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眼与光 光是一种电磁波,并以每秒约30万千米的速度,沿直线进行传播.电磁波波长范围很宽,人眼能看得见的叫做可见光.不同波长的可见光,在我们的眼睛中产生不同的颜色感觉,按照波长由长到短,光的颜色依次是红、橙、黄、绿、青、蓝、紫等色.  相似文献   

2.
光是一种可在空间移动的能量。 阳光看上去似乎是白色的,其实是由多种色彩混合而成的。这些色彩你在雨后彩虹中可以看到。天空中充溢着空气,空气由微小的气体分子和尘埃一类小颗粒混合而成。当阳光穿过空气,就会与气体分子和尘埃碰撞,并按不同的方向散射出去。不同的色彩,波长也不同,像红色和橙色的光(波长长,频率低)就直接走直线,穿过了空气,但是大部分蓝色光(波长短,频率高)  相似文献   

3.
你见过彩虹吗?在雨过天晴的夏日午后,天空中就可能出现彩虹。太阳光虽然看起来是白色的,但它其实是由不同的颜色共同组成的。当阳光透过雨滴的时候,它就会被分解成彩虹的颜色。今天,我们就来试试怎么在家里用水创造出彩虹。快请你的小伙伴来当助手,让我们一起动手吧!  相似文献   

4.
“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十万个为什么》中给出标准答案是:“空气中会有许多微小的尘埃、水滴、冰晶等物质,当太阳光通过空气时,波长较短的蓝、紫、靛等色光,很容易被悬浮在空气中的微粒阻挡,从而使光线散射向四方.使天空呈现出蔚蓝色。”  相似文献   

5.
地光     
在地震前后一段时间里,往往伴随着隆隆地声而出现闪闪地光。地光颜色多样,红、橙、黄、绿、青、蓝、紫都有。我们通常所看到的地光,有的蓝里带白,酷似电焊火花,耀人眼目;有的红似朝霞,映满天空;有的形如彩虹,五颜六色;有的犹如一条光带划破长空;有的则如一团火球,或沿地翻滚,飘忽不定,或腾空而起,高悬半空。地光这一奇异的自然现象,很早就为人们发现,又因为它常和地震伴生,在某种情况下还可作为地震的前兆,因此就更引起人们的注目了。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  相似文献   

6.
正一这一天的天气是那么明媚。久违的蓝天上慵懒地翻滚着朵朵白云,有时阳光就从云缝中洒下来,因为丁达尔效应而形成美轮美奂的天光。吴镜又一次等到了这个时刻,在叶芳的陪伴下静静地站在一个教室门口。吴镜27岁了,但是站在看起来像中学生模样的叶芳身边一点不逊色。两人盯着走廊那头虚掩着的数学组教研室的大门,表情都有些不大自然。叶芳面颊绯红,而吴镜则是全  相似文献   

7.
红外线是介于可见光红端与微波之间的电磁辐射,其波长范围从0.75微米至1000微米,为人眼不可见光线部分。自从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威·赫谢耳(W.Herschel)在研究太阳光谱的热效应时发现以来,它在信息技术与通讯、保健与生命科学、国防与太空、科研与教育等领域中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根据红外辐射在地球大气层中传输特性的不同,可分为近红外(波长范围0.75~3微米)、中红外(波长范围3~6微米)、远红外(波长范围6~15微米)、极远红外(波长范围15~1000微米)四个波段。I.近红外波段近红外波段在通讯、药物检测、资源探测等领域存在大量应用…  相似文献   

8.
《大自然探索》2007,(7):7-7
如果外星上有植物,那么这些植物会是什么颜色呢?天文学家最近宣布,他们可能已经找到了确定外星植物颜色的方法,即分析一颗特定行星的母恒星所发出的光线,并研究这些光线怎样跟行星大气层里的不同化学物质发生反应,这样就能了解到达行星表面的光线的颜色(波长)。在地球上,红色光最丰富,蓝色光则最强劲,因此植物最易于吸收这两种光,而将不太有用的绿色光反射掉,所以看  相似文献   

9.
动物有认识同类、区别亲疏、判辨雌雄的本领,而这些本领是通过视觉、嗅觉、听觉、触觉以至动作姿态来识别的。光与色是它们观察的对象。把两群分别染上不同色彩的蝌蚪混放在水中,它们会很快地与同色的蝌蚪聚在一起;萤火虫有1500多种,且都在夜间活动。由于不同种的萤火虫能发出不同色彩的光,有橘红色、浅蓝色、淡黄色、白色等,发出同色光的萤火虫,又有不同的光亮度和波长,  相似文献   

10.
光从哪里来?     
人类离不开光。太阳光为万物创造生机;电光源是现代文明的基石。我们通常所说的可见光,是指波长从0.77微米(红光)到0.39微米(紫光)的电磁波。电磁波从红光向下可延伸至3×1010微米,从紫光向上延伸可达4×10-9微米。至今,电磁波谱尚无确切的起点和终点,各个区域之间也没有清晰的界限。从17世纪中叶到20世纪初的200多年间,关于光的本性的探索经历了几次重大的发展,从牛顿的微粒说,到惠更斯、傅科、麦克斯韦的波动说,再到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光的主要特性有波粒二象性和光速不变性等。光速不变性是狭义相对论的两条基本原理之一。光在真空中的速…  相似文献   

