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针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类目体系中存在的问题,如复分与仿分加"0"、主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某些专类复分表与通用复分表列类重复、个别专类复分表类目设置过细、少数类名不规范等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合理建议,以进一步完善类目体系。  相似文献   

2.
本文评述了《中图法》第三版历史类修订取得成功的五个方面:①对类目扩充加细;②修订类名;③进行局部调整;④增加注释;⑤删除列类不当的类目。同时也指出五方面的不足:①立类标准;②类目设置;③加“○”问题;④新增类目不妥;⑤应新增而未增的类目及注释。以及部分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相似文献   

3.
本文论述了在《中图法》A大类中增设邓小平理论类目的前提,说明了在A大类中增设邓小平理论类目的理由,探讨了邓小平理论在《中图法》中立类和归类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昆明理工大学图书馆英语类馆藏图书主要种类的介绍,结合分类实践,分析现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H31"英语类目设置局限,提出局部调整类目体系,区分专业英语图书、英语专业图书及公共英语图书的分类,扩充类目,修订类目名称,加强类目注释说明等建议,以促进《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类目设置更加科学和完善,更好地满足图书分类工作的实际需求。  相似文献   

5.
从类目、注释、复分表、版本、影响等方面述评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四版的主要特点,并介绍了农牧类中较大类目的变化情况。  相似文献   

6.
对《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TP32/38类修订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其类目修订中存在的不足,结合笔者分类标引工作的实践经验,探讨了该类目的具体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图法》第四版全面补充新主题、扩充类目体系,使分类法跟上科学技术发展的步伐。同时规范类目,  相似文献   

8.
计算机技术已广泛应用到社会的各个行业,计算机技术类文献的数量也与日俱增。但是,《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类的立类标准不统一,个别类目注释内涵不清,个别类目设置不完善,给分类标引工作带来诸多不便。简述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技术、计算机技术设类存在的问题,详细讨论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五版)对计算机文献的分类标引问题。  相似文献   

9.
论述了我国古代类书的起源及历代封建统治者组织编纂类书的政治目的,列举了我国历代书目中对类书的归部分类情况,并提出了在古籍书目的各部类和当代图书书目的各学科及综合性图书类均设立相关类书类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从计算机学科本身按其下属各分支学科的分类原则及其与其它学科的交叉关系出发,考察《中图法》中TP类下位类目设置问题。肯定了《中图法》用组配法来解决新兴学科交叉的优点,同时指出了计算机学科本身的归类和其下位类目设置上不够合理的地方,并提出了按该专业学科习惯和发展趋势的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2.
针对洞库类目标自动识别研究较少、识别率较低、识别方法成本较高等问题,设计了基于多种特征的洞库类目标识别算法.探讨了典型洞库类目标的模型并总结其主要特征;其次利用HOG特征对输入图像进行初步筛选,筛选出包含有洞库类目标的图像;然后基于洞库类目标的灰度特征提出了一种图像局部自适应阈值生成算法Wiblack提取图像中的疑似目标;最后搭建了洞库类目标的数学模型,并提出了基于形状相似度的目标判别算法,采用圆形相似度与椭圆形状相似度二次相似度判别方法,最终得出识别结果并描述目标轮廓,完成目标识别.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洞库类目标的识别应用中有效可行,基于本文实验数据的识别准确度为92.6%.   相似文献   

13.
樊立娜  李侠 《科技信息》2011,(32):I0195-I0195
本文针对《中图法》第五版H31类目的设置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对某些特定图书加以细分,并建议增加和删除了有些类目。  相似文献   

14.
在《中国科学院图书馆图书分类法》第三版医卫类(61)类目资源形渐枯竭时,如何利用有限资源挖掘匹配的标引,如何准确、科学地从论著名及其章节中提炼具有核心价值的概念,是人们目前需要探讨的问题。结合现行出版物,通过范例,从不同角度审视论著,揭示了有限类目资源的再利用,并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5.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图书馆分类法》(原称《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是新中国成立后编制出版的一部具有代表性的大型综合性分类法是当今国内图书馆使用最广泛的分类法体系,简称《中图法》。《中图法》初版于1975年,1999年出版了第四版。修订后的《中图法》第四版增加了类分资料的类目,并与类分图书的类目以"+"标识进行了区分,因此正式改名为《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简称不变。《中  相似文献   

17.
结合实际工作,就《科图法》第3版医卫类中的中医、中药类目下的中医现代研究子类进行品评、疏理、发掘,以期更好地利用类目资源服务于标引工作。  相似文献   

18.
困惑与思考——第四版《中图法》法律类目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琼珍 《科技信息》2008,(10):283-283
本文作者就有关法律类图书分类实践中遇到的问题,指出了《中图法》第4版法律类类目中D925.1/7存在的一些问题,就此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9.
《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通过增补类目、增改原类目注释、订正或规范类目名称、更改类目中的起讫年代等修订方式,对类目进行了全面系统的增补和修订,从而使其在科学性和实用性方面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中国图书馆分类法》第5版A类由于缺漏"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毛泽东、邓小平部分著作写作年代表"而带来的不便以及J292.2类在类目设置上的不足,并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