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克隆动物成功的事实似乎说明,克隆技术已经成熟到可以用于克隆人了,以致一位研究体外受精的专家和一位生殖生理学家宣布:他们计划在一年内克隆婴儿。我们决不赞同复制人,固然有许多社会和伦理  相似文献   

2.
鱼类生殖发育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戟  胡炜  朱作言 《科学通报》2013,58(2):103-114
动物生殖发育机制一直是生命科学的重要研究课题之一. 鱼类的生殖发育及其调控机制研究不仅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而且在指导鱼类品种改良上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评述了鱼类性别决定和分化、生殖细胞和性腺发育以及生殖发育调控策略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由于鱼类在动物演化中承上启下的地位、丰富的物种多样性和几乎具有所有脊椎动物生殖策略等特点, 以鱼类为模型可望取得动物生殖调控机制研究的重要突破, 并由此建立鱼类生殖开关和性别控制开关等生殖操作新技术, 为鱼类养殖品种培育技术打开一扇新的大门.  相似文献   

3.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6,38(5):367-370
与大多数其他哺乳动物相比,灵长动物是社会性极强的动物。从组成群体的每个个体的角度看,结群生活至少有4个好处,即减少被捕食的风险,更容易获得食物,更容易找到配偶,能更好地看护和照顾后代。但每一种潜在好处都必须与可能付出的代价相平衡。对白天活动的灵长动物来说,减少被捕食的风险是选择群体生活方式的主要因素之一。在群体中生活的个体能获得更多的保护。任何个体生殖的成功都取决于它为其子女和自身获得足够食物的能力。决定灵长动物群体大小的最重要因素是食物资源的时空分布。  相似文献   

4.
生殖是生物生命活动的重大事件,繁衍种族的协奏曲,在自然选择的推波助澜下,演化得十分精彩。不说精子同卵子结合的奇妙,就动物生殖前戏的表演,情节也生动得令人赞叹。  相似文献   

5.
出于生存和生殖的需要,每一种动物都没办法避免成为另一种动物的食物.那么,当动物遭遇个头比它们大、行动比它们迅速的凶猛天敌时,它们怎么办呢?  相似文献   

6.
王亚辉 《科学通报》1977,22(7):278-278
生殖免疫学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介于生殖生物学和免疫学之间的一门边缘学科。研究高等动物和人类生殖中的免疫学问题,以求达到利用免疫学方法控制人类生育的目的。从本世纪初梅契尼可夫发现将人或动物精子注射到实验动物产生的抗血清,能使精子制动或凝集的现象,并提出用精子免疫来控制生育的设想以来,许多实验室进行了大量的实验研究。然而直到近十年前,仍然进展缓慢,成效甚微。这可能主要是受到免疫学理论和技术发展程度的限制。  相似文献   

7.
美国科学家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由于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缺陷,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生殖性克隆目前看来没有可能。  相似文献   

8.
地球上的一切动物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4个阶段.一般地说,动物的个体死亡并不会引起种族的绝灭,因为动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都能产生基本上与自己相似的新个体,从而使种族得到延续,这就是动物的婚恋与生殖.  相似文献   

9.
地球上的一切动物都要经过生长、发育、衰老、死亡4个阶段。一般地说,动物的个体死亡并不会引起种族的绝灭,因为动物体发育到一定阶段,都能产生基本上与自己相似的新个体,从而使种族得到延续,这就是动物的婚恋与生殖。  相似文献   

10.
终极杀手—环境激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受落叶剂的毒害一对越南夫妇的两个已近20岁的女儿都是痴呆畸形儿会不会有这一天:动物和人类的雄性逐步退化直至消亡,雌性的生殖机能畸形失常,动物和人类无法再繁衍后代而灭绝?提出这样的问题,并非危言耸听。因为目前环境中,存在着悄悄攻击动物和人类的杀手──环境激素。所谓“环境激素”,是指由于人类活动而释放到环境中的一类有害化学物质,它在动物和人类体内起着类似雌性激素的作用,可导致内分泌紊乱,生殖机能失常。目前,环境激素与地球变暖、臭氧层破坏以及厄尔尼诺现象一样,已成为世纪之交人类关注的全球性问题。落叶…  相似文献   

11.
正在微观水平上探讨性与生殖的问题,能更加接近性与生殖问题的实质:有性生殖是实现基因交换与重组的一种手段,人、其他哺乳动物还有鸟类的性别取决于特定的基因系列。同时,某些动物物种中环境因素决定性别的现象.仍有待于进一步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基于微观水平的探讨,还可对Y染色体及人类男性性别之未来做一点展望。  相似文献   

