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如果你到广阔的内蒙古大草原旅游,那里美丽的草原景色迷住了你,你不幸迷了路。正在那儿放牧的蒙族牧民一定会告诉你:只要看看“指南草”所指的方向,你就知道南北了。“指南草”是人们对内蒙古草原上生长的一种叫野莴苣的植物俗称。一般来说,它的叶子基本上垂直地排列在茎的两侧,而且叶子与地面垂直,呈南北向排列。为什么“指南草”会指南呢?原来在内蒙古草原上,草原辽阔,没有高大的树木,人烟稀少,一到夏天,骄阳火辣辣地烤着草原上的草,特别是中午时分,草原上更为干燥,水分蒸发也更快。在这种特定的生态环境中,野莴苣练就了…  相似文献   

2.
秋天到了,天气逐渐转凉,气候越来越干燥。土壤中的水分也越来越少,植物根部的吸水能力此时开始慢慢弱化。因此,秋天到米之时,许多树木的叶子就会纷纷落下,这样能避免水分的大量蒸发,使树木能够拥有足够的水分。  相似文献   

3.
电脑灌溉技术 法国国家农业科学研究所发明了一种“生物程序控制系统”它能使植物自己控制灌溉。这种电子系统是根据以下原理制造而成的:植物在缺水但从土壤中又得不到水的情况下,会动用贮存在茎秆和果实中的水分。  相似文献   

4.
滴水叶尖     
在干旱环境下生长的植物,为了保存水分,或者在叶片上“涂上”厚厚的蜡质层(景天科植物),或者把叶片都变成了针刺(仙人掌),甚至把叶片省略掉(光棍树)。  相似文献   

5.
树木不能无限升高的主要原因是地 球引力,即重力。重力的存在严重地阻碍 了水分在树木内的顺畅运输,特别是将水 分运输到很高的树顶更是困难。大家知 道,植物是通过从叶子表面气孔中蒸发水 分所产生的动力来从根部吸收水分并将 其运输到顶部的。因此,测量树林顶部组 织中水的张力就成为确定树木高度极限 的重要依据。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乔 治·科赫博土率先爬上世界上最高的5 棵树进行水分输送测量。其中最高的一棵 是生长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有“世界第 一高树”美誉的红巨杉,此树高112.7米, 与30多层高的大厦相当。在这些树的顶 部,他们找到了处于缺水状态的叶子。这 些叶子与在极端干旱的沙漠中生长的植  相似文献   

6.
贺爱琴 《科技信息》2012,(17):440-440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大树移植已成为城市绿化,庭院观赏绿化、园林绿化美化不可缺少的手段和措施,近年来神木县有效地实施了大树移植,起到了立竿见影,见效快的效果。但由于栽植难度大,需要投资较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是一项技术含量较高的工程。1移栽时间通常以秋季树木落叶后至春季树木萌芽前进行为宜,此时树液停止流动生理活动微弱,移栽后体内水分散失较少,移栽后成活率较高。  相似文献   

7.
树木不仅非常“健谈”.而且它们也深知该如何保护自己,对付各种害虫的进攻。科学家们发现,大部分的植物通过气体分子相互交流,它们会通过改变自己气味的方式来驱赶“进攻者”,并同时给自己身边的植物发送“SOS”求救信号。  相似文献   

8.
把树干拦腰截断,仔细数数上面的圈圈(年轮),确实是一个简单有效的(同时也是极具破坏性的)确定树木年龄的方法。我们平常看到的大树(双子叶植物)树干中都有专门负责生产木质纤维的形成层,春天时形成层只管产量,生长出来的木质部分松松散散,而到了夏秋时,却会降量保质,生产出致密的材质,而年轮正是生长中的这“一松一紧”留下的痕迹。  相似文献   

