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3日,哈佛大学教授、著名数学家丘成桐院士在中科院晨兴数学中心宣布,中山大学教授朱熹平和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完成了证明庞加莱猜想(PoincaréConjecture)的“封顶”工作。庞加莱猜想是被誉为“最后的数学全才”的法国数学家亨利·庞加莱(HenriPoincaré)在1904年提出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杂志12月21日公布了该刊评选出的2006年度十大科学进展:1.科学家证明庞加莱猜想:科学家们在2006年完成了“数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章节”,这个“有关三维空间抽象形状”的问题终于被解决。庞加莱猜想属于数学中的拓扑学分支,1904年由法国数学家庞加莱提出,即如果一个封  相似文献   

3.
1、世界级数学大师丘成桐2D06年6月3日在中国科学院宣布: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曹杯东彻底证明了世纪数学难题庞加莱猜想。这一成就比证明哥德巴赫猜想重要得多。2、1962年,朱熹平生于广东始兴县城,父亲是县供销社干部,母亲是中学教师。勤奋好学的朱熹平在初中写作文谈理想时,就立志要当一名科学家。3、在高中,朱熹平各科成绩优异,对数学有一种由衷的偏爱,总是千方百计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上课时喜欢刨根问底,善于思考。4、1977年,15岁的朱熹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中山大学,成为数学专业的“少年天才”。大一时,其他同学…  相似文献   

4.
“研究数学不追随潮流,而应潜下心来做好学问,让潮流来追随自己的成绩。”这话是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说的。他心无旁骛,低调行事,和同事一起给出了数学界百年未破的庞加莱猜想的完全证明。对他们十年磨一剑的潜心研究,国际著名数学家丘成桐感慨地说“:好的科学家首先要坐得住。”潜,有专之意,专心凝神,专心致志;有深之意“,沉浸”其中,深钻细研。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喜潜心默想,每当拿到一本数学专著或论文时,便细看题目闭目凝思:假如自己来作,应该怎样写,先写什么,次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怎样总结收尾……把这些都想清楚了,再开始阅读。当看到…  相似文献   

5.
路玉梅 《科技信息》2008,(23):159-161
自1904年庞加莱猜想提出后,百余年来,许多数学家为证明这一猜想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国际数学家大会上曾多次因几位数学家部分破解这个难题而获得菲尔兹奖。论文从历史背景、影响价值及其意义、曲折的证明过程、中国数学家对猜想的努力及作用等方面,阐述了庞加莱猜想的历史及其研究过程。  相似文献   

6.
科技珍闻     
《科技潮》2006,(7)
人物破解世纪难题的中国数学家“七大世纪数学难题”之一的庞加莱猜想,近日被科学家完全破解,而且是中国科学家完成“最后封顶”工作朱熹平1982年本科毕业于中山大学数学系,1984年在中山大学数学系取得硕士学位,1989年在中国科学院武汉数学物理研究所取得博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数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数学与计算科学学院院长,兼任广东省数学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晨兴数学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浙江大学数学科学研究中心顾问,《数学物理学报》、《偏微分方程杂志》、——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以一篇长达3…  相似文献   

7.
科学新闻     
数学庞加莱猜想得到完整证明法国著名数学家庞加莱(Poincaré)于1905年提出:在一个三维空间中,假如每一条封闭的曲线都能收缩成一点,那么这个空间一定是一个三维圆球。这就是著名的庞加莱猜想。后来,这个猜想被进一步推广为高维庞加莱猜想。20世纪60年代初,两位美国数学家  相似文献   

8.
庞加莱猜想作为"千禧年七大数学难题"之一,其难度、解决时间的长度以及与宇宙形状的相关度,成为近10年学界关注的焦点。2006年,3维庞加莱猜想最终被数学界确认由俄国数学家佩雷尔曼解决。在历经百年从高维到低维逐渐推进证明的过程中,产生了4位由此猜想获得菲尔兹奖的数学家,他们的研究为拓扑学乃至数学物理学交叉领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中学生开始。12月19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与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共同发起设立的“丘成桐数学奖“在杭州签约,第一个面向全球华裔中学生的数学奖诞生。丘成桐及其特邀的海内外著名数学家组成的国际化评审委员会是最大的亮点,摘取该奖项的  相似文献   

10.
婕妤 《创新科技》2010,(5):37-39
<正>俄罗斯数学家格里戈里·佩雷尔曼可能是这个星球最聪明的人了,这位曾在2002年就宣称破解了"庞加莱猜想"的天才,近日拒绝了美国克莱数学研究所提供的百万美元奖金。而高深莫测、喜欢独处的佩雷尔曼已远离数学江湖多年,成了一位一无所有的"隐士"。  相似文献   

11.
《科技导报(北京)》2007,25(4):62-62
本刊2007年第1期刊登的“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以下简称“进展”)一文,将中国学者朱嘉平、曹怀东“对证明‘庞加莱猜想’做出贡献”列为2006年中国重大科学进展之一。2007年1月22日,本刊收到一封数学界读者来信,函中同时附有美国科学作家、自由撰稿人Dana Mackenzie发表在2006年12月22日Science杂志上的“年  相似文献   