12.
正对大多数动物来说,性别似乎是一种固定的属性。事实上,有些动物却占据了其中的灰色地带,性别可以在雌雄间游离。有些动物甚至进化出了兼具雌、雄两性功能的器官。还有一些动物通过颜色和身体特征来展示它们半雌半雄的特殊身份。造成性别流动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有些是为了生殖的灵活而自然进化的结果,有些则是因为全球气温上升或化学污染造成的。下面要介绍的这八种动物,就具有性别流动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生命科学部、医学科学部和政策局于2014年11月召开了主题为"生殖生物学研究的挑战和对策"的双清论坛,着重于动物和人的生殖生物学,分析了目前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探讨了这一领域的热点和前沿问题,并结合我国的研究基础、特点和优势方向,凝炼出了我国亟需加强的重要学术方向,提出了今后关注的重要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14.
《大自然探索》2003,(6):30-30
美国科学家公布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由于克隆胚胎发育过程中存在着固有缺陷,对人和其他灵长目动物进行生殖性克隆目前看来没有可能。 匹兹堡大学医学院沙滕博士等人利用现有的4种细胞核移植技术,对724个恒河猴卵细  相似文献   

15.
张燕  王春  王克剑 《科学通报》2020,65(27):2998-3007
无融合生殖(apomixis)是指植物绕过正常减数分裂与受精过程形成克隆种子的一种无性生殖方式.无融合生殖具有固定杂种优势的潜力,长期以来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但是,由于其形成机制复杂一直未能取得突破.在深入研究植物有性生殖机制的基础上,通过人工设计创制无融合生殖有望成为实现杂种优势固定的一个可能途径.研究发现,同步突变多个减数分裂关键基因可以将减数分裂过程转换为类似有丝分裂过程,产生与母本遗传背景完全一致的克隆配子(mitosis instead of meiosis, Mi Me);在Mi Me背景下引入特殊的基因组消除系或编辑诱导孤雌生殖的关键基因能够成功实现无融合生殖.本文对无融合生殖技术的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无融合生殖技术的改良以及将其在作物育种中的应用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尚玉昌 《自然杂志》2013,35(4):258-263
动物有4 种不同类型的婚配体制:(1)一雄一雌制或单配制;(2)一雄多雌制;(3)一雌多雄制;(4)混交制。一 雄一雌制是指在同一个生殖季节或同一个生殖周期内一只雄性个体只与一只雌性个体配对并生活在一起。一雄多雌 制和一雌多雄制都属于多配制,它们是多配制的两种不同形式。混交制则是指包括多个雄性个体和多个雌性个体的 一种婚配体制,这种婚配体制也有两种不同的亚型。该文简要介绍近期关于动物婚配体制的研究动态和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17.
首先问题是:谁开卷?当然是人开卷。所谓“清风不识字.何必乱翻书?”研究结果显示:猪狗等也爱看电视,而且对“动物世界”节目格外感兴趣;人们为了培养大熊猫的“性”趣,提高生殖率,  相似文献   

18.
猩猩心我知     
2003年8月10~12日,在世界动物智慧学研究会上,许多专家都认为,美国动物智慧学家德奥,利用现代电脑技术,成功地“让猩猩说人话”,是当代动物智慧学的重大突破,也是动物智慧研究史最重大的成果之一。  相似文献   

19.
实验动物是指用于进行医学科学研究中用作实验的动物。动物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重要手段之一。药物在研制过程中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环节,就是要经过动物实验,严格地检查试验药物是否有效、有毒和安全;医学中的解剖学,在外科施行某项新的手术前都要经过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后才应用于人体上。为此实验动物被科学家们誉为医学科研中的功臣。  相似文献   

20.
形形色色的有机体是由相对说来未占用的空间分隔成各种不同大小的节或群(clusters).这些群在表示种系发生关系的分类学阶层系统(taxonomichierachy)中被确定为分类阶元(category)。种(species)是最重要的分类阶元,是分类学、进化生物学和生态学中最基本的单位。然而种、尤其是植物种的本质,是一个纯属假设的问题。人们曾试从遗传学的关系中以实验为根据给种下定义,并把种置于能经受检验或具有预见性价值的假设的范围之内。尽管当这种研究应用于动物时获得了一些成功,但高等植物的遗传体系和生殖方式的特殊性和多样性却排除了普遍应用植物种的概念的可能性。Davis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