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巴西的巨蟒     
巴西亚马孙河大森林里有一种叫森蚺(音ran)的巨型蟒蛇,是世界上最重的蛇。一般身长7米,体重可达600斤。森蚺喜水,善泳,所以又名水蟒。看上去它行动迟缓笨拙,但在水中却很灵活,能轻而易举地猎取食物。森蚺捕食猎物的方法奇特。它经常蜷伏于河、湖岸边和树上,耐心等待。一旦有其它动物靠近时,它就突然发起攻击,咬住猎物,然后把猎物死死地缠住、绞死,再把猎物囫囵吞下。森蚺有着特殊的吞食大动物的本领。连那些比它的头大好几倍的动物也能吞下。凶残的眼睛鳄也不在话下。它面对眼睛鳄的  相似文献   

2.
<正>毒蛇是利用毒素捕杀猎物的,那么它吃下含有毒素的猎物后,为什么不会被毒死呢?A:毒蛇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动物,因此,尽管大多数蛇是无毒的,人们还是会"淡蛇色变"。毒蛇的毒液储存在牙齿根部的毒囊中,当它的牙齿咬到猎物时,会把毒液喷入猎物的血液循环系统,使猎物中毒身亡。然而,当毒蛇吞食下被毒杀的猎物后,由于其肠胃能够分解自己制造的毒液,所以它自己并不会中毒。可是,如果毒蛇是被其他的毒蛇咬伤,或是攻击猎物时不小心咬到自己,那  相似文献   

3.
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尼古拉斯·维达尔和他的同事最近发表论文指出,蛇的祖先不是水生爬行动物,而是有脚的陆地爬行动物,它们的脚是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而逐渐地退化掉的。长期以来,科学家对于蛇的祖先有两种看法:一种看法是,蛇的祖先是水生动物,因为现在的蛇在生物学的观点下,与一种名叫摩萨龙的现已绝种的水生巨型蜥蜴非常相似;另外一种观点是,蛇的祖先是陆生动物,本来有脚,这些脚后来退化消失了。尼古拉斯·维达尔和他的同事将17种现代蛇的DNA与19种水生蜥蜴进行了比较,发现它们之间没有一点血缘关系,从而…  相似文献   

4.
《科学世界》2013,(2):58-59
蛇是什么时候和怎样出现在地球上的呢?现生的各种蛇中,最先分化出来的种群是有后肢残留的。这也就是说,蛇的祖先有脚,而且四肢的退化顺序是前肢先消失,然后后肢消失。蛇与巨蜥的亲缘关系最为接近,且同属于"有鳞类"(1)。有鳞类动物多生活在距今约2亿年前的时代,在距今大概1亿年前,蛇类出现了。有关蛇的起源有两种说法,即陆地起源说和海洋起源说(见插图),但目前还没有最终的结论。进化的结果是,蛇在陆地上和海洋里均有分布。它们拥有了能提高游泳能力  相似文献   

5.
吐丝蛇     
晓天 《小学科技》2009,(10):11-11
吐丝蛇生长在希腊北斯波拉提群岛上,它的头部下方有一个鼓鼓的囊包.这个囊包里盛满了半透明的液体。这种液体喷出后一遇空气即可成丝。吐丝蛇的捕食方法是:先将囊包中的液体喷出成丝,然后用丝织成网兜住猎物。  相似文献   

6.
蛇与护蛇     
曹虎 《大自然》2013,(1):18-20
蛇生活隐蔽,样子比较特别,因而大多数人对蛇了解不多,只知道有些蛇有毒、有些蛇无毒。人们遇到蛇时也绝无喜爱或亲近之举,往往是要么敬而远之,要么一棍子将其打死。其实,蛇是生态系统中的重要成员,也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当爱蛇、护蛇。多种多样的蛇蛇是脊椎动物门爬行纲有鳞亚纲蛇目动物的统  相似文献   

