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商标名称翻译漫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第一部分阐述商标的几种翻译方法,第二部分讨论商标翻译应遵循的基本原则,指出商标翻译过程中了解异国消费的化习俗、审美趋向以及语言表达方式之差异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本文指出了目前在翻译研究文献中“文化翻译”这一术语使用的混乱状况,初步探讨了“文化翻译”的定义及其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从语言,化与翻译的关系出发,对当前主要的翻译理论进行了阐述,并探讨了具有化内涵的词语常用的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4.
浅谈广告翻译与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际贸易的迅猛发展,异域广告之间的交流日益频繁,广告翻译的作用也日趋重要,在广告翻译中,必然要注意当地的化特征和两地化差异的广泛性。多变性和复杂性。为了尊重异域人民审美心理,在广告翻译中需要作适当的化转换。  相似文献   

5.
关联理论框架下的翻译是一种跨化交际活动,而原中化缺省的存在很可能导致这种交际活动失败或失误。化缺省不仅仅是两种语言、化表面所呈现出来的差异,更是一个涉及认知心理和连贯理解的问题。从关联理论的研究角度对化缺省进行探讨,可以获得对化缺省系统的认识,并根据关联理论中的最佳关联原则找出合理、有效的翻译重构策略。  相似文献   

6.
语言与化是密不可分的,进行翻译也就是进行跨化交际。因此,翻译不仅涉及语言因素,也涉及化因素。要成为合格的翻译工作,必须要具有深刻的化意识。在翻译过程中,译应该注意的化因素包括五个方面:生态化、语言化、宗教化、物质化和社会化。  相似文献   

7.
语言和化是密不可分的,语言和化的密切关系决定了翻译和化的密切关系。英汉翻译中的化是不容忽视的因素,只有充分考虑化因素、准确传递化信息的翻译才是有效的翻译。  相似文献   

8.
化在大学英语教学中起着起来越重要的作用,而翻译是进入化教学的手段,首先论述了语言、化与翻译三之间的密切关系,然后以词汇为例探讨了所蕴涵的化内涵及其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9.
论英汉习语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言是化教育的载体,习语是语言的精华,是在语言的长期使用过程中形成稳固定:型的词组或句子,在语法结构、固定搭配或特定含义上都是特殊的,一般不能改变其含义和结构。在英汉习语翻译时,必须照顾到英汉两国化的习惯和特点,采用英汉习语在表现语义和化特征方面的对应关系、半对应关系和非对应关系的原则。只有这祥,在翻译时才能确切地表达原含义。  相似文献   

10.
"西方文化中心主义"话语下的鲁迅翻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五四”以后在“西方化中心主义”话语观照下,鲁迅对翻译本与翻译方法的抉取有了策略性地调整。这一时期中国正处于一个政治敏感时期,政治化往往是构成翻译本生成、接受的一个重要生态环境。“直译”、“硬译”不仅是一种以强调“信”为目的的翻译方法的选择,更重要的还是一种化价值观的认定,其目的是学与化的重构。  相似文献   

11.
现代英语词汇教学应遵循五个基本原则,即系统原则,交际原则,化原则,认知原则和情感原则,教师在词汇教学的各个阶段可有效帮助学生习得词汇,最终使学生在获得词汇知识的同时,又获得词汇能力。  相似文献   

12.
本论述了化传泽在中国化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当代国际翻译理论的化学转向,由此提出化取向是中国翻译学的发展方向,并进一步分析了翻译实践中进行“化传真”的前提和过程控制。  相似文献   

13.
中韩两国的文化存在着许多共同点,文章简述了韩汉翻译的原则,重点分析了且详述了定语的基本类型和翻译方法,并举例进行说明,且简述了谓语的句式翻译和惯用句型,最后阐述了韩汉翻译中的必要步骤.  相似文献   

14.
随着翻译实践的发展,翻译已成为一种独特的社会化现象-翻译化。而翻译化又具有内外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15.
翻译效应学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人类自从有了语言,便有了翻译。化的传播与交流始终离不开其发生媒介——翻译。从这个意义上讲,翻译既是古老的,又是年轻的,本试从传播学和比较化学的角度考察其源头,简述其实例,剖析其结果,并论述其社会效果和化意义。最后,本作认为,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以及人类知识经济的到来,翻译在化交流、人员往来和国际贸易中的重要作用将日益凸现,因此建立翻译效应学的理论需要和现实要求也就显得更加迫切。  相似文献   

16.
邹少先 《科技资讯》2008,(1):148-148
翻译的复杂性与翻译理论研究的开放性决定了文化翻译理论产生的必然性。文化翻译是综合文化学、跨文化交际学和文化语言学来研究翻译活动的一种新的角度。把握和理解文化翻译的概念,认清文化翻译的目标,对我们研究翻译有着许多裨益。同时对文化翻译的基本原则和手法的研究将有助于我们适应今天全球化下的文化融合和冲突,更好的理解他国文化和传播本民族文化。  相似文献   

17.
翻译界关于学翻译标准的讨论从未停止过。但是,没有哪一种学翻译标准能放之四海而皆准。学翻译标准具有相对性。译在翻译中的主体性问题近些年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本拟从化的角度分析学翻译标准的相对性与译的主体性,认为学翻译标准的相对性是由化语境决定的,译的主体性也受到化语境的制约。  相似文献   

18.
翻译既是语言之间的转换,同时也是化的传递和移植。基于理论界对翻译和化界定的不一致性.应把握翻译中化传递的几个基本要素:第一、有扎实的语言功夫和深厚的化功底;第二、明确语言是化的一部分;第三、掌握翻译的科学性和艺术性。  相似文献   

19.
文化适应性是文化翻译的一个重要概念。不同的语言,因其不同的语言习惯、文化差异因素,在翻译过程中必然要充分考虑其文化适应性问题。本文借助一些实例,从历史文化差异、宗教文化差异、政治文化差异、地域和习俗文化差异等方面入手,探讨了文化翻译中必须遵循的文化适应性原则,并就翻译实践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尝试办法。结论认为在遵循文化适应性原则的基础上,采取适应的灵活和稳妥的办法处理翻译的文化适应性问题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20.
由于文化负载词在译语中缺乏对应语,因此如何成功地翻译电影字幕中的文化负载词无疑是一项艰巨的任务。生态翻译学理论为文化负载词的字幕翻译提供了全新的视域。以"三维"翻译原则为指导和判断标准,结合电影字幕翻译实例,探讨生态翻译学对电影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启示,以期获得最佳译文,从而更好地促进中英文化的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