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夏阳 《科学之友》2010,(5):61-61
小小萤火虫,以其点点亮光,为夜幕下的田野、村落平添了几多情趣。在昆虫乃至动物的大千世界中,像萤火虫这样自带灯笼的游客,确实是寥若晨星。正因为如此,这位自明得意的贵客才显得愈加可贵。寻找亮基因萤火虫的灯笼为什么会亮?科学家  相似文献   

2.
陈伟 《科学通报》1997,42(8):831-833
碱土金属复卤化物的光激励发光已有大量的研究工作.由于色心在光激励发光及影像的存储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人们一直关心的课题.对这类晶体的F心、V心及氧中心都进行了较多的研究,为光激励发光的认识提供了重要的实验依据.我们报道了BaFCI:Eu~(2 [8]),BaFBr:Eu~(2 [9])和SrFCI:Eu~(2 [10])晶体的新型电子色心,并讨论了这些色心的光激励发光及其意义.本文将简单介绍BaFl:Eu~(2 )晶体中的新型色心及其发光.  相似文献   

3.
廖良生 《科学通报》1997,42(17):1900-1901
为了实现硅基光电子集成,人们正在致力于探求合适的硅基发光材料.由于SiO_2薄膜是硅集成电路中重要的掩蔽膜和介质膜,因此人们正在将它作为一种有前途的发光材料进行研究,并获得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众所周知,SiN_xO_y薄膜也是硅集成电路中重要的掩蔽膜和介质膜,由于它比SiO_2薄膜具有更多的优点,并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所以研究SiN_xO_y薄膜是否可以成为一种合适的硅基发光材料也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就我们所知,还没有文献报道SiN_xO_y薄膜光致发光(PL)特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4.
方德声 《科学》2004,56(6):22-22
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2004年9月14日报道,中科院化学研究所帅志刚研究员与比利时蒙斯-艾诺大学的布雷达斯(J.-L.Bredas)教授、贝利涅(D.Beljonne)博士合作,在高分子发光显示材料效率的理论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结果发表于国际著名刊物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2004.14:684和Physical Review Letters,2004,93:066803。  相似文献   

5.
刘旭东 《科学之友》2005,(11):51-51
据估计,有大约90%的深海生物具有生物性发光能力。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科学家们并不知道这些生物是怎样得益于自身的生物光能的。例如,一些深海鱼类和乌贼的发光器官类似诱饵,然而人们极少观察到它们在捕食过程中是怎样运用这类器官的。海洋生物学家史迪文·海德道克研究具有发  相似文献   

6.
稀土离子在CdSiO3基质中的多光色长余辉发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CdSiO3:RE3+(RE=Y,La,Ce,Pr,Nd,Sm,Eu,Gd,Tb,Dy,Ho,Er,Tm,Yb,Lu)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XRD分析结果表明在1050℃下烧结3小时的产物为单相.稀土掺杂CdSiO3磷光体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引入Y3+,La3+,Gd3+,Lu3+以及Ce3+,Nd3+,Ho3+,Er3+,Tm3+,Yb3+可获得一个最大发射中心位于420 nm附近的缺陷发光宽带,引入Pr3+,Sm3+,Eu3+,Tb3+,Dy3+时,除了产生约420 nm的蓝紫色缺陷发光外同时产生很强的稀土离子特征发光,这两种发光混合导致不同的余辉颜色.  相似文献   

7.
雷炳富 《科学通报》2003,48(19):2038-2041
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了系列稀土离子掺杂的CdSiO3: RE3+ (RE = Y, La, Ce, Pr, Nd, Sm, Eu, Gd, Tb, Dy, Ho, Er, Tm, Yb, Lu)多光色长余辉磷光体. XRD分析结果表明在1050℃下烧结3小时的产物为单相. 稀土掺杂CdSiO3磷光体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 引入Y3+, La3+, Gd3+, Lu3+以及Ce3+, Nd3+, Ho3+, Er3+, Tm3+, Yb3+可获得一个最大发射中心位于420 nm附近的缺陷发光宽带, 引入Pr3+, Sm3+, Eu3+, Tb3+, Dy3+时, 除了产生约420 nm的蓝紫色缺陷发光外同时产生很强的稀土离子特征发光, 这两种发光混合导致不同的余辉颜色.  相似文献   

