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陕西汉江沿岸地区可持续发展中的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陕南汉江沿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指出水土流失和三废污染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而低山丘陵、河谷川道及县城是保护治理的重点地区,阐明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在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的问题和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2.
从陕南汉江沿岸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对生态环境的要求出发,指出水土流失和三废污染是区内生态环境保护治理的重点,而低山丘陵、河谷川道及县域是保护的重点地区,阐明了实现生态环境良性徨在指导思想上应明确的问题和要处理好的几种关系以及应采取的基本措施。  相似文献   

3.
以法制手段加强对珠江源生态环境的治理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和西部大开发战略中建设好珠江源生态环境,不仅在促进这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证生态环境安全,还对促进全流域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法制手段因其权威性、强制性,在如强对珠江源头的治理和保护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和作用,因此,必须对如何运用法制手段如强这一区域的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行深入探讨,通过国家法律法规与地方具体实际相结合,达到资源永续利用和环境保护的战略目标。  相似文献   

4.
生态环境既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因此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也是实现水土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保证。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在省、州的高度重视草原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建设工作,始终把草原生态建设和保护摆在经济工作的首位。组织实施以“围封禁牧,收缩转移,多种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围封转移战略,草原生态保护和建设取得了明显成效,基本实现了围封转移战略。第一步三年奋斗目标,2005年是实施围封转移战略,第二步目标的开局之年,要按照州委的工作部署,紧紧抓住“一转双赢”目标,把围封转移战略实施推向新阶段,开创牧区经济工作的新局面,在生态建设项目的实施方面,各类项目的布局要进一步集中,转移工作的力度要进一步加大,下大力气提高项目实施的质量和效益,要把生态民建设与转移牧区人口相结合,与产业化基地建设相结合,与城镇生态防护体系和旅游景区景点建设相结合,与原有重点项目区的完善提高结合,尽可能提高综合效益,这就迫切需要我们解决的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问题,在全力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同时,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全面落实可持续发展战略,切实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工作,绝不能以破坏生态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一时发展,要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合理开发资源,实现永续作用,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发展道路。生态建设研究成为,我州加强生态保护与建设增添了一支重要力量,拓宽了同外交往的渠道,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是一项长期的系统工程,进一步改善我州草原生态环境状况,单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切需要动员全社会力量;  相似文献   

6.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青藏高原也正以3倍的速度加速变暖,使原本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环境问题日趋恶劣。南水西调(1995)战略计划其调水源地在生态环境极其脆弱的青藏高原,工程实施后不但可以解决新疆吐-哈盆地、塔里木盆地缺水问题,更重要是治理新疆塔里木生态环境问题,进而保护青藏高原及全球气候、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7.
王晓鸿  肖锡红 《江西科学》2003,21(3):222-225
鄱阳湖区有十分丰富的湿地资源,是我国重要的温地之一。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重要资源,对振兴湖区经济保护区域生态环境和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析鄱阳湖湿地资源特点,以生态经济战略为指导思想,着重探讨了保护和合理利用这一资源的发展思路和措施等,提出了鄱阳湖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8.
依据可持续发展战略和我国实际,从土地资源,农田技术和发展对策三方面对影响我国粮食生产持续发展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保护耕地,治理农业生态环境,现代与传统农业结合形成集约持续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9.
大开发几年来,西部生态环境建设、改善呈现出可喜变化,当前治理与破坏相峙。因此,在西部这样一个生态脆弱区内进行开发,稍有不慎,就可能造成新的生态破坏,使生态环境更为恶化。为确保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顺利实施,必须坚持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建设同步进行。  相似文献   

10.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开展生态治理科技攻关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生态问题大致可分为四个方面:草地退化与戈壁化问题、沙漠与沙地治理问题、水土流失问题和土壤盐碱化问题。围绕这些问题,内蒙古自治区几十年来经过坚持不懈地开展生态环境建设,已累计治理荒漠化土地21万平方公里,其中治理小流域面积5.2万平方公里,造林5.3万平方公里,综合治理沙地1.7万平方公里,保存建设人工草场8.8万平方公里,森林覆盖率提高到14.19%,荒漠化土地治理率…  相似文献   

11.
针对山西省存在的资源浪费、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等严重问题,提出了包括土地生态环境整治战略、农田污染总体防治战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总体战略、工矿区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战略以及土地盐渍化、沙化治理战略等项内容的土地生态环境持续整治与保护总体战略,它对山西省未来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杨金松 《广东科技》2012,21(11):242-243,241
生态环境优化建设,旨在改善城镇生态环境质量,消除城镇生态环境问题及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和生态环境安全,实现社会、经济、环境协调及可持续发展。以华安县为例根据“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举、污染防治与生态保护并重、城乡生态环境并抓”的原则和实施“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生态保护总体战略浅析了生态县建设规划的各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从事牧草选育的研究实践,对甘南州5种优良野生牧草进行品种选育试验和应用推广,为甘南州耐碱抗沙、治理水土流失牧草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生态环境建设是我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点工程.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我国北方重要的生态防线,开展生态治理科技攻关是科技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城市飞速发展进程中,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必须依法保护和治理城市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6.
根据我国水土流失规律阐述今后水土保持发展战略,主要包括合理开发利用国土资源,除害兴利,减免干旱、洪涝、风沙等灾害,改善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开发;保护、治理、预防三兼顾,推动水土保持全面深入发展;加强水土流失治理。  相似文献   

17.
生态建设背景下的宁夏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宁夏地处西北半干旱地区,生物多样性组成简单,但同时又具有很强的过渡性,在物种的区系构成上也具有复杂性.由于生态环境破坏、生物资源过度利用、土地资源不合理开发、建设性破坏、对生物多样性认识不足以及保护措施不利等问题,严重妨碍了宁夏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在目前实施生态建设工程的背景下,提出了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相应措施: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加强基础研究;强化自然保护区建设;推行生态旅游战略;加强湿地保护.  相似文献   

18.
花江喀斯特峡谷区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治理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贵州花江喀斯特峡谷区,河谷深切,环境封闭,耕地质差量小,人口压力重,资源开发强度高,环境退化十分严重,社区发展水平低下,生态环境治理与社区发展矛盾尖锐突出。采取有效措施促进社区的可持续发展,加强社区对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工作的参与,并使之受益于治理、保护的成果,使生态环境治理与社区发展相互协调将是今后本区的主要发展方向。为此,必须重视社区发展需求,建立社区公共资源管理体制和社区集体经济组织,加强农业技术投入,并通过政府行为,采用经济激励方法和综合措施,调动社会力量,进行生态环境治理,使生态环境治理与保护成为一种社会行为,才能确保社区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协调。  相似文献   

19.
在经济与环境关系问题上,唯有可持续发展战略才是正确的选择。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人类在生产活动中,对资源的配置和利用既要满足现代人的生存需要,又有利于子孙后代的生存和发展。推广农业可持续发展技术,维持生态环境自身的可持续良性发展是我国建设长江上游绿色生态屏障的具体内容,也是推进退耕还林(草)“天保”工程顺利进行,实施科教兴州,建设绿色经济高地的具体实践。其主要技术内容是保护利用有限资源,推广有利于资源得以恢复、降低能耗和无污染技术,保证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20.
水土流失是我国重大的生态安全问题,既是自然问题,也是社会问题,加快水土流失治理进程,改善生态环境,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是关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长远大计,也是我国21世纪面临的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