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生物信息学是21世纪自然科学的核心领域之一,基于这一领域的生物信息业正在成为网络经济之后的又一个新经济增长点,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未来谁主沉浮,将最终取决于生物信息业竞争的最终结果。  相似文献   

2.
新经济与传统经济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经济是收益递减型的经济 ;新经济是收益递增型的经济。收益递增规律是指 ,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 ,增加经济中某个要素 (如技术或信息等 )的投入量 ,会使边际收益率持续递增。在现代经济世界里 ,新经济和传统经济是对立统一体。对立性表现在 :随着知识经济和网络经济的发展 ,传统经济正逐渐被新经济所取代 ;若固守传统经济 ,势必将影响新经济的发展 ,将会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处于竞争劣势。统一性表现在 :传统经济中包含着新经济的因素 ;新经济中包含着传统经济的成分。新经济是传统经济内涵式扩大再生产的高度发展。只有传统经济的高度发展才能促使新经济形成和发展 ;新经济的形成和发展又有力地拉动传统经济中的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是由传统经济通向新经济的桥梁。  相似文献   

3.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电子商务快速发展,商业模式创新已经成为一种必然,而构成要素是商业模式的核心,商业模式创新可以通过改变构成要素关系或者提高构成要素的价值来实现。该文从产品、目标客户和供应链三个商业模式的基本构成要素,结合案例分析,研究了电子商务相对于传统市场的创新。  相似文献   

4.
以互联网为背景,探讨了互联网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改变,分析了互联网应用所发生的结构性变化的原因,研究了新经济与传统经济的区别及新经济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影响,从而论证了互联网与中国新经济的相互影响、相互促进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互联网只有在清除泡沫后的后NASDAQ时代,才显露其庐山真面目,人们才开始理智地客观地认识新经济的本质。无需质疑,互联网和信息科技产业本身对经济活动和人类生活带来猛烈的冲击和变革,但对总体经济生产力的提升,像是黎明曙光,耀眼却不炙热,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今天的新经济,明天就可能变成旧经济;而旧经济里的某些资源经过整合,也许可能成为新经济——资本市场的风云变幻,正好鲜明地告诉人们,新经济的方向在哪里。 这是一条崎岖而艰险的路,唯一忧虑的是上路的人们是否都能义无返顾地坚持到最后? 铭记古希伯莱人的格言:“活到最后,就能看到结果。”  相似文献   

6.
“新经济”本是对美国连续15个月高增长低通胀的描述,如今变成了一个时髦的词。到底什么叫“新经济”?更多的人把它理解为就是互联网经济。在一些研讨会上,记者看到许多传统企业代表都想寻求一个答案,以便自己的企业能够很快切入,可谁也不能给出一个全面确切的答案。但最近就此问题采访青啤总经理彭作义、华侨城集团总经理任克雷、科龙副总裁王康平时,三位老总对“新经济”的理解,令记者感到“新经济”终于在中国传统企业里落地了。  相似文献   

7.
微评     
正互联网衍生出许多机会以前很多企业觉得互联网是新经济、虚拟经济,与传统行业没有关系,现在互联网已经是主体经济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越来越多的实体、个人和设备都连接在一起。近两年,手机成为人的一个电子器官的延伸这个特征越来越明显,它有摄像头、有感应器,而且通过互联网连在一起了。"不仅是人和人之间连接,我们现在也看到未来人和设备、设备和设备之间,甚至人和服务之间都  相似文献   

8.
面对新经济的挑战,中国经济怎样发展,如何处理好新经济与传统经济之间的关系,是一个重要的现实问题。 所谓新经济,主要是指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新生的经济概念,它首先是建立在发达的传统经济基础之上。而我们作为发展中国家,所面临的问题与发达国家有很大的不同。因此,现阶段,在处理新经济、传统经济与信息技术三者之间的关系上,我们应该把握以下三个原则: 适当发展新经济着重发展传统经济 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传统经济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主要  相似文献   

9.
法兰克福一家因特阿和电信公司日前宣布向当地法院提出破产申请。如果仅仅由一家公司倒闭的现象而断言“新经济”是泡沫经济的话,那么这种断言未免过于浅薄和武断。但是今年以来欧美股市暴跌,一些新经济类的公司的运作并未达到它们的指标,有的亏损,有的破产。面对这些“新经济”类公司的运行状况,人们不得不重新来思考“新经济”这一概念。 我们知道,“新经济”的兴起是随着国际互联网的建立和运行而诞生的。随国际互联网而来的是“信息革命”、“信息爆炸”和“信息社会”。国际互联网给人类带来  相似文献   

10.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宽带技术的发展和应用,加速了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人们称谓21世纪是新经济时代,虽然目前对于新经济的认识还正在不断地深化,但互联网对经济社会带来的影响和以此兴起的网络经济,已成为新经济发展的前奏,是当今经济社会的现实。  相似文献   

