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基于CORBA的数据集成技术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析了采用CORBA解决信息系统中复杂的、分布的、异构的多媒体数据集成问题。讨论了常规的结构化数据的交换、转换、共享与集成,论述了CORBA与异种数据源集成技术的主要内容和实现策略。  相似文献   

2.
CORBA技术已经成为最重要的软件开发和集成技术 ,文章简要地介绍了CORBA技术及其特点 ,探讨了CORBA与对象Web结合的三种途径 ,给出了对象Web的系统模型 ,并简要分析它们的优缺点。  相似文献   

3.
传统的客户/服务器结构应用于大型信息处理系统时,存在扩展性差、维护成本高、升级困难等缺点。采用基于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应用服务器的3层结构极大地扩展了两层结构在功能上的不足,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业务逻辑与表现逻辑分离的问题。为此,设计和实现了一个基于CORBA的应用服务器。它由POA业务逻辑、数据库服务模块、支撑服务模块、服务器的管理与维护以及CORBA代理接口等组成。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基于CORBA/SNMP网关模式的分布式网络管理存在效率低下和对象不匹配等问题。该文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CORBA的分布式网络管理体系结构DiNM/CORBA,采用Java和JMAPI技术将CORBA计算环境和SNMP网络管理环境无缝地集成起来,使CORBA环境的服务对象可以直接访问SNMP代理的信息。文中论述了系统的组成结构,着重讨论了DiNM/CORBA系统基本服务——数据采集和事件管理的设计和实现。和传统的纯SNMP环境相比,基于CORBA和JMAPI集成方式比基于CORBA/SNMP网关模式的管理操作效率提高近20%。  相似文献   

5.
本介绍了CORBA及其模型结构,讨论了CORBA的运行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实际开发的公积金管理系统来讨论了基于CORBA与JAVA的WEB计算模式。  相似文献   

6.
为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通过对CORBA(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规范技术原理分析,结合合同管理特点,提出了一个基于CORBA分布式结构的合同管理系统的设计方案。简述了分布式合同管理系统的体系结构和系统组成,实践证明该设计方案与传统的合同及项目管理系统相比较,能够满足分布式合同管理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使用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RBA)构建运行于不同平台上的企业信息系统已成为潮流.对应用CORBA构建企业信息系统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给出了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系统构建的一般过程并以Orbix 2000为平台构建以ODBC为数据连接基于CORBA的企业信息系统的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8.
基于CORBA的RFID仓储信息系统集成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无线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仓储管理信息系统与原有条形码系统基于不同核心技术构建而成,两者间难以实现资源共享和代码复用。在对基于公共对象请求代理体系结构(common object request broker architecture,CORBA)技术系统集成的优点和RFID仓储管理信息系统集成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利用CORBA技术对RFID仓储管理信息系统和原条码系统进行集成的新方法,并以具体实例说明基于CORBA技术的信息系统集成的设计思路和基本步骤。方案有效地实现了对原有条形码系统的复用,既降低了系统建设成本,又能保证2种技术的有机结合以提高仓储管理效率,表现出良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在当今多主机互连的分布式处理阶段,将CORBA与数据库系统整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为了让CORBA与数据库自然地整合在一起,运用面向对象数据库的各种优越技术,可以使面向对象数据库与CORBA进行整合。通过实现CORBA与面向对象数据库整合的各个IDL接口后,完成了它们的无缝整合。  相似文献   

10.
从TMN的基本结构入手,分析了TMN体系中存在的一些缺陷。阐述了CORBA在分布式系统方面的优越性。由于CORBA的平台独立性和编程独立性,它的引入将使TMN在用户接入、可扩充性、灵活性等方面得到极大提高。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CORBA的TMN改进模型。  相似文献   

11.
基于CORBA和XML的PDM/CAPP集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构造了一个基于CORBA和XML技术的PDM/CAPP系统集成框架,它利用CORBA技术实现数据的传输,并利用XML技术作为信息描述的载体.在结合实际的基础上,详细讨论了这一集成框架的实现及特点.最后总结并展望了这一集成框架在企业应用系统集成中的前景.  相似文献   

12.
IntroductionThedistributedobjectcomputingtechnology,whichsetsthegroundworkforinteroperationbetwenobjectsinheterogeneousdistr...  相似文献   

13.
讨论了 CORBA (公共对象代理体系结构 )技术和 TMN (电信管理网 )技术集成中的问题 ,并给出了集成的框架结构。结合 TMN故障管理中的告警监视管理 ,描述了基于GDMO/ASN.1的 agent与基于 CORBA的管理应用之间如何实现集成  相似文献   

14.
采用Inprise的MIDAS技术,设计并实现了一个集成DCOM/CORBA的数据库应用程序服务器,能同时支持DCOM/CORBA用户对后台数据库的访问,并构造了DCOM和CORBA客户应用程序与其进行交互测试.该集成提供的这种新思路能充分利用Windows平台上丰富的软件资源和CORBA畀种平台的易通讯性.  相似文献   

15.
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构建了大量的CORBA应用.目前的B2B服务集成是在Internet上平台独立、松散耦合的集成.CORBA的特性决定了它不能满足这种需求,而Web Services基于一系列标准开放的技术规范和协议可以满足B2B集成的需求.但基于IIOP的通信却比依赖SOAP的通信有效得多.提出了一种CORBA应用与Web Services交互的方法以便高效实施B2B集成,这样既保护企业原来的投资又保证B2B集成新系统高效运行.  相似文献   

16.
A new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for 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CIMS) is presented, which is based on agent and CORBA. CORBA enhances the system integration because it is an industry-standard for interoperable, distributed objects across heterogeneous hardware and software platform. Agent technology is used to improve intelligence of integration system. In order to implement the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platform, we use network integration server to integrate network, design a generic database agent to integrate database, adopt multi-agent based architecture to integrate application, and utilize wrapper as CORBA object to integrate legacy code. Foundation item: Supported by the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o. 59885004, 59990470) Biography: Gao Liang(1974-), male, Ph. D. candidate, research direction: CIMS, agile manufacturing.  相似文献   

17.
分析基于JAVA RMI/CORBA组件模型的分布式应用系统体系结构和原理,并用基于RMI—IIOP协议的CORBA对象间的交互来实现JAVA RMI和CORBA的集成.两者的集成弥补了JAVA RMI的单语言缺点,实现了多种对象系统的协作.  相似文献   

18.
COM/CORBA互操作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COM和CORBA是当前分布式对象计算的主流,它们都拥有众多的用户和广阔的应用前景,由于两者有着各自的应用范围,因此有很多分布式应用同时使用了COM和CORBA,这种情况下COM和CORBA的互无疑将为系统的集成提供很大的便利,文中分析了OMG组织的COM/CORBA互操作规范,指出了规范和当前的互操作产品普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介绍了便于实现的COM/CORBA互操作运行模型以及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