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人类喜欢赋予动物神奇特性,西方人甚至会把新生命的到来归因于一种鸟儿--白鹳。在美国和欧洲广泛流传的一个可爱动物神话是送子白鹳。当孩子问父母“我从哪里来”时,得到的答案往往是“送子白鹳把你带来的”。人类学家最近指出,这个神话的渊源可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人,他们都认为白鹳是真正爱家的鸟儿。事实上,欧洲白鹳会组成“一夫一妻”的家庭,但并非“白头偕老”。在“临时夫妻”关系期间,一对白鹳配偶会勤勤恳恳照顾子女,由此赢得“模范夫妻”称号。此外,白鹳喜欢与人类住在一起,这可能强化了人们对它们爱家的良好印象。在欧洲的一些传统城镇,人们能见到在房顶上构筑鸟巢、以鸟喙击打房顶而噼啪作响的白鹳。  相似文献   

2.
心理信箱     
《知识就是力量》2009,(1):36-36
尊敬的老师: 您好! 我生活在一个单亲家庭,我妈妈很爱我,她很不容易,因为怕我受委屈.妈妈也一直这么多年没有再结婚。妈妈自己经营着一个小商店,看着操劳的妈妈,我总想帮帮她,可是每次我去帮她搬东西,她都会制止我,让我不要耽误时间,好好学习.考上大学才是最主要的,为此我也很努力,妈妈眼中的我一直是一个听话,懂事,学习好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妈妈的阁楼     
和妈妈的感情始终是淡淡的,以至于想要回忆时,都很难找出关键的画面来。但感情是遗落一地的珍珠,蓦然间,却发现了一些不同寻常的美丽。小时候,我是一个孤单的孩子,离开妈妈住在上海的爷爷家,没有小朋友,没有心爱的玩具,也经常见不着爸爸。有一年妈妈到上海看我,一进门就不顾爷爷的反对,摇醒了睡午觉的我,急急  相似文献   

4.
埋葬虫妈妈:吃掉亲生骨肉 埋葬虫妈妈绝对是动物世界中"坏妈妈"的典范,在一场致命的"抢座位"游戏中,它们会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 通常情况下,埋葬虫幼虫会爬进爸爸妈妈埋葬的死老鼠体内,母亲会用反刍的方式喂食老鼠肉给孩子.加拿大温尼伯大学生物学家斯科特·福布斯表示:"幼虫来回摆动身体,乞求妈妈喂食.最先抢到‘座位'的幼虫得到食物,最后的不幸儿只能苦苦乞求,在没有食物可分之后,埋葬虫妈妈便残忍地吃掉自己的亲生骨肉."而事实上,这种吃掉亲骨肉的策略能够提高幼虫的整体存活率,是一种不得已的做法.  相似文献   

5.
爱不释"身"型 澳大利亚的袋鼠妈妈是天生的"慈母",作为有袋目动物的杰出代表,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为小袋鼠提供了世界上最温暖、最柔软的摇篮. 袋鼠通常怀孕40天左右产小仔.刚生下来的小袋鼠没有发育完全,还没有人的小手指粗,像一段蚯蚓似的蠕动着.为了能让小袋鼠爬进育儿袋里,母袋鼠半仰着身子,尾巴从两腿之间伸出来,用舌头从尾巴根部向着育儿袋方向舔出一条潮湿的"小路".  相似文献   

6.
新年游艺宫     
智力小幽默 1.一幢大楼失火,很多人围观,却无人报警,为什么? 2.小明的妈妈有3个孩子,老大叫大木,老二叫二木,老三叫什么? 3.开口说话就要付钱的地方?  相似文献   

7.
正今天,高一班的小鹏被他的妈妈强行拉到办公室。小鹏妈妈情绪特别激动,向我控诉,她发现小鹏上高中后品质变得恶劣,现在已经学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作为家长,小鹏妈妈既气愤又失望,觉得小鹏已经无药可救,愧对自己对他的栽培和期望;同时也特别担心,害怕这个孩子之后走上歪路。我观察到,站在一旁的小鹏默默低着头,想说些什么却还是放弃了。看得出来,小鹏对于被母亲在大庭广众之下指责好像已经习以为常,只剩无奈。待  相似文献   

8.
提起妈妈,人们想到的是无私、温柔以及对自己孩子强烈的呵护,但是在自然界中却有着许多"不称职"的妈妈,它们有的粗心大意,有的冷酷无情,还有的甚至会吃掉自己的孩子.然而这些全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自然界里的正常规律.  相似文献   

9.
爱不释"身"型澳大利亚的袋鼠妈妈是天生的"慈母",作为有袋目动物的杰出代表,它特殊的身体构造为小袋鼠提供了世界上最温暖、最柔软的摇篮。袋鼠通常怀孕40天左右产小仔。刚生下来的小袋鼠没有发育完全,还没有人的小手指粗,像一段蚯蚓似的蠕动着。  相似文献   

10.
奇特的体型 火烈鸟的喙长得十分奇特,有黑色和粉红色,向下弯曲,上喙平而薄,下喙像一个大大的沟槽.上下喙上各长着两排梳子一样的板形齿,用来从水中滤食.在进食时,它们先把头伸向水面,嘴巴浸到水里,然后微微转头,把食物吸到嘴巴的沟槽里,再用板形齿把水和泥浆过滤出来,就能吃到食物了.  相似文献   

