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东海 《知识就是力量》2010,(10):F0002-F0002,1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它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2.
中国有一种民间艺术叫"米上刻字",在一粒大米上少则可以刻几个字,多则可以刻上近百字.这种艺术推广到所有细小的物品上,就是"微雕".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科学家们已经把微雕发展到了极致,他们居然可以在比头发丝的直径还小得多的纳米空间内绘画.  相似文献   

3.
你能想像在一粒米大小的象牙上刻七八首唐诗吗?你能想像珍珠、鳖骨、纽扣都可以成为雕刻字画的载体吗?这种令人叹为观止的微雕技术对嵊泗的潘天福而言,真的成了"雕虫小技",他在这个离不开显微镜和  相似文献   

4.
离子束刻书技术不久的将来,人们可以在显微镜下面阅读用一枚金属针制成的“书”了。这种金属针可以完全取代微型胶卷。在美国洛斯·阿拉莫斯国家实验室的两位科学家布鲁斯·拉马丁和洛哥·史修斯,发明了一种新的信息存储方法,他们称之为“高密度存储器——HD-ROW...  相似文献   

5.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6,28(3):182-185
从外省到巴黎在欧洲历史上,17世纪被认为是“路易十四的世纪”(伏尔泰语),也可以说是法兰西作为一个大国兴起的世纪。在科学史上,怀特海则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国外出现了一种电视唱片,只要通过专用的放象机,就可以在普通电视机的屏幕上看到节目.就象声唱片通过电唱机、扩音器能听到事先灌注在唱片上的声音一样. 在玻璃圆盘的表面涂上一层极薄的金属膜,录刻上彩色电视节目的信息,就成了一张原版的电视唱片. 电视唱片系统大致如图1所示.录刻时,先将要记录的图象信息(包括颜色和声音信息)转换成电信号,并用此信号控制调制器,使通过调制器的激光“时有”“时无”,这束激光经显微物镜聚焦在旋转盘上的金属膜层上,使金属熔化,随物镜的径向移动而形成螺旋  相似文献   

7.
60年代简直是施乐公司的黄金时代。艾伦·凯等人当时设计了Alto的图文界面和形像,Alto开了便携式电脑的先河。施乐公司没有就此躺在成绩簿上止步不前。最近,他们发明了一种新产品——“灵智纸”。这个发明对于纸来说就像影印对复写来说一样有重大意义。 当然,纸本身并没有智商。他们先将数字信息译成密码,再缩微嵌在纸上,这叫做“槽刻技术”。据施乐公司高级发展部的主任博·希尔解释说,槽刻同条形码没什么不同,“但条形码又大又难看,”而且不能在无损于文章、资料或书籍外观的情况下迅速印入。相反,槽刻看起来很象一幅黑白图片,像纸上的一道墨  相似文献   

8.
饭后饮用一杯茶,是很多人的习惯。他们认为,这样不仅可以帮助化解油腻,还可以清除口气。但最近各大保健网上则流传这样一个观点“饭后立即饮茶等于喝毒药”,这马上遭到许多老茶客的质疑。  相似文献   

9.
<正>原始森林里的枯树倒下后往往还能存在几十年,个头大些的甚至可以再存在几百年。在这漫长的时间里,枯树身上发生了什么变化呢?腐生真菌的“自助餐”2021年5月的一天,苏州一位市民突然发现家门口“病死”一年的杏树上竟然长了一排排的“红伞伞”和“黄伞伞”。专家判断,“黄伞伞”应该是树舌灵芝,“红伞伞”则可能是某种革菌,这些菌类往往生长在枯树或者活树的枯枝上,它们的出现与天气有关——发现这些菌之前连着下了好几天雨,这样的环境条件非常适合它们生长。但这两种“伞伞”都有毒,不能食用。  相似文献   

10.
某气功“大师”有一拿手绝活,这就是他的“轻功”。表演开始,他用纸条粘成环,在两个环之间横插一根棍子,然后他双手握棍,身体离地悬在棍下。真是太令人惊奇了,两个纸环怎么经得起气功“大师”的重量,居然不被拉断。于是台下一片热烈鼓掌,祝贺“大师’”表演成功。大师如何向大家介绍其中的奥秘,他说:他炼就一身“轻功”,即可以使自己的身体变轻。使得在纸条上也能把身体悬挂起来,或者脚踩在气球上,而气球则不破。气功练到这种程度离开“成仙”也就不远了。看过表演的人.无不对止c钦佩资4。但是,表演不得科学,不相信“大师”…  相似文献   

