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运用地理系统理论和协同学理论,提出以差分积分方程描述区域空间结构中点面相互作用的集聚效应和扩散效应的动态过程,构建了模拟城乡间、城镇间人口迁移的空间动力学模型,并以宁夏城镇体系作为模型实证研究案例.  相似文献   

2.
从对人口迁移有影响的都市化和工业化进程、移民政策、国家政策、经济发展水平等不同的层面,比较和分析了中国、韩国以及马来西亚等三个亚洲国家的城市移民之间的差异:韩国的城市化水平最高,其集聚经济效应也最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较强。马来西亚的城市化水平中等,其集聚经济效应较高,人口迁移的驱动力中等。中国应该提高城市的集聚经济效应、减少国内移民政策的限制和缩短城市移民的适应过程,由此,加速城市化进程,以便解决城市贫民问题。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发展状况是吸引人才流入的外在动因,也是当地人口迁移的潜在驱动力,影响人才流动的“推力”和“拉力”同时动态存在,最终致使地区人才流失或集聚。基于2009—2019年的省级面板数据,检验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效应机制,重点关注净经济劣势下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影响。结果表明:高等教育是省域内科技人才集聚的关键动因,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集聚的倒U型效应显著,但受制于净经济劣势,高等教育规模扩张较快产生导致人才相对流失的净“推力”效果。具体而言,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对研究生科技人才有“拉力”作用,但进一步扩张可能致使其未来面临科技人才总量的相对“流失”。中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与科技人才集聚之间呈现一定的倒U型关系,从侧面反映出高等教育规模对科技人才潜在的“推力”作用。此外,中西部科技人才具有显著“人随钱动”的集聚特征。破解中西部地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与科技人才流失之间的内生循环困境,需进一步削减“推力”、创新“拉力”,完善高教体制分权化改革,厚植高校扎根地方情怀,释放产学研一体化集群创新活力,建成经费、政策、公共服务综合支持体系。  相似文献   

4.
基于网络自相关理论与建模方法,利用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省际人口迁移数据和相关资料,分析了迁移流之间存在的几种网络空间依赖形式,据此构建空间OD模型,并对2005—2010年中国省际人口迁移的空间模式及其动力机制进行初步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之间存在显著的空间依赖关系;分别选择网络权重矩阵Wo,Wd和Ww,利用Morans I对网络自相关程度进行测度,结果为0.502 5,0.286 7和0.107 8,且均在1‰水平上显著,说明抵达相同目的地(D)的人口迁移流的迁出地之间存在空间集聚现象;由同一迁出地(O)出发的迁移流的目的地之间也存在空间集聚现象;目的地和迁出地均相邻的人口迁移流之间也存在相互影响与制约.几种不同空间OD模型的拟合度均优于重力模型,其中迁出地的网络自相关效应更为显著,表明迁出地在地域空间上更为集中,抵达同一目的地的人口迁移流之间的相互作用更强.同时考虑3种不同网络自相关效应的空间OD模型更优,拟合度更好,该模型可以更加准确全面地揭示经济、就业、人口和距离等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5.
将金融发展分解为金融规模与金融深化两方面,在考虑区域空间相关的基础上,引入金融集聚变量,通过空间计量模型检验金融发展对产业结构优化的影响和溢出效益,发现金融集聚并不能直接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水平,但是金融集聚可以与金融规模和金融深化相互作用,进而提升产业结构优化水平.现阶段,在推动产业结构优化的过程中金融集聚的规模效应相较于金融集聚的深化效应对产业结构优化起到主导作用.实证结果表明:在金融集聚的影响下,金融资源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即金融规模抑制了周边区域产业结构合理化水平,并且对周边地区产业结构高度化影响不显著,而金融深化提升了周边地区产业结构合理化和高度化的水平.  相似文献   

