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研发一种新型空气除臭装置,以减少实验动物设施排出废气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方法通过水喷淋与空气扰流技术的结合,研制出新型空气除臭装置。通过检测除臭前、后排气和水中的恶臭物质含量,评价空气除臭装置是否成功。结果与除臭前相比,除臭后排气中的氨和硫化氢含量明显降低,而水中氨氮和硫化物的含量明显升高。结论新型空气除臭装置可有效减少实验动物设施排气中的恶臭物质含量,具有高效、节能、环保、成本低和维护简单的优点,可在实验动物设施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赵扬  何璐红 《河南科学》2015,(2):185-190
吸收法处理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关键是表面活性剂的选择.选取聚乙二醇水溶液处理甲苯废气为研究对象,测定了4种聚乙二醇水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及其对甲苯的增溶作用,并在填料塔中探究了吸收剂中聚乙二醇浓度、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和液气比对甲苯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溶液中聚乙二醇浓度达到1倍临界胶束浓度时,其对甲苯有显著的增溶作用和去除效果,且甲苯去除率随着增溶量的增加而增大,两者呈正相关.因此,结合临界胶束浓度和增溶量的测定可用于表面活性剂的初步筛选.优选聚乙二醇-600水溶液作为吸收剂,在空气流量300 m L/min,液体喷淋量55 m L/min,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800 mg/m3,温度25℃条件下,浓度为1倍临界胶束浓度的聚乙二醇-600水溶液对甲苯的去除率达到83%;且随着吸收剂浓度、进口气体中甲苯浓度的增大,去除率增加,在填料吸收塔中存在最优的液体喷淋量.  相似文献   

3.
郑荣勤 《科技信息》2010,(19):I0367-I0368
利用普通填料上生物膜,研究入口气体中甲苯浓度,气体流量,液体喷淋量,填料层高度等因素对生物膜填料塔净化甲苯废气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生物膜填料法对处理低浓度甲苯废气(〈3mg/1)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全氟化碳(PFCS)是现代工业生产过程中排放的气态污染物质,它加剧全球温室效应,因而需要对PFCS有害气体进行有效的脱除.本文介绍了大气压下微波等离子体分解气体的新工艺,研究了微波等离子体的特性,并用微波等离子体进行了高浓度PFCS气体脱除实验.实验研究表明,微波功率增加时,分解效率快速增加,最高分解率可达99%以上,向等离子体系中加入O2和H2O可以有效地促进PFCS分解.该工艺分解率高,设备体积小,对高浓度PFCS有害气体分解是一种非常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治理技术及其新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可挥发性有机化合物是指在常温下饱和蒸汽压约大于70 Pa,常压下沸点低于260℃的有机化合物,简称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简述了VOCs的来源和危害;介绍了溶剂吸收法、吸附法、热破坏法、生物膜法等常见的VOCs废气传统治理技术,及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治理技术,如电晕法、光氧化分解法、等离子体分解法和膜分离法;并提出了今后VOCs废气治理技术研究将朝着运行稳定、能耗低、操作简单、制造成本低、管理维护简易等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6.
根据皮革污水处理过程产生恶臭废气(主要为氨、硫化氢、三甲氨等)易溶水、易氧化的特性,先经紫外线、臭氧将恶臭废气氧化、分解,再利用喷淋塔吸收剩余气体污染物。监测结果表明,该系统取得了较好的处理效果,污染排放浓度低于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7.
针对半导体材料、器件生产工艺中的废气和废水的治理,介绍了三种不同的方法和相关设备。①利用碘盐、铜盐和锰盐以及多级逆向喷淋的设备对实验室MOVPE工艺尾气及砷化镓材料制备中砷烷、磷烷污染的治理。②生产规模的半导体材料砷化镓,磷化姻,重掺砷硅单晶材料及器件的工艺中,腐蚀间排放的废气中砷、磷、硫、氟、氯及氮氧化物酸根离子的治理。用椭圆隔板式喷淋吸收塔或双塔式喷淋吸收设备,用氧化剂及碱液吸收的治理方法。③治理半导体工艺废水中砷、总磷、各种酸及重金属等的污染。用碳酸钙中和后,加铁盐经絮凝沉降一体化装置治理废水。经治理后的废气、废水经环保部门检测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8.
为探索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对氨气的吸收规律,在分析国内外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喷嘴的雾化特点,采用物理实验方法,研究水喷淋系统的喷雾粒度对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压、水量、喷雾粒径等因素均对氨气的吸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氨气泄漏喷淋系统选择喷头时,既要考虑到喷雾粒度也要考虑到水量。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对氨气的吸收规律,本论文在分析国内外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的相关文献基础上,以氨气泄漏应急水喷淋系统为研究对象,分析喷嘴的雾化特点,采用物理实验方法,研究水喷淋系统的喷雾粒度对氨气泄漏应急喷淋吸收效率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水压、水量、喷雾粒径等因素均对氨气的吸收效率有着重要影响,氨气泄漏喷淋系统选择喷头时,既要考虑到喷雾粒度也要考虑到水量。  相似文献   

