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场油气真假显示的判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油气真假显示判别是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性质的前提和保证。该文从分析混油或加入有机添加剂对录井的影响因素入手,探讨了其对录井的影响程度,总结了地质、定量荧光、气测录井技术判别及消除假油气显示的方法,并对现场录井方法提出了具体要求,为今后准确评价储层流体性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研究定量荧光技术的应用方法及低孔低渗储集层的的基本特点,随后介绍了定量荧光技术在低孔低渗的储集层油气采集的应用。研究表明:定量荧光技术与先前的荧光技术相比,改变了许多,弥补了普通荧光技术的不足。由于沉积环境、物质性物源、成岩作用等等诸多元素的影响可能会形成低孔低渗储集层。通过对一系列实验数据的分析比较,定量荧光技术将录井从定性转变成了定量化,并且大大提高了油气的发现率。结果,定量荧光技术在低孔低渗储集层的应用改变了储集层解释困难的现况,并且为今后在储集层研究油气层的解释做出了及其积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通过分析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在岩性识别与地层划分、沉积环境与沉积相判别、物性参数计算与储层评价、关键“地质层位”卡层等方面的应用情况,评价该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效果,并针对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技术发展建议,以期深化录井行业从业人员与科研工作者对X射线荧光元素录井技术研究热点变化趋势的理解,进一步拓展该技术的应用研究范围。  相似文献   

4.
定量荧光录井技术是近年来新兴的一门录井技术,该技术在排除钻井液对岩屑污染、识别真假油气显示方面有其独特的作用。本文从图谱特征、差谱方法等对利用定量荧光录井技术降低钻井液污染对录井资料影响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采用定量荧光技术进行随钻录井,克服了原有方法中的一些不制因素,为在复杂钻井工艺中及时发现和评估油气层提供了可靠依据.该方法初步应用尚有进一步待完善之处.  相似文献   

6.
探讨了定量荧光谱图及参数的意义,介绍了定量荧光录井快速评价油层的方法,阐述了如何利用定量荧光参数计算岩石含油量。  相似文献   

7.
轻烃录井技术是一种新的色谱分析技术,是气测录井的延续与补充,它具有取样简单、分析参数多、重复性和再现性等特点,通过对辽河油田欢喜岭油田S628块轻烃录井实践和应用,总结、完善该区块轻烃录井评价油气层判别标准,并在S628块水平井录井中加以验证,成为油气层解释评价的一种新的有效手段,提高了现场水平井录井综合解释水平。  相似文献   

8.
《潍坊学院学报》2018,(6):10-13
在荧光录井过程中,常规荧光分析只能进行定性分析,人为因素影响较大。而定量荧光分析使用的萃取剂往往存在芳烃残留物,萃取剂本身的光谱与原油及其相关样品的光谱中存在着随浓度增加不同的变化模式,高浓度油样易会发生荧光猝灭现象。本文针对荧光录井目前出现的问题,利用萃取剂(正己烷)的光谱特征进行定标或加入的低环芳烃对原油及其相关样品进行浓度标定和修正,对当前的定量荧光分析方法做出改进,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高浓度油样荧光猝灭的影响,有助于录井技术中定量荧光分析技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充分利用荧光显微图像分析评价技术的直观性、易懂性的技术特点,针对冀中凹陷蠡县斜坡不同地层、不同原油性质,建立并完善该区块荧光显微图像标准图版,结合其它各项分析化验解释方法,逐步提高录井分析化验技术油气层解释精度,为油气勘探工作提供更全面、准确、详实的解释资料,也为后续油气田勘探开发工作提供更多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0.
欠平衡钻井录井方法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欠平衡钻井技术的特点,结合目前国内录井设备和技术现状,分析了欠平衡钻井技术中常规录井技术的局限性,针对欠平衡钻井工艺的特点,探讨了通过对岩屑分析、气体组分分析、气体采样、地层压力检测、流量检测、定量荧光检测及火焰观察等录井手段对地层含油、气情况进行识别和评价的方法,提出了相应的设备配套技术和录井方法,并给出了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1.
元素录井是在钻井现场快速分析岩屑(岩心)样品中元素含量,并根据元素含量及其组合关系的变化进行随钻岩性识别和地层评价的录井技术。在冀东油田上古生界沉积特征分析基础上,通过X射线荧光分析试验,选定对岩石分析的元素种类,研究岩石元素组合特征,并利用其成果及时、准确地识别岩性和判断地层,正确指导钻井生产,形成基于X射线荧光分析的随钻地质解释评价技术。X射线荧光录井的开展,为PDC钻头、空气钻井条件下的岩性识别提供了可靠的技术手段,同时定量的元素分析资料,在复杂岩性的识别、储层评价、地层判别及沉积相的研究等方面,均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二连盆地在吉尔嘎郎图凹陷、赛汉塔拉凹陷的储层、物性、流体类型复杂,会显示不同的特性,利用地化录井的解释资料标准,提高油气层录井的符合率,体现出地化录井技术在天然气解释和评价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有气测录井技术所使用的烃类气体来源主要是使用电动脱气器分离钻井液中的烃类组分,将其混入空气送入气相色谱检测,主要得到的是C1—C5气态烃组分。这种方式一方面受钻井液的影响,另一方面由于空气含量的不确定性,只能定性地评价油气显示。半透膜对烃类组分具有一定的分离选择性,可以直接插入钻井液进行油气分离,能得到气态和常温呈液态的烃类组分,相对于电动脱气器具有受影响因素少,能定量评价油气含量的优点。因此,在技术气测录井中,为了提供定量烃类气体来源,通过对半透膜气体分离技术的研究,研制了适合要求的半透膜以及基于半透膜的油气分离装置。对这种分离装置的响应时间、分离效率、衰减检测、C1—C8(包括苯、甲苯)组分响应等性能的试验结果证明,其适用于钻井现场的油气检测,扩展了油气检测内容,丰富了油气评价信息。  相似文献   