6.
产业集聚经济效应是衡量地区经济发展规模与质量的体现.作者运用不变替代弹性生产函数,定量测算成渝经济区部分地区工业集聚经济效应.研究结果表明,1990-2010年,13个研究地区中,工业集聚经济效应不显著,呈现无规律变化,总体表现出规模不经济.而且,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工业企业集聚,没有享受到内部集聚经济和区位集聚经济,但多数地区产生了城市集聚经济,即存在初步的产业协作.  相似文献   

7.
聂永红 《太原科技》2007,161(6):16-17,19
论述了产业集群的规模优势、成本优势、集聚效应优势,探讨了产业集群规模效应对成本和效率的影响及产业集群的集聚效应在资源节约中的作用,认为产业集群的发展有利于推动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  相似文献   

8.
以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的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流为研究对象,引入网络权重矩阵表征流数据间的空间关系,分别从全局角度和局部尺度使用空间自相关测度指标Morans I分析迁移流数据的空间效应及其变化过程.结果表明,从全国视角分析,中国省际人口迁移过程中存在着非常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效应,且迁出地所表现出的空间效应相对强于迁入地和迁移流的空间效应;从局部视角分析,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活动呈现出活跃度逐渐上升的变化态势,迁出热点主要集中于中部地区,迁入热点多集中于东南部沿海地区;众多迁移人口所选择的迁入地越来越表现出集中性.网络自相关性较强的迁入流所指向的迁入地由最初较为多样的选择,逐渐转变为仅局限在广东、北京、上海、江苏和浙江,呈现出空间集聚效应逐步增强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方法:使用人口迁移选择指数表示人口迁移规模,划分人口迁移中心;在ArcGIS软件支持下,对世界各国的人口迁移、迁出规模进行空间可视化,发现空间规律。结果:(1)国际人口迁移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发达国家和传统移民国家为主要迁入区,亚太地区为主要人口迁出区;(2)按照人口迁移吸引中心的强弱可将吸引中心分为3类:强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gt;10)、次级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5~10)和弱势吸引中心(综合迁入指数/综合迁出指数为1~5);(3)发达国家和石油生产国为主要的人口吸引中心,人口数量众多的发展中国家为人口迁出中心;(4)经济全球化、经济发展差距、世界政治环境以及迁移政策都会影响国际人口迁移特征。结论:国际人口迁移中迁入地与迁出地表现不同的规模特征与空间特征,影响迁入、迁出行为发生的影响因素也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建国以来河南人口迁移类型、方向、规模与分布,人口迁移工作中的经验与教训等问题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合理布局人口和国民经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农民大规模流向城市的同时,也给其子女教育带来诸多问题:一方面,随迁子女并不能享受和城市儿童一样的教育待遇;另一方面,流动不仅导致其家庭对留守子女教育功能的缺失、对随迁子女教育功能的弱化,还破坏了随迁子女教育的连续性,造成了他们接续教育的问题,同时,部分"发财"的农民工还对农村青少年产生了"读书无用论"的影响。国家应承担义务教育的责任,并确保义务教育公平的切实实现。  相似文献   

12.
我国城乡人口流动的驱动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国城乡人口流动的时间和区域趋势及驱动因素。方法利用统计年鉴提供的数据,采用多元回归分析的方法对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作了时间纵向和区域横向的回归分析,对回归结果进行讨论。结果中国城乡人口流动主要是受到城乡收入差距和耕地有限的驱动,经济发展对人口流动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同时,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有随时间减缓的趋势。结论中国城乡人口流动有向大城市和东南沿海极化的倾向,政府须做好应对准备,走健康城市化道路。  相似文献   

