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某曰老师在课堂上想看看一学生的智商有没有问题,便问他:“树上有10只鸟,开枪打死一只,还剩几只?”他反问:“是无声手枪或别的无声的枪吗?”  相似文献   

2.
先看两个故事。有个教师问小学一年级的小朋友:树上有8只麻雀,有个猎人一枪打下1只,树上还剩几只?有些小朋友不加思索地说:7只。但有个学生却说,没有了。老师问他为什么,他说:没打死的也飞走了。大家晃然大悟。过了一会,又有个学生提出反对意见:树上可能还有,如果树上是一只大麻雀和7只小麻雀,打死的是大麻雀,那么确实还有7只;如果打死的是小麻雀,则只有6只。这是教师事先没有想到的。老师对这个学生的回答予以充分的肯定。  相似文献   

3.
有一个古老的智力题:“树上有10只鸟,打死1只,还有几只?”“最笨的”回答是:“打死1只,还有9只。”“最聪明的”,也破认为是惟一正确的答案是“打死1只,就一只也没有了。因为它们都被吓跑了。”还有其它答案吗?在一次中学生头脑运动会上,各个参赛队对于这个问题有许多创造性的问答:1、还有1只死鸟挂在树上;2、还有9只,因为是用无声手枪击中的;3、还有2只.树上鸟窝里有2只不会飞的雏鸟;4、还有9只,在风雨交加的天气.枪声被掩盖了;5.还有1只.这只鸟是聋子;6、还有10只,因为它们受伤飞不起来了……  相似文献   

4.
闫青 《奇闻怪事》2005,(3):38-38
【案例1】在一节数学自习课上,我给学生出了一道这样传统的思考题:“树上有10只小鸟,猎人用枪打死了1只,还剩下多少只?”。  相似文献   

5.
好容易有个假期,历史老师和地理老师决定进行一次有意义的旅行。这不,大清早他们就从“萨拉热窝”里钻出来收拾东西,地理老师还哼着歌:“我站在‘布拉格’黄昏的广场……”“快看,快看,那儿有只‘扁鹊’。”历史老师指着窗外的“柏林”。地理老师一看,果然有一只鸟,它的“项羽”闪闪地发着“司马光”,在一株“英格兰”花上欢快地唱着“歌德”。地理老师被迷住了,像“蒙娜丽莎”那样深情地盯着那鸟儿,喃喃地说:“我要是能有几只‘扁鹊’,那该多—解馋啊!”正幻想间,历史老师问他:“用哪匹马拉车?你的‘巴拿马’还是我的‘达伽马’?”地理老师…  相似文献   

6.
用脚听声音     
有一个学生在听老师讲课,突然间有一只蜘蛛掉到他的桌面上,引起了学生的注意。他发现蜘蛛没有耳朵,反而有八只脚。于是他怀疑蜘蛛是用脚听声音。这位学生跑去问老师,老师说:“你不妨做一个实验看看。”于是这位学生就去做了。  相似文献   

7.
小朋友,你知道我国古代有一种充满神秘色彩的玩具——饮水鸟吗?当年,有人将这种饮水鸟送给物理学大师爱因斯坦,这位极具智慧的大师对这只神奇的小鸟爱不释手,还大吃一惊道:“永动机出现了!”饮水鸟的确很神奇,只要在它的面前放上一点水,它就会不知疲倦地摆动不停。但是半个世纪  相似文献   

8.
养一条金鱼     
瑞典的小学里有这样一堂课。老师会让每位学生买一条金鱼,然后带回家养起来。每天,老师会问孩子们:“你们的金鱼快乐吗?”持续一月后,许多孩子养的金鱼都死了。老师问:“孩子们,你们知道金鱼为什么会死呢?”孩子们不知道。老师告诉孩子,每条金鱼都有寿命,如果它是快乐的,可以活得很长。如果它是不快乐的,那么它只能活一个月,甚至更短。孩子们问:“如何让金鱼快乐呢?”老师说:“那很简单,每天给金鱼换水,给它吃不多也不少的食物。食物太多,它会胀死,太少,又会饿死。还要在玻璃盆里放入水草,让它觉得自己生活在江湖里,最好还应有一条小鱼陪伴…  相似文献   

9.
一群鸟从天边飞来,落在大树上休息。“你们这是到哪儿去啊?”一只鸟环顾四周,才发现问他话的是树上的一片小叶子。“我们要到一个很好、很美的地方去。”“比这里还要美吗?”  相似文献   

10.
笑话     
与老师并存“上自习课的时候,你们教室里有多少人?”“如果老师在的话,一共有41人。”“那么,老师不在的话,就有40人啦?”“不,如果老师不在的话,教室里连一个人也没有了。”褒优贬劣班主任正在给同学们发试卷,他的方式很特别:分数最高的卷子放在学生头上,分数中等的放到课桌上;分数较差的放到学生膝盖上;其余的则放在地板上。接着,他补充道:“还有三四张卷子要晚上到地下发掘,埋藏地点,个别通知……”笑话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主人睡着了。眼睛、鼻子、嘴巴、耳朵又吵吵起谁当老大的事了。耳朵说:“我是主人身上最有用的东西,如果没有我,主人能听得见声音吗?”眼睛说:“光听有什么用,如果没有我主人还看得见东西吗?还不早就掉进陷阱里摔死了。”鼻子正要说话,不料让嘴巴抢了先。嘴巴说:“你还有份说话?主人脸上就数你最没用了。每天在我身上喷臭气,难闻死了。还有每天坐在那里一动也不动,像头死猪一样。烦死人了。”鼻子生气地说:“你们都没有我的作用  大。如果没有我,主人还能生存吗?我每天为主人呼出二氧化碳,把氧气传送到大脑里去,主人才能活到现在…  相似文献   

