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电闪雷鸣     
夏天到了,雷电现象多起来。据统计,全世界每年平均发生雷暴约1600万次,平均每小时有1800次之多。望着那撕破夜空的亮光,听着那轰隆隆的雷声,人们不禁要问,难道老天真的会发怒?在中国古代神话中,雷公和电母掌管着雷电的发生,而西方则认为闪电是上帝在点火。1752年,富兰克林做了著名的风筝探测雷电试验之后,雷电的本质才逐渐被人类认识,并在20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逐步形成了一门专门研究闪电和雷的物理特性、形成机制等的学科──一大气电学。电荷从何而来通过研究,人们已经达成共识,闪电是一种大气放电现象,而这种放电会在大…  相似文献   

2.
<正>全球平均每分钟遭受约2000次雷暴雷电是蕴含能量最大的自然事件之一。地球上每年大约会产生14亿次闪电。一道闪电的长度最短为100米,最长可达数千米。闪电的温度从1.7万摄氏度至2.8万摄氏度不等,约为太阳表面温度的3至5倍。闪电以其明亮的闪光点亮天空,呈“之”字形划过天空,而不是以直线形式在雷、雨、云和地面之间放电。当空中的冷暖气流相遇时,暖空气将会上升。在上升的过程中,暖空气中的水滴和冷空气中的冰晶彼此碰撞再分开,这种摩擦使云层中产生净电荷。上升的气流将较轻且带有正电荷的冰晶继续抬升到云层的上部,  相似文献   

3.
地球上几乎每年都有雷电发生。据科学家统计,差不多每秒钟约爆发100次闪电,每小时约有1800次雷雨。隆隆雷声,耀眼闪电,往往和滂沱大雨交相呼应,构成一幅惊心动魄的画面。虽然这种景色颇为壮丽,甚至富有诗情画意,但对航海者来说并不是件乐事,因为它常常带来巨大的灾难。19世纪初  相似文献   

4.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每天都有电闪雷鸣尽情肆虐,特别是在夏天的雷暴天气里,击向大地的雷电每秒可多达100次。闪电现象是如此普遍又频繁,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闪电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发生在云层之中,也发生在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发生时,带电粒子以极快的速度在大气中划过。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下一次雷电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我们也不清楚大自然的雷电现象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相似文献   

5.
森林火灾     
引起森林火灾的原因很多,但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雷击火灾因雷击而引起的森林火灾夏季是雷电的多发季节,在对流旺盛的积雨云中,经常会出现电闪雷鸣的现象。据统计,每秒钟内地球上的电闪平均能达到100多次。在森林上空,电闪雷鸣更加频繁,竟是海洋上空的100倍。特别是线状闪电,它具有特别强大的电流强度,平均可达到几万安培,个别高达20万-30万安培。如此巨大的电流强度,一旦接触到高大的树木,常会发生雷击,而引起森林火灾。据统计:全球各地因雷电引起的森林火灾约占森林火灾总次数的10%,每年约2万次。人为引起的火灾这种火灾是…  相似文献   

6.
在世界的许多地方,每天都有电闪雷鸣尽情肆虐,特别是在夏天的雷暴天气里,击向大地的雷电每秒可多达100次。闪电现象是如此普遍又频繁,而我们对它的了解却十分有限。尽管我们已经知道,闪电是天地之间的一种放电现象,它发生在云层之中,也发生在带电云层和大地之间,雷电发生时,带电粒子以极快的速度在大气中划过。但是,我们却无法预测下一次雷电会在何时何地发生,我们也不清楚大自然的雷电现象中究竟有多少秘密等待着我们去发现。  相似文献   

