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0 0 1年 11月 2 5日 ,美国马萨诸塞州的先进细胞技术公司 (ACT)———在在线杂志《e -生物医学 :再生医学杂志》上宣称已克隆出首枚人类胚胎。在《科学美国人》杂志上同时发表的文章中 ,研究人员声称他们的结果可能“代表着一个医学新时代的开始 ,表明人类离治疗性克隆的目标已近在咫尺。”治疗性克隆———与旨在培育婴儿的生殖性克隆大不相同———将为我们提供用于治疗糖尿病、麻痹症等现今不治之症的干细胞。然而 ,许多科学家指出 ,这项工作根本不应该公诸于众 ,因为这方面的研究已累遭失败而未能达到预期目标。首先 ,ACT公司根…  相似文献   

2.
《世界科学》2005,(6):F002-F002
韩国和美国科学家5月19日宣布,他们运用体细胞核转移技术,用病人身上的皮肤细胞克隆出早期胚胎,然后提取新的胚胎干细胞系。这使干细胞研究向实用的“治疗性克隆”前进了一大步。  相似文献   

3.
1999年底,美同科学家运用人造双胞胎技术克隆出了灵长类动物──恒河猴。这表明复制(即克隆)人类的可能性又增加了一成。此前,人造双胞胎技术已被用来制造出双胞胎小牛,但从未被用于复制灵长类动物。该技术是指通过分裂早期胚胎细胞来制造多个完全相同的动物个体科学家们希望运用该技术来制造在遗传意义上完全相同的动物,供研究糖尿病和帕金森氏症等人类疾病用。完成克隆猴工作的是美国俄勒冈灵长类研究中心的杰拉德·夏顿教授等科学家。研究人员首先让精子与卵子结合形成胚胎,并允许胚胎发育成包含2个、接着4个、最后8个细胞。然后…  相似文献   

4.
不久前,位于美国内华达州沙漠地区的一家从事动物克隆实验的神秘生物实验室突然向外界宣布,他们将在2001年1月正式开始从事人类克隆实验,并希望能在2月份完成首例人类克隆胚胎的受孕过程。这样一来,第一个克隆人将在今年出世。消息传出,美国舆论一片哗然,而那些对克隆人类一直心存疑虑的科学家们更是不寒而栗。 去年9月,一对美国夫妇年仅10个月的女婴因患先天性心脏病,在接受手术时不幸夭折。这对夫妇爱女心切,找到了位于内华达州的这家“基因复制公司”实验室,表示愿意出资50万美元,通过克隆技术使其爱女“重生”。…  相似文献   

5.
细胞融合是研究细胞调节机理和多倍体对发育作用的技术。研究多倍体胚胎常用的手段是采用灭活的仙苔病毒(ISV)融合法、聚乙二醇(PEG)诱导融合法、细胞松弛素B(CB)介导法和电融合(EF)法。国外学者采用这4种方法均获得小鼠、大鼠和兔融合胚胎,分别研究了融合胚胎在体内或体外的发育。目前国内对小鼠多倍体胚胎研究的报道很少。黄少华等报道的小鼠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培养时分裂率很低,未能从核型证明融合胚胎为四倍体,因为只有个别分裂胚胎在体外发育到8-细胞阶段。本实验采用电融合法研究2-细胞小鼠胚胎融合后的体外分裂及发育,并利用细胞遗传学方法分析融合后胚胎体外发育而成的附植前胚胎的染色体分裂相和分裂球数目,证明胚胎的多倍性及分裂率;通过与正常1-细胞和2-细胞小鼠胚胎体外发育结果进行比较,揭示电融合胚胎在体外分裂与发育的规律,为进一步研究多倍体胚胎发育机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2000年8月16日,英国政府宣布将允许以治疗研究为目的的人体胚胎克隆实验。消息传来,国际医学界立刻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英国《独立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刊登了一幅胚胎照片,称这个只有6天生命的胚胎预示21世纪国际医学界的未来。根据英国科学家的乐观预测,该项技术将再造人的神经组织、心脏肌肉、骨骼组织、皮肤组织、血液细胞、骨节组织、肝脏组织、眼组织等,用于有效地治愈许多困扰人类的疾病。形象地说,人体胚胎克隆技术将像修理汽车那样,用科学家克隆的人体部件“修复”、“修理”和“再造”人体上有病和受伤的器…  相似文献   

