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1 毫秒
1.
色谱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气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超临界流体色谱和高速逆流色谱等几种色谱技术在中药指纹图谱研究中的应用现状,以及使用模糊聚类分析和人工神经网络分析指纹图谱,对中药进行模式识别和质量签定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技术的开发与创新是动物源性食品安全监测的重要研究内容。作为系统生物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代谢组学研究及其检测技术在动物源性食品安全领域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基于当前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研究成果,阐述了代谢组学的概念、原理与分类;以"瘦肉精"和类固醇两类违禁兽药残留检测为例,简述了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法(gas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GC-MS)等代谢组学常用检测技术对动物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进行残留分析检测的应用现状,分析了非靶向代谢组学与靶向代谢组学存在的精确度差与通量低等问题,以及代谢组学技术对大型仪器设备与专业数据库过度依赖的局限性;进一步提出了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的应用中应根据样品特点及检测目的,将多技术平台(液相色谱-电喷雾飞行质谱、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分析平台(主成分分析、偏最小二乘判别分析)与多组学技术(基因组学、转录组学、蛋白组学)联合使用以提高代谢组学技术在兽药残留检测领域的适用性与应用范围,为兽药残留分析检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3.
岳秀飞  史晓伟 《科技信息》2010,(32):I0095-I0096
代谢组学是一种研究生物体内所有小分子代谢物的系统生物学方法,它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液相色谱质谱联用(LC—MS),核磁共振波谱(NMR)等先进的仪器分析技术来检测各种生物样品中代谢物组的信息并结合模式识别等分析计算方法对所得代谢组学数据进行处理,最后综合解析这些数据以用于评价药物疗效、检测药物毒性、诊断疾病、分析疾病状态。代谢组学自提出以来发展十分迅速,目前已在药学、毒理学、疾病研究和诊断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主要对代谢组学的概念,研究方法及其应用进行综述,最后就代谢组学的发展趋势作一讨论。  相似文献   

4.
通过菟丝草药材的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结合化学模式识别,鉴别菟丝草药材的产地来源;同时,测定了其中3种黄酮类组分的含量.采用Agilent HC-C18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以乙腈-0.3%磷酸为流动相,在柱温30 ℃,流速1.0 mL/min进行梯度洗脱,在360 nm检测波长下,获取菟丝草药材的HPLC图谱,在不同产地的样品中,获取了12个共有峰.通过菟丝草的HPLC指纹图谱,运用相似度分析,并经过化学模式识别即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可将样品按来源分成两类,不同样品表现出不同的特性.相似度分析和化学模式识别结果相互印证,均将样品分为两类.同时对药材中金丝桃苷、紫云英苷和槲皮素含量进行了测定,其相关系数均为0.997以上,重复性、稳定性、精密度均小于3%,平均加标回收率均在95%以上.结果表明,HPLC指纹图谱与化学模式识别结合,可准确、综合地对菟丝草药材进行产地鉴别,并确定了3种黄酮类有效成分的含量.  相似文献   

5.
建立了鲍鱼的高效液相(HPLC)指纹图谱.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最佳检测波长、色谱柱温度等操作因素对鲍鱼指纹谱图的影响,并对不同产地的鲍鱼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为不锈钢填充色谱柱(Venusil XBP C18,4.6 mm×250 mm,5μm);检测波长为210 nm;流动相为乙腈-体积分数0.1%的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5 mL/min;分析时间70.00 min;柱温30℃.  相似文献   

6.
猴头菇为珍贵的药食两用大型真菌,有抗炎、抗肿瘤、增加免疫力等功效。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er, GC-MS)代谢组学方法考察猴头菇多糖对大鼠负重力竭游泳模型的抗疲劳作用及作用机制。将大鼠随机分为6组(空白组、模型组、猴头菇多糖低、中、高3个剂量实验组、阳性对照组),每组6只,连续灌胃21 d;通过测量各组大鼠体重、比较大鼠力竭游泳时间、分析大鼠血清5-HT含量、比较大鼠外周血血象及胸脾指数等实验指标来评估猴头菇多糖对大鼠疲劳的缓解程度;采用GC-MS技术分析各组大鼠血清中代谢物,并进行多元统计分析获取差异性代谢物信息,构建代谢通路并阐述抗疲劳作用机制。结果表明:猴头菇多糖高剂量组的大鼠负重力竭游泳时间显著长于模型组;猴头菇多糖低、中、高剂量组大鼠代谢轮廓趋近于空白组,表现出一定抗疲劳作用。获得了24个差异性代谢物与负重力竭游泳模型有关,涉及的3条主要代谢通路为:亚油酸代谢、甘油代谢及苯丙氨酸、酪氨酸、色氨酸合成。推测猴头菇多糖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以及氨基酸代谢对负重力竭游泳模型大鼠发挥抗疲劳作用。  相似文献   