11.
聂星 《海峡科学》2000,(3):9-10
在世纪交迭之际,随着高新技术的蓬勃发展,一种全新的经济形态正呈现出勃勃生机,这种全新的经济形态就是新经济.新经济的特点是:以数字化信息技术和因特网为标志的技术变革在全球的扩展;知识创新的商业模式趋于成熟,被投资者认可和青睐;互联网迅速普及,其开发性、可扩展性和互动性迅速成为客户的新平台和交易的新标准;服务业代替制造业主宰产业的发展;地域的分割和民族国家的限制开始打破,全球化的规则开始建立,降低了要素流动的障碍和磨擦.  相似文献   

12.
正当前,新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风起云涌,与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深度融合产生的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区别于传统经济形态的新经济正在加速演进,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新动能。近年来,杭州以"互联网+"为主要特征的新经济呈现出良好发展态势,总结分析新经济发展模式、特征,对于加快发展新经济、培育新动能、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杭州新经济典型模式和案例近年来,杭州牢固树立和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深  相似文献   

13.
经典学说中,资本和劳动是构造工业文明时代的两大要素。 在新经济时代,这两大要素变成了科学技术与资本。 科技与资本的结合,大大缩短了从科学到技术、从技术到产业的转化时间。传统“研究-开发-产业”三阶段论已变成一个科技资本互相借势、快速裂变的过程,实验室的技术可以借助资本的力量直接获得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刘美娟  杨志辉 《江西科学》2021,39(5):790-796,819
利用互联网技术及时掌握顾客需求的变化,是现代企业进行产品设计的一项重要任务.在Kano模型中,每个需求只能属于一个需求属性,而客户需求是动态的,会随着职位、偏好等的变化而变化.因此,传统的聚类算法已经不能对客户需求做出更为准确的分析.针对如何掌握顾客需求的方向问题,提出基于贪心迭代搜索的双聚类算法的方法进行研究分析.首先,针对某类产品在线评论进行筛选和过滤,挖掘其中潜在的信息,确定顾客需求要素;其次,利用顾客对不同需求要素的满意度评分数值来建立顾客-需求矩阵;最后,分别使用传统聚类算法和双聚类算法对该矩阵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双聚类算法的结果更有效一致,更容易发现数据的相关性,可以为相关行业提供有用的顾客需求信息.  相似文献   

15.
<正>广泛深度挖掘数据资源要素使用价值,并加快提高数据要素商品价值,坚持这两个维度协同互补推进数据要素商品价值最大化,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坚持两个维度推进数据要素商品价值最大化两个维度协同互补推进,这是生产要素市场化配置的基本特征所决定的。广泛深度挖掘数据资源要素使用价值。我国数字经济领域快速发展、成效显著,其主要因素在于率先开发利用数据资源使用价值,促进数据资源要素化。在此过程中,大量数据要素使用价值得以开发利用,并且通过流通和交易逐步实现其商品价值或货币价值。浙江省较早地挖掘利用消费互联网平台企业上生成的数据要素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6.
张翼 《华东科技》2014,(10):40-41
在过去的两年中,互联网、云技术等词汇频频的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与生活中,互联网的新技术开发已经不满足于在自己的领域中发展。从最早的网上交易、网上教育到如今的网上购买理财产品、网上智能支付、智能生态城市,一个个传统行业已经或正在被互联网一步步蚕食。没感受到的人浑浑噩噩,感受到的人如临大敌。行业互联网化,也许会正成为未来几年的商业界的时髦词汇。  相似文献   

17.
荣振华  尹德峰 《科技信息》2012,(7):63-63,79
我国经济正逐渐成为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们为了节约时间也从传统购物转向网购购物。网购的兴起,悄然改变着社会的商业结构和人们的生活方式。我们大学生作为新时代的主力军,更应起着很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新经济是以互联网为基础,以资本为核心,以不断创新为特点的社会经济形态。企业应突破传统的观念,大胆创新,才能在夹缝中求生存、求发展。  相似文献   

19.
互联网为中国与世界搭起了一个重要的桥梁,随着日益扩大的对外交流,学习需求不断增加,外语学习和使用的覆盖面正在急速扩大.而方便快捷的互联网词典、翻译工具也成为解决网民工作、学习和生活的重要手段.自2003年范剑淼于美国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在线词典 海词网(Dict.cn)之后,为广大的网民提供免费查词、翻译的服务,更是加快了互联网词典、翻译服务行业整体用户规模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20.
在工业制造行业,采取廉价的单片机或MCU接入Internet已成为产生新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对当今主流的四种嵌入式Internet接入技术进行比较,提出了一个新的方案,并从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实现该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