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你这孩子就是贪玩,不是读书的料","你简直不可救药了","你看别的孩子多聪明,你怎么就不开窍","你看你,什么事都做不好","像你这样,将来也就是个拉板车的命"等等.  相似文献   

2.
有这样一则故事,说是成名后的法国著名作家巴尔扎克,一度过于自信,处理事情有些轻率和武断。一次,有位老太太拿着一本陈旧的小学生作文本来拜访巴尔扎克,她说:“亲爱的巴尔扎克先生,我想请教你一件事,这孩子的作文水平怎么样?今后的前途如何?”巴尔扎克很奇怪,看了作文,又看了看老太太,问道:“您是孩子的母亲还是奶奶?”“都不是,先生。”  相似文献   

3.
一忌恶语,对孩子动不动就骂“傻瓜”“笨蛋”之类的话,会大大伤害孩子的自尊。二忌苛求,不要常说“这么简单的事你都不会做”,这些话会使孩子对自己丧失信心。三忌强迫,不要说“我让你干啥你就干啥”,这样容易引起孩子的不满和反感。四忌威胁,“如果你做不好,我就把你怎样”之的话往往一两次见效,经常如此便无效果。五忌低调,不要低声下气求孩子,  相似文献   

4.
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名言:“人类最深刻的秉赋,是对赞扬的渴望”。是的,每个人都渴望着被人赏识,特别是孩子。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肩负的就是辅助孩子们成功的重任,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为孩子的成功竖起大拇指呢?的确,孩子需要被赏识,但是,亲爱的老师您会用你的大拇指吗?会让你竖起的大拇指成为孩子的骄傲,成为他前进的动力吗?  相似文献   

5.
一位心理学家曾经这样说过:“一个舍不得赞美孩子的父母,往往会使孩子变得令他们无法赞美”。在教育的过程中,教师和父母学会用赏识的眼光、手段、方法去挖掘、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促进孩子好的方面得到巩固,继续发扬,不良的行为习惯得到克服,既而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这样的教育就是“赏识教育”。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8,(3):58-59
自己孩子的性格,做父母的都会想要了解。这里给你介绍一种简易的方法,那就是“依色彩来判断孩子的个性”。[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刘伟 《奇闻怪事》2007,(7):62-62
苏霍姆林斯基在他的学校大门的正面墙上悬挂着这样一幅大标语:“要爱你的妈妈!”有人问苏霍姆林斯基为什么不写“爱祖国”、“爱人民”之类,他说:“对于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讲那么抽象的概念。而且,如果一个孩子连他的妈妈也不爱,  相似文献   

8.
近十多年来有一个问题苦苦困绕着我,家长眼中的好教师是什么?学生心目中的好教师又是什么?我连续带了两个从一年级一直到小学毕业的班级,都遇到了一个现在普遍存在的现象,就是家长为孩子择师,家长千方百计找关系,要把孩子交给我带。更有这样一个家长,在我1996年把他的大儿子带到小学毕业后,她找到我说:“老师,今年你又该带一年级了吧?”我说学校还没排课,不知道。可她很诚恳地对我说:“你教一年级千万告诉我。”我很奇怪,就问:“怎么,有什么事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1.父母应该教会孩子看一些内容健康的电视节目,同时也应该告诉他们,不要看那些不适合、或者可能损害他们全面发展的节目。2.应该教会孩子不要单纯地“看电视”,而是要“看电视节目”。这样,我们就可以培养孩子的选择能力,使他们知道哪些节目适合他们看,从而自觉地去拒绝不适宜儿童的节目。3.如果在没有必要开着电视的时候将电视关掉,我们不但能节省能源和金钱,还为我们自己和全家赢得了安宁和时间。4.不要将遥控器总拿在手里。不断换台的习惯不利于培养孩子选择电视节目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家抢夺遥控器的现象也应该避免。最好…  相似文献   

10.
这个新学期里,同学们最大的感受是什么?今年上初一的孟同学回到家,就忙着拿剪刀捣鼓各种几何图形。妈妈急了,上初中功课紧张,回家不做作业,却忙活着“玩”,不由得气不打一处来。她质问孩子为什么不做作业,不料小孟理直气壮地说这就是作业,妈妈翻开课本一看,才知道孩子学的是生活中的几何图形。的确,今年中小学新教材的显著特点就是作业“少”了,作业的方式发生了很多变化。对此,学生自然是乐于接受,但家长却有些“急”了。 作业的形式多元化记者细看了今年的课本,“做做看”、“议一议”、“想一想”这样的作业很多,作业的形式不再是过…  相似文献   

11.
你可以不说、不谈,但你无法拒绝数字生活的盛情邀约;你可以不听、不看,但你无法忽视数字生活的神奇魔力……身处这样一个令人眼花缭乱的世界,我们不得不击掌赞叹,不得不像个孩子那样,在信息化的海洋里尽情嬉戏、玩耍。  相似文献   

12.
声音     
《科技潮》2005,(2):3-3
“我们现在经常见不着导师,为什么?他必须出去跑,跑课题、跑项目。不是他本人想出去跑,而是现在的课题就是这样申请的——不是因你的实验室在自己的领域排名,而是看你和某些官员的关系。听说我们实验室正考虑明年是否增加一个有这方面特长的人,专门去申请国家课题和争取横向项目。”  相似文献   

