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最近,日本早稻田大学的科学家研制成功一种名为“WD-2”的机器人,它可以在电脑的精确控制下变成任何人的模样,并做出各种栩栩如生的表情。甚至可以在短短数秒钟内,从一张老太太的脸迅速变形成小姑娘的容貌!  相似文献   

2.
绵羊“多利”的创造者们宣布 ,名为“布莉特尼”(Britney)的鸡将成为媒体新的焦点。曾经克隆出绵羊“多利”的实验室打算开发克隆鸡 ,并从这种鸡生的蛋中提取抗癌药物。海伦·桑是罗斯林研究所一个研究小组的负责人 ,罗斯林研究所致力于这一研究达 1 0年之久。海伦将尝试两种方法将基因植入鸡蛋。一种方法是将所需的基因包直接注入鸡蛋的“胚盘” ,即一小块直径为 2毫米的白色蛋黄 ,它含有母体鸡的母系DNA ,希望通过这种方法生产出的鸡可以吸收抗体基因包。它包括一个可以激活输卵管中抗体基因的“开关” ,这样抗体就只会在蛋白中…  相似文献   

3.
“蓝基因”超级计算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最近宣布,该公司计划用1亿美元研制一台运算速度远远超过世界上任何现存的计算设备的超级计算机,并将它用于进一步研究各种蛋白质的构成以及它们在各类病变中扮演的角色。 根据这项计划,IBM公司计划建造一台名为“蓝基因”的新型RS/6000计算机,它可以在1秒钟完成1000万亿次以上的运算,也就是说,它的运算能力是于1997年打败世界象棋冠军加里·卡斯波夫的“深蓝”计算机的1000倍。 这一耗时5年才可以建成的新型超级计算机系统最初将被用来模拟蛋白质的缠绕方式,以便使科学家和…  相似文献   

4.
最近 ,美国波士顿的研究人员发明了一种能够帮助中风患者进行康复治疗的机器人。由麻省理工学院和Spaulding康复医院发明的这种被称为MIT -Manus的机器人———一种 3 0英寸高的机械臂 ,可以与计算机连接。如果将中风患者的手臂与机械臂捆在一起 ,机械臂可以带动患者的肩部和肘部运动 ,并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为光标移动。机器人能够像康复治疗师一样锻炼中风患者的手臂 ,这将有助于恢复患者由于中风而瘫痪的肩部和肘部运动。研究人员用这种康复机器人对 2 0名病史在 1到 5年的中风患者进行了试验 (这些患者在中风后出现了中…  相似文献   

5.
士兵机器人     
美国波士顿动力公司研制了一款名为“PetMan”的军用机器人.能够像十兵一样活动手臂和大腿.还能够做俯卧撑。这款机器人在近期内并不会应用于战区,日前的作用是充当一个行走机器.测试士兵的防化服以确保其不会发生破裂。  相似文献   

6.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它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据调查,机器人从1981年到2000年间给美国创造了6000亿美元的财富,预计到2005年,全世界的机器人将超过百万。机器人专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约翰·菲尼克斯惊呼:“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机器人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份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入’的功劳!”向人类“进化”1920年,捷克斯洛伐克作家萨佩克写了一个名为《洛桑万能机器人公司》的剧本,“机器人”的名字正式产生。1959年美国制造出世界上第一台工业机器人,机器人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机器人大致…  相似文献   

7.
机器人套装     
《科学之友》2008,(6):15
在好莱坞电影《钢铁人》中,平凡人只要穿戴特殊辅助机具,便可以展现超能力,而为了让人们在现实中尽快实现这一愿望,美国陆军正与机器人设计公司合作研发名为“XOS”的铝制“外骨骼”,可以让穿戴者具有无穷大的拉力,拉动90kg的东西不在话下。  相似文献   

8.
正一只鼻涕虫正沿着一株基纳巴卢山猪笼草蠕动。这种猪笼草是当地特有的5种野生猪笼草属植物之一。这只鼻涕虫很可能成为猪笼草的食物,但同时,猪笼草又为鼻涕虫提供了一种非常独特的栖息之所。在加里曼丹岛发现的食肉植物猪笼草已经与周边的生物进化出了一种让人难以置信的共生关系。  相似文献   

9.
日本研究人员开发出一种计算机程序,可以“指导”机器人观察周围环境、在互联网上作调查,让机器人经由“思考”获取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长谷川介绍.这种程序实际上是一种运算法则,让机器人分析所处环境、收集所需数据,  相似文献   

10.
沈志珍 《科学之友》2005,(12):28-29
尽管世界各国科学家纷纷研制出了各种不同类型的家庭机器人,然而,它们无一例外都是“笨拙的机器”,很少像真人;然而,美国得克萨斯州丹顿市一名叫做克里斯·威利斯的机器人发明家正在全力打造一种可以以假乱真的“美女机器人”。她的外型就像真正的酷美人一样,不过,这个“美人”  相似文献   

