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不同温度下,正链烷烃的表面张力与碳原子数间定量关系可表示为:由该式计算的结果与文献值吻合,并分析讨论了式中各系数的物理意义.  相似文献   

2.
确定并建立了石油馏分静态表面张力的测定方法,并用吊片法表面张力仪及三种纯烃考核了仪器的准确性,建立了回测法以考核试样蒸发损失的影响。实侧了大庆、胜利和辽河三种原油直馏馏分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及相关特性。提出两类实用范围不同的预测国产石油馏分表面张力关联式,其平均相对偏差分别为1.17%~1.26%和1.77%~2.77%,可满足一般工艺要求。  相似文献   

3.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型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它是通过聚口一氯乙基缩水甘油醚与亚硫酸钠在不同的溶剂种类及用量、不同的相转移催化剂种类及用量、不同的反应温度、时间等条件下制备得到的.产物经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表征其结构.广角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不同磺化率的磺化物均呈无定型聚集态结构.同时,对不同硫含量的磺酸聚醚的表面张力以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研究结果表明:硫含量增大时,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CMC增大;当硫含量一定时,水溶液中加无机盐有利于降低表面张力,且反离子浓度越大,表面张力降低越明显.无机盐中金属的价态越高,越有利于降低表面张力和CMC.  相似文献   

4.
本文应用张力法测定了正负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复配体系在不同温度下的表面张力,研究了各种体系的表面性质与温度的关系,并计算了在不同温度下的标准自由能变化.对不同体系的变化规律作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表面张力及其测量原理.通过对不同金属表面张力值的比较,并分析它们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位置,一个简易的计算液体金属表面张力的经验公式被导出.只要知道金属的熔点及密度,就可方便地估算出各种金属及合金的表面张力.  相似文献   

6.
报道了驱动频率和谐振器本征频率不匹配对单泡声致发光强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系统在一定的频率失谐范围内都可以实现单泡声致发光,但在不同的频率驱动下,有着不同的发光强度,并存在一个最佳频率,在该频率驱动下的发光强度达到最强.还对这种频率相关性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上升,可发光的上限、下限和最佳频率升高,可发光频率宽度变宽.这些频率的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在理论上可以从声速与温度的关系上进行解释.同时,也测定了可发光的频率-声压参数域,以及它随温度的变化关系.  相似文献   

7.
设计合成了一种新型磺酸聚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并通过聚β-氯乙基缩水甘油醚与对羟基苯磺酸钠在以四丁基溴化胺为催化剂、不同的碱种类及用量、不同的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下制备.产物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和核磁图谱表征其结构.产物的广角X射线衍射数据表明:不同转化率磺化物均呈无定型聚集态结构.同时,对不同硫含量的磺酸聚醚的表面张力以及临界胶束浓度(CMC)的研究结果表明:硫含量增大时,其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增大,CMC增大;当硫含量一定时,水溶液中加无机盐有利于降低表面张力,且反离子浓度越大,表面张力降低越明显.无机盐中金属的价态越高,越有利于降低表面张力和CMC.  相似文献   

8.
用弹簧测量液体表面张力系数的实验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实验手段采用不同弹性系数的弹簧测出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用误差理论对上述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弹性系数越大的弹簧所测出的表面张力系数越大;用弹性系数为0.8-1.2N/m的弹簧测表面张力系数最佳。  相似文献   

9.
利用液体表面张力系数与液滴半径及液体附加压强成比例的关系,通过螺旋式微量调旭器,控制凸出液体球的半径大小,测量丫不同半径液滴球的附加压强与液体表面张力系数,该装置还增加了温度传感器和』Jll热器,可以在密闭窄内测量不同温度下液体的表面张力系数,避免了外界环境的干扰,提高了实验精度.  相似文献   

10.
磁化水物理特性的测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报道了用不同磁感应强度的磁场获得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电导率、沸点、冰点等物理性质的测量结果,实验结果表明,磁化水的电导率增大了,在大多数磁场下得到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增大了、沸点降低了,只有在极少数磁场下得到的磁化水的表面张力降低了、沸点升高了,磁化水的冰点变化不大,并对上述实验结果给出了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11.
利用Stern双电层模型研究岩石表面荷电机制,考察岩石表面电势与表面基团的对应关系,从微观岩石表面基团的电性变化出发,分析归纳岩石表面电势与砂岩储层岩石表面润湿性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岩石表面上分布有各类带电或中性基团,这些表面基团与液体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包括范德华力、库伦力和氢键,油藏润湿性是这些分子间作用力的性质、大小和综合作用的宏观表现;岩石表面电势的正负和绝对值反映了岩石表面化学基团的电性和密度,可用于表征评价岩石表面润湿性。  相似文献   

