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素音女士来去匆匆。她是大忙人,一到中国就被人围住,想找她谈谈真难,几番求见都遭拒绝。在天津参加完一个会议的归途中,我挤进了她的软席车厢。离开了众人,她就不显得那么高不可攀了。她的热情,她的魅力更是一下拉近了我们之间的距离。我们淡的都是关于中国的事。也许因为旁观者清吧,她身居海外,却对中国的事有比我们有些人还要清醒的思考。从言语间,我感到她对中国的思考满怀炽热的感情。毕竟她的根在中国。中国年轻人:最懒? 也许看到我是年轻人,她一上来便谈起了对中国  相似文献   

2.
外婆家有一只箩筐,平时挂在仓房的墙上,不让随便动。外婆说这可是只神奇的箩筐,它能使鸟兽说话,能使时间倒流。我觉得这是在哄我们,怕我们把她的箩筐弄坏了。假期里,我和表妹丫丫想捉一只小鸟,研究研究。我们找来绳子、小棍,还有一把米。就差箩筐了。丫丫说她去拿,奶奶最疼她,经常用离奇的故事哄她。我们用小棍把箩筐支好,绳子的一头绑  相似文献   

3.
豪放与婉约     
开学了,同学们得知一个消息:Miss陈调走了。说起我们的Miss陈,她可绝对是个"豪放派"。她有三大特点:说话急、嗓门大、脾气躁。她做事向来火急火燎,讲课时的高音不断冲击着我们的耳膜,连隔壁班同学都听得一清二楚。一听到急促、尖利的高跟鞋声,我们就知道是她来了,于是带读的提高了嗓门、跟读的愈发卖力。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一位叫塞尔玛的女士内心愁云密布,生活对于她已是一种煎熬。为什么呢?因为她随丈夫从军。没想到部队驻扎在沙漠地带,住的是铁皮房,与周围的印第安人、墨西哥人语言不通;当地气温很高,在仙人掌的阴影下都高达华氏125度;更糟的是,后来她丈夫奉命远征,只留下她孤身一人。因此她整天愁眉不展,度日如年。我们能想像她内心的痛苦,就像我们自己也会经常碰到的那样。怎么办呢?无奈中她只得写信给父母,希望回家。久盼的回信终于到了,但拆开一看,使她大失所望。父母既没有安慰自己几句,也没有说叫她赶快回去。那封信里只是一张薄薄的信纸,上面…  相似文献   

5.
刘菊英,往日一个痴迷服装设计的农家女,如今却成了江西赣州市章贡区沙石镇创业的领头雁。当我们看过菊英的菊艺服装职业学校,当我们听完她艰难的创业史,我们不禁对她多了一份尊敬,多了一份感动。  相似文献   

6.
冯有才 《青年科学》2009,(10):40-40
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无论如何,我都不会相信这个故事的。 接到热心观众电话后,我们花费了近4个小时,才来到这个偏僻的小山村。群山之间,坐落着一排白色的房屋,风景很美。她的家很好找,村里最穷最破的一户房屋,就是她的家。见到她时,她正给猪喂食,丝毫不知道我们的到来。  相似文献   

7.
野炊     
你瞧,一位女孩左手拎着蔬 我们“收工”时,不知谁喊了声:菜,右手提着几瓶清凉解暑的茶 “那是谁?”我们同时朝她指的方正缠着她的妈妈在说些什么。 向望去,果然不错,有一个小黑点听!她的妈妈终于无可奈何地发 蹲在那里不知在干什么。“张双话了:“好了,我的小祖宗,桌上 双。”还是汪玉同眼睛厉害,随即还有一根香肠,你也带去吧!” 我们便抱着一大摞柴愤愤地朝她“Thank you!”女孩调皮地向她 走去。“我的天,这个品行败坏的妈妈作了鬼脸,便抓过香肠夺门 学生也居然和我们一组,真是气死而出。妈妈…  相似文献   

8.
一个长期游历、最终将成为过客的中国人,在非洲都能遭遇什么?她带着我们所有人对非洲的基本想象,并给我们提供了属于她的一份个人发现。  相似文献   

9.
我们生活在同一座城市,却从没碰见过。在我事业顺利、踌躇满志时;在我工作受挫、心灰意冷时。我会时常想起她。尤其想在大街上与她偶然相遇,彼此问候一声,让我在她毫无防备的脸上和眼神中,真切地观察她这么多年来是否生活得好。可是,我们在这座不大的城市过了近二十年,竟然没有一次这样的机会。  相似文献   

10.
去年9月,韩素音女士来京,向北京大学学习巴利语(古代印度的一种语言,现已成为佛教的宗教语言)和梵文的我国学生颁发“陆文星、韩素音中印友谊奖”,我们趁此时机去采访了她。近些年来,韩女士差不多每年都要到我国来。我们曾多次采访她,而她总是那么热情,坦诚,不厌其烦地回答我们的问题,向我们介绍西方社会各方面的情况。  相似文献   

