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酸性土壤交换性铝形态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王维君 《科学通报》1991,36(6):460-460
土壤交换性铝(Ex-Al)是酸性土壤的常见的交换性阳离子,是土壤各种形态铝转化的重要环节.它对土壤酸度具有重要作用,对酸度的贡献与其形态密切相关.另外,酸性沉降物所导致的土壤和水体中的过量铝对植物和鱼类等生物的危害也与Ex-Al的形态有关.所  相似文献   

2.
石宇  刘健  李嘉  蔡强  朱维耀 《自然杂志》2009,31(3):173-180
人类对形貌和结构之美的探索不止于自然界更延伸到科学领域,我们更关注的是蕴藏在形态和模式中的物理规律和应用价值。随着非线性科学的出现,形态和模式的研究再次成为科学研究的焦点,晶体可以在非平衡体系中生长出骸晶和枝晶等特殊形态的晶体,表面活性剂及模板分子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晶体的结构和形貌。本文评述了部分晶体生长理论和不同条件下的形态发生图样。  相似文献   

3.
助催化剂对茂金属催化制备的等规聚丙烯形态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明革  徐德民  洪瀚  郭存悦  胡友良 《科学通报》2001,46(23):1954-1957
合成了SiO2/rac-Me2Si[2-Me-Naph-Ind]2ZrCl2负载型催化剂,采用不同的助催化剂进行丙烯本体聚合,通过改变助催化剂调控聚合物的形态,制备了形态良好和表现密度高的等规聚丙烯,从活性中心的形成机理分析了助催化剂对聚合物形态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神经元形态重建是指从图像中挖掘表征神经纤维特征的量化数据.该技术在神经元类型识别、神经回路绘制、脑图谱构建等众多脑科学基础研究中发挥重要应用,也会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多项研究提供有益借鉴.近年来,分子标记和成像技术的系列进展将全脑尺度神经元网络研究推向前所未有的尺度,但也对现有神经元形态重建方法提出若干挑战.在此背景下,本文简述国内外神经元形态重建研究现状和经典方法,论述单神经元重建到神经群落重建是领域发展的必然趋势,并对神经元形态重建的未来发展方向做出展望.上述内容有助于我国研究者迅速了解神经元形态重建领域的最新动向,发展与现有数据特点相匹配的神经元形态重建方法.  相似文献   

5.
杨震 《科学通报》1990,35(14):1119-1119
本文比较了三种不同形态的SiO_2:鳞石英、α-石英和无定形SiO_2的比表面、表面ζ电位和溶解度等性质,测定了这些不同形态的SiO_2对肺泡巨噬细胞的毒性作用和对红细胞的溶血作用,以及实验性硅肺大鼠肺中游离[Ca~(2+)]、羟脯氨酸、血清中硅含量等。所得到主要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6.
植物的形态建成调控不仅是植物发育生物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同时对农业育种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水稻的株型与其产量和抗病性等密切相关,其构成因素包括有效分蘖数目、分蘖角度、穗部形态、株高以及叶夹角的大  相似文献   

7.
《科学通报》2006,51(2):137-137
元素形态分析是21世纪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各种色谱(包括电泳)与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则是元素形态分析最有效的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用技术及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元素形态分析中的试样前处理技术、非色谱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环境和生物体系中元素形态分析等.  相似文献   

8.
人脑是一个极其复杂的系统,数以万亿的神经元通过突触构成了庞大的连接网络,如何系统而全面地刻画大脑内部的组织模式一直是神经科学家致力解决的热点问题.随着非侵入神经成像技术的兴起,基于磁共振成像的脑网络研究为揭示人脑的复杂结构提供了新的契机.其中,脑形态网络因其图像易获得、质量稳定和分析方法简单等优势引发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传统的脑形态网络是利用一组受试者的某种形态学指标构建的被试间协方差网络,只能反映大脑形态的群组特征.个体水平脑形态网络则针对个体大脑刻画脑区间的形态相似性,保留了个体的形态信息.多指标甚至多模态数据的应用,进一步整合多种互补的结构信息,能够综合表征皮层形态的拓扑连接模式.近年来,脑形态网络在探究人类大脑发育进程方面体现了重要价值.研究发现,胎儿时期形态网络从高度模块化的原始状态开始逐渐整合,至出生时已形成小世界拓扑,出生后至童年早期网络变得分离,童年晚期至青春期又逐渐整合,初级网络率先达到成熟而高级网络长期持续发育.这些结论为理解大脑认知功能的形成和发育障碍的起源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本文介绍了两种脑形态网络的构建方法和图论模型的基本概念,回顾了脑形态网络在胎儿、婴儿、...  相似文献   

