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朱伟 《安徽科技》2018,(5):30-31
正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努力把淮北市打造成苏鲁豫皖四省交汇区域开放创新高地、全国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样板区,争创省级创新型城市和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市,淮北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紧扣"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根据全市科技创新资源的空间分布现状和未来城市发展需要,按照"一廊、一带、一脉"的"川"字型空间格局,在山水之间创新规划建设淮北绿金科创大走廊。一、建设淮北绿金科创大走廊的基础条件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来,淮北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安徽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市上下齐心协力、攻坚克难抓科技、谋创新、促转型,科技创新对淮北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作用日益增强,为推动全市发展转轨、产业转型、城市转向、动力转换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淮北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的成绩与现状近年来,淮北市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进步。一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持续向好。总产值由2013年的374.3亿元增长到2015年的468亿元;高新技术企业数由2013年的52家发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淮北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城市转型发展主题,聚焦园区、产业、企业和项目,着力推进企业主体、创新载体和产学研一体建设,加速科技改革创新,大力营造创新创业环境,大力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科技支撑和创新动力。抓科技型企业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加速。2014年,淮北市启动实施科技型、高新型、创新型企业培育工作,深入开展科技帮扶企业活动,积极宣传创新型省份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淮北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推动城市转型发展的主抓手,紧紧围绕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和国家知识产权试点市建设工作,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推动产业升级、加快转型发展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培育创新主体,搭建创新平台,营造创新环境,完善创新机制,加快推动创新型城市建设,依靠创新驱动为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开辟新空间、注入新动力。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宿州市充分发挥后发优势,坚定不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把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中心环节,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推进科技创新工作,经济总量不断增大,发展质量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了全市经济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一、创新驱动,成效斐然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发展。2014年,宿州市高新技术企业比上年新增12家,增幅46.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相似文献   

6.
今年来,奉化市政府围绕加快推进"实力城市、品质城市、文化强市"建设,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着力从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实施重大科技专项、加强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引进科技创新人才等领域求突破,全市科技创新能力得到快速提升,有力地促进了经济转型发展。一、大力营造创新驱动氛围奉化市政府先后出台了《奉化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工业经济转型升级的扶持政策》、《奉化市科技创新示范企业管理办法》、《奉化市"风麓英才"计划实施意见》等系列政策。在财政科技资金使用上,重点向共性技术研发、  相似文献   

7.
为深入贯彻落实"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不断强化"创新、转型、辐射、示范"功能,宁波国家高新区启动实施建设"科技特区、人才特区、资本特区"三年行动计划,力争到2015年基本建成"三大特区",引领和促进全市自主创新能力快速提升和区域经济转型升级。一、加快打造"科技特区",促进经济转型升级一是着力提升宁波研发园区品牌。宁波研发园作为全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要载体,累计集聚各类研发机构200多家,列入全国首批科技服务体系建设试点  相似文献   

8.
王雷 《安徽科技》2018,(2):28-29
正近年来,淮北市持续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通过营造创新发展环境、实施园区提升计划、加强创新载体建设、开展政产学研活动等举措,进一步提升企业创新发展能力,有力推进了产业转型升级和开拓扩大市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全社会研发投入、技术合同成交额、专利申请和授权量等科技创新指标大幅提升,全市综合科技  相似文献   

9.
认清形势,统一思想,切实增强建设一流自主创新基地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2010年,全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的新目标、科技创新促进转型跨越发展的新要求,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大力开展了"科技创新促进转型发展年"活动,扎实推进了创新型城市建设,科技创新支撑引领全市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的作用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2012年,淮北市科技局紧紧围绕"转型发展攻坚年"活动,把科技创新作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为重点,以高新区创建为着力点,大力开展科技入园区行动,引导支持龙湖工业园不断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健全科技创新体系,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全力打造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界首市坚持把创新驱动作为经济转型发展的根本动力,大力实施科技创新战略,健全创新机制,集聚创新资源,激发创新活力,有效发挥了科技对县域经济的支撑和引领作用,走出了一条具有界首特色的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创新与发展有效衔接的创新驱动发展之路。全市7次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市)荣誉称号,先后被授予"全省科技管理先进单位""安徽省发明专利授权十强县""安徽省专利申请十强县"安徽省首批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以来,淮北市坚持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引领,突出"四基一高一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以科技创新为核心引领全面创新,统筹推进技术创新、产业创新、人才创新、制度创新,创新型城市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为实施中国碳谷·绿金淮北发展战略、推动淮北高质量转型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资源总量的不断减少以及国内外资源市场的变化,煤炭资源型县域面临着资源枯竭、煤价下跌、经济下滑的压力,其转型发展更加紧迫。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力,也是煤炭资源型县域转型的推动力。通过分析科技创新、创新驱动的内涵和外延,揭示了科技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并结合煤炭资源型县域的特点,对煤炭资源型县域的转型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王麟  余卉 《安徽科技》2014,(10):15-16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走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已经成为我国转型发展重点,从传统劳动力和资源能源驱动到科技创新驱动的转变,对作为资源型城市、处于转型发展关键时期的淮南市,意义尤为突出。  相似文献   

15.
朱策  邹宝德 《安徽科技》2013,(11):15-17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2013年4月,合肥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并连续两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开展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合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新的精神、理念、模式、文化、资源全面融入到建设和发展中,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16.
张将 《安徽科技》2015,(2):14-15
<正>作为全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之一,滁州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六大主导产业,聚力创新发展、绿色发展、健康发展,突出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引导企业开展产学研合作,引进新型创新和研发机构,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转型升级步伐明显加快。一、积极推进省级创新型试点城市建设为加快推进创新型城市建设,集聚创新资源,激活创新要素,推动滁州市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实现  相似文献   

17.
<正>2014年,我市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2365"战略目标,以创新驱动为引领,不断完善创新发展基础,进一步提升创新驱动转型能力,各项工作有序推进,科技事业呈现出了加快发展的良好势头。1 2014年主要工作情况1.1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示范工程",积极创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一是认真宣传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意见》。围绕《意见》确定的重大工作,在全市启动了  相似文献   

18.
创新驱动是郑州面向未来的核心战略和推动城市转型的源动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既是郑州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题中应有之义,也是培育郑州发展新动能的重要现实支撑。应当从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加速科技投入多元化,培育科技创新人才、汲取优质科教资源,完善郑州城市创新系统、构筑创新"三螺旋"空间等方面着力提升郑州科技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19.
<正>2014年6月,蚌埠市获批安徽省首批创新型试点城市。一年以来,蚌埠市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建设创新型城市为目标,以创新驱动经济转型为主线,以科技平台建设、创新主体培育、科技金融结合、科技人才引育为抓手,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全市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建设迈上新的台阶。一、创新环境进一步优化成立了由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有关  相似文献   

20.
正"十二五"期间,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而科技创新犹如火种,将经济社会的各个领域点燃,激发出内生动力,推动经济发展方式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从院士工作站接连落户,到高层次人才团队纷纷"抢滩",再到连续六次蝉联"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荣获国家首批"知识产权示范市""国家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城市""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安徽省创新型试点市"等荣誉称号,科技已然成为芜湖成长发展最活跃的基因。芜湖市将创新驱动升级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