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到太空去旅行,是件美妙无比的事儿。2001年4月28日,61岁的美国富翁蒂托,乘坐俄罗斯的联盟号飞船到太空度假旅行,在茫茫太空潇洒了整整7天,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自费去太空旅游的人。到太空旅行,已经成为新世纪许多人的梦想。要具备什么样的身体才能去太空旅行呢?美国的科学家专门做过这方面的研究。他们认为,到太空旅行是短时间的,体力达到良好状态就可以了。尽管如此,对于去太空旅行的游客的身体要求,与在地球上旅行的游客还是有所  相似文献   

2.
谢懿 《世界科学》2011,(4):44-45
长途太空旅行甚至殖民太空的梦想,都忽视了人类本质上的地球生物性。在2007年第一次失重体验前的新闻发布会上,理论物理学家斯蒂芬.霍金(Stephen Hawking)说,他希望他的零重力飞行会激起公众对太空探索的兴趣。他认为,与日俱增的自我毁灭风险将最终迫使人类殖民太空。霍金当时提出,我们必须在200年内完成这一举措,否则将面临灭绝的危险。毫无疑问他受到了  相似文献   

3.
自从1957年10月4日,前苏联首次把人造地球卫星送到太空后,便打开了人们宇宙旅行之门。紧接着1961年4月12日,前苏联宇航员加加林乘坐宇宙飞船,在太空中飞行了108分钟,行程4万公里,是人类第一次在太空旅行。1969年7月20日,美国宇航员阿姆斯特朗乘坐着"阿波罗11号"第一个登上了月球,把地球与其它星球联系了起来。之后30多年,航天事业得到飞速发展,人类已实现了"可上九天揽月"的梦想。人类要开发宇宙,到太空去旅行、生活,就必须有交通工具把人与物送上去。在科学技术推动下,目前各种太空交通工具应运而生。航天飞机。航天飞机是火箭明与飞机的结合体,它既能像火箭那样发射到宇宙空间,又可像飞机那样降落到机场。航天飞机主要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航天飞机的主体,叫轨道级;下部是固体火箭助推器与外贮燃料  相似文献   

4.
正航天员的DNA会发生永久突变、女航天员返地后会被禁止生育、太空中没有重力……人类对太空的探索从未停歇,和太空旅行有关的谣言也随之而来,以下这些太空谣言你信了吗?谣言一:航天员从太空返回后8.7%的基因发生永久突变此前,"航天员DNA发生永久突变"的话题登上微博热搜。有媒体报道,在2015—2016年,美国宇航员斯科  相似文献   

5.
<正>人类曾有过漫长的用帆时代,那鼓胀的风帆曾在工业革命前为人类的发展和文明的进步发挥过重要作用,但后来它们被使用燃料的引擎所取代。然而在太空中,事情很有可能完全颠倒过来,携带燃料的引擎难以带领我们进行长距离的太空旅行,而帆则有希望做到这一点:以太阳光帆为动力的航天器很有可能在太空中实现帆的复活,开辟帆的太空时代。  相似文献   

6.
在不到1年的时间里,人到中年的美国人丹尼斯·蒂托和年富力强的南非小伙子马克·施特沃茨先后从俄罗斯拜科努尔航天基地登上宇宙飞船,进入国际空间站(ISS)生活,从而成为人类第一批太空游客。马克·施特沃茨为这趟太空之旅一共花费了2200万欧元,第一个敢于“吃螃蟹”的蒂托也同样一掷千金而面不改色。负责为蒂托策划太空之旅的“太空探险”旅行社的负责人艾里克·安德尔松说:“蒂托的升空开创了普通人进行太空旅行的先河。”  相似文献   

7.
40年来 ,许多成功的太空之旅显示了人类进行宇宙空间探测的优势和必要性。当 2 1世纪航天旅行变得愈来愈方便之际 ,未来宇宙空间探测者的健康和安全将成为头等重要的问题。如果人类准备远离地球去旅行 ,则了解遭受辐射和长期失重所引起的危险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太空探测     
到太空去旅行 2003年6月,美国太空冒险公司举行新闻发布会宣布,该公司已与俄罗斯航空航天局达成协议,决定于2004年或2005年重新启动国际空间站的“太空旅游”业务。无论是谁,只要支付2000万美元,就可以乘坐俄罗斯“联盟”号飞船前往国际空间站进行一趟太空之旅。为此,该公司还打出了一份非常有趣的广告:你想饱览美妙的太空美景吗?想体会那份冒险的刺激吗?美国太空冒险公司承办太空旅游。旅行时间:8-10天;组团人数:2人;收费标准:每人2000万美元;旅行地点:太空国际空间站;来回双飞。  相似文献   

9.
德开 《科学之友》2001,(12):19-19
能够自由遨游星际是人类千百年来的梦想,特别是在人口不断增多,生存空间逐渐缩小的今天,开辟外星居住地的步伐更加加快,然而星际间的遥远距离让人望而却步.尽管目前的航空材料已经可以造出高性能的宇宙飞行器,但仍须有一条可以瞬间到达外星球的捷径,才可使梦想成真.太空中的异常想象--虫洞,就很可能成为太空旅行的航道,让人能于瞬间纵横宇宙.  相似文献   

