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前言农药对战后世界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起了很大作用。由于农药对病虫害、杂草的防治效果显著,以前在农业生产中具相当比重的栽培措施、天敌利用、抗性品种的培育等防治技术曾被轻视,农药万能主义风靡一时。结果,农田中随着天敌和竞争种的锐减乃至绝灭,带来潜在害虫害虫化;害虫抗药性发展;农作物和农田土壤中农药残留;而且,使用的农药经各  相似文献   

2.
人们在同农业害虫的长期斗争中,曾采用了多种防治手段,其中利用化学农药防治害虫,是夺取农业丰收的一项重要措施。但事物是一分为二的:长期、大量、广泛地使用有机合成农药,不免带来危害人畜健康,破坏生态平衡和害虫产生抗药性等严重后  相似文献   

3.
推广生物防治,减少农药污染,是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自然保护工作的一个方面.农作物大面积单一品种的种植,容易形成病虫危害,造成作物减产,质量降低.为了防治病虫害,通常施用大量化学农药.这虽然能起到暂时作用,但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例如农药污染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药大量进入环境,破坏生态平衡;农药在杀死害虫的同时,连同害虫的天敌一并消灭,于是造成病虫害的再次猖獗…….多次使用同种化学农药,还会使害虫形成抗药性,从而给防治工作带来新的困难.  相似文献   

4.
战后有机合成农药的广泛使用,使农业生产显著提高,与此相反也带来了人畜中毒、益虫和天敌减少、在农作物上残留等社会上不可忽视的问题。要对付这些与环境污染相联系的现代合成农药,降低毒性,就需要开发更安全的、更特殊的病虫害防治剂。其中低毒害虫防治剂的创制研究尤为当务之急。利用选择性开发低毒害虫防治剂则是这些创制研究的一部分。其目的是查明哺乳动物与昆虫之间生理生化上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差异改良已知的合成杀虫剂,发现新的杀虫活性化合物和生理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5.
众所周知,使用农药防治害虫,在一定范围内,农药的用量越大,害虫的死亡率就越高.可是,当药量大到一定程度之后,即使再增加药量,害虫的死亡率也不会继续升高了,这是因为,农药的药量与害虫的死亡率,一般多呈不对称的S形曲线关系.其实,药剂防治害虫,其有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主要粮产区,多年以来,水稻经常遭受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等的严重危害。过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进行防治,对于减少虫害损失保证水稻丰产起了很大作用。但由于长期、单纯、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害虫产生抗药性,因而用药量日益增多(大沙公社近十年农药使用量就增加约十倍。)农业成本不断提高,农药又大量杀伤害虫天敌,使害虫不同程度地失去了自然控制,从而导致一些害虫大量发生。且使用剧毒农药,对禽畜饲养事业很有妨碍(大沙公社原每  相似文献   

7.
农作物杀虫灯的五大优势及应用前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期以来,随着化学工业的高速发展,农药产品产量和品种的增多,极大的满足了广大农民防虫的需求,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但是,农民对有害生物(病、虫、草、鼠)的防治,过分地依赖化学农药。农药的乱用、滥用、锚用等,导致农产品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影响了人体的健康,造成环境的污染破坏和农产品正常地对外流通。探索农作物害虫无害化防治新技术,进一步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生产无公害农产品,成为农牧推广部门的当务之急。通过对杀虫灯多年多点试验和使用,表明应用杀虫灯诱杀害虫,能显著地降低害虫虫口密度,减少用药次数,节省防治成本,降低农药残留量,有利于提高农产品质量,提高市场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水稻四种主要害虫综合防治生物系昆虫教研室从73年开始,在广东四会县大沙公社建点,开展水稻害虫生物防治试验。水稻为广东主要粮食作物,其主要害虫有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剃枝虫)等四类。要确保丰收,必须从虫口夺粮。多年来防治农业害虫主要是施用化学农药,但化学农药对虫体产生抗性,使用量越来越大,造成环境污染,致使有益动物(蛙、鱼、虾等)、益虫(寄生天敌昆虫)逐年减少,一些付业如养鸭等也受到严重影响。每年虽多次使用剧毒农药,害虫仍然猖獗。生物防治的目的,主要是直接利用害虫天敌防治害虫,避免或减少环境污染,从而保护田间害虫天敌和自然界的有益动物群落,达到长期制约,全面消灭害虫。  相似文献   

9.
化学农药曾为农业增产发挥了很大作用,但长期使用农药,实践证明,难免会出现许多负效应,如造成环境污染、农作物产生药害、害虫产生抗药性等等。 近年来,随着人们环境意识、保健意识的增强和对绿色食品的向往,世界各地对开发、使用植物农药表现出积极性,植物农药应用范围广,可防治各种作物害虫、林木害虫、果树害虫、卫生害虫、仓库害虫等,许多植物农药有较强的杀虫灭虫效果。如鱼藤可防治多种害虫,对蚜虫、菜青虫、桑毛虫和柑桔红蜘蛛有特效。“克螨净”、“杀蚧灵”就是利用茶皂配制的纯植物成  相似文献   