8.
于亚勤 《科学通报》1993,38(11):1055-1055
本文首次报道了新的稀土锂钒酸盐Y_(0.5-x)Li_(1.5)VO_4:(Dy~(3+),Eu~(3+))_x多晶粉末的制备,多波段发光和结构. 样品的制备是采用稀土氧化物(Y_2O_3Dy_2O_3和Eu_2O_3)纯度为99.99%与光谱纯的V_2O_5和Li_2CO_3按化学计量比混匀,在  相似文献   

9.
夕阳西下,一盏盏发光二极体(light-emitting diode,LED)路灯渐渐亮起;下班后在拥挤的公交车厢里,人们玩着手上的智能手机;繁华的街道上,五光十色的LED招牌炫丽地闪烁着。这些场景对我们来说,也许再平凡不过,但可曾想过,在1990年以前,LED仅用作指示灯。由于1993年一项革命性的发明,使LED领域跨入新的时代,即"蓝光LED"的诞生。赤崎勇、天野浩与中村修二这三位教授致力于  相似文献   

10.
重新发现ZnO--一种大有前途的多功能晶体材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ZnO是一种传统的多功能材料.近年来,它在紫外光电器件和GaN衬底材料等方面的应用前景而使其成为新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纳米ZnO、GaN基片ZnO和体单晶生长等角度介绍了它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李小毛 《科学通报》1997,42(23):2567-2570
关于Mn~(2 )离子的发光性质研究已有很多报道,它们一般都集中在无机玻璃中,并对发光机理进行了分析。但对掺Mn~(2 )离子在纳米非晶SiO_2发光行为尚未见报道,本文运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掺Mn~(2 )离子纳米非晶SiO_2,测量其荧光光谱,当激发波长为337nm时,其发射光谱在460nm处有一强而宽的蓝光发光带。并对发光机理和发光强度的变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周翔 《世界科学》1997,(10):12-13
凯文正夹着一卷4英尺长象纸一般薄微微闪光的物品大步往家走。当他走进家门时,传感器探测到了他的出现,墙面开始微微发光并渐渐照亮整个房间。他取出臂下的物品并把它展开在墙壁上,对家人喊到:"这就是我们新的8英尺电视"。能发光的墙壁?能卷折的电视屏?不,当然不是发生在今天,所有这些都将发生在2007年。事实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的确能带来这种令人激动的梦想。经过几年的研究,采用有机薄膜电致发光技术制造的商品化器件将在今年晚些时候出现,大批生产商都准备投资于这令人激动且充满机遇的市场。有机电致发光薄膜技术较其他显示…  相似文献   

13.
李彬 《科学通报》1993,38(21):1956-1956
具有磷灰石结构的化合物很适于用作发光离子的基质,其中Sb~(3+),Mn~(2+)共激活的脑磷酸钙早在1942年就在荧光灯上获得应用。Mg_2RE_8(SiO_4)_6O_2(RE=Y,La,Gd)是一类具有氧磷灰石结构的三元稀土硅酸盐(六方晶系,空间群为P_(63)/m)。在这类结构的化合物中存在两种阳离子格位,即9配位的4f格位(C_3)和7配位的6h格位(C_s)。本工作采用新发展起来的Sol-Gel工艺制备了Mg_2RE_(8-x-y)(SiO_4)_6O_2:Eu_x~(3+),Bi_y~(3+)(x,y≥0)系列发光体,考察了RE~(3+)半径对Eu~(3+),Bi~(3+)发光性能的影响,并对Eu~(3+)在基质中的取代格位进行了研究,得到了一些对发光材料设计有意义的结果。  相似文献   