7.
据《自然》杂志网站报道,一位美国物理学家建立的模型显示,现有闪电理论中的电场不能大到足以产生雷电,有关产生闪电的传统理论是错误的。  相似文献   

8.
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平均每秒钟约有100次雷电发生。雷电具有极大的能量,仅一次普通的雷电就可产生10万安培的电流和4×10~6焦耳的能量。这股强大的能量有时会给人类带来巨大的灾难:它可以击中升空的火箭和飞机,可以摧毁和破坏高层建筑.可以劈裂粗大的百年老树,可以扭曲坚韧的金属  相似文献   

9.
地球     
正球形闪电球形闪电是一种未知的大气放电现象。这个词语并不是严格的科学术语,而是指对直径从蚕豆大小到好几米的空气中发光球体的一些报告。球形闪电经常被与雷电关联起来,但球形闪电比只持续瞬间的闪电存在时间长得多。许多早期的球形闪电报告说,光球最终会爆炸,有时候会造成致命后果,留下一股硫黄气味。过去几百年来,人们对于球形闪电提出了许多种科学假说。2014年,偶然捕捉到的光谱学数据为气化硅的球形闪电假说提供了支持。直到20世纪60年代,大多数科学家都认为,尽管全球  相似文献   

10.
<正>闪电,是雷雨中给人以深刻印象的部分,具有强大的威力,其破坏力远远超过一般人的想象。据统计,美国由于闪电造成的灾害,平均每年都在125次以上。由闪电引起的火灾和事故而招致死亡的人数竟达500人之多。闪电也是财产的巨大破坏者,一年要毁掉3万户人家和其他建筑物。  相似文献   

11.
百年探索     
《大自然探索》2008,(3):39-41
从1752年以来,人们探索雷电奥秘已经有250多年的历史了,有关雷电的神话故事则出现得更早。人类很早就已开始注意雷电。在一些古老民族的神话中,长期把雷电当作一种超自然现象,当成令人生畏的神灵的巨大武器。古希腊人把雷电看作是宙斯猛然抛出的神物。斯堪的纳维亚人认为,雷电是坐在战车上的雷神穿过云层时用铁锤击打铁砧产生的火花。北美印第安部落想象闪电是神鸟翅膀的扇动,雷则是神鸟扑打翅膀发出的声音。我国古人把雷电看作是雷公雷母用来警示世人、惩罚恶徒的工具。  相似文献   

12.
雷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地球上年均30多亿次,每秒钟100余次。全球每年因遭雷害的损失就在10亿美元以上。仅中国每年因雷害死伤人数约10500人,其中死3000人,伤7500人。非洲肯尼亚的维多利亚湖,每年雷电达7个月之久,发生雷击250多次。人们几乎天天“有雷贯耳”,是世界上著名的多雷区。仅该湖湖畔的7个区,在1983年前的20年中因雷击致死的有2170人之多,击毙牛羊4500~5000头。  相似文献   

13.
闪电是一种自然现象,它蕴含着非常可观的天然电能源.闪电的长度从数百米到数千米不等.普通闪电产生的电能约为10 亿W,超级闪电产生的电能则至少有1 000亿W,甚至可能达到105亿W,相当于一座核电站.  相似文献   

14.
雷电和飞机     
闪电是一条很长的电火花,这条电火花在一块云内的一个电荷中心与地面或另一块云、甚至是同一块云内另一个异性电荷中心之间延伸。如图1所示,产生雷电的能是由上升进入膨胀中云层的热空气所提供的。  相似文献   

15.
闪电单站定位——仪器、方法及现场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陶善昌 《科学通报》1992,37(21):1970-1970
强风暴机理研究、短时灾害天气预报以及航空、航天、电业和林业等一系列部门雷电防护工作都迫切需要闪电定位和特性测量资料。70年代末美国LLP公司改进了云地闪电测向技术,推出了多站定位系统。这是一个较为成功的闪电定位技术,已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付诸应用。但存在一些固有缺点,原理上假定了三站测量的时间同步等同于空间位置一致,技术  相似文献   

