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0月份,随着诺贝尔各项奖的陆续揭晓,国人的“诺奖情结”再次燃烧起,有人说是因为我们“不会”申请“诺奖”而导致与其无缘,也有人说“诺奖”评选本身就带有偏见,因此有与没有无所谓,还有人愤日学术腐败导致“诺奖”在中国难产……为此,记专访了科学史及诺贝尔奖研究、华中科技大学杨建邺教授。杨是“诺贝尔奖史话丛书”和和《20世纪诺贝尔奖获得辞典》的主编。  相似文献   

2.
文化播报     
《世界知识》2012,(20):70
2012年搞笑诺奖揭晓近日,第22届搞笑诺贝尔奖在美国哈佛大学桑德斯剧院揭晓,共颁发十个不同领域的奖项。搞笑诺贝尔奖是一个年度奖项,是对诺贝尔奖的搞笑模仿,主要奖励那些"不同寻常"或者"细碎"的科研成果和"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其中,来自日本的两名科学家被授予声  相似文献   

3.
《今日科技》2014,(10):29-32
<正>(总第10期)十月:2014年诺贝尔奖揭晓、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将在乌镇举办、中国超级稻亩产超1000公斤、360败诉、埃博拉病毒疫苗将展开人体实验……观察一:2014年诺贝尔奖揭晓一、主要媒体报道统计表二、主要内容2014年诺贝尔奖评选结果于斯德哥尔摩时间10月6日起陆续公布。备受关注的"诺奖周"随之开启。此前由知名数据机构汤森路透预测的4位华裔科学家相继无缘今年的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4.
正2014年诺贝尔奖已全部揭开谜底,但是你知道诺贝尔奖11 4年的漫长历史中还暗藏着哪些秘密吗?例如哪些国家是摘金霸主,要活到几岁才有机会跨过诺奖的门槛,女性得到一个诺贝尔奖到底有多难,出生在中国的诺贝尔奖得主真的只有黄皮肤吗……瑞典化学家阿尔弗雷德·诺贝尔发明了近代炸药,获得巨大财富的同时,他又对炸药的破坏性感到震惊。于是他立下遗嘱,用3100万瑞典克朗的遗产成立基金会,并每年把基金的利息用于"奖励那些在前一年为人类做出卓越贡献的人"。据此,1901年诺贝尔逝世5周年时,具有国际性的诺贝尔奖开始奖励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  相似文献   

5.
博闻     
《创新科技》2011,(11):56
<正>"搞笑诺贝尔奖"创立于1991年,旨在通过奖励各种稀奇古怪的研究成果使人们走近科学以及各种有趣的研究,并获得快乐。创始人马克·亚伯拉罕说,尽管不少获奖课题被视为滑稽可笑,但"另类诺贝尔奖"和正版诺贝尔奖一样,认同实用或有科研意义的研究成果。入选"另类诺贝尔奖"的科学成果必须不同寻常,能激发人们对科学、医学和技术的兴趣。大奖宗旨是让人们"先是大笑,然后开始思考"。为了与正式的诺贝尔奖"分庭抗礼","搞笑"版颁奖典礼通常在诺贝尔奖揭晓的前一周举行。  相似文献   

6.
正我们心底似乎一直有三大难题纠结着。一是"李约瑟之谜",英国学者李约瑟1930年研究中国科技史时发问:"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中国发生?"二是"诺奖之痛",渴望中国的科技、文化与世界形成良性对接的国人一直被诺奖情结困扰。为什么诺贝尔奖总是中国大陆无缘?虽然莫言获诺贝尔文学奖是零的突破,但这种困扰依然没能减轻。三是"钱学森之问",2005  相似文献   

7.
诺贝尔奖是件大事儿。怎么知道的?因为诺贝尔总是被用来表现其他奖项有多重要:图灵奖是"计算机界的诺贝尔奖",普利兹克奖是"建筑界的诺贝尔奖",而"地理学界的诺贝尔奖"则是瓦特林·路德奖——是这家伙用亚美利哥·韦斯普奇之名命名了一个大洲。在数学界,阿贝尔奖和菲尔兹奖总在为谁更衬得上诺贝尔级别而较劲。诺贝尔奖也许该被称为"诺贝尔映衬其他奖项奖"。  相似文献   

8.
 辉瑞酶化学奖是酶学领域唯一的专业奖项,迄今为止已有76位科学家获奖。分析了70余年中,辉瑞酶化学奖的整体情况,研究发现,获奖者的机构分布早期呈现集聚特点,女性获奖比例在2000年以后明显提升。此外,9位诺贝尔奖得主在获诺奖之前,都曾获得过辉瑞酶化学奖,辉瑞酶化学奖更是其中5位诺奖得主科研生涯的第一个学术奖励。  相似文献   

9.
在"科技新闻"这个圈子里混了十几年,常有机会见到科学大家和诺贝尔奖得主,也常能听到一个"老生常问":中国人的诺贝尔奖之梦何时能圆?  相似文献   

10.
由于诺贝乐在遗嘱中只要求将诺贝尔奖用于奖励那些在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文学及和平事业中"对人类作出最大贡献的人",加之诺贝尔奖评选委员会坚持许多不合理的评选规则,致使二十世纪的一些最重大发现并未获得评选委员会的"青睐".  相似文献   

