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基于形式语义的Web服务交互模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现有的W eb服务缺少明显的语义,W eb服务之间不能很好地理解其相互传递的消息,因而不能实行W eb服务的发现、调用和组合自动化。为此,提出一种基于形式语义的W eb服务交互模型。该方法通过定义W eb服务接口描述的词汇集以及词汇集之间映射规则,实现了开放和分布式环境下的W eb服务的语义交互。与已有的方法相比,该方法考虑了分布式本体的解释及可满足性问题,可自动根据W eb服务接口的描述因子进行分布式本体推理,解决了开放和分布式环境下W eb服务的语义交互问题。  相似文献   

2.
自万维网创始人Tim Berners-Lee提出语义W eb概念及相应的参考模型以来,现已由当初的语义W eb研究转向智能W eb服务的研究.在研究W 3C组织提出语义W eb服务框架的基础上,这里给出了一个可行的语义W eb服务发现的分层agent模型,为研究语义W eb服务发现的上层建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目前网络上的搜索引擎主要是基于关键词索引查询技术而设计的,这种技术的搜索范围很大,但由于关键词难于表达丰富的概念和用户信息需求中的丰富语义,导致查准率很低。以语义W eb和基于语义的网络信息检索技术为理论根据,从克服目前信息组织和信息检索的矛盾出发,用XML/RDF作为语义描述、组织、存储、查询的工具,试图在未来搜索引擎发展方面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提出了一个基于自然语言查询的搜索引擎模型。  相似文献   

4.
Web服务语义标注方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对W eb服务语义信息进行描述,提出了一种W eb服务语义标注方法。以现有的W eb服务描述语言(W SDL)文件为基础,充分利用W SDL中XM L schem a的语义信息与本体实体的相似性,从W SDL文件中抽取语义信息,并利用实体之间的名称相似度与结构相似度进行语义标注,生成基于OW L-S的W eb服务语义描述。用该方法对多个领域的W eb服务进行了语义标注,标注正确率在92.5%以上,较好地解决了W eb服务的语义标注问题。  相似文献   

5.
提出一种基于语义Web的信息检索模型,它能够实现准确高效的网络信息检索,克服传统信息检索的局限。介绍了语义Web、本体以及Lucene全文检索技术,详细阐述该模型的六大模块,其中在本体基础之上充分利用Jena查询和推理技术进行查询扩展,以及Lucene技术来建立索引和检索,改进排序算法使得返回结果更加满足用户需求。  相似文献   

6.
未来的W eb服务不仅要支持桌面用户、移动用户的访问,而且要支持其它W eb访问的格式,例如声音界面的访问.因此,要求W eb服务是与设备无关的,并且支持不同的XM L网页格式.提出了一个传统W eb服务生命周期的扩展模型,并且将设备无关性设计在模型中,建立了与设备无关的W eb Eng innering的框架(D IW E),成功地实现了设备检测及网页切割.  相似文献   

7.
随着W eb应用的迅速增长,W eb的服务质量(QoS)已经引起普遍关注。W eb服务响应时间是用户评估W eb服务质量最直观的一个参数。提出了一种基于HTTP测量W eb服务响应时间的方法,并给出了在V isual C++的编译环境下使用W inSock控件编程的具体实现。测试软件独立于浏览器,实现了对W eb服务器的实时测试、循环测试、平均响应时间测试以及不同站点响应时间测试功能。对程序设计中涉及的响应信息及其处理、基于HTTP的重定向等关键问题进行了详细讨论。测试结果表明软件运行稳定,能够满足对W eb服务响应时间的各种测试需求。  相似文献   

8.
通过使用基于XM L技术的W eb服务,企业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动态电子商务.在介绍W eb服务的定义及其体系结构基础上,分析了W eb服务在电子商务中的应用情况,并对在.NET框架上开发电子商务系统的W eb服务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在分析、总结现代远程教育特征和W eb挖掘技术的基础上,讨论了W eb使用挖掘在个性化远程教育中应用,并提出一个基于W eb使用挖掘的个性化远程教育模型.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语义网的相关知识,针对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效率不高的问题,在现有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语义网的数字图书馆信息检索模型,详细论述了该模型的3个主要模块及其各自功能。通过采用语义网技术,解决了在传统的基于关键字的信息检索中只能从句法上对关键字进行分析,而无法根据信息资源中的语义关系进行检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