11.
问题1:9岁的儿子问我“人为什么能透过水看到东西”,我无法给他满意的答案。谁能告诉我们:为什么水或其他透时液体允许光线通过?解答1:这个问题也许应当换一种方式来提,即不是问:透明介质为何允许光线通过,而应当问:光线是如何在不透明介质中被阻隔的。解答2:光是一种电磁辐射,其能量由光子所携带,放光的性质与它的波长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物体由包括电子在内的基本粒子所组成,而电子总是以一定的能量状态存在着的。当太阳光照射到物体上时,物体中的电子或原子就会根据频率条件,有选择地吸收具有某些能量的光子,而不符合频…  相似文献   

12.
在晴朗无云的时候,人们看到的天空是湛蓝色的,有时也会看到淡蓝色、白色和黄色的天空。有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美丽的彩虹、瑰丽的彩霞、多彩的晕圈和华光等,这些奇妙的光学现象让我们看到了绚丽多彩的天空。那么,这些光学现象是怎么回事呢?  相似文献   

13.
影子为什么是黑色的? 要形成影子,在影子的周围就一定有一个被光照射着的明亮的地方。 一般,物体的颜色是光的颜色。现在,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图:有两盏灯,一个是蓝色,一个是红色,从它们发出的光分别照射到一个物体上。那么,这样形成的影子会是什么样子呢? 我们可以看到,有的地方两盏灯光都能照到,有的地方只有一盏灯光能照到,还有的地方两盏灯光都照不到。  相似文献   

14.
曹虎 《科学24小时》2009,(11):54-56
赤橙黄绿青蓝紫,是美丽的彩虹;红蓝闪烁绿变黄。是变幻的霓虹;蜜蜂彩蝶花间飞,这是生命的色彩。物理学告诉我们,大自然的色彩都是由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光。按不同的比例配合而成。视觉细胞感知色彩后,就在视中枢形成了五光十色的世界。随着科技的进步,人类世界有了彩光、彩色照相、彩色电影、  相似文献   

15.
在近十多年来,我们获得了许多激动人心的新天文学知识,这些知识主要是从天文卫星上传送回来的.我们知道,地球的大气层只能透过光和无线电波(及部分红外波),而挡住了其它一切辐射线.因此,只有光学望远镜和射电望远镜才能透过这明净的“窗户”看见天空.要想研究γ射线、X射线、紫外线以及长波红外辐射线,就必须把探测仪器送到大气层之外去.地面上的许多光学和射电天文观测站只同很少几个天文卫星配合进行观测.1983年初,仅有两个天文卫星了,它们的寿命都已超过四年,其中一个是国际紫外光探测者(IUE),目前,它仍然在接收高质量的紫外光谱,另一个是日本的小型X射线卫星白鸟(Hakucho),它也还在监测着天空,搜寻X射线脉冲.  相似文献   

16.
在灿烂的阳光中.有一种人眼看不见的光线--紫外线.紫外线包括UVA、UVB、UVC3种.其中UV是英文Ultraviolet的简写,中文名为紫外光或紫外辐射.上述3种紫外线根据波长不同,由长到短分为3段.波长越长,越不容易防护.UVC因为波长最短,太阳光在到达地面前就被臭氧层吸收了,因此防晒主要是防御UVA和UVB.  相似文献   

17.
每逢万里无云的晴春佳日,那蔚蓝无垠的浩空真令人心旷神怡;而每逢晴日黄昏来临,天空中又会铺满绚丽夺目的赤橙色晚霞(去年冬季,晚霞景观尤为壮丽迷人)。试问,你是否曾探索过这种天空颜色变幻的物理报由?若你矢志研究气候系统的奥秘,则先行揭开天空色彩变幻之谜是一个关键起步。其实,太空本是黑暗无光因而也就绝无各种颜色  相似文献   

18.
又遇到一块"花"料,乳白中含黄、褐、白等颜色,在一层白色与黄色之间有一条红线.凭经验我觉得这条红线很可能是一层红色.我用刀探刻,果然在白色下面是一层薄薄的红色.受那些黄色的启发,我想起了大沙漠,又联想起敦煌沙漠石窟中的彩塑和壁画.于是利用这层白色雕出一尊唐代风格的菩萨,红色雕成背后的佛光.章体上各种颜色正好似历经沧桑、色彩斑驳、模糊不清的壁画.就给它取名为"石窟风韵".  相似文献   

19.
水空能源屋     
为-『充分发挥大自然的优势,我想发明一座水空房子。此房建造在水中,它会改变自身的形状外观、颜色和所处位置,自动收集来自水、风、太阳光等在不同季节的能源,供人类使用。 郑州师专学生水空能源屋@路白梅$郑州师专!学生  相似文献   

20.
大自然是一个奇妙无穷的世界,有着永远也探索不完的秘密,而且和人类又是那么息息相关。墨西哥有一种名叫光盖伞的青蘑菇,这种青蘑菇食用后,会使人的大脑中涌现出绚丽的风景和众多的彩色几何图案。几百年前,每当墨西哥举行宗教仪式时,有人便给受蒙蔽的人们集体食用这种青蘑菇,食后众人都会产生一种奇特的感觉,眼前的世界虚无飘渺,而幻境中的一切又那样真实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