12.
“雪融化了是什么?”当一位小学老师在课堂上问了这样一个问题后,一个小朋友天真地回答:“春天!”然而,这位老师却一本正经地告诉小朋友,说他答错了,并把标准答案写在黑板上,叫小朋友们用心记住,答案是“水”。听了老师的正确答案,这位小朋友可能会为自己的“错误”答案感到羞愧,其他小朋友也可能会讥笑他的愚蠢。在以后的老师提问中,这位小朋友为了不被讥笑,说不定会挖空心思在脑海里寻觅标准答案,不敢也不再想去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给一个美丽的说法。于是乎,一个小朋友想象的翅膀就这样被瞬间剪断了。是啊,在我们一直以来受的教育中,雪融化了就是水,甚至从来没有想过还有其它东西。  相似文献   

13.
有个人手心里握着一只鸟,背着手去问高僧:“我手中的鸟是死的还是活的?”如果高僧说是死的,他就张开手让鸟儿飞走,让高僧当众出丑;如果高僧说是活的,他就把鸟捏死,然后把死鸟给高僧看——同样使高僧难堪。  相似文献   

14.
案例  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我领着学生向学校西边的小岛走去。学生一脸狐疑,不知道老师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一路上不停地问我:“老师,我们去哪里?去干什么?”我听了笑而不答。当离小岛约有100米光景的时候,我大喊一声:“跑!看谁先到那边的大树前!”学生一下子明白过来了:原来,老师要和我们一起“疯”。于是一个个像撒腿的兔子,飞奔向大树,接着我们在草坪上一起打滚,一起“追逃”,一起摔跤……就连以前见到老师话都不敢说的学生,此时也像吃了“熊心豹胆”一样,向我发起“进攻”……一个个的“真面目”都露出来了,当然还有我这个大孩子。…  相似文献   

15.
顺便提一下     
某班的教室里。老师:“你终于来了!为什么昨天没有来上课?”学生:“因为我妈妈从楼梯上摔了下来。”老师:“哦!原来如此。妈妈受伤了所以你没有来。”学生:“不是,是我爸爸受伤。”老师:“为什么你妈妈从楼梯上摔下来你爸爸会受伤?”学生:“因为我爸爸在外面喝醉了酒。”  相似文献   

16.
还剩几个角     
这个问题也许是老生常谈。一块矩形木板,锯去一个角后还剩几个角? 答:还剩3个角者不对;然而答还还剩3个角还剩4个角还剩5个角剩5个角者也不对,正确答案应该是还  相似文献   

17.
开心就笑     
蜈蚣出游一个寂寞男人买了一条蜈蚣当作宠物,放在盒子里带回家。稍后,他想和这位新朋友一起出去散步,便敲敲盒子说:“喂,老弟,咱们出去走走好吗?”盒子里没有声响。过了一会儿,男人又敲敲盒子说:“喂!去散散步好吗?”蜈蚣还是没有搭腔。他决定最后问一次,于是便把脸贴在盒子上喊道:“喂!你有没有兴趣去散步?”盒子里终于传来微弱的声音:“你第一次叫我时我就听见了,我忙着穿鞋呢。”  相似文献   

18.
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什么?叶圣陶先生对此曾有过一段极为精辟的论述:“学生须能读书,须能作文,故特设语文课以训练之.最终目的为: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老师之训练必作到此两点,乃为教学之成功.”为什么要强调“自能”?因为“惟其自得,最为可靠,可以终身受用不尽.”当今世界瞬息万变,面对跨世纪的教育对象,如果我们的语文教学只注重学生有个高分,不管学生的能力如何,显然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社会的发展.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我逐渐克服了阅读教学中那种“满堂问”、“满堂灌”、“抱得太死,嚼得太细”、“填鸭式”、“学生没有成为学习的主人”等等弊端,注重培养学生自读会读的能力,探索出“主要让学生自己阅读钻研”、“教师为学生学服务”、“把学习知识的方法、技能、技巧教给学生”的教学新途径.具体地讲,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一到体育课,学生就不约而同地问体育老师:“这节课有没有蓝球、排球?”更多的男生问有投有足球.一听到老师说有球类项目时,学生就高兴得跑跳起来,要是听到有足球内容,有的学生还喊“足球万岁!”.这就不难看出学生对球类项目的喜欢程度.也有些同学说:“我们国家‘三大球’上不去,为什么在我们的体育课上还不给我们上球类课?”做老师的只能说:“田径是运动的基础.”要是学生还提出疑问,只能老实回答学生:“现行的  相似文献   

20.
大多数鸟类都有贮存食物的习性,有的甚至还筑有为数众多的秘密“粮仓”,以备不时之需,其中以美国哥伦比亚星鸟最有代表性。这种鸟善食松籽。在平常日子里,它们三五成群地在松林觅食,并在填饱舌下囊后再飞至数公里外的一些山冈阴面营造“粮仓”。据生物学家统计,一只星鸟贮藏食物的秘密处所竟达数千个之多,最高存储量可达到三点三万颗种子。面对如此大量外表上没有什么区别的“粮仓”,星鸟却能在尔后准确无误地找到,个中奥秘,一直让人们羡慕不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