13.
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动力机制及其演变分析--以宝鸡市为例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社会,经济,生态,文化等层面上重新认识和界定了城乡一体化的理论概念和内涵,分析了城乡一体化动力机制,然后以宝鸡市为例进行实证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城乡一体化既是一个发展过程,又是城乡关系演变的最终目标;(2)中心城市的扩散效应,乡镇企业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小城镇建设是城乡一体化的主要推动力,在不同历史阶段其作用机制和形式不同;(3)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互动是宝鸡市未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摘要:以城乡一体化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为研究对象,在文献回顾的基础上,以皖北6市为样本,构建了2007—2014年面 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城乡一体化的4个建设维度对城乡居民影响作用有所差异,反映社会一体化和空间一 体化的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不显著,而反映经济一体化和人口一体化的变量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影响显著,并且在 经济一体化的初级阶段会加剧城乡收入差距,提高城市化率则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研究结论也进一步证明:低水平的社会 一体化对城乡收入差距弥合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战略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5.
在参加主持延边州城镇体系规划以及主持延边州延龙朝三角区总体发展概念规划的工作基础 上,从对城镇群的概念和基本类型的研究出发,论述了将延龙朝三角区作为吉林省东部城镇群发展的形 成背景和发展条件、基本特征以及面向21世纪的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90年代出现的持续不断的大规模的农村人口流动,对于将束缚在土地上的众多人口解放出来具有重要意义,但也出现了乡村发展资源匮乏、传统乡村结构的延续和乡村秩序失衡的困境,为乡村治理带来新的问题。要走出这一困境,需要实现由人口流动到土地流转的体制创新,从人口流动到人口迁移的跳跃,改革城乡二元结构和“城市本位主义”基础上形成的治理体制。  相似文献   

17.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城乡差距不断加大,迁徙自由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人力资源市场配置的关键要素。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劳动力的自由流动是实现资源最优配置的基本条件,而赋予市场经济主体的个人迁徙的自由是实现劳动力流动的必然之举。  相似文献   

18.
城市餐饮业空间格局研究对城市规划及城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针对现有研究中方法单调,衍生研究以对影响因素定性分析为主的不足,采用POI数据,运用基于核密度的热点指数方法对武汉市主城区的餐饮热点进行识别,并结合工作日和休息日的百度地图热力图数据构建人口活动强度模型,对动态人口与餐饮业空间分布进行耦合分析.分析发现,武汉市主城区餐饮业可显著识别出1个一级中心、3个二级中心和9个三级中心;餐饮业分布与动态人口的空间匹配程度总体较好,工作日时匹配程度高的区域占比稍高于休息日.匹配程度为较差和差的区域依具体类型不同而散布在大型商圈外围、传统中小型商圈、旅游点、复兴街区和新兴街区.  相似文献   

19.
东北朝鲜族农村城乡差距扩大问题探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东北朝鲜族农村人口的城镇化,农村资金、技术、人才也大量流入城市,农村劳动力流动规模与城乡差距出现同时扩大的现象。单纯依靠劳务经济方式非但不能实现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反而会导致城乡收入、消费、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差距扩大。解决城乡差距问题,关键在于农村土地制度变革和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  相似文献   

20.
揭示当前多重因素驱动作用下,以铜仁市碧江区为例探究其土地利用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驱动因素分析对地区土地集约利用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基于2009年、2017年landSat高清影像为数据源并结合野外调查验证,通过土地利用动态相关指标以及转移矩阵计算,揭示出了碧江区土地利用变化幅度、速率的演变规律,运用核密度估计方法探究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集聚特征和差异。结果显示:碧江区土地利用主要是以有林地、灌木林地、草地、旱地为主,其次是以城镇用地、水田和农村居民用地为主。2009—2017年,碧江区土地利用类型变化的幅度和速率均呈现出明显的特征和差异,其中城镇用地利用幅度最大,道路和城镇用地利用变化速率最快,其率值分别为59%、16.81%。碧江区土地利用转换较大的是以城镇建设用地和道路为主,旱地转为城镇用地的面积最多,其转换面积为90.40 km~2;土地利用转换的空间演变呈现出3种变化模式,其主要以城乡向外扩展、道路指向性和农村居民点就近利用模式存在,土地利用空间集聚主要集中于碧江区中部向东部移动趋势。影响碧江区的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主要是以社会经济、地形地貌、政府政策、人口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共同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