7.
以云南省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为研究对象,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对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中挥发性成分进行测定,通过优化仪器检测条件,建立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指纹图谱,并采用《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2004A)版》软件和SPSS软件对指纹图谱进行相似度评价、聚类分析、相似度分析和主成分分析,分析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为不同产地白花蛇舌草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8.
采用固相微萃取法提取香精的挥发性成分,应用气相色谱技术进行分析,研究了咸味香精挥发性组分的气相指纹图谱的分析方法,并同时分析了气相指纹图谱用于咸味香精质量控制的可行性.结果表明:咸味香精挥发性组分指纹图谱稳定性好,相似度高,具有较强的特征性和唯一性.该图谱能综合、准确地反映咸味香精的风味情况,是一种有效的咸味香精质量控制模式.  相似文献   

9.
人参HPLC指纹图谱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人参的高效液相指纹图谱.研究了不同的预处理方法、流动相组成、最佳检测波长、色谱柱温度等操作因素对人参指纹谱图的影响,并对不同产地和种类的人参药材的指纹图谱进行了比较.色谱条件为:色谱柱为不锈钢填充柱(Inertsil ODS-3,250 mm×4.6 mm,5 μm);检测波长为203 nm;流动相为乙腈-(质量分数为0.05%)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流速1 mL/min ;分析时间90 min;柱温为30 ℃.  相似文献   

10.
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HPLC指纹图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HPLC指纹图谱研究四物汤不同提取工艺对方中化学成分变化的影响.色谱柱为Dikma Diamon-silTMC18(250 mm×4.6 mm,5μm),流动相为甲醇-0.2%磷酸,梯度洗脱,流速1.0 mL/min,柱温35℃,检测波长280 nm,最后采用2004A版中药色谱指纹图谱相似度评价系统分析.分别建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对老年大鼠尿液代谢产物的影响.方法运用基于高分离快速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技术(RRLC-Q-TOF-MS)的尿液代谢组学方法研究24月龄大鼠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给药前后的尿液样本,通过主成分分析等方法对尿液中的代谢产物进行降维筛选,比较给药前后的差异代谢产物,并根据差异代谢产物的精确分子质量和在串联质谱中的离子碎裂特征进行鉴定.结果在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干预后,老年大鼠的尿液中共鉴定了5个差异代谢物,经过对差异代谢产物相关的代谢通路进行分析,发现与能量代谢、脂类物质代谢和脑衰老相关的代谢产物发生变化.结论北五味子与人参共煎剂通过干扰能量代谢、脂类物质代谢和神经递质的途径而发挥抗疲劳、降脂、抗氧化和延缓脑衰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从代谢组学角度进行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COPD)中维西医病证结合的临床研究,解析中维医不同分型间及其与正常人群间代谢表型的构成差异,寻找并鉴定中维医证型的代谢生物标记物,阐述中医肾虚痰瘀证及维医异常黑胆质证在代谢组学方面的共性特征改变及其物质基础,以体现两者在代谢组学方面的交互性,为COPD的诊断、防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奠定一定的基础。首先,按照纳入标准收集COPD稳定期患者105例,进行西医的诊断分级以及中医、维吾尔医的辨证分型,分为中医肾虚痰瘀证组和维医异常黑胆质证组,对所有患者及正常对照组受试者血样分批进行核磁共振技术(NMR)的代谢组学方面的测定和分析;得到健康人与各组COPD患者的血浆一维及二维氢谱,对1H-NMR谱进行分段积分后的积分值进行OPLS-DA分析,得到3D平面分布图,显示COPD患者肾虚痰瘀证组、异常黑胆质证组分别与正常对照组的分布区域完全分开,而中维医二组的分布区域未完全分开,说明两组血浆在代谢成分上无明显差异,同样表现为血桨中多种氨基酸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包括异亮氨酸、亮氨酸、缬氨酸、丙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苯丙氨酸。此外,糖蛋白、不饱和脂类及极低密度脂蛋白也较健康人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乳酸、肉碱及丙酮、乙酰乙酸较健康人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COPD二组中维医证患者血浆中代谢紊乱较正常对照组严重,提示氨基酸、蛋白质的代谢异常及脂肪代谢减弱、三大营养物质代谢反复相互影响的程度更重,使代谢紊乱状态更加严重。总之,从代谢组学角度出发,进行COPD中维医病证结合的对比研究,发现肾虚痰瘀证及异常黑胆质证患者代谢组学改变更突出,但两证的代谢组学变化基本一致,其生物表型相似,表现为氨基酸、脂肪及糖代谢异常,提示COPD肾虚痰瘀证与异常黑胆质证患者机体内三大物质代谢紊乱、能量代谢异常,相比健康人显示机体的免疫功能更低下、内分泌功能更紊乱、预后更差。  相似文献   