11.
正正如加拿大人不理解我们四代同堂的生活,我们也不一定理解他们亲情的疏远。其实,说加拿大人亲情淡薄并不确切。最近,我们楼里住户来了次大换血,不少老人去了"养老院",搬来几个年轻家庭,为我们这座曾经是老人公寓的大楼增添了些许活力。不过,和老人们处久了,一时见不到他们,我还觉得有些不习惯,我得向住楼底下的琳达打听打听他们的下落,因为她是我们楼里消息最灵通人士,虽然她搬进这个楼并不比我早几天。她是个自来熟,跟谁都聊得来。不管是大人孩子,都很喜欢她。我觉得她代表了典型的加拿大人性格:热情开朗、宽容豁达。对她而言,我也许只是她每天遇到聊天  相似文献   

12.
这学期开学不久。我们斑一名刚刚转学来的女生李倩茹到办公室找我,她进来时.只有我自己在办公室。她那样羞怯,很不自在。我以为她是来问题的,没想到她小声对我说,她写了一首小诗,说着,顺手递给了我。其实那是一首只有我和她才称为“诗”的小诗,题目是《星星》。她是这样写的:“星星一闪一闪\我就静静地看\仔细看星星\星星慢慢地动\这是为什么?”  相似文献   

13.
辣椒组长     
正陈可雨,高高的个子,活泼可爱,瓜子脸上嵌着一双水灵灵的大眼睛,薄薄的嘴唇如同不饶人的机关枪。她办事公道,不徇私情,爱打抱不平,连最爱捣蛋的陈雨杭也怕她三分。我们都叫她"辣椒组长"。她从小习得一身好功夫,所以同学们推选她为体育委员。上完体育课,或者自由活动时间,她都会教同学们打少林拳,我跟着她学了不少功夫  相似文献   

14.
无需完美     
一位朋友的妹妹高考时因为生病,没有发挥好,成绩不理想,结果没能被她向往的北大录取,而是录取到上海的另一所重点大学。为此,她十分痛苦,朋友让我去劝劝她。在她即将赴上海之前,我去她家看她。一见面,我就问她:"你们学校考入重点大学的学生能占多少?"她回答说:"大慨不到15%。"我说:"你现在就在这15%里,光你们学校就有85%的学生在羡慕你呢!"她想了想说:"这算什么,我们家都是名牌大学毕业,我这个重点大学在我们家只能排到末位。"可你将来还有别的机会超过他们呀!"  相似文献   

15.
初中时,新分来个师大毕业的女老师教我们语文。她充满着一种活力,脸上总带着暖暖的微笑,每次上课我总是出神地望着她,听着她甜甜的声音,欣赏她别致的衣服,享受那暖暖的笑意。当时班中许多女同学都模仿她的一颦一笑,甚至走路的姿势。当时家里很穷,我经常一个人默默地学习,对老师的喜欢从不敢表露出来,她的周围总是围着一群花枝招展的女孩,直到有一次—一个阳春三月,她带领我们去游玩 。那天的天气非常好,忘了是在怎样的情况下,我走在了她的身边,同学已走得很远了,老师和我说着一些话,她用手轻轻地搂着我,“ xx,自古贫寒出英雄,你好好努力,将…  相似文献   

16.
争抢薯片     
正今天戴张玉带了一袋薯片来学校,下课铃刚打响,她就拿出薯片开始品尝。只见她快速取出一片,整个儿塞进嘴里,嚼得"嘎嘣嘎嘣"响,吃完一片,还不忘用舌头舔舔嘴唇。看她吃得津津有味的样子,我们都快流口水了。于是,陈褚益便伸出手向戴张玉  相似文献   

17.
正一"你们班的学生不守纪律,上课时经常吵到我们!""你们班的总成绩在我们年级垫底!"……这是其他班同学对我们班的评语,我们在心底也都承认——事实就是这样,不容否认。后来,校长安排了一位新老师当我们的班主任。她姓李,二十多岁,喜欢笑,一笑脸颊上便浮现两个小小的酒窝。她第一天上课,提问题,我们怕答错,都  相似文献   

18.
坚持,爸爸     
我的爸爸是一位地地道道的采煤工人,今年43岁,曾任采煤队长。但在一次施工过程中,由于意外事故,造成爸爸腰椎骨折,神经损伤,不能行走。但是,我们没有失去希望,我们相信爸爸一定会好起来的。我有一位任劳任怨、漂亮贤惠的妈妈。在爸爸住院期间,她细心照顾爸爸,哪怕只有一丝希望,她也不会放弃。  相似文献   

19.
顶瓶子表演     
正这节课是作文课,吴老师一走进教室,她那大大咧咧的声音立刻就传到了我们耳边:"同学们,今天我们来玩一个顶瓶子的游戏。"吴老师一马当先。她迈着轻快的步伐来到了门边儿,手中握着一个小小的水瓶,她用最温柔的声音对着瓶子说道:"瓶子老弟,一切就拜托你啦!"接着,她便把瓶子小心翼翼地放在头上,生怕瓶子一不小心就掉了下来。一切准备好了之后,同学们一声号令,吴老师深吸了一口气,张开双臂,晃晃悠悠地从门边走向教室中间。但  相似文献   

20.
如果我们不是怀有一种"先入为主"的"成见"来看《水浒》中的潘金莲,我们实在看不出她有多么的恶,多么的淫。相反,她倒是一个虽然出身低贱,但却天生丽质且不为淫威所屈的大写女子的形象!她之后来一步步沦为"淫妇",全是张大户、西门庆、王婆等恶人的迫害以及"合谋设陷"而导致。当然,潘金莲自身婚姻的不幸为上述恶人提供了可乘之机也是事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