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旧建筑物的拆除和新建筑的建立都会产生大量的建筑垃圾,这既造成环境污染又浪费了资源,利用建筑废弃物制备再生骨料是一种有效可行的利用途径。本文对再生骨料的强化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
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混凝土研究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研究了建筑垃圾循环再生骨料应用中必须解决的再生骨料强化处理,再生骨料混凝土基本特性试验,再生骨料混凝土技术经济及政策支持等问题,提出了建筑垃圾资源化循环再生骨料的技术工艺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吴明 《甘肃科技》2014,(3):112-113,140
建筑垃圾综合利用生产再生骨料。详细介绍了国内外建筑垃圾回收再利用的现状。探讨了利用废弃建筑混凝土和废旧砖瓦制作粗骨料用来拌制混凝土,并对其产生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进行了分析。建筑垃圾的综合利用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4.
针对建筑垃圾环境问题和煤矿采空区沉陷及"三下"压煤问题,分析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和膏体充填煤矿采空区技术研究与应用现状,探讨了建筑垃圾再生骨料作为膏体充填骨料充填煤矿的可行性,指出该技术今后的主要研究方向:再生骨料膏体充填材料的可泵性、充填体强度、耐久性研究,再生骨料膏体充填工艺设计及充填后的效益评价。  相似文献   

5.
废弃混凝土骨料是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源泉,清水混凝土是建筑装饰材料的基石。随着城乡拆迁及工程改造产生的建筑 垃圾越来越多,对生态资源平衡构成了严重威胁。废弃混凝土作为“城市矿产”,从源头上节省天然骨料,实现了再生资源产 业化的发展。清水混凝土应用在装饰工程中,减少了装饰垃圾,并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通过对清水混凝土的制备和施工工 艺的研究分析,为再生骨料清水混凝土的应用和推广奠定了一定的理论基础。结合建筑装饰案例的研究,印证了再生骨料清 水混凝土具有实用、美观和环保的三重价值,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城市垃圾熔渣再生混凝土耐久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城市垃圾熔渣细骨料以及废弃混凝士粗骨料再生利用的可能性,着眼于城市垃圾熔渣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试验以100%再生粗骨料以及垃圾熔渣细骨料替代天然碎石和砂子制备再生混凝土,探讨了城市垃圾熔渣再生混凝土的耐久性能之一抵抗冻融循环的能力.冻融循环试验用混凝土以水灰比O.45、0.65为变动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城市垃圾熔渣再生混凝土(简称RS混凝土)试件的冻融循环抵抗性与粗、细骨料置换率为0%的普通混凝土(简称NN混凝土)试件相比,水灰比0.45、0.65时的耐久性指数分别降低5.3%和7.9%,但都能满足评价冻融循环抵抗性的最低指标.  相似文献   

7.
地震灾后产生大量建筑垃圾的处理是灾后重建的前提,在介绍震后建筑垃圾处理的特点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地震灾害建筑垃圾的处理经验和教训,提出通过完善法规和出台优惠政策、建立建筑垃圾处理信息管理中心等方式实现建筑垃圾的高效利用,指出了建筑垃圾在建筑墙体材料、再生骨料方面的资源化利用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深入思考,率先开展了资源化开发的实践,主要研究了建筑垃圾废弃砖瓦作为混凝土骨料的特性及性能,以制备轻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品,研究结果表明,利用废砖作为骨料,配制的混凝土强度高、耐久性好,符合再生混凝土及制品要求。为了进一步提高制品的功能和热工性能,满足节能墙材的要求,研究采用了废弃聚苯泡沫、粉煤灰、秸秆等多种固废物,研究开发了性能优良的复合保温轻骨料及制品—轻质符合保温砌块生态墙材。满足建筑节能50%要求。通过改变制品结构,采用聚苯绝热材料复合于砌块中的方法,大幅提高了保温砌块的热工性能,实现了节能65%的标准。各项性能完全符合现行国标要求。成为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科学而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为探究建筑垃圾再生骨料对矿山充填膏体输送性能的影响,采集废弃路面混凝土、城区废旧建筑物、建筑工地废弃物三种来源的建筑垃圾制备充填膏体,通过基本物理性质(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吸水率、压碎指标、针片状颗粒)和输送性能(充填膏体的塌落度、分层度、泌水率)测试,验证三种不同建筑垃圾制备充填膏体的可行性。采用单因素试验分析方法,通过改变充填膏体的质量浓度、固相比,探究对不同建筑垃圾充填膏体输送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以建筑工地废弃物再生骨料制备的充填膏体其效果最优。建筑工地废弃物充填膏体的塌落度、分层度、泌水率随其质量浓度和固相比的增加分别出现逐渐减小和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当质量浓度76%~78%,固相比为1∶4∶6时,建筑工地废弃物再生骨料充填膏体的输送性能达到最佳。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西宁市惰性建筑垃圾的管理方式,通过实地调研对其现状进行了分析;并引入再生骨料技术,运用生命周期评价和社会支付意愿的方法,比较三种惰性建筑垃圾处理方式的环境影响值;以再生利用率为变量,对改进后的管理系统进行情景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三种惰性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中,填埋的综合环境影响分值最高,再生砖次之,再生骨料最低;引入再生骨料技术,随着再生利用率的升高,改进后管理系统的综合环境影响值随之降低,最高可比系统现状减少约88%的环境影响。改进后建筑垃圾管理系统是较为合理的组合模式。  相似文献   

