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中国盐碱地形成,大部分与土壤中碳酸盐的累计有关,因而碱化度普遍较高。在盐碱地再利用过程中,简单说,可以分为轻盐碱地、中度盐碱地和重盐碱地。利用NaCl、Na2SO4、NaHCO3、Na2CO34种盐,按不同比例配比,人工模拟盐碱地中轻盐碱地盐碱度、中度盐碱地盐碱度和重盐碱地盐碱度。选用耐盐苜蓿品种金皇后、中度耐盐苜蓿品种阿尔冈金、敏感苜蓿品种敖汉,分别进行盐碱胁迫实验;通过非损伤微测技术检测苜蓿根系Na+ 、K+离子流变化,比较轻盐碱度、中度盐碱度和重盐碱度胁迫下3个耐盐苜蓿品种的离子流速差异。结果显示:在盐碱胁迫下,耐盐碱品种金皇后Na+离子流速外流速度比中度耐盐品种阿尔冈金要高,且均表现为外流;敏感品种敖汉在中度盐碱环境下由外流转变为内流,并出现萎蔫迹象。3个苜蓿品种的K+离子流速都发生变化,表现为外流,但流速变化各不相同且无明显的规律性。所以,在盐碱抗逆性中紫花苜蓿可以通过Na+离子流速控制来适应盐碱环境。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决我国盐碱地对农业土地资源和农业生产发展的危害,采用理论分析与物理及生物治理并开发利用盐碱地的方法,揭示出盐碱地的一般成因以及盐碱土对绿色植物乃至农业生产的危害。通过对盐碱地的治理与利用,可以逐渐地使土壤盐碱得到控制和改良,从而使我国农业土地利用率得到提高。合理地改良和利用盐碱化土壤,因地制宜,采取切实可行的改良措施,就可以将这部分可观的后备资源,转变为宝贵的土地资源,提高耕地面积,扩大农业生产,为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盐碱地施用禾康土壤盐碱改良剂试验,为改良盐碱地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4.
贾韶轩 《科技信息》2012,(23):350-351
大庆至广州高速公路松原至双辽段所处地域多为盐碱土。针对该区域的土壤特性提出包括土壤改良方案、因地制宜优选树种、分析绿化最佳季节、不同绿化区域的防盐碱栽植技术、栽植后减轻盐碱危害方法等的综合解决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盐碱地的绿化问题,使大广高速公路更好地融入外部景观,达到"天路合一、浑然一体"的景观效果。  相似文献   

5.
盐碱地是人工造林的重要潜在资源,而土壤盐胁迫危害是制约林木健康生长的突出问题。揭示林木盐胁迫调控机制,开发盐碱地综合利用技术是实现盐碱地资源化和生态保护的关键。笔者从林木生长发育、光合效率、生理代谢调控及矿质营养等角度,论述了制约盐碱地人工林生产力低下、土壤资源利用效率不足的盐胁迫主要过程。利用林木逆境下进化出的一套以自身生化调控和菌群互作消减为核心的综合耐盐机制,是研发盐碱地造林关键技术的方向,有助于我国盐碱地区人工林高效培育和多目标经营。  相似文献   

6.
徐向中  柴成武  邱作金 《甘肃科技》2014,(2):131-132,140
以民勤干旱盐碱地造林为例,从干旱盐碱地造林立地考察、选种、土地改良、灌水到栽植技术环节方面出发,系统地介绍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区别于盐碱湿地造林,弥补了干旱盐碱地造林技术方面研究的缺陷。  相似文献   

7.
崇明岛是中国的第三大岛,其东部多为盐碱地,局部地区盐碱较重。随着上海长江隧桥的开通,崇明岛东部开发建设的脚步加快,在盐碱地上建造绿化景观越来越多,而草坪作为绿化的一种重要形式,是绿化景观中必不可少的。要在盐碱地建植一块令人满意的草坪,必须严格按照操作程序施工,抓好每一个环节。假若马虎了事,建成的草坪往往不尽人意,不仅影响草坪今后正常的生长发育,难以发挥应有的功能效益,更为今后的养护管理带来诸多的麻烦与不便。  相似文献   

8.
甘肃省典型盐碱地改良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甘肃省典型的盐碱地区域,分类探讨盐碱地成因,通过对两种盐碱地改良方式进行分析,得知在具体的地形条件及成盐条件下,采用不同的方法才能达到相应的改良效果。根据比较研究发现,目前甘肃省典型的两种成盐碱的原因以是地下水位太高,灌排不畅,盐碱水重复利用等引起的土地盐碱化和土壤成土母质自身含盐分较大,蒸发强烈,土壤板结等综合原因引起的土壤盐碱化。本次通过比较研究,因地制宜寻找切合实际的盐碱地改良方法,从而改善盐碱地现状,提高土地质量,增加群众收入。  相似文献   