11.
沃尔夫奖     
沃尔夫奖从社会学角度看,科学奖是对科学家研究贡献的表彰,对其学术地位的认可,也是对科学事业的推动。在这方面,诺贝尔奖无疑是最有威望的,而颁发不久的沃尔夫奖可以说是仅次于诺贝尔奖的国际大奖。沃尔夫(R.*。If)出生于德国,1961年任古巴驻以色列大使...  相似文献   

12.
热点排行     
<正>(新闻时段2015-11-01至2015-11-15)1屠呦呦将参加201 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9/30]13日,瑞典诺贝尔奖委员会消息人士透露,中国科学家屠呦呦同意参加2015年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此外,和屠呦呦在相同领域作出杰出贡献的中国科学家陈启军将应邀出席颁奖活动并作会议报告。2 2016年基础物理学突破奖揭晓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奖[核心媒体报道频次:25/30]9日,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加州圣何塞举行。中国科学家王贻芳作为大亚湾中微子项目的首席科学家获得"基础物理学突破奖",这也是中国科学家首次获得该奖项。  相似文献   

13.
《奇闻怪事》2012,(4):52-53
2011年搞笑诺贝尔奖一年一度的"搞笑诺贝尔奖"日前在美国哈佛大学开奖。那些"乍看起来让人发笑,但是随后发人深省"的研究工作受到推崇。看了这些获奖的研究内容,一定会让您在捧腹大笑之余大开眼界。生物奖甲虫选啤酒瓶做配偶生物学奖得主研究的是"甲  相似文献   

14.
 2011年拉斯克奖近日揭晓,并不为人熟知的中国科学家屠呦呦获得其中的临床医学奖.获奖理由是"因为发现用于治疗疟疾的青蒿素,挽救了全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数百万人的生命".拉斯克奖被誉为诺贝尔奖的风向标,至今超过300人次的获奖者中有80位后来获得诺贝尔奖.  相似文献   

15.
编哲 《创新科技》2012,(11):12-13
<正>又一届诺贝尔奖落下帷幕。虽然莫言一举夺得诺贝尔文学奖令国人振奋,但含金量更高的诺贝尔自然科学奖却仍与中国无缘。"中国人距离自然科学领域的诺贝尔奖还有多远?"这个问题再一次唤起人们心中的期待……在日前由中国科协举办的"科学家与媒体面对面"活动上,几位国内知名院士专家预测,中国人距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但缺乏原创、缺乏认真和执著是中国人尚未获得自然科学领域诺贝尔奖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6.
<正>2015年10月5日,中国药学家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成为首位获得诺贝尔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中国人多年来有强烈的诺贝尔奖情结,屠呦呦的获奖终于让国人松了口气。作为常年生活在瑞典的人,我也想谈谈我的诺贝尔奖"情结"和认识。1诺贝尔奖与对人类的贡献最近网络上流传一则笑话:"话说屠呦呦得了诺贝尔奖,瑞典人用不太标准的英文读获奖者名字时,全世界都晕了:The winner is you,you,too!大家你看我,我看你,都不知道到底这个奖是要颁给谁的……"笑过之后,更有顿  相似文献   

17.
王振义院士一生中拿过无数奖,其中最有份量的,除开美国"凯特林医学奖"、瑞士布鲁巴赫肿瘤研究奖、法国台尔杜加科学奖外,国内就是中国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了.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可谓是中国的诺贝尔奖.业内称,王振义院士是中国唯一一个拿过除了诺贝尔医学奖以外所有国际医学大奖的科学家.  相似文献   

18.
《少儿科技》2013,(2):9-9
提起诺贝尔奖,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但遗憾的是,它对数学这一重要基础学科没设奖项:那么,数学界有没有与之相当的奖项呢?有,菲尔兹奖。  相似文献   

19.
<正>【主持人语】2016年,可以说是中国文坛的"曹文轩年"。安徒生创作奖,素有儿童文学的诺贝尔奖之称。曹文轩斩获此奖,把中国文学再一次置于世界文坛的聚光灯下。这项大奖,意义重大。从此,中国儿童文学有了划时代的事件。纵观中国儿童文学史,一代又一代,我们不缺乏名家;一代又一代,我们也不缺乏名作。但是,我们缺乏  相似文献   

20.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P.A.Samuelson)1970年在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演讲中曾语重心长地说 :“我可以告诉你们 ,怎样才能获得诺贝尔奖金 ,诀窍之一就是要有名师指点。”这是萨缪尔森的肺腑之言和经验之谈 ,耐人寻味 ,给人启迪。今天 ,在诺贝尔自然科学奖颁发100周年之际 ,回顾和反思1901~2000年诺贝尔自然科学奖的百年历程和走势时 ,我们对萨缪尔森这句名言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并产生了强烈的共鸣。的确 ,名师指导对获得诺贝尔奖和攀登科学高峰的重要作用 ,远超过人们通常的理解和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