12.
创新能力的培养要从中学生开始。12月19日,由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丘成桐与泰康人寿董事长陈东升共同发起设立的“丘成桐数学奖”在杭州签约,第一个面向全球华裔中学生的数学奖诞生。丘成桐及其特邀的海内外著名数学家组成的国际化评审委员会是最大的亮点,摘取该奖项的中学生有望获得国内外知名大学的“入门券”。  相似文献   

13.
利用历史分析和比较的方法,首次探讨实整函数零点实性的傅里叶-波利亚猜想发展脉络。并分析该猜想的提出背景,指出在热传导理论研究中求解贝塞尔函数实根性质的问题是其思想基础;研究该猜想的形成过程,指出该猜想最早由傅里叶在1807年的未出版论文中已有雏形,在1822年的《热的解析理论》著作中进一步探讨,最后在1831年出版的著作《判定方程之分析》中正式给出傅里叶猜想。波利亚在研究傅里叶猜想的基础上,于1930年提出了傅里叶-波利亚猜想。最后探讨了该猜想产生的一些重要影响,包括一些数学家对该猜想的质疑及新猜想的提出。  相似文献   

14.
许多学者都喜欢引用法国数学家庞加莱(Jules-HenriPoincaré,1854~1912)的一句名言:“想要预见数学的未来,适当的途径是研究这门科学的历史和现状”。吴文俊先生在给李继闵教授的《〈九章算术〉及其刘徽注研究》的序言中对庞加莱的这句话...  相似文献   

15.
●6月1日中国科学院网报道,中科院物理所王恩哥研究小组在三元硼碳氮单壁纳米管制备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首次实现了硼碳氮单壁纳米管结构的直接合成,表明已成功制备出了结构完整、硼和氮含量较高的三元共价硼碳氮单壁纳米管。●6月3日新华社记者报道,在美、俄等国科学家工作基础上,中山大学朱熹平教授和旅美数学家、清华大学兼职教授曹怀东声称彻底证明了庞加莱猜想。●6月6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热带太平洋年际与年代际海洋环流变异规律”项目通过验收。该项目在太平洋热带海盆环流和副热带海盆环流的年代际和年际尺度变化、热带西太平…  相似文献   

1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教育部,兰州大学纯基础科学基金资助的额外维和膜的拓扑场论兰州国际弦讨论会己于2006年6月28日~7月1日在兰州大学理论物理研究所召开。此会议是2006年北京国际弦会议的分会,是由Fields奖获得者、国际著名数学家、哈佛大学丘成桐教授建议在兰州举办的,并由兰州大学段一士教授主持。会议除讨论超弦和M理论之外,还包括额外维膜理论、膜的拓扑场论、量子色动力学、暗物质、暗能量和黑洞等理论物理学的新进展。  相似文献   

17.
第4届世界华人数学家大会(ICCM)于2007年12月17-22日在浙江大学隆重召开,丘成桐教授担任学术委员会主席,刘克峰教授任组织委员会主席。本次ICCM的注册参会代表有1200余人,来自中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韩国、印度、英国、澳大利亚、意大利等国家。其中12位数学家作了晨兴数学讲座,8位数学家作了新世界数学讲座,6位数学家作了泰康数学讲座,另有20多位数学家作了国际邀请报告与大会一小时报告,200多位数学家作了45分钟特邀报告。  相似文献   

18.
《中国科学:数学》2014年第44卷第5期正刊出版庆贺陆善镇教授75华诞专辑,本期共刊登16篇论文.这是《中国科学:数学》首次为国内数学家出版庆贺华诞专刊.陆善镇,1961年毕业于华东师范大学数学系,同年分配在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任教.1980—1982年赴美国St.Louis华盛顿大学做访问学者.198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84年1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1992—1994  相似文献   

19.
<正>成功攻克国际数学难题"西塔潘猜想"的22岁在校学生刘路20日被中南大学聘为正教授级研究员。中南大学的这一举措引起社会高度关注。有人发出质疑,22岁的正教授级研究员,有点草率吧?2010年8月,酷爱数理逻辑的中南大学学生刘路在自学反推数学时发现,海内外不少学者都在进行反推数学中的拉姆齐二染色定理的证明论强度的研究,这是由英国数理逻辑学家西塔潘于上世纪90年代提出的一个猜想。10多年来,许多著名研究者一直努力都没有解决。同年10月的一天,刘路突然想到用以前用过的一个方法稍作修改便可以证明这一猜想。他连夜将这一证明写出来,投给数理逻辑国际权威杂志《符号逻辑杂志》。他的这一研究成果得到海内外科学家的认可。这篇论文改变了一个平凡学子的命运,无数荣誉开始向他涌来。2010年,刘路获第二届丘成桐数学竞赛代数与数论优秀  相似文献   

20.
费马大定理尚未得证《数学通报)1993年第3期发表文章说,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教授、英国数学家怀尔斯1993年6月23日在英国剑桥牛顿数学研究所所作的题为“椭圆曲线,模形式和伽罗瓦表示”的讲演,宣告谷山猜想对于半稳定的椭圆曲线成立。这意味着困绕数学界长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