技术文明已经达到或者超过了我们,那么,他们可能已经进入了数字时代。在寻找外星文明上,科学家们还有一个额外的挑战,那就是时间限制。一项新的研究表明,如果外星文明的技术进步程度和我们的类似,那么,他们有可能在100年的时间里从嘈杂的无线电信号转变成难以监测的数字信号。  相似文献   

10.
借助无线电技术,可以在不依赖电线的情况下传送电能。那么,其他的设备是否也可以借助环境中已经存在的信号辐射等来驱动呢?  相似文献   

11.
基于SOA-XGM全光波长变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倪永丽  王子宇 《科学通报》2009,54(20):3024-3029
在反向注入辅助光的条件下对基于半导体光放大器(SOA)中交叉增益调制(XGM)的全光波长转换进行了研究, 分析了该方案中转换信号的眼图消光比、信噪比与所注入辅助光的功率、波长之间的关系. 实验结果表明, 注入适当功率和波长的辅助光后, 转换信号的眼图信噪比可提高6~10 dB, 明显改善了转换信号眼图的质量, 降低了系统的误码率, 提高了系统的灵敏度.  相似文献   

12.
王蜀娟 《大自然探索》1996,15(2):72-73,78,79
太阳射电爆发是太阳耀在无线电波段的一种表现,并相当敏感地反映了耀斑的能量释放过程。本文系统全面地综述了这一个领域的研究概况。  相似文献   

13.
何香涛 《自然杂志》2015,37(3):215-220
利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无线电技术,射电天文学在战后得以蓬勃发展。1963年,通过证认3 C射电源表,发现了类星体。类星体在各电磁波段都有辐射,因此有多种方法可以寻找类星体。作者利用无缝光谱方法,找到第一颗中国人的类星体,并首次使用美国的海耳5 m望远镜。  相似文献   

14.
刘彦 《科学之友》2007,(6):159-160
就广播电台一号通业务不仅使听众参与电台互动更加方便、快捷,而且具有追播的功能,介绍了广播电台一号通业务及技术实现方法。  相似文献   

15.
文章论述了广播活动策划的概念、广播活动策划的作用及广播活动策划的注意事项,以具体生动的实际策划案例简述了广播策划活动在塑造广播形象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李会贤  南仁东 《自然杂志》2015,37(6):424-434
 中国正在建设的“十一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项目--500 m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FAST)将成为世界上最 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 它有望在中性氢巡视、脉冲星搜索、国际VLBI网联测及地外生命搜寻等重要前沿领域取得 突破。首先对FAST工程的建设内容及科学目标进行了总体介绍,随后重点叙述了截至2015年5月工程建设的最新进展, 最后 对FAST工程的发展做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17.
射频识别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的自动识别技术。文章介绍了RFID技术及其特点,并说明了RFID技术在物流管理各个环节都具有重要的应用,指出该技术必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18.
郭美英 《科学之友》2009,(10):147-148
通过对广播电视市场准入制度现状分析,提出应借鉴国外分类管理制度,明晰分类管理制度,完善许可证制和节目审查制,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广电市场主体分类管理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19.
在互联网、电信网和广播电视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三网融合已是必然趋势,HFC网络的双向改造工程为三网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章介绍了太原理工大学校园HFC双向有线电视网光链路部分设计及计算过程。  相似文献   

20.
赵君亮 《自然杂志》2013,35(6):396-401
银河系外部区域存在翘曲结构已是不争的事实,对不同类别示踪天体(如星族I 天体、分子云、星际尘埃、老年恒星等)实测结果的分析都确认了这一点。不过,关于翘曲结构的形成机制迄今尚未达成共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