13.
孙伟 《青年科学》2011,(3):49-49
孩子,今天你又装作若无其事地暗示妈妈,说市中心的房价又在飙升,如果再不行动,或许以后你和女友连一间栖息的小屋都没有。 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终于没有像你希望的那样,说出“妈妈给你们买”的话来。 而你,在这尴尬的沉默里,气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门而去。  相似文献   

14.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曾说过:如果你想培养一个无赖,那就尽情放纵他,迁就他;如果你想培养一个很棒的孩子,那么面对孩子起初不合理的要求,你就要坚持用爱的原则,爱的理由拒绝他。身为人母的我,相信每个做家长的面对着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就犯愁,是给还是不给?该怎么办?一孩子的愿望是无止境的,总有一天你会拒绝他,而此时拒绝比当时拒绝给孩子的打击大得多。卢梭还说过:当一个孩子哭着要东西时,应当干脆加以拒绝。我想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要用爱的力量拒绝孩子,用耐心和“狠心”去解决。在学校有的学生作业不完成,来校后谎称忘带,起初几次,我相信这些可爱的孩子,给予了原谅,希望他们今后该改正。可事情并不是这样,情况愈来愈糟,忘带作业的人多了,次数多了,我慢慢地发现了问题,便规定:没带作业就是没做,也不准家长送。这样一来,学生没有空子可钻,作业不带或没做的逐渐减少。有个学生以《以忘的教训》为题写作文,感激老师帮他改正了缺点。开家长会时,家长也认为这个办法好。有的学生忘带书,家长送,其实家长也烦,宁愿自己辛苦也不愿耽误孩子的学习,这样做家长是真的关心孩子、疼爱孩子吗?我认为并不是。  相似文献   

15.
曾经很喜欢与妻子到郊外散步,瞧那春来春去、花开花落,看那风行风止、云卷云舒,当时的“永远”在我心中就是“信任+爱”。慢慢孩子大了,事情多了,开始想着如何将自己的“光和热”进一步发扬光大,这时的“永远”,在我心中渐渐铸成了“创新+执著”。  相似文献   

16.
1、孩子绘画时,父母不停地在一旁评论;2、追究每个细节的真实,并要求立刻更正;3、当孩子使用绘画工具时,总是不厌其烦地强调笔和纸的价格,提醒孩子不要浪费;4、唠唠叨叨地要孩子注意手和环境的清洁,使孩子不能集中注意力或因为怕挨骂而放弃绘画;5、当把作品送给父母观赏时,不愿痛快地进行表扬,总要重复“不要骄傲”之类的话;6、要求孩子达到尚无能力达到的绘画技巧;7、不恰当地总是同其他孩子进行比较:“你看谁谁比你画得好”,家长以为这样可以制造孩子的上进心;8、过早地把孩子送去学成人画,束缚其自有的想像力和创造力;9、因为画技尚不成…  相似文献   

17.
“妈妈,这是个坏地方。” “为什么呢?我的孩子。” “因为这里的每朵花下面都有刺。乡下有什么好看?我们回去吧!” 年轻的妈妈便带着孩子逃跑似地离开了。 漫步野外,被一丛美丽的玫瑰吸引,情不自禁地走过去,便看到以上的一幕,听到了这么令人深思的话。望着匆匆离去的母子,我想说:孩子,带刺的玫瑰可是好花呀!年轻的妈妈,难道你不这样认为吗?难道面对“刺”,就只有选择逃避吗?  相似文献   

18.
狼和獾     
朱国勇 《少儿科技》2014,(11):23-23
一天,狼看到獾在喂孩子,就对獾说:“你太辛苦了!这样吧,我送给你一些肉,你吃肉养好身体,好好喂孩子。”一会儿后,狼叼着一大块肉跑回来,把肉送给了獾,獾很感激狼乐善好施。又一天,獾正在家里带孩子,突然听到敲门声。獾看到是狼,就开了门。狼恳求道:“一个猎人和一群猎狗在追我,我想在你这里躲一会。”獾同意了。狼进门后,却猛地向转身哄孩子的獾扑去,得意地说:“你很愚蠢,所以你和你的孩子都成了我的晚餐!”交友不慎,会带来灾祸。  相似文献   

19.
<正> 京剧里那咬牙切齿、横着膀子出场的黑头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当他开始呀呀大叫的时候,人们就知道他马上要唱了,这就是“叫板”。不单戏曲里需要“叫板”,现实生活中需要“叫板”的事情也很多,小到家庭琐事,大到一个组织的管理、国家公共管理、执法等,不胜枚举。比如父母教育自己的孩子,当遇到孩子大闹特闹、无法无天时,父母实在忍不住就总要唬起脸对孩子吼一句:“你再这样不听话我就要打你屁股了。”话是说了,可手并没有忍心打下去,因为父母期望通过震慑、威吓能起到作用。但当孩子发现父母只不过是吓唬吓唬他时,就根本不会  相似文献   

20.
明宇 《青年科学》2010,(8):45-45
“近视的人到老了以后不会老花眼?”很多戴眼镜的人或多或少都听说这样的说法,如今,这样的说法得到了证实。郑州大学四附院眼科主任医师陈刚说,近视眼确实能抵消老花眼,但要看你近视的度数有多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