14.
岩屑荧光扫描油气检测技术在镇泾油田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屑荧光扫描油气检测技术是通过岩屑成像,再对岩屑的荧光图像进行处理,含油岩屑以其所含烃类物质的荧光特性而显示出明显的可识别性这一特征,在图像中对其面积进行定量计算,并得到圈定范围内含油岩屑的荧光亮度和各色度分量值。对分析值进行处理,得到油气水层评价模板和含油性综合指数,与测试结果作对比,得出一定的产液预测。  相似文献   

15.
本文首先分析了气测录井的常用技术应用,对气测录井资料的预处理技术进行了深入探讨,然后分别对数学法,人工神经网络法这两种油气层评价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采用油气水层定量评价的录井新技术,包括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荧光显微、轻烃分析、核磁技术、多参数解释图版等,结合岩心、气测、岩石热解、气相色谱资料,对松辽盆地北部他哈拉-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进行了综合分析,完成了对该油层流体性质判别解释标准的建立,形成了一套针对该油层含水性识别的新方法。并通过对该方法的新井应用效果的分析,得出意见和结论。认为,该方法可很好的应用于松辽盆地他拉哈-常家围子地区葡萄花油层及其他区块的高含泥层的解释评价。  相似文献   

17.
荧光偏光显图像技术是直接观察储集层中岩石结构、构造、储集空间与油水分布产状的微观识别技术。该文对该项技术的仪器、原理逐一进行了介绍,并结合华北油田霸县凹陷文安斜坡储集层特征,总结了油气水的荧光偏光显微图片特征。通过应用实例详细论述了荧光偏光显微图像技术在储集层性质、油水界面确定方面的优势,开阔了现场录井技术人员的眼界。  相似文献   

18.
本文针对PDC钻头的特点以及对地质录井的影响,从定性、定量录井方法的对比分析入手,阐述了定量油气录井方法在PDC钻头钻井时的优势。重点介绍了PDC钻头钻井特点及对地质录井影响、取样要求、DC钻头钻井过程中的岩性描述归位等等。供各位朋友指正批评。  相似文献   

19.
针对含油气盆地内油气分布与富集程度的定量描述问题,提出综合利用录井显示、测井解释、试油结论等资料的含油信息定量描述油气分布的方法;利用该方法计算沾化凹陷探井的油气集聚值,并分析油气的纵、横向分布特征。结果表明:按照3种资料可信度高低的优先顺序(依次为试油结论、测井解释、录井显示)进行计算可获得较真实的油气聚集值;油气聚集值可定量描述研究区油气的分布与富集情况,从而为勘探选区和钻探目标优选提供依据;沾化凹陷纵向上沙四段油气聚集值最高,应是油气勘探的重要方向;横向上北部深洼区(义283—义178一带)油气聚集值较高且连片分布,是沙四段最为现实的油气增储区块;该方法适用于钻井较多的中—高程度探区油气分布描述与增储区块预测。  相似文献   

20.
对气测录井烃组分三角形图解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气测录井是通过分析钻井液中石油和天然气中的烃类气体、氢气、二氧化碳气体来发现和评价油气层的技术.三角形图解法是评价油气层的方法之一,本文用数学分析的方法得出了与三角形图解法相关的关系式,将繁琐、不精确的做图法换成简单的运算,不仅改进了工作方法,而且极大地提高了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