11.
正科学家最近宣布,由于全球变暖,一种只生活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一座死火山上的巨型荧光粉色蛞蝓(俗称鼻涕虫)已严重濒危。这种奇异的玫瑰色鼻涕虫可长到20厘米长,位于澳大利亚悉尼市西北500千米的卡普塔火山是它们的唯一栖居地,它们在这里没有天敌。由于卡普塔山温度升高,潮湿环境急剧减少,因此玫瑰色鼻涕虫面临灭绝的危机。这种鼻涕虫的历史可追溯至大约1.8亿年前。它们白天藏身  相似文献   

12.
蛞蝓,通称“蜒蚰”、“鼻涕虫”,形状似去壳的蜗牛,为蔬菜、果树等农作物的敌害。最近,英国的科学家发现,一种小蠕虫可用其奇特的方式捕食蛞蝓、蜗牛等软体动物害虫。这种小蠕虫是一种不到1毫米长的线虫,生活在泥土中,可通过蛞蝓等软体动物背部的一个小孔悄悄爬进它们体内。线虫身上携带的  相似文献   

13.
美国一家发展研究公司(TRC)研制出一种称之为“擦洗伙伴”的机器人。这种商业型机器人价值7万美元,装有计算机控制器,传感器,电池,一定量的化学制品,三种不同的清洗和擦洗工具和一个自动挤压拖把。管理员只要将该机器人推入一间盥洗室,插入水软管和电线并在控制板上按“运转”的按钮,该机器人就能独自工作。它还有超声波“眼睛”,能很快地确定有关墙和天花板的坐标并将它们同储存在其Motorola 68000型微机电脑中的一张盥洗室地图进行比较。然而,机器人能从一  相似文献   

14.
21世纪人类将真正进入全方位、多领域普及机器人的时代,人类创造的每一美元财富都将包含着机器人的功劳,请看──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曾提出关于机器人的三条规则并引起了轰动。这三条规则是:一、机器人不能对人构成伤害;二、机器人必须服从指令(除非有关指令违反第一条规则);三…  相似文献   

15.
在20世纪80年代,好莱坞曾推出过一部有关机器人的科幻影片,内容是说由于机器人的脑中植入了动物细胞,机器人变得像人一样会思考,并且和人争夺统治世界的霸权,这部名为“未来世界”的科幻电影收到了极高的票房价值。今天,影片“未来世界”中的预言部分已经正在付诸实践。一些科学家甚至认为,到2030年,计算机或机器人将拥有和人类大脑一样的储存容量和处理速度,甚至能完全代替人类思考。传统机器人的神经中枢是由矽和金属构成的微处理器,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正在集中精力开发一个机器人,其动作指令是由一只老鼠脑的2000多个细胞来传达。在麻省…  相似文献   

16.
《科学之友》2008,(6):15
来自美国加州大学的科学家发明了一种新式的具有强大灭杀能力的纳米微型医学机器人“纳米推进器”,这种机器人可以在活细胞内快速地杀死癌细胞从而达到治愈癌症的目的。  相似文献   

17.
“机器人”(Robot,音译为“罗伯特”)一词来源于捷克语。这个词在1924年的含义是“人造工人”。但实际上人们将机器人视为一种能自己干活的自动化机器,以后因西方国家出现了“白领”和“蓝领”员工之分,所以又将机器人称为“钢领”。特殊的商品当今世界,也许没有一种商品会像机器人那样具有多种身份。目前,全世  相似文献   

18.
德国将推出一款家政服务机器人,它能够搬运沉重、肮脏的物体,减轻单调乏味、令人厌烦的家庭琐事。这款新一代家政服务机器人被命名为“Care-0-bot.3”。它的身高仅1.45m,而且只有一只手臂,这个高灵活手臂具有7种自由灵活程度,机械手上有3个手指可以使其能够拿起瓶子、杯子和类似的物体,还能进行机械操作。机器人身上安装的压力传感器可以避免它用力攥握过度。机器人前端装配着一个盘子,它可以将客人需要的咖啡放在这个盘子中。  相似文献   

19.
在电影《阿凡达》中,科学家将人类DNA与潘多拉星球土著纳美人DNA合成后人工培育成“阿凡达”的肉体替身,并通过人类的意识对其进行“远程控制”。眼下,美国军方也在进行类似的研究。美国国防部先进研究项目局(以下简称DARPA)2013年预算报告中披露,他们正在进行一项名为“阿凡达”的研究项目,打算在未来打造出像电影《阿凡达》中一样可用人脑远程控制的“机器人军团”。  相似文献   

20.
美国海军正在研发一款新型灭火机器人,该机器人身高约1.78米,重约65千克。在“海军未来军备科学与技术展”上的模拟火灾场景中,它展示了穿越复杂地形、借助热成像技术识别过热设备并使用软水管浇灭小型火灾的能力。这款机器人的正式名称是“船舶自动灭火机器人”(SAFFiR)。该项目的负责人、美国海军“类人机器人互动与识别神经科学项目组”主管托马斯·麦克坎纳指出,这款灭火机器人目前只能从海员和防火控制员那里远程接受指令,他希望在未来该机器人可以更加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