10.
杨晓辉  刘金明 《科技信息》2011,(18):I0381-I0382
1、除臭工艺介绍随着生产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随着环境保护工作的深入及人们环境意识的增强,环境污染的概念已从直观污染逐步过渡到感观污染,人们已经逐步认识到恶臭也是重要的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活居住环境的重要因素。臭气除臭技术在国外已经有几十年的运营经验,随着国内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加强,在国内也正开始兴起并呈走向蓬勃的趋势。目前主要的除臭工艺有化学吸收法、物理吸附法、离子法、植物提取液喷淋和生物法等。各处理方法主要内容如下:  相似文献   

11.
实验动物设施对空气处理的要求非常高,不仅需要送入温度、湿度、洁净度都适宜的新鲜空气,也需要将含有湿、热和动物排泄物气味的废气排至设施之外,还需要避免排气对周围环境的不良影响。为此,本文从空气净化、通风与空气调节、排气除臭等环节,向读者介绍实验动物设施空气处理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与主要措施,以期为实验动物设施建设与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实验动物设施是指用于实验动物生产和实验的建筑物及设备的总和。实验动物设施运行过程中产生的废物、废水和废气(简称“三废”)等会污染环境,然而目前对“三废”进行合理有效管理的机制尚不完善。本文将对实验动物设施“三废”管理中涉及的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为建立合理的“三废”管理机制提供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3.
针对含多组分恶臭气体处理效率不高、稳定性不足等问题,开发出组合式生物反应器。研究了组合式生物反应器的运行效果、污染物去除特性和微生物特性。多组分恶臭气体的主要成分为硫化氢、氨以及由甲硫醇、乙硫醇、乙酸、丁酸、二甲胺等物质组成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组合式生物反应器能有效去除这些污染物质,但不同类型的污染物在组合式反应器的不同功能区中的去除效果不同。硫化氢、氨、甲硫醇、乙硫醇和二甲胺在酸性区中的去除率较高;而乙酸和丁酸在中性区中的去除率较高。  相似文献   

14.
研究采用以炉渣为填料的生物滴滤塔净化处理废气中的硫化氢,建立了相应的生物法脱除硫化氢的动力学模型,并确定出该模型的影响参数δ和k值。对比一定气体流量下,不同硫化氢进气浓度对应的硫化氢出气浓度、去除效率和生化去除量的实验值与理论值,其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0.995和0.963,表明实验值与理论值之间具有很好的相关性,从而验证了研究所建立的动力学模型对生物滴滤塔净化硫化氢的实际过程有很好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15.
采用高效生物滴滤塔对H2S和苯混合气体进行长期实验研究,考察了进气浓度、喷淋量和冲击负荷对去除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H2S进气浓度低于213 mg/m3时,H2S去除率在92.6%以上;苯进气浓度低于34 mg/m3时,苯去除率大于37%。苯气体浓度低于38.4 mg/m3时,苯对H2 S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小。喷淋量为6.7~12 L/h时,H2 S和苯混合恶臭气体的去除率较高。研究表明,该生物滴滤塔具有较强的耐冲击负荷能力,操作简单,易于实现工业化。  相似文献   

16.
 为克服高含水期油田预分水设施的局限性,对旋流、自溶气气浮、二级气浮、斜板聚结等技术进行集成研究,形成一体化预分水除油技术及装置。该装置取代了常规预分水除油工艺中的预分水器、除油罐、沉降罐等大型设备,具有预分水除油效率高、工艺流程短、占地面积小、投资低等优点,可用于集输系统的接转站和边缘油田就地预分水和污水处理。室内实验表明,在来液含水大于80%、含悬浮物300 mg/L 条件下,装置可预分出38%的污水,可将分出污水中的含油、含悬浮物指标分别控制在15mg/L、5 mg/L 以内,实现了预分水和除油功能的有机结合,经济效益明显。  相似文献   

17.
对某黏胶纤维生产企业的废水进行分析及综合处理,从而开发出各种废气处理技术,以期以较低的设备投资,较少的原辅材料投入和运行成本,清除废水中的有害物质,使之变成可以重复利用的原料己经提到了黏胶纤维工厂的紧迫日程.通过工艺比较,最后得到最佳方案为从废水中回收芒硝,再用芒硝制备烧碱.国内外已有这个方向的研究,理论上和实验所改进的工艺设施都是可行的,操作简单、运行可靠、自动化程度高,且等于企业大范围治理、生产.实验在芒硝制烧碱过程中的关键是加入了碳酸氢钠,大大提高了烧碱的转化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分布式多目标供能系统(二)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提出了两种以氢为能量载体的基于可再生能源的多目标分布式供能系统的新构思,分别利用太阳光直接分解水制氢及太阳能高温集热(或高温燃料电池排气余热)分解生物质和水制氢,并与高温燃料电池,微型燃气轮机以及后续的供热,制冷,调湿等子系统共同构成高效,无污染的可以供氢,供电,供热,供轴功的多联产综合供能系统,简要分析了可再生能源高效低成本制氢的有关理论与技术,报道了本室光催化分解水制氢与超临界水生物催化气化制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