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正>5月11日,我校材料科学(MATERIALS SCIENCE)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据统计,我校材料科学学科在2007年以来共发表ESI论文355篇,共计产生被引次数4013次,目前排在该学科进入全球前1%的全球783个研究机构的第775位。该学科的ESI学科贡献主要来自于我校化科院等学院。从学校整体情况来看,在ESI统计的22个学科中,我校2007年1-2月ESI论文数6896篇,总被引次数56742次,篇均被引次数8.23次,高被引论文96篇。在进入ESI全球前1%的全球  相似文献   

2.
<正>近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19年3月ESI最新数据,我校环境科学/生态学(ENVIRONMENT/ECOLOGY)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2015年至今,我校已有7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5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8‰,其中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5‰。据统计,我校环境科学/生态学学科在2008年1月1日至2018年12月31日期间共发表论文575篇,总被引次数4248次,篇均被引次数为7.39,高被引论文6篇。在  相似文献   

3.
正据美国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2016年1月最新数据显示,河海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继"工程学"学科之后首次进入ESI世界排名前1%行列。至此,河海大学进入ESI世界前1%的学科增至2个。根据最新一期的ESI数据统计结果,河海大学"环境/生态学"学科共发表SCI论文666篇,总被引3 354篇次,篇均被引5.04次,"总被引次数"在全球所有进入该学科ESI排名前1%的  相似文献   

4.
正3月12日,科睿唯安(Clarivate Analytics)公布了2020年3月ESI最新数据,我校数学(MATHEMATICS)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前1%。2015年至今,我校连续六年每年新增1个ESI全球前1%学科,至此,我校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工程学、化学2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4‰。  相似文献   

5.
<正>9月11日,科睿唯安ESI数据库进行了更新,中南民族大学工程学(Engineering)学科ESI排名进入全球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前1%,这是我校继化学学科之后又一个进入ESI全球前1%的学科,标志着我校工程学学科步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世界著名的学术信息出版机构美国科技信息研究所(ISI)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科睿唯安基于SCIE(Science Citation Index Expanded,科学引文索引扩展版)和SSCI(Social Sciences Citation Index,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所收录的全球11000多种学术  相似文献   

6.
<正>根据科睿唯安公司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ESI)2019年3月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化学学科排名进入ESI全球前1%,实现历史突破。ESI是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Web of Science(SCIE/SSCI)所收录的全球12 000多种学术期刊的1 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数据库,已成为当今  相似文献   

7.
<正>在最新公布的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国际学科排名中,我校计算机科学学科进入该排名,入围全球前1%.ESI即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基于SCI和SSCI所收录的全球11 000多种学术期刊和1 000多万条文献记录而建立的计量分析  相似文献   

8.
利用Web of Science、ESI、In Cites数据库,对南京师范大学2005年-2015年的科研产出从发文量、被引量、高被引论文、载文期刊、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合作地区与机构、ESI学科等多方面进行全面分析.得到下面的结论:1.我校发文量发展水平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篇均被引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并且2011年后有进一步提高,在2013年-2014年发表23篇高被引论文;3.按第一作者统计,我校有40人发文数大于等于10篇,有35人引文数超100次,按通讯作者统计,我校有64人发文数大于15篇,有67人被引数超100次;4.我校零引用论文有1 592篇占27.3%,被引数≤7的低引用论文有2 654篇占45.6%;5.我校有3个学科已经进入ESI学科,依次是工程学、化学、动植物学,另外数学、农业科学、材料科学、地理学、物理学等学科也有希望进入ESI 1%学科.  相似文献   

9.
利用美国汤森科技信息集团开发的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中农业科学领域的文献数据,分析了1998年1月-2008年12月间世界农业科学领域具有高影响力的国家/地区、研究机构、科学家等。此外,还分析了近11年农业科学领域被引频次排名前20位的高被引论文,以及近两年被引频次排名前10位的热点论文,以期从一个侧面反映农业科学领域研究及发展状况。  相似文献   

10.
正根据2021年3月25日科睿唯安(原汤森路透)公布的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的最新数据,我校工程科学学科首次进入ESI全球排名前1%。本次排名中,中国内地共有333所高校拥有ESI前1%学科,我校是新晋7所高校之一。这是我校在"双一流"建设进程中取得的又一项重大突破,标志着我校工程科学学科已进入国际高水平学科行列。自2004年升本以来,我校始终高度重视学科建设,2007年就获批车辆工程、光学工程等省级重点建设学科,尤其是近3年来,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学校秉承"以生为本,为产业服务"的办学理念,以机械工程省高原学科为引领,以材料科学与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光学工程、  相似文献   