9.
土壤盐碱化是制约农作物增产增收的重要因素 ,用常规农业水土开发技术改良盐碱地 ,脱盐困难 ,周期长 ,需水量大 ,投入资金多 ,而且易造成次生盐渍化等问题。为探索更快更新的方法治理盐碱地 ,2003年我们选用北京飞鹰绿地科技发展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禾康盐碱清除剂”进行试验 ,为大面积开发和改良我区盐碱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通过四种用量盐碱丰处理的对比试验,表明盐碱丰对盐碱地有驱碱、改善土壤结构和水分的渗透性能 ,同时还可大大缩短生地熟化周期。其用量因土壤含盐量而定  相似文献   

11.
本文针对西宁地区特有的气候条件,提出在盐碱地上营造杨树林的一些技术措施,并对盐碱地的改良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经过几十年的改良利用,盐碱荒地锐减、土地生产力成倍提高.目前仍有约1/5的盐渍化耕地存在,且由于耕种管理不当等因素造成土壤盐渍化和次生盐渍化趋于上升、新问题逐渐凸显.土壤盐渍化及盐碱害障碍是影响农业生产的主要因素.科学合理地利用盐渍化土地,是保证地区之间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基于生产实践和查阅文献,综述盐碱地改良利用技术的研究现状,预测盐渍化土壤改良利用技术未来发展的前景和方向,以期为盐碱地的治理和未来农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盐碱土是含有过量水溶性盐分的土壤。依据呈现碱性反应的高低又分为碱土与盐土。盐土呈微碱性反应,多发生在滨海盐碱地区,天津地区土壤尤为代表。盐碱地影响植被正常生长,制约农作物的产量,约束植被、作物的适种性和品质,影响林业与畜牧业甚至整个环境质量,从而抑制人类的生活与发展。通过分析盐碱地对植物产生的危害,论述盐碱地传统改良措施与生态修复方法的优缺点,比选今后盐碱地修复改良的方向,以更好的利用与发挥盐碱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不同含盐量的盐碱地施用禾康种植棉花的效果进行试验,为大面积推广应用该产品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发展、人口不断增加和耕地不断减少,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我国约0.96亿hm~2盐碱地,大部分处于荒芜状态,是巨大的后备土地资源.因此,如何可持续、绿色开发利用盐碱地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盐生植物是指能够在等于或高于200 mmol/L NaCl的盐碱地上正常生长发育并完成生活史的植物类群.盐生植物在绿化、畜牧、粮食、医药和生态建设等各方面具有重大潜在价值.本文重点论述了经济盐生植物在盐碱地绿色开发中的应用,对未来选育一些经济盐生植物用于盐碱地绿色开发并形成产业链,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6.
以棉花为种植对象,连续2年进行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试验,分析了不同盐质量浓度海冰水对棉花产量、土壤空间盐分动态运移变化以及棉花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利用本试验设定的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其棉花的产量都比对照要高,说明利用一定盐质量浓度海冰水灌溉能够缓解滨海盐碱地区的干旱问题.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对棉花的增产显著,同时又不会对滨海盐碱地土壤发生次生盐渍化,因此对滨海盐碱地来说,宜采用该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灌溉棉田.在本试验设定的几个不同盐质量浓度的海冰水中,利用3 g.L-1的海冰水灌溉,棉花的气孔导度、净光合速率及细胞间CO2体积分数均达到最高水平,这是其能使棉花增产的部分原因.  相似文献   

17.
很多文献资料报导了向日葵具有耐盐、抗寒、抗旱,种植后可减轻土壤盐碱危害的特性,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辽宁、山东等省在盐碱土上种植向日葵获得了较大的收益,如地处黄河故道的渤海农场,1980年起利用盐碱地种向日葵,连续二年丰收,1981年扩种6000多亩向日葵,总产50多万斤,收入40万元。我所,地处杭州湾西部的海涂土壤上,1979年开始从黑龙江省引种苏油一号北方种向日葵进行春秋播试验,两季平均亩产400~500斤,可收入200~250元。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太原市龙潭公园土壤盐碱成因分析,结合太原市局部气候环境特点.试验总结出盐碱地的改良途径和植物种养管理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9.
为验证科丰达对棉花产量、改良土壤的影响,以及对提高棉花抗盐碱能力方面的作用,明确科丰达的适用剂量,133团在棉花上进行了科丰达的大区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每公斤棉种用"科丰达"3g包衣,对棉花生长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且趋势愈加严重。在漫长的治理过程中,盐碱化问题反复出现,因此,注重于从生态理论的运用,才能更好地实现对盐碱地的综合治理,继而实现生态化治理技术的成效发挥。本文主要以吉林西部地区为例分析了我国平原地区盐碱地治理的现状及主要存在问题,提出了平原盐碱地区的治理方式,一是平衡土地资源战略的运用,二是储量战略的调整,三是盐碱地治理战略的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