7.
克隆植物     
说起“克隆”,不由令人想到1998年2月22日在美国爱丁堡大学出生的克隆羊羔“多莉”。多莉的诞生标志着动物克隆的成功。其实,生物的克隆并非在动物克隆上首先成功。早在1960年由美国采用组织培养法就克隆出了的小苗,这是第一批克隆植物。科技的发展,显微镜的发明,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确立,为植物克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技术条件。科学家们确信,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细胞可以分裂和生长,生物的每个细胞都具有全功能性一一带有母体所有遗传基因信息。因此,只要创造适宜的环境条件,就可以用取自生物体的任何一个细胞培养…  相似文献   

8.
我想重点谈一下当前很热的克隆人(个体克隆)的问题。很多人对此很恐慌,一些国家已立法予以禁止,但是否禁得了?1998年一家美国公司(先进细胞技术公司)宣布把人的体细胞移植在去核的牛卵细胞里。多利羊是羊的体细胞同羊的去核卵细胞融合后发育而来的,现在将人的体细胞移到牛的去核卵细胞里,而且据说在体外已开始像胚胎一样进行细胞分裂,但实验到此为 止没再做下去。 做这项工作的那位科学家有 一段故事。20世纪90年代初,他 在马萨诸塞州立大学读博士学位 时,就在实验室将自己的细胞移 植到兔子的去核卵细胞里,并进 行了分裂,后为他的导师发觉并 制止。他拿到博士学位,到那家 公司后不久又故态复萌,将自己 脸颊上的细胞移植到去核的牛卵 细胞里。这更引起大家的反对, 万一由此搞成的东西算什么?因 为牛的卵细胞不可能移到人的子 宫里去,如果移到牛的子宫里, 生下来的东西算什么?后来实验 没再做下去,但此事已引起大家 的注意,这家公司的股票价格马 上就上去了。 1999年初,韩国大学一家医 学院做了人的体细胞克隆,把妇 女的卵丘细胞移到妇女的去核的 卵细胞里,在体外让其分裂,这一实验做到胚胎细胞分裂,没有再做下去。 克隆人究竟该不该?这...  相似文献   

9.
“多利”羊昨天庆祝了它的 5岁生日。然而 ,大多数克隆动物却没有这样幸运 ,它们很少长到成年 ,甚至出生前就死去了。美国研究人员现在已经知道克隆动物成功率如此之低的原因。克隆的不可预测性似乎是由于某些不稳定的基因。这些基因的激活依赖于它们胚胎时生存于哪个母体中。这些“标记”基因哪些被激活 ,哪些被关闭 ,在克隆胚胎和正常胚胎之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麻省理工学院的鲁道夫·詹尼斯 (RudolfJaenisch)及其同事们用胚胎干细胞核克隆了老鼠。这项研究显示胚胎干细胞比成年细胞的克隆成功率更高。苏格兰罗斯林研究所 …  相似文献   

10.
自从英国科学家小组克隆出多利羊之后,世界上对克隆人的喧闹也达到了不可开交的地步。出来宣布禁止克隆人的国家有好几个,就在严禁克隆人的美国,又有科学家公开宣布克隆人的计划。 我主张克隆技术用来为人类服务,基本上反对用克隆技术克隆人。因为克隆人一旦出现,就带来了大量的伦理道德和社会问题,使我们这个社会一下子变得“可怕”起来,不知该如何对待克隆人。 那些对“梦之队”有着特殊感情的大财主,提出用克隆技术克隆出一支新的“梦之队”,并认为这样的“梦之队”会赚大钱。是赞成,还是反对? 有钱的企业家,因为没有子女,…  相似文献   

11.
科学与伦理     
克隆技术问世之后 ,人们就担心克隆人诞生 ;胚胎干细胞研究获得突破 ,又引来一阵议论。最近我国科学家在人兔细胞方面取得一项成果 ,即使用人类皮肤细胞核移植到家兔卵细胞中 ,成功地使男童皮肤细胞克隆出人类胚胎 1 0 0多枚 ,其中部分发育到“桑葚胚”阶段。消息一经传开 ,引来不同反响 ;在这里我不准备评论人兔细胞克隆人类胚胎的结果 ,而只想谈谈由此引起的科学与伦理问题。事实上 ,科学史上的许多成果 ,都曾有过类似的大讨论 ,特别是涉及到的人类生命问题。人们都不会忘记 ,当世界上第一例试管婴儿诞生时 ,体外受精同样遭到非议。在试管…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科学院及美国医学科学院正在为快速发展的人类胚胎以及生殖细胞技术制定准则。继四月声明后,5月18日,美国科学院(NAS)和美国医学科学院(NAM)又宣布了一项重大举措,拟推出一项针对人类基因组编辑技术的行为准则。四月声明指出,研究人员使用了被称作CRISPRCas9的基因编辑系统,以去除人类胚胎中的突变基因。虽然这项技术涉及少量胚胎,仅取得部分成功,但却引发了关于基因编辑技术伦理问题的广泛争议,而  相似文献   