10.
由于蔬菜栽培面积的扩增、种植制度的改革 ,设施栽培蔬菜害虫剧增 ,入侵害虫增多 ,迁飞性害虫发生频率提高、粮棉害虫向蔬菜害虫转化 ,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严重影响蔬菜生产。作者在江苏地区多年来无公害蔬菜实践的基础上 ,研究组建了以生态控制为基础 ,融农业防治与物理防治为一体 ,生物防治为重要措施的三维立体无公害治理模式 ,确保蔬菜生产无公害化 ,另外对入侵害虫及新发生害虫的危害性与风险性评估、风险管理及农药残留速测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1.
一、引言拟除虫菊素是一类高效、低毒、低残毒的新农药,使用后不污染环境,从而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目前国外已有十多个品种投入工业生产。主要用于防治卫生害虫、仓库害虫和农业害虫。(±)一顺、反除虫菊酸乙酯是合成丙烯菊酯(Allethrin)、胺菊酯(Phthalthrin)、苄呋菊酯(Rermethrin)、炔呋菊酯(Prothrin)、甲基炔呋菊酯(Proparthrin)等拟除虫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植保工作的进展,不仅表现在防治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实践进一步提高了对植保工作规律性的认识,即必须实行综合防治。虽然农药的推广应用,在农业、林业和畜牧业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但大量连续使用农药,也产生了若干不良后果。如农产品、空气、土壤和水域受到污染,威胁人类健康;害虫产生抗药性,防治困难;杀伤了许多有益生物,如鱼类、鸟类、野生动物,特别是益虫。由于害虫的天敌大量杀伤,有些主要害虫发生更为严重,有些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我省占全国不到2%的耕地上,却使用了占全国10%左右的农药,单位面积平均用药量比全国高3.8倍多,加上有些不合理用,也出现不少副作用,这是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此外,耕作制度的不断改革,栽培技术的提高,新品种的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意在探索适用于生产第一线的农业害虫农药抗性发展规律监测的方法,并实测了卵形短须螨B. obovatus在25℃条件下死亡率与几种农药使用浓度变化之间的规律性关系。根据研究结果作者从理论上对农业害虫防治策略进行讨论,认为抑制害虫的农药抗性的迅速增长、保护环境、降低农药使用量、降低生产成本并提高产品质量,植保工作必需以确实有效地对害虫农药抗性规律的监测为指导。  相似文献   

14.
广东省四会县大沙公社处于广东省的西、北、绥三江下游围田地区,多年来,水稻经受三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虫、粘虫等的严重危害。过去,该公社对水稻害虫的防治,主要依靠化学农药,这对于减少虫害损失,保证水稻丰产起过很大作用,由于长期单纯,大量地使用化学农药,害虫产生抗药性,而用药量日益增多(如1972年比1962年农药使用量就增加约十倍),农业成本不断提高。农药又大量杀伤害虫天敌,使害虫不同程度地失去了天敌的控制,因而易于大量发生。近十年来,使用剧毒农药,对禽畜饲养事业很有妨碍。因此,找出一套经济有效,减少环境污染的水稻害虫防治方法,是广大贫下中农的迫切要求。在毛主席的无产阶级革命路线指引下,批林批孔和党的基本路线教育运动的推  相似文献   

15.
大面积滴灌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提高了棉花的品质、产量等,但对病虫害的防治却带来新的问题,本文就滴灌棉田的害虫防治存在的问题及防治方法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6.
榆蓝叶甲是榆树重要害虫之一,通过对黑龙江省东部山区榆蓝叶甲幼虫无公害农药防治实验,筛选了适合黑龙江省东部山区的生物农药,为防治榆蓝叶甲提供了基本依据。  相似文献   

17.
我国板栗害虫防治研究进展(综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害虫在我国广泛分布、危害严重,本研究对其危害特点、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进行综述。提出防治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坚持以林业防治为基础,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协调利用物理防治,科学合理应用化学防治,创造有利于板栗生产、不利于害虫发生危害的生态环境,把板栗害虫损失控制在允许的经济阈值以下,使板栗中的农药残留量控制在国家规定的范围以内。  相似文献   

18.
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综合防治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竹笋禾夜蛾Oligia vulgaris(Butler)是福建省竹林的重要害虫之一。试验表明,该虫的综合防治应以林业防治为基础,9月份开始林地除草灭虫:3月初以化学农药喷杂草治虫,4月初出笋后对笋喷药2次;成虫羽化盛期点灯诱蛾等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控制该虫危害。通过试验并提出了林间化学防治的最佳农药和最适浓度。  相似文献   

19.
茶尺蠖 Ectropisobliqua Warren 是浙江杭州、绍兴,安徽宣郎广,江苏宜兴等茶区的主要茶树害虫。由于年发生6~7代,繁殖力强,为害严重,因而用药频繁,费用甚大,并带来了茶叶上农药残留等项问题。如何探索其他防治途径,减少施药次数,降低农药用量,特别是如何在农业防治基础上,将化学防治、生物防治结合起来,是当前茶尺蠖防治研究上的主要课题。关于茶尺蠖寄生天敌过去报道甚少。1973年对我系茶园以及杭州茶叶试验场部分茶园考查结果,获得幼虫期寄生天敌四种,即绒茧蜂两种,瘦姬蜂一种,线虫一种,均单寄生。从6到  相似文献   

20.
棉铃虫是棉花生长期的大害虫之一,常常因其的危害,却造成了棉花生产之大幅度减产。过去棉农对棉铃虫的防治,都少于了化学农药,甚至施用剧毒农药来防治。结果确加大了投资,且污染了环境,甚至发生人、畜中毒,乃至死亡。其实对棉铃虫的有效防治,并不一定必须施用农药来防治,完全可以采取一些非农药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