13.
利用基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的代谢组学方法考察了保元汤治疗血虚证小鼠的作用机制;对昆明种小鼠腹腔注射环磷酰胺(CTX),建立了以白细胞减少为特征的血虚证小鼠模型,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以及保元汤低、中、高三个剂量的给药组,连续给药14天。采用GC-MS技术对各实验组小鼠的血清进行分析,获取差异性代谢物信息;采用主成分分析( PCA) 对空白对照组和模型组的代谢物进行分类,寻找并发现保元汤作用于血虚证模型小鼠后差异性代谢物的含量变化,同时检测各组小鼠血液生化指标,计算脾指数与胸腺指数。结果表明,保元汤能显著提升血虚证小鼠的白细胞数量,修复胸腺和脾脏的损伤,给药组小鼠代谢轮廓趋近空白对照组;血清中有10种差异性代谢物与CTX致免疫低下型血虚证相关,主要涉及亚油酸代谢等三条代谢通路,推测保元汤对血虚证的治疗作用可能通过调控脂肪酸类物质而实现。  相似文献   

14.
通过建立大鼠铅中毒模型,研究海带多糖对铅中毒大鼠生殖系统的影响。大鼠48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正常饮食30d)、模型组(自由饮用0.3%醋酸铅水溶液30d)、青霉胺组(自由饮用0.3%醋酸铅水溶液30d+按90mg.kg-1体重ip青霉胺21d)、海带多糖高、中、低剂量组(自由饮用0.3%醋酸铅水溶液30d+200mg.kg-1、100mg.kg-1,50mg.kg-1ig海带多糖)。实验结束处死大鼠,取血测定血铅,取睾丸、附睾、卵巢、子宫等生殖器官,称重并计算脏器指数,观察雄鼠精子数、死亡精子数、畸形精子数,测定促卵泡成熟激素(FSH)、生殖激素睾酮(T)、促黄体生成激素(LH)的变化。结果表明,海带多糖能降低铅中毒后大鼠的血铅,附睾、睾丸指数降低情况得到改善(P〈0.05),精子的畸形率、死亡率有所降低(P〈0.05);精子活动率、密度有所增高(P〈0.05);T、FSH水平的降低得到改善(P〈0.05),而对LH的水平影响不大(P〉0.05)。这说明海带多糖对铅中毒大鼠的生殖系统有保护作用,有望开发成天然低毒的铅中毒保护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本研究参照国内学者一些造模方法,结合人体食用方式和饮酒习惯,通过对比饮用不同酒精剂量、不同饮用时间得出建立酒精性肝损伤的最易条件。方法 选用SPF级雌性Wistar大鼠(初始体质量150~180 g)30只,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对照组。模型组分别给予酒精含量为15%、30%的普通白酒,对照组给予蒸馏水,以15 mL/kg·BW经口灌胃方式给予,试验周期分为8周。实验结束时从大鼠眼眶静脉丛采血,测定血清中谷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基酸转移酶(AST)、乙醇脱氢酶(ADH);取肝脏,测定肝脏组织MDA、SOD、GSH、TG及肝脏组织病理学损伤。结果 结果显示, MDA 30%酒精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模型组大鼠血脂代谢紊乱、肝内脂肪蓄积,病理组织学检查可见弥漫性的肝细胞脂肪变性,细胞内可见大小不等的脂肪滴,从肝脏病变得分来看,15%酒精组、30%酒精组肝组织脂肪变性程度与空白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 P<0.01)。结论 大鼠经口灌胃给予30%的普通白酒8周,可致肝损伤,结果可重复,成功建立了大鼠亚急性酒精性肝损伤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6.
