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对广州地铁三号线沿线临近建筑物的振动响应进行了实测,并结合数值计算研究了地铁振动在建筑结构内的传播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框架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的增加,振动峰值逐渐减小;地铁振动在建筑物内引起的振动时程的频率集中在30~80 Hz频段内,以30~50Hz频段为主;结构内部构件柱的振动衰减要比周边构件更加显著,柱上的梁越多,能量的损耗就越大;地铁振动引起的加速度值有可能对建筑物中使用人群的舒适度造成影响.  相似文献   

2.
采用车辆—结构—土层—建筑物的二维共同作用模型分析了地铁列车振动在地面的传播特性,并计算了地面上不同位置、不同层数的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及隧道深度不同时地铁列车振动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地铁振动下基础隔振效应的实测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铁附近的装有隔振支座的建筑物进行振动实测,获得了在地铁振动下基础和地下室地面的振动加速度时程记录.先在时域内,分析隔振后加速时程的变化,得到隔振的大致效果,然后计算出相应的傅立叶谱和1/3倍频程谱,可以得到隔振后振动在各个频段上的变化.在此基础上讨论隔振装置对地铁的振动传播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主要振动分量在45~75Hz,隔振装置对地铁振动水平分量的隔振效果显著,而对垂直分量有放大作用.  相似文献   

4.
国内很多城市的地铁车辆段正在规划和实施上盖物业开发,为了分析和评价地铁车辆段列车运行造成的环境振动影响,对广州地铁3号线厦滘车辆段试车线临近地面及建筑物振动进行了现场实测,在时域和频域内分析了振动的传播特性,并将实测结果与我国环境振动标准进行对比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当车辆段试车线列车正常运行时,临近地面竖向振动明显大于水平振动,实测的最大竖向振动加速度级为66.4~91.2 d B,竖向振动的响应频带为10~120 Hz,竖向振动峰值出现在25~40 Hz之间;试车线列车运行引起临近建筑物的最大振动加速度级为48.9~76.2 d B,振动沿结构物向上传播时,振动频率成分主要是5~60 Hz,楼板振动分频最大加速度级出现在20~25 Hz之间;在距离轨道0~30 m范围之内,地面振动与建筑物振动均已经超过相关国家振动标准,地铁车辆段上盖物业开发时在试车线临近区域采取减振设计措施控制环境振动影响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5.
振动压路机的振动噪声测试与综合性能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治理振动压路机对环境的振动污染和噪声污染,对振动压路机施工时的地面振动信号和噪声进行了测试,对试验数据进行了频谱分析和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振动压路机施工时所诱发的地表面强烈振动及噪声对道路沿线建筑物造成了损伤,并使人和生物群极不适应;指出振动压路机还存在能量利用率低及工作稳定性问题。建议对与环境相和谐的生态化压实机械进行研究和开发。  相似文献   

6.
建立了车辆-轨道-隧道及大地-房建结构空间耦合动力学模型,通过子模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实现了车辆、轨道、下部基础及房建结构的空间耦合振动分析,并通过相关现场调研和测试验证了模型的可靠性,分析了隧道埋深、建筑高度、楼板厚度、车辆运行速度等参数对建筑物振动特性和振动衰减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当隧道埋深在11.6m至21.6m间变化时,地表距离隧道中心线10~60m的范围存在振动放大区;隧道埋深从11.6m增大至21.6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8.3~13.4dB,建筑物振动模态从以高阶振型为主转变成以低阶振型为主;地铁线附近建筑物层数越低,结构的振动响应越小;楼板厚度由0.15m增加至0.25m,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0.9~7.4dB;车辆速度由80km/h降低至40km/h,各楼层振级下降幅度为5.7~6.9dB.可见,当地铁线路先于建筑物存在时,适当增加建筑物楼板厚度、降低行车速度、避开振动放大区是控制建筑物结构振动的有效方案.  相似文献   

7.
通过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研究列车移动荷载作用下横观各向同性场地土时域振动传播规律。研究表明,土体的振动总体上随着距离轨道中心线距离的增大逐渐减小,但在土体中显著存在振动加强区域,需要加强对沿线建筑物的减振研究。  相似文献   

8.
以一种简化的方法,分别建立了列车—轨道和路基—土层—建筑物的二维动力相互作用分析模型,计算了列车引起的振动在土层中的传播特性及对邻近建筑物的影响.分析结果与实测资料相吻合,可为进一步研究振动环境控制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本文研究重载货运铁路沿线结构物振动状态评估及减振措施问题。研究中,采用移动荷载列模拟列车对线路的动力作用,以现场实测数据确定铁路线路至沿线建筑物的振动传递规律,以Duhamel时程积分及类比法计算列车通过时的振动状态并评估其使用安全性。  相似文献   

10.
顾浩磊 《科技信息》2009,(19):260-261
介绍城市地铁隧道爆破振动对地面建筑物的影响,为此爆破施工所采取的一系列减震施工技术措施,希望为以后遇到类似城市爆破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评价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强夯振动机理的分析,给出了强夯施工环境振动影响的测试仪器的组成和测试的方法,根据天然地震裂度和爆破安全振动速度,建立强夯振动对邻近建筑物影响的评价体系,引入了基于“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人体的振动影响评价体系,通过某港区强夯施工的环境振动监测,给出了实测的数据和结果。  相似文献   

12.
为了在城市环境条件下获取场地振动响应特征, 提出一种互相关叠加方法, 并利用模拟数据验证方法的正确性。该方法利用地铁的地表振动记录确定场地传递函数, 能够有效地压制其他振动的干扰, 可以为获取场地传递函数提供一种新的方式。  相似文献   

