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支元恒 《甘肃科技》2007,23(11):144-145
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分层放顶煤开采防治技术分析,可确切掌握自然卸压深度,将下一个工作面的安全采、放高度合理选择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之内的被解放煤层之中,为今后开采将工作面采、放高度严格控制在自然卸压有效安全范围内提供可靠的技术依据,为煤巷掘进和工作面的安全开采提供技术保证,确保在急倾斜CO2突出厚煤层中实行分层放顶煤开采时不发生"煤与CO2突出"事故。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急倾斜特厚煤层长壁综放开采技术的难题,靖远煤业公司王家山煤矿创新设计了"非线性异面空间"的工作面布置方式,对提高工作面支护系统的稳定性创造了有利条件,简化了工作面设备布置方式,使得急倾斜~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的一系列难题迎刃而解。  相似文献   

3.
论述了急倾斜中厚-厚煤层水平分段巷道放顶煤采煤方法,分析了工作面生产能力和促使顶煤冒落放出的措施。工业性试验表明,这是拓宽放顶煤采煤法在急倾斜煤层应用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非壁式放顶煤工艺研究在梅田矿务局六矿试验成功,取得了“三高五低一好”的效果,即单产、工效、回收率高;掘进率、含矸率、材料消耗、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实现全风压通风,安全条件好。为急倾斜中厚—厚煤层的开采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拓宽了放顶煤采煤法在急倾斜中厚—厚煤层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急倾斜单一突出厚煤层一般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进行开采,其区域防突措施确定的关键在于确定其采动影响下的自保护范围.以湖南省南阳庙煤矿为例,进行了回采工作面煤的工业分析和采后瓦斯残余参数观测,UDEC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关数据测试等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在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采煤法开采后,其分层相当于保护层的开采,下部1~2个分层均处于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之内,大大简化了防突工程.研究结果可为急倾斜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急倾斜突出煤层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急倾斜单一突出厚煤层一般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进行开采,其区域防突措施确定的关键在于确定其采动影响下的自保护范围.以湖南省南阳庙煤矿为例,进行了回采工作面煤的工业分析和采后瓦斯残余参数观测,UDEC数值模拟和实验室相关数据测试等一系列研究,研究表明:在采用水平分层或斜切分层采煤法开采后,其分层相当于保护层的开采,下部1~2个分层均处于被保护层的保护范围之内,大大简化了防突工程.研究结果可为急倾斜突出煤层区域防突措施的制定提供理论依据,对急倾斜突出煤层的安全生产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7.
急倾斜煤层顶煤超前预爆破工艺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急倾斜煤层综放面顶煤弱化是实现安全高效开采关键技术之一。水平分段放顶煤开采已成为乌鲁木齐矿区目前采用的主要开采方式。以乌鲁木齐矿区急斜特厚煤层高阶段综放开采问题为研究背景,通过对碱沟煤矿东三+564 mB3+6综放工作面煤层赋存与开采条件调查,辨识了影响安全开采的灾变源,实施了顶煤超前预爆破弱化工艺,并采用多种监测手段,保障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8.
张德运 《甘肃科技纵横》2010,39(1):51-52,61
通过对急倾斜煤与CO2突出厚煤层透气性系数、瓦斯(CO2)涌出衰减系数的测定,分析总结出煤二层为透气性较好的煤层,属容易抽放煤层。为合理布置瓦斯(CO2)抽放钻孔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王正帅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3,23(19):8133-8139
为了掌握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段开采时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演化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和工作面底板的应力及位移分布,并分析了分段高度和开采深度对下部煤岩体应力及位移的影响。研究表明:上分段开采后,下部不同深度煤岩体卸压范围均呈长轴沿煤层走向的椭圆状,但卸压范围并不对称,底板侧和顶板侧的煤岩体卸压程度不同,靠近底板侧卸压程度更大。下部煤体卸压深度大小为底板侧>工作面中部>顶板侧。煤层底板不同深度出现不对称卸压区,靠近回采分段上端部的煤层底板处垂直应力明显集中。急倾斜煤层分段开采,段高对下部煤体的卸压深度范围影响较小。开采深度不同时,随着埋深增加,工作面下部煤岩体应力集中区域增大,下部同一深度煤体的垂直应力、垂直位移均出现明显增加,开采深度对工作面下部煤岩体的卸压范围影响明显,埋深越大卸压范围也越大。  相似文献   