9.
马征宇  田永鸿 《科学通报》2023,(35):4764-4781
脑启发的脉冲神经网络被称为第三代人工神经网络,通过模拟神经动力学、事件驱动等计算特性捕捉时序信息和节能高效地进行计算,为人工智能领域的发展提供了新范式.大脑惊人的信息处理能力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其庞大的网络规模和复杂的网络连接.构建大规模类脑神经网络为脑启发式的人工智能、神经形态计算以及多应用领域带来了突破性的进展.本文首先根据现有的研究,分类介绍了脉冲神经元模型、大规模脉冲神经网络模型与算法、深度训练框架和神经形态芯片等3个方面的计算原理和最新的研究进展,指出了目前大规模类脑神经网络研究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随后重点论述了大规模类脑网络的神经形态视觉应用,包括神经形态视觉重构、极端场景目标检测等.最后,在总结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该领域的研究现状给出了若干结论,同时指出了仍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对未来研究的需求、期待与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0.
湘西黑色页岩多种形态硫的分离与同位素指示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黑色页岩中硫的存在状态较为复杂,包括有机硫,黄铁矿和硫酸盐等不同形式,含硫矿物的结构,各种形态硫的含量和同位素特征与黑色页岩形成环境及成岩变化有密切关系,通过对湘西黑色页岩中各种形态硫的定量分析和同位素测定,讨论了湘西晚震旦世-早寒武世黑色页岩硫的分布和形成条件。  相似文献   

11.
书讯     
《色谱-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及形态分析》作者:胡斌江祖成出版:科学出版社2005年9月定价:56元元素形态分析是21世纪分析化学中发展最快的研究领域之一,而各种色谱(包括电泳)与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则是元素形态分析最有效的手段.本书详细介绍了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联用技术及元素形态分析的研究成果及发展趋势.内容包括元素形态分析中的试样前处理技术、非色谱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色谱(包括气相色谱、液相色谱、毛细管电泳)原子光谱/质谱联用技术以及环境和生物体系中元素形态分析等.本书可供从事分析化学、环境化学、临床医学、药学…  相似文献   

12.
丝状真菌广泛应用于工业微生物发酵,其发酵形态的多样性和调控复杂性为业界广泛关注.本文对产黄青霉的形态、调控以及与产量相关性展开研究.通过一种有效菌丝形态图像处理方法,获得菌丝形态特征参数,并应用于产黄青霉的形态动力学分析;以低能离子注入和低温空气等离子体对产黄青霉进行了复合诱变选育,比较产黄青霉形态突变株与原始菌的形态差异,揭示菌丝形态与次级代谢产物合成的相关性;以Ⅲ类几丁质合成酶基因chs4为目的基因,通过RNA干扰构建形态突变株,发现形态突变株菌丝变得粗短、分枝增多,转化株青霉素产量明显高于原始菌,其中PcRNAi1-17和PcRNAi2-1的青霉素产量分别比原始菌提高27%和41%,为产黄青霉形态代谢工程研究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徐一冰 《科学通报》1987,32(7):552-552
随着聚烯烃生产和科研的不断发展,人们试图通过控制催化剂的颗粒形态来控制所需要的聚合物的颗粒形态。这一课题的研究无论在理论上或生产实践上都有着重要的意义,从而引起了各国科学工作者的极大兴趣。 本实验采用氯化镁作载体,经和铝、有机硅和钛等各自的化合物在振动磨中研磨制得的  相似文献   

14.
pH值对红细胞膜力学特性和胞内蛋白结构与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姚成灿  黄耀熊  李校坤  阮萍 《科学通报》2003,48(10):1050-1053
利用快速显微动态图像分析技术和快速显微多道分光光度技术, 在无损、在位、实时的情况下, 同时从细胞内分子、细胞膜以及细胞形态3个水平上, 研究单个活态人红细胞的大小形态、膜弯曲弹性模量和血红蛋白的吸收光谱等在不同pH值下的自主变化情况, 表明了红细胞膜的力学特性和胞内血红蛋白分子结构与浓度随pH值发生自主变化及其相互之间的密切联系.  相似文献   

