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目的:通过对南昌市中小学生视力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学生近视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及视力检测方法,按分层整群随机抽样原则,获有效样本1012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结果:学生近视患病率为41.7%,轻度为44.1%,中度为39.6%,重度为16.4%。其中男38.7%,女45.6%。小学生近视率为29.5%,初中生近视率为46.1%,高中生近视率为62.1%。结论:男生和女生近视患病率差异显著。随着学习阶段的升高,近视患病率、近视严重程度逐步增加。当前青少年近视的主要影响因素为遗传因素、视近工作时间以及体育运动。  相似文献   

2.
目的:调查云南昆明市盘龙区小学生近视发生、发展趋势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对10312名小学生进行视力及屈光状态的调查;包括近视检出率、近视分类及其父母屈光状态的调查。结果:学生视力不良平均检出率为48.03%,其中假性近视占11.43%,混合性近视占13.75%,真性近视占22.85%;真性近视和混合性近视的发生率为36.59%,随学龄的上升而增加。结论:学习行为和长时间阅读写字是近视发生的重要因素,定期小学生视力检查可有效防治小学生近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近视是导致视力低下及致盲的主要眼病之一,探索研究近视发生发展的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已成为眼科工作中十分重要的问题.近年来研究发现,多种生长因子与近视的发生发展密切相关.就生长因子在近视形成中的作用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近视是一种常见类型的屈光不正,多发生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成为损害青少年视力的主要眼病。本文从近视的发病因素和机理入手,探讨目前对近视的防治措施,为减少青少年近视的发生,改善近视对视觉的严重损害,提高青少年的身体健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①对徐州市区2005年小学毕业生9233人、初中毕业生13407人、高中毕业生11077人进行视力检查,并与该市区1995年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②对徐州市区2005年1625名6~18岁在校生视力状况调查并分析。结果①2005年徐州市区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明显降低,初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稍有下降,而高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明显上升。②2005年徐州市区近视发生率6~9岁较低,10~14岁为近视发生易患阶段,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最高,但已趋于稳定。结论应针对引发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控制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对徐州市区2005年小学毕业生9233人、初中毕业生13407人、高中毕业生11077人进行视力检查,并与该市区1995年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②对徐州市区2005年1625名6~18岁在校生视力状况调查并分析.结果 ①2005年徐州市区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明显降低,初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稍有下降,而高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明显上升.②2005年徐州市区近视发生率6~9岁较低,10~14岁为近视发生易患阶段,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最高,但已趋于稳定.结论 应针对引发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控制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徐州市区中小学生近视发生的现状和影响因素,为防治近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①对徐州市区2005年小学毕业生9233人、初中毕业生13407人、高中毕业生11077人进行视力检查,并与该市区1995年中小学生视力调查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②对徐州市区2005年1625名6~18岁在校生视力状况调查并分析.结果 ①2005年徐州市区小学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明显降低,初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比1995年稍有下降,而高中生的近视发生率明显上升.②2005年徐州市区近视发生率6~9岁较低,10~14岁为近视发生易患阶段,而高中生近视发生率最高,但已趋于稳定.结论 应针对引发近视发生发展的原因,开展相应的健康教育,控制近视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从医学理论和体育实践的结合上,探讨了学生近视的机理及成因、近视的防治、运动对近视的促进作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现状研究,并提出了用乒乓球运动治疗近视的运动处方,为近视的治疗方法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遗传因素在大学生近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通过对攀枝花学院14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学生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采用问卷调查。采用Falconer法计算近视遗传度,使用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验光数据完整大学生中,轻度近视患病率为40.00%;中度近视患病率为19.21%;重度近视患病率为3.64%。一级亲属(父母)屈光状态不同,子女屈光状态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2.066,P<0.01)。攀枝花学院大学生近视遗传度为59.3%。结论:遗传因素在近视发病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近视浅析     
本文就近视的概念、近视的发生、发生的机制、治疗与防治作一分析,以推进近视的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患近视的青少年选择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的情况,分析与单光镜配戴者相比,渐进镜能否对青少年近视起到延缓进展的作用。方法对201208-201309期间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眼科近视青少年资料进行回顾并进行检查,分析长期配戴渐进多焦点眼镜能否起到延缓青少年近视进展。结果渐进镜组的青少年主观舒适度高于普通眼镜组,且近视度数年平均增长低于普通眼镜组,2组其余检查结果无显著差异。结论渐进多焦点眼镜可以缓解近视青少年视疲劳感觉,并在一定程度上延缓近视度数的增长。  相似文献   

12.
防止近视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显得尤其重要。为满足便携式设备小型化的需要,该文介绍了一种耳麦式防近视仪。此近视仪根据红外测距原理,而且还根据光电传感器的应用,增加了补充光源的效果。文中给出了耳麦式防近视仪的详细设计方案以及实验结果。实验结果完全可以说明红外测距在近视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13.
采取随机抽样调查的方法,抽取1610名广西南宁各高校在校大学生,对可能影响视力的每天的上网(使用电脑)时间、睡眠时间、学习时间、运动时间、读书时的视线距离、做眼保健操的情况、吃甜食情况、吃果蔬情况、营养状况和双亲近视情况等10个因素进行问卷调查,所收集的数据用SPSS13.0软件进行处理,通过建立Log istic回归模型对影响近视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发现上网(使用电脑)时间,学习时间,视线距离,做眼保健操情况,运动时间,睡眠时间及营养状况是影响学生视力的7大因素,其中上网(使用电脑)时间和学习时间是最主要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近视是一种残疾,预防中学生近视是全民健身计划的重要内容之一.本文通过对宿县地区一中131名学生的视力变化进行的六年追踪调查,分析了中学生视力变化的特征、规律及近视发生的原因,为学校体育卫生工作预防近视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5.
声音     
《科技潮》2010,(3):M0002-M0002
“室内狭小空间是近视的重要危险因素,看远处、户外活动是最好的预防近视的方法,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的研究也已经表明,只要在户外活动足够的时间,近视发生率会明显下降。这也是我国虽然全面推广了眼保健操,但由于户外活动时间不够,因此近视率还在不断上升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掌握影响中小学生视力下降的因素及其发展规律,为学生近视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利用广西大学在校大学生2000年视力检验资料,分析和总结大学阶段学生视力变化的情况.结果表明,有80%左右学生患有不同程度的近视;女生近视率均高于同年龄男生;同一生源的女生近视率均高于男生男女生视力低下程度均以重度视力不良所占比重最大,达一半以上.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西北民族学院1991年入校新生836名的视力情况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各少数民族大学生近视患病率为57.29%,与汉族相近。维、藏、回、蒙族间近视患病率相差悬殊,维族(25.92%)最低,回族(70.27%)、蒙族(63.86%)及其它民族(67.31%)最高,藏族(44.12%)居中。  相似文献   

19.
预防青少年近视要从小开始张晓筑(贵州师大医务所贵阳550001)目前在青年年中患眼疾者呈上升趋势,这种状况引起了人们和社会的关注。眼睛是个重要的器官,我们无论工作,学习、生活都需要明亮的眼睛。青少年的眼睛和身体其他器官一样,正在发育时期,在20岁以前...  相似文献   

20.
采用文献资料法梳理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背景及影响的障碍要素,通过逻辑分析法探究了近视防控的基本思路、框架和体系.研究认为,应该以儿童青少年人群为核心,以政府、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为组织和实施主体,整合体育与医学优质资源,以近视形成诱因为干预内容,以运动干预与临床干预为主要手段,通过自上而下的工作体制、自下而上的干预机制确保近视防控工作有效持续开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