7.
癸巳说蛇     
白明亮 《大自然》2013,(1):21-23
2013年是中国农历癸巳年,俗称蛇年,也常称小龙年。龙与蛇本就颇有渊源,在十二生肖里的排序又是前后相继,将蛇称为小龙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迎巳送辰,让我们在这"龙蛇交替"之际来说说蛇吧。蛇是人们熟知的动物,广泛分布于除南极洲、新西兰和爱尔兰等岛屿外的世界各地。在爬行动物大家族中,蛇是最晚出现的成员,很可能是从蜥蜴类的祖先进化而来的。最早的蛇类化石出现于大约一亿三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早期,但科学家推测蛇类  相似文献   

8.
贵州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龙是早已绝灭的古脊椎动物,它与蛇、鳄、蜥蜴等同属爬行类。虽然冠以“龙”的名字,但它并不是恐龙家族的成员,而是生活在大约2.15亿年前的海相水生爬行动物。这个时期,恐龙还没有出现呢。贵州  相似文献   

9.
脊椎动物进化中的模糊问题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脊椎动物是动物界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类群,故根据古生物学、现代生物学和生物进化论研究成就,就脊椎动物祖先、鱼类、爬行类、鸟类进化中的模糊问题进行了分析思考。  相似文献   

10.
蛇年谈蛇趣     
不可思议的蛇“偷”蛋古时有个“贪心不足蛇吞象”的寓言故事,小小的一条蛇能吞得下大象吗?当然不能。这故事只是将那种贪心十足的人比作蛇进行讽刺而已。但蛇却确实能吞下比自己头部和身体大数倍的食物,而且蛇类的吞食过程往往是“囫囵吞枣”似地吞下整个食物。这是因为蛇的嘴巴和身体有一套特殊的构造,它的上、下颌关节是由韧带相互联系的,既可以使上、下颌关节分开,以利粗大的食物经过,又可  相似文献   

11.
龟鳖作为爬行动物的一类,已在地球上存在了两亿多年。在脊椎动物中,只有鱼类和两栖类的历史可与它们相比。后两类动物都是水中生活或从水到陆地生活的过渡类型,而龟鳖类则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它们的起源较鳄类还要早。虽说龟鳖类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但确有一些龟鳖终生都生活在水中。如某些淡水龟类、鳖类和海产龟类。但毋庸置疑的是,它们都是陆生祖先的后裔,它们身体的结构和生理功能都留下陆生祖先的烙印。比如,它们体表都有角质化的盾甲(鳖类和棱皮龟除外);有四肢;以肺呼吸;特别是它们必须到陆地上产卵,连海产龟类也不…  相似文献   

12.
七鳃鳗(Lam prey)又名八目鳗,俗称七星子,是迄今所知的最原始的无颌类脊椎动物,它们与寒武纪晚期底栖的甲胄鱼类有着共同的祖先,其最早的化石记录可以追溯到奥陶纪。长期以来,七鳃鳗被认为是现存最古老的脊椎动物的代表,难得的活化石。七鳃鳗是有颌类脊椎动物的近亲,与它们拥有  相似文献   

13.
蛇年说蛇     
生活中所说的“小龙”、“长虫”指的是蛇。在现存的生物物种里,蛇是资格比较古老的一种动物,它们的祖先早在白垩纪初期,就登上了历史舞台。细细算来,蛇子蛇孙们已经在地球上度过了1亿2千多万个春秋。1亿2千多万年的沧桑变迁,不知有多少物种被淘汰出局,蛇之所以没有步恐龙、剑齿象等古生物的后尘,是因为它们有一套独特的生理构造和高度适应环境的本领。在生物分类学上,蛇属于爬行纲、蛇目。它的身体细长,脊椎骨的数目可达141~435枚,身体外表被有角质鳞,四肢退化,只有肋骨,没有胸骨。蛇那呈筒状的身体由颈到肛门,在脊椎骨两侧都长有末端可以自由活动的肋骨,肋骨的腹端支持腹鳞。蛇借助脊柱的左右弯曲和皮下肌肉的作用,使肋骨依次移  相似文献   

14.
开怀大猜     
蝠鲼(fen)是一种长得像海怪一样的海洋生物。它有着巨大多孔的大嘴,任何路过它嘴边的猎物都会被它毫不留情地吞吃下去。但是体形较小的海豚却不惧怕这种动物,它甚至能游进蝠鲼的嘴里。原来,海豚游进蝠鲼的嘴里,是帮助它清理嘴里的死皮和寄生虫!这是真的吗?  相似文献   