11.
曹喜  陈国新  徐飞 《工程与建设》2012,26(6):724-725
文章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考察的的方法,研究和分析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地区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及发展前景,调查结果表明:新疆高校和科研院所研究再生骨料混凝土的较少;新疆建筑垃圾的处理只是进行简单的堆放填埋处理;大部分人对再生骨料概念感觉陌生;再生骨料混凝土在新疆还没有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2.
建筑垃圾再生料作为新型环保、可循环利用材料,已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若能将其应用在道路工程中,不仅可以减少对砂石的开采,节约资源,还能降低工程的成本。这对中国公路建设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由于建筑垃圾再生料相对天然骨料而言有着强度低、吸水率高等缺点。因此,建筑垃圾再生料路基与传统路基相比会存在明显的差异。将根据现有的研究成果,对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填筑时的基本性能、路用性能以及沉降变性特性进行阐述。最后分析并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有助推动建筑垃圾再生料在路基工程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为满足工程建设的可持续发展,将建筑垃圾中的再生混凝土骨料作为颗粒桩材料用于地基处理形成一种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并从理论层面对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的承载特性展开研究.在考虑桩-土自重应力的条件下,采用极限平衡理论和弹塑性理论建立再生混凝土骨料包裹桩单桩在不同包裹刚度及桩径下的承载力计算公式,并在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利用强度...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了在混凝土中加入不同比例建筑垃圾对混凝土性能造成的影响。分析了建筑垃圾在混凝土中的强化措施以及由此产生的再生混凝土的基本性能。讨论了由建筑垃圾制备再生混凝土的方法和再生混凝土的一些用途。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推动环保材料的发展,特别是城市建设中对废弃建筑材料的再利用,得到能够解释再生混凝土作为新的原始材料加以利用的理论依据。通过介绍混凝土再生骨料与天然骨料基本特征的比较引出当前再生骨料混凝土的一些特性和发展,以及使用期需注意的问题。根据理论指导通过制作试块的方法对强度加以验证,结果验证了实验之前的理论推导,实验表明:存在一个临界水灰比,当水灰比大于这个值时,试块强度降低,当小于这个值时强度变化不大,再生混凝土的最佳砂率大致为0.37,并且再生混凝土可以实现建筑垃圾的再利用。通过实验对这些制作工艺上的推究相信会对环保材料的研究和发展,特别是对废弃混凝土的再利用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裴振宇  孟琪 《科技信息》2009,(11):245-245
再生骨料混凝土是指将废弃混凝土块经过破碎、清洗与分级后,按一定的比例与级配混合形成再生混凝土骨料。1.再生混凝土的研究现状废弃混凝土粉碎后重新作为混凝土骨料的研究、应用已有较为成熟的经验,早在1990年以来,城市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理就是世界许多  相似文献   

17.
以建筑垃圾废旧砖为原材料制作再生粗骨料和再生细骨料部分取代天然粗骨料和天然细骨料,以粉煤灰和矿粉部分取代水泥配制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采用正交试验设计方法进行废旧砖再生骨料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试验,采用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确定出各因素影响再生黏土砖混凝土强度的显著性.试验结果表明:最佳配合比为A_2B_2C_2D_3;四因素对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主次顺序为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矿粉取代率;各因素不同水平对再生骨料混凝土强度影响的规律为,混凝土抗压强度随再生粗骨料取代率、粉煤灰取代率和再生细骨料取代率的增大而减小;矿粉取代率在25%时,其强度最大.  相似文献   

18.
建筑垃圾再生粗细骨料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建筑垃圾制成的再生粗细骨料配制再生混凝土,研究不同水灰比和再生粗细骨料不同的取代掺量时,新拌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和7 d、28 d、90 d再生混凝土的抗压强度.研究结果表明,新拌再生混凝土的表观密度与再生骨料掺量具有较好的线性关系;水灰比为0.55时,再生混凝土各龄期的抗压强度值较低,其90 d的抗压强度最低,但...  相似文献   

19.
地震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再生技术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汶川大地震后,科学处理和再生建筑废弃物成为降低震后环境污染、节约骨料资源和开发新型材料的关键问题.遵从再使用、再利用和再循环建筑废弃物的原则,探讨了国外地震建筑废弃物的再利用与管理特点,分析了震后建筑废弃物资源化处理方法和用途,并剖析了就地取材骨料再生利用实例,包括混凝土的再生技术与性能和建筑废物砖的制作与性能,提出了建筑废弃物特殊化再利用的对策,应从清运管理、实施操作、低成本、无害化以及规定回收再利用率等方面开展,为灾区有效再生利用地震建筑废弃物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为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和废旧轮胎,用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及橡胶颗粒制备自密实橡胶再生混凝土,研究两种材料不同取代率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并建立其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及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橡胶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31.4%、31.7%、26.9%;本文拟合出的各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式与试验数据比较,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