15.
沈允庆 《科学通报》1964,9(4):376-376
本书是1959年全国农业科学研究工作会议确定编写的农业理论著作之一。本书内容包括花生栽培的经济意义,我国花生生产和分布的情况,花生栽培的生物学基础,以及花生品种、栽培制度、土壤耕作、施肥播种、合理密植、中耕除草、灌溉排水、病虫害、收获和储藏等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我国花生生产的丰富经验和科学研究成果。对于花生的分类,本书从生产应用上的需要考虑,不是单纯根据花生植株形态,而是从形态、生态、栽培等方面的性状进行分类的。同  相似文献   

16.
书刊简介     
《科学通报》1964,9(3):281-281
《浮游生物学概論》郑重著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以浮游生物的生态学为重点,对浮游生物的形态、分类、生态、生理、生化等各个方面作了全面介紹。在形态、分类部分,分別介紹了比較普通  相似文献   

17.
建立诱导人胚胎干细胞分化为肝细胞的方法, 为细胞移植与生物人工肝等肝病替代治疗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 将人胚胎干细胞在细菌培养皿中悬浮培养7 d, 形成囊性拟胚体, 接种至包被有Ⅰ型胶原的组织培养皿, 以含有地塞米松、胰岛素的条件培养液进行诱导, 通过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观察细胞的形态变化; 免疫细胞化学和RT­PCR检测细胞诱导前后肝细胞特异性基因的表达; 用靛青绿摄取、排泌实验、糖原染色实验及白蛋白、尿素分泌检测肝细胞的相关功能. 条件诱导液培养14 d, 细胞形态由圆形变为多角形和长梭形, 出现双核或多核, 表面有微绒毛, 胞浆内含丰富的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及糖原颗粒等; 这些细胞表达幼稚或成熟肝细胞特异性的AFP, ALB, CK18, CK19和CYP1B1等基因, 并具有靛青绿摄取、排泌、贮存糖原和分泌白蛋白、氨基代谢生成尿素等功能. 形态、表型及功能的实验结果均证实人胚胎干细胞经上述方法培养可以向肝细胞分化.  相似文献   

18.
风蚀坑是固定沙丘活化的重要标志,也是半干旱沙质草原地区沙漠化的首要环节.因此,准确理解风蚀坑形态变化及其动力学过程对区域荒漠化的治理具有重要意义.浑善达克沙地东南缘固定沙丘不同部位上发育了多种形态的风蚀坑,对其形态和气流结构的野外观测结果表明, 2010~2021年,各类型风蚀坑长度、宽度和面积均持续增加,整体形态有向椭圆形或槽形发展的趋势;风蚀坑坑体的扩张方向与坑内蚀积格局具有高度一致性;气流在固定沙丘迎风坡坡脚几乎未发生偏转,而在沙丘中部和丘顶发生明显偏转,且偏转角度与区域风向相关;风蚀坑形态和区域气流方向共同决定了风蚀坑内部的气流分布模式.此外,本研究认为,固定沙丘地形对区域气流的再改造作用可能是导致风蚀坑形态差异的根本原因;风蚀坑形态决定了坑内气流分布模式,而气流方向和风速变化影响着坑内蚀积格局,最终改变了风蚀坑形态演变方向.  相似文献   

19.
谢仲屏 《科学通报》1963,8(4):71-71
鄭作新主編科学出版社出版本书分总論、各論和附录三部分,书末附有参考文献、案引和鳥体部位名称等。总論部分概述了我国鳥类学研究簡史、經济意义以及鳥类在生态、分布、分类和形态上的主要特征。各論按分类系統敘述了隶属于18目、56科的241种鳥类,詳細介紹了各个种的形态、生态、地理分布和經济意义。  相似文献   

20.
运用生物力学方法对1980年在江苏镇江高资镇采集的2件完全石化的人类股骨进行分析,并在常规形态观测和加速器质谱14C测年的基础上对更新世人类化石及全新世现代人股骨形态的变异进行讨论.测年数据显示,"高资人"股骨可能属于全新世现代智人,但基于CT扫描数据计算出的骨干抗压抗拉强度、抗弯强度及其他形态特征都呈现某些较全新世现代人更显古老的特征.对比分析表明,人类股骨形态及测量值因其功能状况等原因具有相当大的变异,股骨形态特征不能作为判断化石系统发育地位的最关键证据.股骨生物力学参数是其功能状况的直接反映,在人类不同演化阶段因运动行为模式差异,其相对大小在不同人群存在更加明显分异,因而生物力学分析在长骨功能状况研究上具有很大应用价值.化石石化程度不是判断其年代的可靠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