14.
《科学通报》2021,66(26):3412-3425
镧系离子掺杂的上转换纳米颗粒(upconversion nanoparticles, UCNPs)由于具有较大的反斯托克斯位移,良好的发光与化学稳定性,长激发态寿命及尖锐的多谱线发射等独特性质,在生物成像和检测、疾病诊断和治疗、安全防伪以及太阳能电池等多个领域备受关注.然而传统UCNPs受到发光效率低、浓度猝灭等诸多问题的限制,实际应用举步维艰.相比较而言,通过多层结构设计可以对掺杂离子浓度、上转换能量传递过程等进行更有效的调控,从而对纳米颗粒的发光性能进行调节与优化,所以具有多层结构的UCNPs近几年来备受关注.本文主要综述了多层结构在UCNPs发光性能调控中的主要作用:多重激发和发光的调节、能量传递调控、实现高浓度掺杂的高效发光以及对寿命的大范围调控,同时结合一些应用实例展望了多层结构的UCNPs在显示、生物医疗以及安全防伪等多个领域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5.
Er离子注入多孔硅的发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仪 《科学通报》1995,40(9):781-781
硅是最重要的半导体材料,在微电子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室温下硅的禁带宽度为1.11 eV,相应的发光波长为1.14μm.在近红外波段,硅是间接带材料,发光效率很低,无法在光电子领域实际应用.近年来,人们用稀土离子Er掺入硅中,获得了Er~(3+)离子在1.54μm的近红外发光.这正是光纤传输的最低损耗波段.在掺Er的硅基材料上能否获得有实用功率的发光或激光器件,人们对此表现了极大兴趣.然而,理论评估表明前景不容乐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聚丙烯中的填料滑石粉对聚丙烯结构和发光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滑石粉的(001)面取向诱使聚丙烯的(0k0)面平行于膜面择优取向,并使得聚丙烯在290nm激发发光强度显著提高.说明滑石粉对聚丙烯的发光有利.  相似文献   

17.
电化学发光核酸杂交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王鹏  张文艳  周泓  朱果逸 《科学通报》1998,43(21):2241-2247
详细介绍了电化学发光核酸杂交分析的基本原理,评述了其在生物医学中的应用,核酸杂交分析无论是在生物化学和分子生物学的研究中,还是在临床检验中均具有重要的作用,寻找非放射性和高灵敏度的核酸杂交分子方法是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电化学发光核酸杂交分析充分把电化学发光分析的高灵敏度和核酸杂交分析的特异性结合于一本,具有非放射性,灵敏,快速,动力学范围宽,稳定,选择性强,重现性好,廉价,易于操作的显著优点,已逐  相似文献   

18.
致命撞击     
2007年9月15日,在秘鲁南部高原上的咯咯湖附近,空中突然落下一个不明物体,它在着陆前发光燃烧,尾部冒出滚滚浓烟,落地时在地面上砸出一个13米宽、3米深的大坑,砸出的泥土飞出250多米远。  相似文献   

19.
夜光鱼     
红海里千奇百怪的海洋生物中,有一种十分奇特的闪光鱼类———光脸鲷。这种小鱼体长只有7cm~10cm,生活在距海面不到10m深的海里,能发出十分明亮的光线。在水下活动的人,距离它18m处就能发现它;黑夜里,距离它2m远能看清手表上的时间。潜水员常常把它们放进透明的塑料袋中,作为水中照明之用。到目前为止,光脸鲷的发光亮度是所有发光动物中最亮的,故有“壮观的夜鱼”的美称。为什么光脸鲷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原来在它的眼睛下缘,不仅有一个相当大的新月形发光器官,还长有一层暗色的皮膜附在发光器官下面。当皮膜上下翻动时,便会像电灯的开关一…  相似文献   

20.
多孔硅发光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周咏东 《科学通报》1994,39(8):699-699
自从Canham报道了多孔硅的高效可见光发射后,国内外许多研究组开展了对多孔硅发光的研究.人们希望利用多孔硅的高效可见光发射弥补硅材料低带隙、间接带的弱点,实现廉价的全硅光电集成,同时可以制备廉价的显示器件.虽然已有人制备出了多孔硅光探测器、电致发光器件,但对多孔硅可见光发射现象产生的机理还在进一步研究之中.一种观点认为是由于多孔硅形成了纳米量级的硅柱造成的量子限制效应引起的高效可见光发射;近来有人提出是由于其中的硅氧烯(Siloxene)发光所致;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看法,至今未成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