13.
精子细胞有望替代胚胎干细胞迄今为止,已有3个国家的科学家宣布,成功地从成体小鼠的睾丸中提取到带有胚胎干细胞特性的细胞。最早是日本京都大学的一位小鼠胚胎干细胞专家T.希诺哈拉(T.Shinohara)于2004年宣布,从小鼠睾丸内分离出了可重新进入程序化的细胞。其次是美国加利福尼亚州,Pri meGen生物技术公司的副总经理弗朗西斯科·席尔瓦(Francisco Sil-va),在一次科学会议上透露,在对22个小鼠睾丸样品的研究中,得到了可重新进入程序化的胚胎样细胞。他同时声明,将很快公布实验成果。在2006年3月4日出版的《自然》上,德国乔治·奥古斯特大…  相似文献   

14.
人类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有关资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奇云 《世界科学》2001,(10):18-20
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突破胚胎干细胞 (embryonicstemcells,ES)是在胚胎发育早期———囊胚 (受精后约 5~ 7天 )中未分化的细胞。囊胚含有约 1 40个细胞 ,外表是一层扁平细胞 ,称“滋养层 (trophoblast)” ,可发育成胚胎的支持组织如胎盘等。中心的腔称“囊胚腔” ,腔内一侧的细胞群称“内细胞群 (innercellmass)” ,这是一群具有全部分化能力的细胞 ,它们在胚胎发育的过程中 ,可以进一步分裂、分化 ,发育成个体。内细胞群在形成内、中、外三个胚层时开始分化。每个胚层将分别分化形成人体的各种…  相似文献   

15.
美国杰龙生物医药公司(Geron Corporation)宣布.亚特兰大医院利用该公司培植的GRNOPCI人类胚胎干细胞,展开全球首例人类胚胎干细胞治疗的人体临床试验。以评估该公司生产的GRNOPCI人体胚胎干细胞.用在治疗脊髓损伤方面的安全性与耐受性.这是获得美国政府批准的.  相似文献   

16.
邹贤刚 《科学通报》1995,40(3):264-264
细胞核移植是研究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关系问题的最理想的方法之一.继代细胞核移植或称再克隆(recloning)可以了解同一胚胎分裂球或细胞经继代细胞核移植之后,它们全能性的功能是否有变化,如有变化,在第几代开始有变化,如没变化则能稳定几代.如果继代细胞核移植可行的话,将会成为获得大量基因型等同的无性繁殖系动物的理想方法.本文主要研究山羊胚胎的分裂球或细胞经继代核移植后仍具有全能性发育的可能性.本实验结果首先在国内外获得了一批继代核移植后的小羊羔.为我国优质家畜克隆动物的繁育奠定了理论和技术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去年8月21日,英国政府终于批准科学家使用人类胚胎进行研究,但同时又指出,以复制为目的的人类胚胎克隆仍属违法.英国卫生部长宣布,允许研究人员从最多已经发育了14天的胚胎中提取细胞,然后利用这些细胞培育出皮肤和其他组织.消息公布后,英国各界反应不一.英国科学界对此表示欢迎,但一些宗教组织和反堕胎团体则指责政府的做法无异于支持谋杀.  相似文献   

18.
科学家首次通过克隆产生了能在实验室容器中存活足够长时间,直到从中获取干细胞的人类胚胎。这项成果使医生们得以通过生产用于病人基因修复的细胞及组织来广泛治疗人类的疾病。此外,它也为颇具有争议的如何克隆人提供了一个路线图。  相似文献   

19.
3月9日,对美国的干细胞研究科学家及相关的药物公司是一个历史性时刻,这个国家执行了近8年的对胚胎干细胞研究的禁令将被废除。有意思地是,宣布解禁的地点正是2年前美国总统布什重申对胚胎干细胞研究限制的同一个枝形灯装饰的白宫东大厅内。奥巴马总统在仪式上宣布“将取消禁止联邦政府资助胚胎干细胞研究的限制,大力支持致力于这一研究的科学家。”这一决定以及随后颁布的美国总统行政命令,逆转了自2001年8月9日以来布什政府对胚胎干细胞研究限制的政策。  相似文献   

20.
无性繁殖人类胚胎科学家们已经首次“无性繁殖”出人类胚胎,这种复制研究新领域的闯入引起了伦理学和科学上的争论。10月13日,在美国生殖协会召开的年会上,乔治·华盛顿大学的罗伯特·斯蒂尔曼(RobertJ·Stillman)和杰丽·霍尔(Jerry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