12.
三角域Bezier曲面若干算法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待拟合曲面的曲率变化大小出发 ,有针对性地提出新的三角域 Bezier曲面拟合算法和曲面曲率变化小的曲面拟合方法 ,进一步推导了曲面曲率变化大的曲面拟合方法 ;另外还研究了三角域 Bezier曲面对矩形域 Bezier曲面的逼近算法 ,给出了三角 Bezier曲面片表示矩形 Bezier曲面片的显式公式 ,通过图示形象化描绘了特征顶点递推过程 ,并指出了特征顶点递推公式。该算法在彩色 CRT校正透镜CAD系统中得到成功应用  相似文献   

13.
王川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3,13(17):4826-4832
基于等值线法求取NURBS曲面与隐式曲面交线的原理,提出了一种局部加密的改进算法。通过局部加密算法减少正则网格单元顶点处h值计算数目。采用拟牛顿迭代法求交点、B样条曲线拟合参数域上的交线等改进算法,提高了NURBS曲面与隐式曲面求交算法的效率和精度,并通过MATLAB编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14.
斜等距曲面原理在机械加工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对斜等距曲面的性质进行研究具有实际意义,我们已经证明了锥面、柱面的斜等距曲面的一些性质,将证明切线曲面的斜等距曲面的一些性质,并分析了切线曲面上各点邻近处点的形状,由于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知道根据模型加工出的曲面能否达到要加工的曲面的形状要求,因此对曲面上各点形状的分析对实际应用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5.
船体曲面用数学方法表示的重要意义在于其能利用曲面模型进行性能分析计算及为后续的CAM提供所需数据,提高效率与精度。从曲面造型数学工具的发展过程及各种数学方法应用于船体曲面造型两个方面,总结了近几十年来国内外曲面造型与船体曲面造型的应用研究进展,指出了船体曲面NURBS造型的关键技术,并探讨了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难点问题,为更加合理有效地表达船体曲面提供一些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6.
镁合金具有比强度高、减振性和电磁屏蔽性好等优点,在电子产品上有越来越多的应用。镁合金电子产品的徽标及文字特征标识可以采用激光刻蚀打标方法,速度快、精度高、适应性广。针对激光种类及其参数对镁合金刻蚀的影响尚缺乏定量化的研究这一现状,本文利用光纤激光打标机进行打标实验,结合表面形貌的特征分析了激光种类和参数的影响,总结了镁合金激光精密打标技术的特点与应用。  相似文献   

17.
以两亲性的硬脂醇聚氧化乙烯基醚(AEO)为改性剂,采用表面包埋改性的方法对聚丙烯(PP)表面进行亲水改性。通过接触角、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等分析方法,研究了表面溶胀、退溶胀、改性剂结构等因素对表面改性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经二甲苯(二甲苯在混合溶剂中的质量分数为80%)与环己酮混合溶剂溶胀处理,溶胀层位于PP表面的无定形区。以AEO-8为改性剂,采用真空干燥的退溶胀方式,改性表面的接触角低至20.6°。相分离及水取向作用能够促进改性剂的聚环氧乙烷(PEO)亲水段向包埋表面外层迁移,并赋予表面亲水性。  相似文献   

18.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的数字齿面共轭求解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数字化共轭曲面理论和方法,根据啮合传动的规律,应用自行研制开发的共轭曲面求解软件Conjugater1.0.对直齿面和鼓形齿面的数字化共轭曲面求解分别进行了研究.可为各种齿轮的数字化啮合分析、模拟仿真以及数字加工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分析参考.  相似文献   

19.
所述圆锥滚子球面凸轮机构中,滚子锥面的顶点与凸轮球面的球心重合。用球面坐标建立了此种凸轮工作廓面的解析设计方程和压力角公式。为此种凸轮的设计和数控加工提供了理论基础。指出该凸轮机构具有如下优点:a)凸轮的工作廓面为可展直纹曲面,因而便于加工。b)凸轮与滚子的接触线为直线。c)在整个接触线上,凸轮与滚子之间皆为纯滚动,且压力角都相等。  相似文献   

20.
考虑粗糙度影响的表面织构最优参数设计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考察表面粗糙度对织构表面摩擦学性能的影响,采用求解基于平均雷诺方程的表面织构润滑计算模型的方法,研究综合粗糙度和方向参数等对摩擦系数及最优织构参数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当织构表面具有横向粗糙条纹时具有较优的摩擦学性能表现;当综合粗糙度σ<0.5μm时,摩擦系数和最优织构深度不随综合粗糙度的变化而变化,当σ≥0.5μm时,摩擦系数和最优织构深度随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织构直径随综合粗糙度的增大而增大,最优织构面积比与综合粗糙度之间不相关,最优织构参数不随方向参数的变化而变化.在仿真结果的基础上,建立考虑粗糙度影响时表面织构的最优参数设计模型,试验验证所建立的模型是合理的和正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