11.
孩子刚刚4个月的蔡女士说,她所在单位允许她每天有两次喂奶时间,每次时间是30 min.但是从单位到家的单程就要这么长时间,来回一趟就要1h,这个规定虽然很好,但是对自己很不适合,因此她现在不得不试着给孩子断奶. 小巫告诉记者,职业妈妈只要方法得当,一样可以将母乳喂养坚持到孩子一岁,甚至更长时间.这个方法就是挤出母乳,正确地储存.  相似文献   

12.
典型案例:小童的妈妈最近可烦恼了,在家里跟儿子"战争不断"。小童也觉得自己特别郁闷。寒假里,妈妈不允许他上网、不允许他出去玩,只能在家里做作业。妈妈还瞒着他报了一个培训班。妈妈的理由很简单:高二是非常关键的一年,文化课学习很重要。更何况,现在哪个孩子不补课呀。别人在补习,你不补习,那不是落后了。假期里有空,正好充分利用起来。妈妈很强势,没有给小童说话的机会。小童只好把满肚子的委屈积压在心里。于是,上课没心思,  相似文献   

13.
现在大家都已经意识到,好习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习惯是每一个妈妈都愿意努力去做的。但很多妈妈  相似文献   

14.
“妈妈,打针的地方今天还疼”“我好困,还要再睡会”……许多 3 ~ 11 岁的孩子接种新冠疫苗后的“小抱怨”让家长感到十分忧虑。专家说这些现象都是接种新冠疫苗的正常反应,可有些家长心里还是会犯嘀咕:这会不会跟孩子接种疫苗的剂量有关?为啥疫苗剂量孩子和成人是一样的?究竟啥反应才是正常的?  相似文献   

15.
1998年12月,北京顺义潮白河畔飞来了11只大鸟,个个1米多高,长长的脖子,黑色长而宽大的嘴,细长而暗红的腿,浑身洁白而翅膀大部分呈黑色。它们在浅水中觅食,在朔风中战栗。经专家鉴定,它们是国家一类保护鸟类,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红皮书》和《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的大型涉禽——东方白鹳。 鹳与鹤都是大型涉禽,但分类上属于不同的“目”,鹳形目鸟类包括鹭、鹮和鹳,均是在水泽觅食而营巢树上,鹳科鸟类共17种,国内常见的只有白鹳和黑鹳。 白鹳是一种性情安祥而机警的鸟,欧洲白鹳(嘴为红色)专门在人类的建筑物上筑巢,并受到人们的喜爱,谁家来了白鹳就被视为“福到了”。这是怎么回事呢? 史料记载:“1849年6月,俄罗斯基辅芝吉林地区出现蝗虫,鹳群以稠密的行列包围了布满蝗虫的农田,到7月,所有蝗虫便被消灭。”于  相似文献   

16.
吕斌 《科学之友》2006,(8):68-68
妞妞,4岁。妞妞妈妈最近很心烦。原来,阿姨在妞妞4岁生日时送给她一件粉色的连衣裙,穿上后像小公主。妞妞特别喜欢,天天吵着要穿公主裙,更让妞妞妈妈心烦的是:一旦妞妞穿上这条裙子,就死活不肯换下来。妞妞妈妈疑惑了:妞妞是不是得了恋物癖啊?同样4岁的丽拉,每天形影不离的不是她的妈妈,而是她的一块白色小毛巾。毛巾的白色已经被漂洗得没有光泽,而且由于长时间使用,已有些破旧。丽拉没事干的时候,就咬着她的小毛巾。有人好奇地问丽拉妈妈“:你女儿是不是有恋物癖啊?”妈妈不觉得有什么奇怪的“:她从小就这样。”  相似文献   

17.
现象:出国读幼儿园渐多 两岁半的孩子,许多还在父母的引导下牙牙学语,有的孩子甚至还没有摆脱奶嘴的诱惑,可是,这个年龄的小欧欧却即将踏上出国留学的路程.  相似文献   

18.
心理咨询室老师: 我是一位高一年级的女学生,从去年我父母闹离婚开始,他们对我的态度就变了.平时,他们一门心思闹离婚,很少来问我的情况,好像我不存在似的,我有事情跟他们说,他们总是一脸不耐烦的样子,好像他们的问题都是我造成似的.有时他们又会觉得我很重要,爸爸会要求我站在他这一边,不要理睬妈妈;妈妈会命令我站在她这一边,说考验我到底有没有良心?我觉得我好不幸,爸爸不疼,妈妈不爱,全世界没有一个人能够帮助我.我真的很害怕,但每天在学校里又强迫自己装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担心家里的情况被同学们知道.我也看了一些有关心理学的书籍,有的书上说离异家庭的孩子会有心理问题,真是这样吗?我不知道该怎么办?老师,你能帮助我吗?  相似文献   

19.
很多妈妈抱怨,孩子如果一整天都宅在家,家里一不留神就会成为大型被洗劫现场。玩具、绘本,一股脑儿全铺在地上,没有最乱,只有更乱。不管玩具整理得多整齐,如果孩子没有归位的习惯,没多久房间又会再次凌乱。家长到底要怎么做才能让“熊孩子”心甘情愿整理呢?不妨试试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20.
妈妈爱我吗?     
心理咨询工作室: 写这封信之前我思量了很长时间,我还是相信你们会帮我. 我总是感到妈妈不爱我,在她眼里好像我一无是处,她总是挑我的毛病.妈妈老是拿我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说我如何如何不如人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