9.
奇异之树     
马义 《小学科技》2009,(5):28-29
在世界各地生长着不少奇异的树木,它们具有各种各样特殊的本领。 花瓶棕榈 在古巴西部,生长着许多棕榈树。这种棕榈树与众不同,树干中部膨大,树叶只长在树干的顶部,远远看去,仿佛插满花朵的花瓶,因此得名“花瓶棕榈”。生长这种树的地方,大多是沙质土,棕榈树必须自己储备水分,树干中部膨大部分就是它的“蓄水池”。  相似文献   

10.
奇异的年轮     
人们所熟悉的年轮,莫过于树木的年轮了。一棵树被锯倒了,人们数一数树墩上有多少圈条纹,那么就知道这棵树有多大年龄了。在树木的年轮里,还储存着当地的气候、地震、火山燥发、水灾旱灾等丰富的自然信息。因此,科学家十分重视从树木的年轮里获取蕴藏着的科学信息资料。植物中不仅树木有年轮,水仙花也有年轮,它的年轮在它的“蒜头”上。,有1个年轮的,开花期短,有3个年轮的开花期长。因此,有经验的育花者,就会挑选年轮多的水仙花根茎来栽培,以便使水仙花花期长些。不仅植物有年轮,动物亦有年轮。鲤鱼等鱼类  相似文献   

11.
在世界橡胶生产中心——东南亚橡胶园中生长的橡胶树,学名叫做 Hevea Brasilieusis,意即“巴西橡胶树”。原来橡胶树生于巴西所谓“绿色地带”的亚马孙原始森林。在亚马孙地区有很多可供提取橡胶的树木,但其中只有两种最为著名。一种叫作“高卓”(Caucho),这种橡胶树生长在巴西西部邻近秘鲁的阿克雷地方一带,远在上世纪末就开始采伐了,但由于那时习惯于把整棵树砍倒以后,再来割取乳胶,因此,这种植物不久就砍绝了种。  相似文献   

12.
<正>在人们固有的观念中,动物会因为繁衍、觅食等种种原因,不断地行走、迁徙。植物则是扎根在一块固定的土地,除非人为挪动,否则永远处于“静止”状态。但是,在大自然中确确实实存在着一些可以“行走”的植物。卷柏被称为遇水而安的迁徙者,这是一种生活在南美洲的奇特的、会走路的植物。卷柏的生存需要充足的水分,所以当水分不足的时候,它就会展开“自救”,把根从土壤里拔出来,  相似文献   

13.
变换性别 植物王国的性变现象比较少见,在树木中则更为稀罕。最为典型的要属一种名叫巴西棕榈的高大乔木,在它的一生中要几次改变自己的性别。据研究发现,巴西棕榈的这种变化要受太阳光线照射树木后所获得能量的多少所决定。一棵棕榈树在获得能量较多的时候便为雌性,可以开花结果。反之,则为雄性。根据这种情况,巴西棕榈在生长过程中,倘若周围的树木很多,本身所能够接受的光照受到影响,它就只能成为雄性。要是周围的邻居较少,它所得到的太阳光照射很充足,则会成为雌性。而这种情形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当雌性棕榈被四周高大树木…  相似文献   

14.
保水剂是一种超强吸水性材料,可由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方法制得,其吸水率可达自身重量的几十倍到几百倍,保水剂对作物生长无任何不良影响。用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对于提高土壤有效水分的利用率,克服干旱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和节约水资源,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使用保水剂抗旱,节水栽培,不论是将种子包裹后播种或涂于移栽作物的根部,还是施入土壤中,都能迅速吸收土壤中的有效水分,在植物种子或根部形成一个“小水库”。干旱时,它又可以把储存的水分逐渐释放出来,供植物吸收利用。据试验,保水利所吸收水分的95%可被作物吸收利用。…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树木移栽的生理学基本知识,论述了树木移栽应采取的技术措施和树木移栽后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6.
水既是构成植物的必要成分,又是植物赖以生存的不可缺少的条件。但是,大自然中,特别是干旱的沙漠地区,水分的供给常常满足不了植物的需求。在适者生存的自然选择中.干旱地区的植物逐渐适应了恶劣的自然环境.当水分缺乏时,不是消极被动地受到外界条件影响.而是积做主动地调节自身机制,以适应恶劣的生境。那些在长期干旱的条件下能忍受水分不足.维持正常生长发育的“强者”,被冠以“耐旱植物”的美称。这类植物长期适应干旱生境.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抗旱生理机制。  相似文献   