10.
尤建明 《甘肃科技》2010,26(4):111-113
结合窑街矿区皮带斜井近年来在急倾斜特厚煤层进行放顶煤开采的实践,对放顶煤工作面两道自然发火的原因及规律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分析。介绍了几种实用的巷道发火处理技术和预防措施,并提出了通常在开采设计和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刘云鹏 《科技信息》2011,(4):344-345
本文通过水平分层与倾斜分层开采对比,阐述了大倾角煤层采用走向长壁倾斜分层综采放顶煤方法开采的优越性,同时就倾斜分层综放工作面技术管理加以阐述与探讨。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轩岗矿区某矿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矿压观测分析,得出"三软"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开采工作面的矿压显现特征,综合评价其支架的适应性与工作状态,为工作面支架选型提供依据,对同类条件下综放工作面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急倾斜中厚-厚煤层的力学特性,提出“巷道”放顶煤工艺,在梅田六矿工业性试验成功,取得了单产、工效、回采率高;掘进率、含矸率、材料消耗、劳动强度、生产成本低;实现了全风压通风、安全条件好的效果。为急倾斜中厚-厚煤层的开采找到了一条切实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4.
急倾斜煤层硫化氢气体侵蚀规律与综合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硫化氢气体是高含硫的急倾斜煤层(65°)综放工作面的主要危险源之一.以铁厂沟煤矿45#煤层水平标高为+645 m的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硫化氢气体治理为工程背景,针对硫化氢的特殊物性,综合分析了高含硫的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硫化氢的腐蚀机理、危害与影响因素,采用综合手段,有效降低了工作面尾巷硫化氢气体浓度,实现了安全开采.  相似文献   

15.
金天湖 《甘肃科技》2010,26(11):66-67
总结了锚网索支护在急倾斜特厚煤层综采放顶煤工作面的施工和技术应用,分析了锚杆巷道对改善综采工作面的生产环境,重型综采设备的安装、运输、和高强度回采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急倾斜综放破碎顶煤流动规律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倾斜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长度较短,提高水平分段高度可增产增效,但存在顶煤放出率低的问题。有必要采取措施弱化高阶段顶煤,研究弱化后煤体流动规律。苇湖梁煤矿急倾斜煤层高阶段顶煤超前注水-预裂爆破致裂弱化后,破碎顶煤具有散体介质特征。基于现场地质环境与开采条件分析,将弱化后顶煤视为非连续介质,应用颗粒流计算程序PFC(Particle Flow Code),对比分析了急斜煤层高阶段顶煤弱化前后随时间演化规律,为安全开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马文群 《甘肃科技》2005,21(2):130-132
结合窑街矿区急倾斜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的实践,对工作面两道自然发火的原因及规律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介绍了几种实用的防灭火技术和措施,并提出了开采设计和技术管理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相似文献   

18.
 急倾斜坚硬厚煤层的开采方法是采矿技术所面临的难题之一。由于急倾斜坚硬厚煤层矿山压力显现不清楚,煤层顶板管理复杂,顶板事故多,回采率低等诸多因素的存在,使得矿井生产能力的提升及经济效益的提高受到束缚。兴泰煤矿二1煤层具有煤质坚硬、倾角大、瓦斯高、煤层厚等显著特点。因此,提高坚硬顶煤的冒放性是兴泰煤矿放顶煤开采所面临的主要技术难题。本文在对坚硬顶煤破碎特点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兴泰煤矿二1煤层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了提高二1煤层坚硬顶煤冒放性的主要技术措施及三种预裂爆破方案。通过现场试验,成功的解决了二1煤层坚硬顶煤难以放出的问题,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实现了急倾斜坚硬厚煤层放顶煤开采技术的突破,对中国急倾斜坚硬厚煤层的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探讨了采用高精度微地震监测技术,对大同塔山煤矿特厚煤层综放工作面开采过程中的围岩活动规律、煤岩层破裂和相关的应力场变化进行监测与分析,对回采过程中超前支承压力分布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为推进特厚煤层放顶煤开采理论及技术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魁 《科技信息》2011,(34):384-385
我国急倾斜煤层分布广泛,其地质条件大多数比较复杂,经过长期的勘探和开采,对现有生产矿井中的急倾斜煤层的赋存特征已有相当的了解,急倾斜煤层的开采方法与煤层埋藏的地质条件有密切关系。开采急倾斜煤层的煤矿存在水害威胁、瓦斯、自然发火等重大安全生产隐患。为了保证急倾斜煤层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加强回采工艺各环节管理,防止溃水溃泥、瓦斯增大等带来的不安全隐患。通过改革综采支架和开采技术管理,增强综放工作面安全开采。回采实践证明,急倾斜煤层开采管理方法保证了梅河煤矿四井多个综放工作面的顺利安全回采,创造了巨大效益。至今在梅河煤矿四井急倾斜煤层综放开采经历了25年,有较成熟的开采经验。为类似矿井开采提供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