11.
正1月中旬,记者从贵州省科技厅获悉,贵州大学"防治农作物主要病虫害绿色新农药新制剂的研制及应用"项目和贵州磷化集团旗下瓮福集团"湿法磷酸高值化与清洁生产的微化工技术及应用"项目分别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2019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贵州医科大学和遵义医科大学临床医学进入ESI(基本科学指标)全球前1%。ESI是美国科学信息研究所于2001年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它是基于科睿唯安公  相似文献   

12.
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I)是由美国科技信息所推出的衡量科学研究绩效、跟踪科学发展趋势的基本分析评价工具。以进入ESI排名全球前1%的我国高校材料学科为研究样本,以国外一些知名科研单位为参照,对其学科论文数、总引用量及其排名变化、高被引论文、热门论文等因子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对比,进而揭示了我国211高校材料学科的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为有效掌握我国材料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利用ESI指标体系和Incites数据库,对内蒙古大学近十年SCI/SSCI论文产出、引用情况和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并与国内中西部5所高校进行比较,预测未来可能进入全球ESI排名前1%的潜力学科,为学校学科规划与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俞鹤伟(Yu He-wei),汉族,浙江诸暨人。1989年及1992年分别在西安交通大学获得无线电技术专业工学学士学位和电磁场与微波技术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4年在华南理工大学获得电路与系统专业工学博士学位。1992年进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应用工程研究所工作,2000年晋升为高级工程师,2005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任教。2010年晋升为教授,2012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至今已招收博士研究生1人,指导硕士研究生34人。  相似文献   

15.
根据“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简称ESI)9月1日更新数据显示,我校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学科进入ESI国际排名,成为继工程学、物理学、临床医学、化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和药理学之后,我校第8个进入ESI国际排名的学科.  相似文献   

16.
基于ESI和InCites数据库的东华大学学科发展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ESI(Essential Science Indicators)和InCites数据库引文分析及跟踪,以东华大学为案例,通过计算其ESI中22个学科在全国各学科发展中占据的比重,分析学科结构及特征,探讨预测后续最有可能进入ESI世界前1%学科的方法,进而对后续学科进入ESI世界前1%进行预测.结果表明:除目前入围的工程(Engineering)、物理(Physics)、材料(Materials Science)、化学(Chemistry)4个学科外,数学学科(Mathematics)和计算机科学(Computer Science)学科会于近期入围ESI世界前1%;在优势竞争学科中,生物化工(Biology&Biochemistry)学科入围ESI则会稍微滞后.  相似文献   

17.
以ESI(基本科学指标数据库)为统计源,对2005—2015年东华大学发表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从东华大学入围ESI全球前1%学科情况及发展趋势、东华大学潜力学科预测及东华大学与上海市其他高校学科国际竞争力对比分析3个方面出发,全面、客观与系统地对东华大学学科国际竞争力进行定量分析与评价,为东华大学的学科布局发展提供数据支持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華工學人     
<正>杨超教授Professor杨超(Yang Chao),汉族,四川省通江县人。2000年毕业于燕山大学金属材料与热处理专业,获学士学位,同年被保送进入燕山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亚稳材料制备技术与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材料学专业硕博连读,2005年9月获博士学位(博士学位论文"ZrTiCuNiBe大块金属玻璃的冲击波效应研究"获2008年河北省优秀博士论文奖);2005年10月至2008年6月在华南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后流动站从事研究工作;2008年7月至今在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工程学院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2010年入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校级培养对象,  相似文献   

19.
正曾德炉(ZENG Delu),汉族,广东广州人。2003年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应用数学系,获应用数学专业学士学位,同年攻读应用数学专业硕士研究生,2005年在电子与信息学院攻读硕博连读研究生,2009年获信息处理专业博士学位。2010年2月至2013年3月在华南理工大学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博士后流动站从事博士后研究,2011年9月任副研究员。2013年4月至2016年6月在厦门大学任副教授。2016年7月起在华南理工大学数学学院任副教授,同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  相似文献   

20.
正根据科睿唯安ESI数据库于2020年5月14日晚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在全国高校ESI排名中名列第219位,化学学科依然保持在ESI全球排名前1%。前五名的高校分别是中国科学院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和浙江大学。最新ESI数据统计周期为2010年1月1日到2020年2月29日。中国大陆共计296所高校有学科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