15.
照片中的动物为脊椎动物门,爬行纲,蛇目,游蛇科,锦蛇属的黑眉锦蛇(Etaphe taeniuraCope),俗称菜花蛇,无毒。蛇是雌雄异体,体内受精的动物。照片中大的是雌性,其尾在肛孔以后骤然变细,尾的比例较短。小的是雄性,其  相似文献   

16.
支架蛋白家族(IQGAP family)广泛存在于真核生物中,在细胞的信号转导、骨架运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都有着重要功能.研究分析IQGAP蛋白家族的分子进化,有助于深入全面地了解整个IQGAP蛋白家族在不同物种中功能.通过使用相关数据库,在35个真核生物物种中检索到了70个支架蛋白家族成员的序列信息,并对其进行了系统的分子进化研究.我们发现:支架蛋白家族基因广泛存在于后生动物(Metazoan)、真菌(Fungi)、变形虫界(Amoebozoa)以及其他一些真核生物中,提示支架蛋白存在于最后的真核生物的共同祖先(Last Eukaryotic Common Ancestor,LECA).系统发育分析表明脊椎动物的IQGAP蛋白和非脊椎动物中代表性IQGAP基因共享一个共同的祖先基因,单个的IQGAP祖先基因在早期脊椎动物中(在四足总纲和硬骨鱼纲的分离之前),发生了两次基因复制事件,导致现存的脊椎动物中3组IQGAP基因(IQGAP1,IQGAP2,IQGAP3)产生.  相似文献   

17.
科学家发现,蛇的行走千姿百态,有时直线行走,有时蜿蜒曲折而前进.蛇之所以能爬行,在于它有三种特殊的运动方式.第一种为蜿蜒运动,所有的蛇都能以这种方式向前爬行.蛇体爬行时在地面上作水平波状弯曲,使弯曲处的后边施力于粗糙的地面上,由地面的反作用力推动蛇体前进.第二种是履带式运动,这是由于蛇的结构所决定的.虽然蛇体没有胸骨,但是肋骨可以前后自由移动,靠肋皮肌把肋骨与腹鳞相连起来.当肋皮肌收缩时,肋骨便向前移动,这就带动宽大的腹鳞依次竖立,好像踩着地面.这时腹鳞在动而蛇身没有动,接着肋皮肌放松,让鳞的后缘施力于粗糙的地面,靠反作用把蛇体推向前方,像坦克那样直线向前爬行.第三种为伸缩运动,蛇身前部抬起并尽力前伸出,蛇身后部接触到支持的物体时跟着缩向前去,然后再抬起身体前部向前伸,这样重复地交替伸缩,蛇就能不断地向前爬行.  相似文献   

18.
蛇的祖先不是水生爬行动物,而是有脚的陆地爬行动物,它们的脚是在进化过程中为适应干燥的陆地生活而逐渐消失的。  相似文献   

19.
题记: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心理学家理查德·科斯最近提出了一个新观点,他认为人类的祖先在走出非洲丛林时,并不是手拿长矛与飞镖的猎人,而是诚惶诚恐的猎物。人是野兽垂涎的猎物长期以来,人们普遍认为,大型食肉动物除非上了年纪或行动不便,否则不会轻易攻击人类。但科斯却认为,灵长类动物由于体格弱小、行动迟缓,一直是野兽垂涎的猎物。  相似文献   

20.
《科技知识动漫》2011,(11):43-43
大部分鱼龙都长着一对大眼睛,而这对眼睛由一圈骨环(巩膜环)保护着。鱼龙眼睛的直径最大可达30厘米,而目前所知的现生脊椎动物中眼睛最大的蓝鲸,眼睛直径也才15厘米。眼睛越大,感光细胞就越多,聚光能力就越强,这对于时常潜至深层海水区的鱼龙来说是必须的,使它们在极弱的光线下也能拥有良好的视觉,便于追捕猎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