17.
大气-土壤-植被连续体(soil-plant-atmosphere continuum, SPAC)系统水分转化过程是生态水文学重要的研究内容。稳定同位素作为天然的示踪剂能有效示踪、整合和指示SPAC系统中的水分输入、输出以及转化过程。笔者在简述稳定同位素应用原理的基础上,以垂直方向上SPAC系统水分运移的视角,阐释基于稳定同位素技术的土壤-根系界面水分运移、植物传输水分中存在的分馏和植物冠层-大气界面水分交换的研究进展,探讨了SPAC系统水分转化研究中稳定同位素技术在分馏机制、时间分辨率与空间异质性方面的局限性。认为未来基于稳定同位素的SPAC水分转化研究还需着重在以下3个方面进行:(1)借助广泛应用于其他领域的便携式同位素分析仪对各种同位素水池同位素组成进行原位观测;(2)结合多种同位素分析水体同位素组成来分析土壤-根系界面水分运移过程,进一步确定树木水分来源,提高识别和划分的准确性,并以此完善稳定同位素应用模型;(3)利用同位素标记盆栽实验精准控制叶片吸水的水源,高分辨率地解析叶片吸水的发生位置以及时间;(4)结合控制性同位素标记实验并利用离心技术提取木质部导管中的汁液水,对比分...  相似文献   

18.
人类的生存和活动离不开植物,栽培植物的出现是数千年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今天世界上丰盛的谷类,甜香的果树,嫩绿的蔬菜,挺秀的树木以及许多形形式式的奇花异草都是从引种驯化开始的。据估计世界上植物约有30万种之多,然而被人类开发利用的不过百分之一。因此,总结和发展古今中外引种驯化的传统经验,进一步开发植物资源,开展植物的引种驯化工作,对祖国“四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一、植物引种驯化的概念与意义植物引种就是从外地引入本地区所没有的植物,并使它在新地区生长发育,以增加当地的植物资源,扩大新的植物区系。这种植物迁移的过程称为“引种”。  相似文献   

19.
龙可 《应用科技》1999,(10):25-25
培育早壮苗是棉花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重要一环。一些棉农认为推广移栽地膜棉能促早发,育早苗就不重要了。实践证明,早苗对移栽地膜棉的早发犹如锦上添花,推行“双膜育苗”对获得早壮苗更有保证。棉花双膜育苗,是在拥膜内于播种后在床面上再加盖一层地膜,此法比单一棚架育苗具有五点好处。增温双膜育苗比单一棚架育苗播种至出苗期间平均床温增加2.6℃,地温增1.5℃。里下河粘土地晴天增2.IT,雾天增1.7℃,雨天增1.3℃。苗床活动积温,5cm深钵土积温可增加23.8℃和问℃。保墒播种至出苗,钵上水分双膜育苗下降l.4%,而单一棚架…  相似文献   

20.
在寓言创作中我们不难发现,作者有时会把大家颇为熟悉的寓言、故事、熟语等改造制作成意蕴新颖的作品,或者为它们“续接”一篇,蕴含寓意,这种方法颇似植物繁殖的方法之一——嫁接,因此,我们可把寓言上的这种刨作方法称为寓言嫁接,由此而产生的寓言称嫁接寓言。植物学上,嫁接就是要把繁殖的植物的枝或芽接到另一植物体上,使它们结合在一起,成为一个独立生长的植株。它既能保持穗品种的优良性状,又能利用砧术的有利特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