13.
轨道交通引起的周边建筑物振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交通荷载引起的环境振动评价问题,国内外学者已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但主要集中在交通荷载所引起的地面振动问题上,对周边建筑物振动问题研究的较少。根据作者和其他研究者所获得的实测结果,完善了前人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轨道交通引起的周边建筑物室内振动环境的评价方法提出了建议。讨论了房屋结构自振频率、楼层高度的变化对房屋结构各楼层振动的影响。通过有限元法分析轨道交通引起建筑物的振动并与实测结果进行对比,合理地解释了实测中观测到的一些现象, 指出由于入射波与反射波的相互叠加,导致了高层建筑物的最大振动响应可能发生在建筑物的某一中间层(与结构形式有关),并且在建筑物前,由于反射波的影响,地面振动存在着一个放大区域。  相似文献   

14.
在一地铁沿线某建有地下连续墙的建筑物的地面及地下室对地铁运行引起的振动进行现场实测,通过所采集到的数据分析了相关测点之间的振动加速度的峰值衰减率、Fourier谱、Hilbert边际谱及振级等的变化,分别讨论了地下连续墙的隔振效果和经过隔振后的振动在墙后地下室各层的衰减情况.结果表明:连续墙对水平方向的振动有较为明显的隔振效果,对垂向未起到隔振作用;随着建筑进入地下深度的增加,地下室水平向的振动衰减程度增大;每一层地下室的垂向振动衰减很明显;地下室3个方向上的振级随着中心频率的增大而增大,随着建筑进入地下深度的增加其水平振级的衰减程度增大.  相似文献   

15.
为研究地铁诱发的环境振动在周围土体和邻近建筑物内的传播规律,建立了31自由度地铁车辆模型以及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并进行了数值研究.首先,通过三角级数法获得可靠的轨道不平顺谱,建立车辆-轨道动力学模型,得到车辆随机振动荷载时程谱;然后,将荷载时程谱加载到桥梁-土体-建筑三维有限元模型上,计算得到周围土体和临近建筑内关键点位的振动幅值,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频谱分析,获得各点的振动功率谱函数.研究结果表明:地铁环境振动在地面上的传播存在明显的方向性,竖向振动占主导地位;高层建筑12层以上部分需重点考虑水平面上的振动;传播过程中10 Hz以上的高频振动衰减较快,距轨道中心30 m以外的环境振动以低频振动为主.  相似文献   

16.
基于十堰市高家沟堰口采石场爆破开挖工程现场试验,对矿山附近一栋多层建筑物进行爆破振动监测,分析了该建筑物不同楼层的振动速度及谐波频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爆破远区的多层建筑物受爆破振动影响时,垂直方向振动速度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而变大,水平方向振动速度随着楼层高度的增加而变小;爆破振动产生的谐波频率丰富,较高楼层谐波频率分布范围小于较低楼层且更接近建筑物的固有频率。  相似文献   

17.
在隧道施工中,掌握施工过程中的力学动态,确保施工过程中隧道的稳定和地面建(构)筑物的安全尤为重要。以胶州湾湾口海底隧道青岛端接线工程为例,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如何对地面沿线建筑物进行沉降及振动监测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8.
考虑基础结构和土体的动力相互作用,通过对地铁沿线附近建筑结构的时域位移、速度、加速度动力响应分析表明,列车运行对居住在轨道附近居民的日常生活有很大影响,需要加强对线路沿线居民区的隔振研究。  相似文献   

19.
为研究隧道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砌体建筑物的振动响应,以青岛地铁3号线下穿某砌体建筑物爆破施工为背景,通过现场爆破振动监测和有限元数值模拟,对砌体结构的爆破振动速度和主振频率随楼层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合数值计算,进一步分析隧道埋深、单段最大装药量,装药结构等不同因素下砌体建筑物的振动响应。分析表明:在隧道爆破地震波作用下砌体结构在垂直方向的振动响应强度明显大于水平方向,并且存在一定的高程放大效应,在爆破施工时应加强对砌体结构顶层的防护;隧道下穿砌体建筑物施工时,爆破地震波的主频率主要集中在10~60 Hz内,建筑物自振频率则大多为3.0~3.5 Hz,该砌体建筑物与爆破地震波较难发生共振;砌体结构动力响应强度随着不耦合系数的增加而逐渐降低,随单段最大装药量增加近似呈线性关系,改变装药结构及控制单段最大装药量是控制爆破振动的有效措施;爆破振动速度对隧道的埋深响应敏感,在数值上出现数量级的变化。通过对多层砌体结构振动响应分析,有利于不断提高与完善现有的爆破技术与减振措施。  相似文献   

20.
以南京地铁1号线某区段邻近民国建筑为研究对象,现场实测地铁运行通过时引起的地面振动加速度,分析振动响应在时域和频域内的传播规律,并以Z振级为评价指标,评估地铁运行振动对邻近民国建筑的影响。测试结果表明:地铁运行引起的地面振动以竖向为主,振动量随与地铁线路距离增大呈波浪式衰减,在近场区域某一距离处达到最大值,在远场区域逐渐衰减并趋于稳定;地铁运行引发的振动响应主要集中在50~80 Hz,且对应的分频振级衰减较快;地铁附近部分区域Z振级已超过环境控制标准。研究成果对地铁线路邻近民国建筑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同时有助于研究地铁运行振动对沿线周边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