10.
一、宇宙基地计划和它的概念自从1957年苏联最早把“斯普特尼克1号”人造卫星送入太空以来,人类又经历了四分之一多世纪。这期间,以美苏为主的各国宇宙开发取得了日新月异的进展。尤其是美国,已分别完成了载人月球旅行的阿波罗计划、开发往返宇宙费用更低廉运输机的宇宙联络飞船计划,和建设有人宇宙实验室的热爱太空计划,苏联也有自己的礼炮计划。  相似文献   

11.
1981年4月12日中午12时(格林威治时间),航天飞机“哥伦比亚”号凌空而起,细长的烟云在天空中伸展,云端处来员舱内约翰·扬和罗伯特正在大声交谈。这时也恰巧是人类第一次离开地球,进入太空20周年。1961年4月12日苏联少校尤里·加加林驾驶“东方1号”在宇宙中作了绕轨道一周的飞行。由他开始的宇宙航行,现在由于“哥伦比亚”号的完美飞行,即将在未来的年代里繁荣成熟:去太空作定期旅行,将成为人类一个新的生活领域。  相似文献   

12.
协和式超音速喷气客机或许终有一天会陈列在博物馆中,然而,人类对超音速空中旅行的梦想仍然会继续下去。现今,正在研制的用于太空飞机的强有力火箭引擎能够以飞快的速度运送我们,并将以创新的方式将燃油重量限制到最低。科学家们正在研发可重复使用且强有力的火箭引擎。通常,亚轨道运行的太空飞机能够在四个小时内从伦敦飞到悉尼,包括使用普通喷气引擎的协和式超音速客机以2马赫(即两倍声速)速度飞行,而带有新型引擎的太空飞机其飞行速度将达到  相似文献   

13.
坐电梯到太空旅行,这一匪夷所思的科幻之梦正在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4.
晓阳 《科学之友》2007,(13):18-19
前不久,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叽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普通人都能够享受的娱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节假日里到太空去潇洒一把.  相似文献   

15.
正杰夫·贝索斯和理查德·布兰森在2021年7月体验亚轨道太空飞行,太空产业的私有化已经没有回头路。阿波罗登月的52周年纪念日标志着太空旅行的一小步,但对进入太空的亿万富翁来说却是一大步。7月中旬,杰夫·贝索斯(Jeff Bezos)和理查德·布兰森(Richard Branson)生动地展示在靠近地球的太空中翱翔既安全又欢乐。地球有许多麻烦,  相似文献   

16.
正你准备好过崭新的人生了吗?科永远不会想要登上第一艘方舟飞船。太空旅行局的工作人员不会告诉你这种话,太空移民部发布的全息宣传片里不会出现这种话,但这绝对是条好建议。你可以信任我。听着,我明白。我也曾经年轻过。我也曾是个急性子,做过星尘之梦,梦想过去往某个全新的地方。见到第一批太空旅行代理商开着亮闪闪的、崭新的悬浮飞车从生态建筑旁经过,我看得目瞪口呆。  相似文献   

17.
2001年4月28日,世界上第一位自费太空旅游的美国人丹尼斯·蒂托,乘俄罗斯联盟号TM-32飞船,飞向国际空间站,5月6日,安全返回.为期8天的太空旅行,他支付了2 000万美元,实现了梦寐以求的夙愿.同时,此举拉开了太空旅游商业化的序幕.  相似文献   

18.
<正>科学幻想常常会引发人类的重大发明创造。1865年,法国著名作家凡尔纳在他的科幻小说《从地球到月球》中,描绘了一款人类在太空旅行时需要穿着的特殊服装,这就是现代航天服的最初设想。航天服是宇航员实现太空行走的最关键装备,它不仅是一件衣服,更是一艘小型太空船,一套保障宇航员生命活动和工作能力的个人密闭装备。它可抵御宇宙空间中的真空、高低温、太阳辐射等环境因素对人体造成的危害,时刻保护太空探索者的安全。航天服是从飞行员密闭服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多功能装备,从1965年美国人首次成功实现太空舱外活动至今,航天服的外观和细  相似文献   

19.
晓阳 《科学之友》2007,(7):18-19
前不久,第五位太空游客、美国亿万富翁希莫尼太空旅行归来,让我们羡慕不已。太空旅游难道真的只是亿万富翁才能完成的梦想吗?日本火箭协会会长叽崎光辉大胆预测:“在21世纪,太空旅游将成为普通人都能够享受的娱乐。”也许在不久的将来,一些普通老百姓也可以在节假日里到太空去潇洒一把。  相似文献   

20.
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人类自古以来都生活在这个蔚蓝色的摇篮中。当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1号"于1957年发射成功后,人类便敲开了太空之门,走上了探索太空的艰难旅程。如今,随着人类对太空的认识逐渐加深,随着载人航天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