16.
正台风一定带来强降水,人工降雨想降就能降,闪电不会击中同一个地方两次,断层云可以预测地震……一年365天,台风、雷电、降雨,这些"抬头不见低头见"的天气现象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那么,网上流传的这些说法是真的吗?来听听专家怎么说。谣言:台风登陆点风雨最强、受影响最明显真相:距离台风眼30千米左右狂风暴雨最集中  相似文献   

17.
全球闪电活动对气温变化的响应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明  陶善昌  祝宝友  吕伟涛  谭涌波 《科学通报》2005,50(15):1643-1647
在一个更暖的地球上雷电活动是增多还是减少? 这是一个备受人们关注、但还不十分清楚的问题. Reeve和Toumi指出: 全球陆地和北半球陆地闪电活动对1000 hPa湿球温度增加有灵敏的正响应(简称Reeve99). 是不是这种响应仅仅限于陆地或者仅仅对于湿球温度呢? 全球(包括陆地和海洋)闪电活动对全球地面气温变化的响应情况如何? 基于5年或8年星载OTD/LIS闪电观测资料和NCEP再分析资料, 对全球和区域闪电活动对温度改变的响应进行了再分析, 结果表明: 在年际时间尺度上, 全球总闪率对全球地面气温的变化是正响应的, 灵敏度为17±7% K-1; 全球陆地和北半球陆地季平均的闪电频次对地面气温和湿球温度增加也有灵敏的正响应, 灵敏度约为13±5% K-1, 响应灵敏度比Reeve99的估计值40% K-1要低; 但在南半球、热带等其他区域, 季平均的闪电频次与地面温度年际变化之间无明显 相关.  相似文献   

18.
发生于山东沿海雷暴云上方的红色精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静  郄秀书  张广庶  赵阳  张彤 《科学通报》2008,53(4):482-488
红色精灵(red sprite)不同于发生在对流层中的雷电, 它一般发生在雷暴云上方40~90 km之间, 通常认为是由强烈的雷电引起的. 2007年夏季, 在山东沾化首次观测到17次红色精灵, 一次发生在7月28日, 雷暴中心位于山东省冠县, 与观测站的距离约为272 km, 另外16次红色精灵发生在8月1日深夜至8月2日凌晨, 雷暴中心与观测站的距离约为315 km. 记录到的所有红色精灵均成簇(cluster)出现, 而且, 红色精灵呈现出多种形态, 有柱状, 带有天使状翅膀的柱状、胡萝卜状和跳舞状等. 红色精灵持续的时间范围为40~160 ms, 几何平均值约为61 ms. 红色精灵与母体雷电的时间差范围在3.4~11.8 ms之间, 几何平均值为7.1 ms. 在红色精灵发生时段, 正地闪在总地闪中所占的比例约是没有产生红色精灵时段所占比例的7倍. 红色精灵并不常出现在对流发展较旺盛阶段, 而是在雷暴系统开始减弱阶段频繁出现.  相似文献   

19.
在“闪电族”中,“球状闪电”、“连珠闪电”和“黑色闪电”都不常见。对球状闪电科普文章多有介绍。值得注意的是,球状闪电在像飞碟那样具有观赏性的同时,也具有极大的破坏性。1986年8月19日,湖南古丈县岩托村出现过一次球状闪电,闪电劈开了一家房间的立柱。霎时,一个碗大的红色火球在房间内四处乱窜,造成火花四溅.触到它的人无不纷纷倒地。球状闪电在空中爆炸后,会留下一大团对人体特别有害的气体,所以它的危害也有一定的隐蔽性。  相似文献   

20.
一、痱子:将患处用温水洗净后,用棉球蘸庆大霉素注射液涂抹患处,每天2次,1~2天后痱子即可消失。二、口腔溃疡:用棉球蘸庆大霉素注射液触及口腔溃疡面约1分钟,重复一次;饭后、睡前各一次,一般2~3天后溃疡就会愈合。三、冠周类:用庆大霉素4万单位,配温开水10毫升含浸,每日三次,每次含浸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