11.
一、显示过宽文档在打开文档时,有时会发现因为文档过宽,屏幕上显示不全,这可怎么办?总不能看一行就拖动一次水平滚动条吧!这时我们可以重新调整行的宽度,使其适合文档窗门的大小。如果使用的是普通视图或大纲视图,可以单击“工具”菜单中的“选项”命令,再单击“视图”选项,然后选中“窗口内自动换行”复选框即可。而通过改变显示比例,可以使文字适用于普通视图或页面视图中的文档窗口。方法是单击“视图”菜单中的“显示比例”命令,然后选择“页宽”选项。此外,还可以切换到Web版式视图中,使文字自动换行。二、改变文档的缺省…  相似文献   

12.
5月2日由日本主办的“大阪2010机器人世界杯赛”上,日本大阪工业大学参赛的一款自律移动机器人.吸引了各国选手的目光。它可以自行判断状况,决定动作,其技能及程序上的优势展现在赛场,而应用前景则寄望于排险、救灾。  相似文献   

13.
活力 《科学之友》2005,(7):54-54
世界上的动物千奇百怪,但它们维持体温(以使肌肉正常工作)的方式却只有两种。哺乳动物和鸟类可以通过身体,内部的化学反应和能量交换(新陈代谢)来产生能量,以维持自身的体温,而爬行动物则做不到。因此,你永远不可能见到鳄鱼趴在大浮冰上:它们在大浮冰上很快就会被冻死。但实际上所谓的“热血动物”和“冷血动物”的区别并不是特别明显。蜥蜴可以晒太阳,其体温也可以超过30℃,这又怎么说?它真是所谓“冷血动物”吗?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10,(3):8-8
基于对美日合作的“朱雀号X-射线天文台”所获探测数据进行的研究,天文学家近日宣布,他们发现在超新星残余“W49B”的内部深处,迄今已探察到的两个“化石火球”之一仍在发光。在这张集成图片上,红色和绿色代表由地面望远镜拍摄的W49B残余,蓝色则代表由美国宇航局“钱德拉X-射线天文台”获取的X-射线数据。  相似文献   

15.
赵勇 《科学之友》2005,(6):18-18
一架在轨道上运行的航天器拍摄到的图片表明,月球上正在发生着严重的侵蚀现象。从这些月球地表图片中可以看出,月球上出现了一些深深的裂痕和空洞。尽管过程很缓慢,但是可以确定这些裂痕和空洞正在不断地向太空排放一些气体和尘埃。“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比利时Sprodj原子研究中心的天文学家布兰德对这些图片进行研究之后说:“月亮升起的情况比过去确实少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逢是有古代建筑的地方,人们就可以看到建筑物的正脊两端都有件间上翘起的东西。从故宫的大小殿堂、门楼到寺庙府坛,到处可以见到。但由于它所在的位置最高,看不太清楚,因此使得很多人对它不太了解,只在视觉上感到有这么个物件使建筑物挺好看的。这个东西的名字很多,现在一般都叫它“正吻”或“大吻”,也有叫“龙吻”、“乖龙”、  相似文献   

17.
吴沅 《自然与人》2009,(6):34-37
神奇太空、茫茫宇宙,成了人们十分向往的旅游胜地。如果你乘坐宇宙飞船进入离地100千米的高空,就可以“尝”到片刻失重的“滋味”,还可以尽情观赏美丽的地球。如果你乘坐宇宙飞船抵达离地200~400千米的太空放眼望去,可以清晰地看到弧形的地平线、蓝白相间的地球呈现在你的身下,大海、白云、陆地时隐时现……此时漫天的星星,仿佛是镶嵌在黑色天鹅绒大幕上的一颗颗晶莹剔透的宝石。  相似文献   

18.
有关专家表示,如果大范围推广稻壳灰复合水泥,则可以引发一场“绿色建筑”革命。  相似文献   

19.
由美国哈佛大学加布里埃尔斯教授领导的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利用电场对反氢原子进行了“撕裂”实验,首次观察到反物质原子内部结构。这一实验类似于“将反氢原子放到一个电池旁边,反质子会因此而被吸引到电池的一极,正电子则将被吸引到电池的另外一端”。当外加电场电压等达到足够高,反氢原子就会被拆散,通过测量拆散反氢原子所需电场的大小,就知道反氢原子内部反质子和正电子之间结合的紧密程度,从而得以首次“瞥见”反氢原子的内部状态。他们的研究成果在《物理评论通讯》杂志上发表。在过去几年中,一些科学家成功地制造出了一些…  相似文献   

20.
“蜗居”时代,巴不得每一寸室内空间都能发挥它的最大用途。地板之上,总得留一些空余空间才显得宽敞吧。那么,我们喜欢的盆栽植物该放到哪儿呢?美国一位设计师提出,可以把盆栽植物挂在天花板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