新生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的建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建立新生大鼠铅损伤动物模型 ,用于研究铅对发育脑的损害。方法 选取 3窝新生Wistar大鼠 ,随机分成正常对照组、低沿组和高铅组。分别于出生 0、2、4、6、8、10、12、14d给予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 0 1mL ,注射剂量分别为 0、2 0、6 0mg kg(按出生体重计算 )。各鼠分组不分窝 ,均由母鼠哺乳。结果 第 17d断头处死各鼠 ,检测血铅值分别为 :对照组 3 5± 6 6 μg L、低铅组 4 10 8± 4 6 6 3μg L、高铅组均 >6 5 0 μg L ,正常组在正常范围内 ,低铅组已达中度铅中毒 ,而高铅组已达重度铅中毒。结论 新生大鼠腹腔注射醋酸铅溶液建立动物铅损伤模型是一种简便、可靠、易于控制的方法 ,可用于铅对发育脑损伤的研究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大鼠海马干细胞增殖情况.方法:利用大鼠腹腔内连续注射不同剂量的PFOS 14天,建立动物模型.以Brdu作标记物,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检测不同剂量PFOS作用下大鼠海马干细胞增殖情况.结果:以Brdu作标记物,高剂量PFOS作用下大鼠海马内可检测到大量阳性细胞存在,对照组和低剂量PFOS作用下无此阳性结果产生.结论:推测PFOS可引起大鼠海马干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8.
 过观察处于心理应激状态的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的变化,探讨心理应激对大鼠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的影响。将48只成年Wistar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其中实验组36只,空白对照组12只。对实验组施加电击、制动、气候箱、食物诱惑等刺激,使实验组大鼠处于心理应激状态。将实验组分别于3周、6周和刺激去除后6周时间点各处死12只;对照组12只同实验组最后一批一起处死。取颞下颌关节制作病理切片,光镜下分别观察关节盘、关节软骨、关节骨质和滑膜的病理变化。结果显示,实验组出现一些关节软骨变薄、胶原纤维脱落、关节盘裂隙等病变,其中6周组病变最为严重,恢复组出现修复性改变。各组间病变总体变化有差异,P<0.01。其中,实验3周组、实验6周组与对照组之间病变有差异,实验6周组与恢复组之间病变有差异,P<0.05;其余组与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推测,长时间心理应激状态对大鼠的颞下颌关节组织结构有影响。应激状态去除后,其颞下颌关节的病理性改变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9.
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为建立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 ,以不同剂量腺嘌呤分别饲喂大鼠 ,并设别嘌呤醇作为治疗组 ,监测血尿酸、尿尿酸及肾功能变化 ,并进行肾组织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观察。结果示中剂量组大鼠于实验第三天血尿酸水平升高 ,可持续一周。第十天出现肾功能损害 ,并可见间质性肾炎改变。别嘌呤醇组改变不明显。中剂量组大鼠可作为观察药物预防作用的高尿酸血症及尿酸性肾病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不同生境对藜麦发育的影响,以不同产地的藜麦种子为研究对象,筛选显著差异代谢物质和相关代谢通路,利用GC-MS平台进行非靶向代谢组学分析,分析了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产出的黑藜、红藜、白藜种子的代谢轮廓,将原始数据经XCMS online平台预处理后进行后续多元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的黑、红、白藜麦种子的代谢特征均不相同,其中红藜麦种子与白藜麦种子差异较大,而黑藜麦种子差异最小;红藜存在显著差异,共有特征峰570个,上调物少于下调物;黑藜差异最小,上、下调趋势与红藜一致;白藜差异较大,上、下调趋势与红藜和黑藜相反,共有特征峰486个,上调物质多于下调物质;不同生境对藜麦的影响较大,黑藜和红藜更适宜在青海都兰县种植,而白藜更适宜在四川盐源县种植。研究结果可以指导青海都兰县和四川盐源县两地藜麦的栽培育种,也为深入研究藜麦的抗逆性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