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6 毫秒
1.
创新驱动战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创新资源的有效共享、实施配套的创新政策、寻找相匹配的创新主体,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项重大举措就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而高校协同创新是进行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本文通过建立沙普利(Shapley)值法的“四方博弈模型”,对新疆M协同创新中心进行博弈分析,并对各参与主体的收益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2.
《今日科技》2021,(2):31-32
近日,金华市召开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工作推进会,总结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工作成效,部署实施"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城市三年行动计划". 自2018年被列入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名单以来,金华市紧盯建设目标,启动科技创新补短板等"九大行动计划",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城市科技创新能力提升明显.目前,国家创新型城市30项量化指标...  相似文献   

3.
创新型县(市)建设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举措。文章总结分析了桐城市围绕"科技支撑产业发展"的建设主题,在产业创新发展、创新要素集聚、科技成果转化、创新政策环境完善等方面取得的成效,研究和剖析了桐城市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和推进产业发展转型升级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并结合实际提出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为桐城市创新型县(市)建设乃至全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更多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4.
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经济发展的决定因素。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党的十八大确定的国家发展战略,并明确提出了到2020年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前,中国经济正进入重要转折期,表面上看是从高速增长向中速增长转变,实质上是从资源要素投入驱动转向创新要素驱动。创新型城市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力、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展,是建设  相似文献   

5.
为响应《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要求.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给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从某种意义上说.构建完善的区域创新体系.是实施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基础工程.必须要夯实。目前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区)等各类创新示范区。基本成为我国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领头羊和排头兵。成为所在地方和区域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我国区域创新能力稳步提升.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示范效应日趋明显,本文就《纲要》实施以来.我国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展及领域专家对区域创新体系建设进一步实施提出的建议.进行了综合报道。  相似文献   

6.
1持续创新机遇是创新型企业发展的必备要素2006年,为实现我国在2020年建成创新型国家的战略目标,科技部、国资委和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实施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该项工作旨在推动我国创新型企业建设。创新型企业是依靠创新驱动发展的企业,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载体,它的根本任务就是持续创新。创新型企业持续创新过程中,创新能力是实现持续创新的重要驱动力,企业家发现并捕捉机遇能力是衡量创新能力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7.
正创新决定城市未来,创新引领未来城市。在国家自主创新体系中,城市发挥着重要的支撑、带动、传承和示范作用。建设创新型城市是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突破口和切入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长远发展和时代前沿出发,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重要战略部署。我们要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一系列  相似文献   

8.
朱策  邹宝德 《安徽科技》2013,(11):15-17
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全省科技创新大会提出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创新型安徽的战略部署。2013年4月,合肥召开了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打造创新高地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实施意见》,提出率先建成创新型城市、打造“大湖名城、创新高地”的目标,并连续两次以科技创新为主题开展市委中心组理论学习,更加突出创新驱动。合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创新的精神、理念、模式、文化、资源全面融入到建设和发展中,大力提升创新能力,努力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相似文献   

9.
正十九大代表热议"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党的十九大吹响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劲号角。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成为十九大会场内外热议焦点。10月20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就"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主题举行集体采访。出席  相似文献   

10.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习近平同志也多次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决定着中华民族前途命运。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立足全局、面向未来的重大战略,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破解经济发展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增强经济发展内生动力和活力的根本措施。"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有力支撑,是指主要依靠科技、知识、人才、文化、体制等创新要素驱动发  相似文献   

11.
江干区     
特约主编:江干区科技局局长王志强.主编观点:党的十八大提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研究部署创新驱动发展,着力推进创新型省份建设,市委提出发展创新型经济建设创新型城市的目标,江干区认真贯彻落实各级精神,专题召开全区科技创新暨创新型城区建设大会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马鞍山市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力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全市创新能力稳步提升.2020年,国家创新型城市创新能力评价综合指数显示,马鞍山排名全国第38位,较2019年排名上升1位.  相似文献   

13.
党的十七大提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2020年我国要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创新型城市是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支柱,要把我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就必须有一批城市率先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成为创新型城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是探索城市发展新模式的迫切要求,是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刘小青 《广东科技》2016,(13):15-18
正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提出是我国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举措。自主创新示范区以高新技术产业园区为核心,以自主创新为驱动,强化体制机制改革,发挥创新资源集聚优势,调动相关资源形成协同创新局面。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我国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新一轮经济和科技竞争战略制高点、推动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15.
本期关键词     
<正>以改革释放活力以创新驱动升级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链条、各  相似文献   

16.
《安徽科技》2014,(8):13-13
正为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快创新型省份建设的意见》及6个配套政策,加快创新型城市建设步伐,近日,六安市正式出台印发了《中共六安市委六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快建设创新型六安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和《六安市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专项资金管理办法》(试行)(以下简称《办法》)。《意见》明确了加快建设创新型六安的总体要求和未来4年的主要目标和发展任务,提出了"以绿色发展为统领,加快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企业自主创新  相似文献   

17.
<正>2013年以来,宁波市围绕"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这一中心,积极贯彻落实省委十三届三次会议精神,进一步拓思路、聚重点、强举措,加快推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宁波是首批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资源要素的多重倒逼,以及日益突出的经济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要赢得主动,关键在于向科技要空间资源,向创新要质量效益,向发展方式转变要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8.
<正>创新型企业是创新型国家的基本构成和重要标志,开展创新型企业创新需求分析和制度建设研究,对安徽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建设创新型省份具有重要意义。一、安徽省创新型企业调查分析据安徽省科技统计公报(2016)显示,到2015年底全省现有省级创新型企业(含试点,下同)887家,国家级创新型企业32家,位居全国前列。现基于对2014年全省471家创新型企业的数据采集,对被调查企业创新制度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新形势下中央对科技创新工作作出的重大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当前最为紧迫的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加快科技体制改革步伐,破除一切束缚创新驱动发展的观念和体制机制障碍。我们要紧紧围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破解科技创新"四不"问题,从科技创新活动的各个链条、各个环节入手,  相似文献   

20.
正11月29日,浙江省省长袁家军在宁波调研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时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论述,按照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重大战略平台,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谋创新、抓创新、强创新上拿出更大作为,充分发挥创新型企业主体作用,高标准、高质量、高效率建设示范区,努力把示范区建设成为引领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浙江民营经济创新创业的战略高地,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